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經典的10首詩詞,情辭慷慨,語言清麗

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除詩詞外,李清照還擅長書畫,兼通音律,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最經典的10首詩詞,情辭慷慨,語言清麗

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2、《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

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5、《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6、《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最經典的10首詩詞,情辭慷慨,語言清麗

7、《點絳唇·寂寞深閨》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8、《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燻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9、《蝶戀花·淚溼羅衣脂粉滿》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10、《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最經典的10首詩詞,情辭慷慨,語言清麗

附 錄

一、家 世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歷下人,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現存於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牆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寫有:“提點刑獄、歷下李格非,崇寧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過、迥、逅、遠、邁,恭拜林冢下。”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

二、創 作 風 格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歎。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

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三、主 要 作 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當時就曾刻印行世。《直齋書錄解題》載《漱玉集》1卷,“別本”分5卷。黃升《花菴詞選》稱有《漱玉詞》3卷。《宋史·藝文志》載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詞》6卷。都久已不傳。現存的詩文及詞集是後人所輯。四印齋本有《漱玉詞》1卷,李文編的《漱玉集》5卷,輯錄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詞多有贗品。近人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中的《漱玉詞》收有60首。今人孔凡禮《全宋詞補遺》中有新發現的李清照詞。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