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河南平頂山,又被稱為鷹城,可不是因為這裡盛產鷹類,而是源於周代的應國,說起這應國,可是大有來頭。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間,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出自雍妃)為應候,爾後立國為應國(今河南省寶豐以東、魯山東南及平頂山市區、葉縣、郟縣、襄城一帶),並以鷹為族徽(這也是平頂山稱為鷹城的原由),子孫以國為姓。姬達更名為應叔,字儒林,號仁壽諱韓,即應氏太始祖。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周代應國從應叔立國至東周早期滅亡歷經350餘年。然而古應國的歷史自黃帝時期應龍氏朔州市應縣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已歷數3000年之久。古應國是中華文明的肇始。只可惜,西周滅亡之後,從春秋到戰國,都再沒有了古應國的半點蹤影。

說回平頂山,其位於河南中部,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不但是我國優秀的旅遊城市,還是河南美食的匯聚地。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魯山攬鍋菜

河南的地方名吃,一道精工細做的“雜燴菜”,據傳,起源於明朝洪武年間,後經楊氏幾代人的潛心研究,結合當地人酷愛鹹鮮、滑嫩、香軟的特點製作而成。

到河南魯山旅遊,既能飽覽石人勝景,又能品嚐攬鍋菜美味,可謂一舉兩得。魯山攬鍋菜配料考究。大肉,只選民間散養的豬的上夾肋,不含任何添加劑,且1頭豬隻取其5 kg多,瘦肉多,又香嫩柔細,筋而可口;豆腐,經過油燜,既不同於油炸幹豆腐,又不同於尋常白豆腐,黃裡透白,軟硬適度;粉條,本地上乘好粉,內筋外熟;丸子。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剔骨豬肉拌紅薯澱粉,經油炸,色澤黃澄,口感香酥;蕨菜,地道山貨,既脆又嫩。在配上時令蔬菜,真是五彩紛呈,色形兼備。

另外,攬鍋菜的調料選的是四川郫縣豆瓣醬、廣東老抽醬油和上等的四川花椒、胡椒,還有白芷、肉桂、陳皮、砂仁等數10種中草藥配製的特等香料,可以說是集川味與魯山風味於一體,形成風格迥然的民間美味。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羊肉衝湯

羊肉衝湯是河南部分地區對羊肉湯的另一種叫法。因為在羊肉湯的制過中,有一道工序就是衝湯,即用笊籬或漏勺裝滿切好的熟羊肉或羊雜,另一隻手掌湯勺,不斷地在熱氣翻滾的濃湯鍋裡舀熱湯衝羊肉或羊雜,至到羊肉被加熱,浮油被衝去。

最後,裝入碗中,並加入濃湯,泡的多為發麵餅。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喝羊肉衝湯對於寶豐已不單單是一種飲食習慣,而是一種文化,鄧家羊肉衝湯是寶豐縣最出名的衝湯之一,從90年開店到現在,分為兩種羊肉和羊雜。其配料更是一絕,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一碗正宗的羊肉衝湯,是由碧綠的蔥花、濃白的湯頭、片得厚薄適中的羊肉組成,看似簡單,卻能讓人“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沉浸在一片氤氳的香氣中。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鹹豆腐腦

平頂山市舞鋼市的特色小吃,這裡的鹹豆腐腦與其他地方將普通豆腐腦添加鹹豆、醬油的做法大不相同,它是由優質黃豆浸泡研磨成漿,加熱煮沸,點入少許白礬使其凝結成腦狀,再加上泡製後的幹三野菜,或幹芝麻葉,燒開後和上面糊,配上青椒、黃豆、韭菜(或蒜苗)醃製的調料小菜而成,口感潤滑,回味悠然。

其營養價值也很高,包含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多種營養元素及抗病元素,是集獨特、營養、抗病、保健、美容養顏於一體的風味美食。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美麗的平頂山,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濃厚的酒文化,其中,尤以寶豐的酒文化最為濃烈。

寶豐古稱龍興、龍山屬汝州轄,釀酒歷史悠久。這裡出土的大量陶製釀酒器、飲酒器,系商周時期應國遺物。戰國時秦魏兩次會盟於此地。唐代李白游龍興賦詩曰:“元子合逸趣,而我飲清芳。”宋代酒業,呈現“萬家立灶,千村飄香,煙囪如林,酒旗似蓑”的繁榮景象, 據《寶豐縣志》載,宋神宗時,著名的道學家程明道曾監酒於寶豐,並留下了“酒務春風”的佳話。元代詩人元好問寫下了“春風著人不覺醉,快卷還需三百杯” 的詩句,盛讚寶豐美酒。

充滿魅力的河南平頂山文化

平頂上在河南這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上,不僅有著叢林疊嶂,山巒起伏的美景,還有著著我國古代文明中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燦爛。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