正在走“下坡路”的這三個智能家居公司,拖了全行業前進的後腿

作者|蔣傑升

簡稱|單蔣讓你們蕩起

XX市正在走“下坡路”的這個縣, 未來恐將拖全市後腿, XX省正在走“下坡路”的這三座城市,未來恐將拖全省後腿……這是不是很眼熟啊?

嗯,這要是給智能家居行業也造上那麼一句,就變成了這樣——

智能家居界正在走“下坡路”的這三家公司,未來恐將拖全行業後腿。

正在走“下坡路”的這三個智能家居公司,拖了全行業前進的後腿

但,這不是造句,也不是未來。智能家居界走“下坡路”現象已然凸顯。這個行業走“下坡路”的公司不少,但更具樣本意義的公司是以下三家。

為了便於觀察和理解,本文將這三家智能家居公司臨時“模擬”手機廠商,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個公司“模擬”手機廠商的興衰,並不表明它們在智能家居行業的地位,近似於或者等同於被“模擬”手機廠商在手機行業裡的地位。

與此同時,智能家居界的“下坡路”也沒有確切定義,是或者否,自各判斷。

BroadLink:越來越疑似智能家居界MEIZU

在中國智能手機史上,MEIZU魅族無疑是Android手機的帶頭人。當iPhone4遠在大洋彼岸“真香”的時候,2009年2月,魅族在中國本土首發的第一枚Android手機M8一炮而紅。至少可以說,小米1出現之前,魅族還是智能手機的中國旗手。但,當下的魅族在手機界的位置已是不言而愈。

這BroadLink與魅族有什麼關係?簡單地說,BroadLink不等同於智能家居界的魅族,但BroadLink越來越疑似智能家居界的魅族。

BroadLink(古北電子/博聯科技)進入智能家居的時間算不上早,入場時間是2013年7月。不過,BroadLink首先主推的電工/家電智能模塊正好契合了電工和家電智能化的第一波浪潮。從這個意義上說,BroadLink智能模塊在智能電工/智能家電的地位,類似於魅族M8之於中國手機江湖的初始位置。

不過,BroadLink並不只是一家智能模塊公司,也是一家智能家居公司,還是一家IOT雲廠。從業務上說,BroadLink的智能模塊、DNA雲需要toB,而智能家居比如智能插座、智能面板、傳感器等則需要同時toC和toB。

正在走“下坡路”的這三個智能家居公司,拖了全行業前進的後腿

無論從技術起點還是從資本體量來說,兩個不同方向的三條業務線,這是BroadLink無論怎樣也拉不動的“馬車”,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但,從2017年至今,BroadLink似乎沒有要砍掉哪些業務的跡象,繼續埋頭拉“車”。

問題的關鍵在於,當眾多專業化智能模塊公司崛起的時候,BroadLink已被甩離中心舞臺,這時BroadLink試圖在toC、toB兩個方向發力智能家居,然而BroadLink卻突然發現,2018年開始,智能家居突然進入以智能音箱或者智能面板為中心入口的全屋智能時代,BroadLink卻偏偏缺乏toC、toB的拳頭產品——已有的面板、搖控等過於零粹化,無論toC還是toB,均無爆發的可能。

至今,雖然BroadLink某些單品銷量算不上低,但從2017年開始,沒有戰略調整的BroadLink開始走在“下坡路”上,越來越疑似智能家居界的魅族。

Control4:越來越疑似智能家居界HTC

較之魅族而言,HTC(宏達電)更是全球Android手機的開山鼻祖。2008年10月,Google G1(HTC Dream)在美國上市。兩年之後,HTC天璽系、天怡系和渴望系被帶入中國大陸市場。彼時的HTC手機風頭無兩,HTC Diamond幾乎美翻天了,但大敗局在三年之後隱現,其標誌就是2013年2月HTC One系手機的推出。這雖然開創了手機的全金屬時代,但也是HTC手機徹底走向小眾化的開端。2018年,隨著最後一批存貨在電商平臺下架,HTC手機從中國大陸市場徹底消失。

說HTC手機不是因為HTC,而是因為Control4康朔孚。同樣地說,Control4也不等同於智能家居界的HTC,但Control4越來越接近智能家居界的HTC。

2011年前後,Control4即已進入中國市場,其基於zigbee協議的智能家居一度代表了無線智能家居“科技”形象。而且,Control4產品種類相對完善。

正在走“下坡路”的這三個智能家居公司,拖了全行業前進的後腿

不過,從進入中國市場至今,沉浸在“領先”狀態的Control4慢慢變成了這個行業並不多見的“井底之蛙”。首先,智能單品2017年啟動了大眾化行情,但Control4繼續走在小眾化的路上。其次,無線智能家居中美開局時間相當,中國即全球,無論單品還是平臺或者標準,但在中國市場混的Control4卻繼續走在它認為的全球化路上,幾乎沒有考慮必要的本土化,開什麼玩笑?!

實際上,從2011年至今,Control4有變化的大多體現在渠道或者落地上,其它的不曾出現大的變局。2019年5月,Control4發佈操作系統Control4 OS 3,號稱支持13000+第三方設備,但並沒有建立在中國主力IOT平臺的順風車上。

這至少可以說,從2017年開始,Control4沒有跟上中國同行前行的腳步,在小眾化的路上越走越遠,其標誌就是日益偏離智能家居中國主航道和大盤走勢的Control4 OS 3。它這個智能家居APP(對,不是什麼OS)倒是挺像那個HTC的ONE系手機。因此,Control4康朔孚幾乎就是最接近智能家居界的那個HTC。

Wulian:越來越疑似智能家居界Coolpad

在曾經的“中華酷聯”CP中,Coolpad酷派是不可或缺的神之存在。在中國手機史上,酷派開創了兩項引以傲嬌的紀錄:其一是2005年首創並引領了手機的雙卡雙待,其二是2013年首創並引領了手機的大屏化趨勢。當下,幾經風雲變幻之後,酷派雖然還在繼續出手機新品,比如Coolpad 9,但酷派幾乎只有手機史上的符號意義,手機這個江湖上已沒了酷派的傳說。

現在切回到Wulian物聯傳感。確切地說,物聯傳感是zigbee智能家居最早的一批中國探路者。2009年,就在外界並不知道智能家居為何物的時候,物聯傳感即已推出第一代zigbee智能家居或者產品原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德州儀器、恩智浦、芯科科技、亞馬遜、SmartThings等大俠林立的zigbee聯盟,物聯傳感也是該聯盟董事會成員之一。

這說明,物聯傳感是一個樂於主推zigbee且有一定技術底子的智能家居公司。

那麼,物聯傳感的致命軟肋是什麼?其一,將技術轉化為智能家居產品時,產品感不強甚至很弱,甚至還有走捷徑的嫌疑。最明顯的是它推出的Homepad。注意了,這不是一個音箱。當然,更不是蘋果的那個Home pod。其二,過於倚重toB落地,比如電信運營商、代理商、地產商等。

正在走“下坡路”的這三個智能家居公司,拖了全行業前進的後腿

因此,當2017年智能單品銷量整體上揚的時候,物聯傳感竟然缺乏像樣的toC產品;當2018年全屋智能鳴槍開跑的時候,物聯傳感竟然也缺乏像樣的toB產品。最明顯的一個現象是,2018年來,在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集採的智能家居產品序列當中,並未發現物聯傳感什麼智能產品有過上鏡表現。

這意味著,如果電信運營商等toB夥伴是物聯傳感的最大渠道,可能就是產品的低價讓電信運營商等toB夥伴更願意接受。這與酷派手機一直高度依賴電信運營商如出一轍。可以這麼說,2017年以來,無論toC還是toB,物聯傳感早就沒了智能家居最早一批遠行的探路者形象。

一句話說,物聯傳感雖然不等同於智能家居界的酷派,但它越來越疑似智能家居界的酷派,這一點幾乎毫無疑問。

提示:自媒體矩陣包括但不限於頭條號,互動交流請頭條私信或者加本人love9evol。

聲明:世界上只有一個風吹物浪和它的原創出品,任何形式的摘編抄襲複製是風吹物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凡違者,雖遠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