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為什麼可以稱為搖滾教父?

村裡開會了村長不是我


搖滾是一類音樂流派的總稱,和什麼精神無關,所以伍佰的音樂類型是搖滾樂這是毋庸置疑的,起碼部分作品是的。伍佰的音樂風格總體來說是流行音樂,但嘗試融入的風格很多,比如heavy metal(主要是音色)、blues、trance等等,雖然大家耳熟能詳的國語歌曲比較多,但是其創作的經典閩南語歌曲實際上更為矚目,這對臺灣本土音樂文化的推動還是較為顯而易見的,在加上伍佰早年也算是跑遍了臺灣的Live house,原創作品較多,對本土現場音樂的深遠影響也使其成為了“臺客搖滾”的代言人,多年跑場的經驗也慢慢累積起了日後高質量的燈光舞美及現場表現力。

綜上不完全所述,伍佰影響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現場演出的質量較高。不管是早期的地下演出還是後期的演唱會,一方面專輯還原度還不錯,另一方面舞美燈光和一些現場改編也有較強的屬於現場音樂的感染力,以及早年地下演出對後來臺灣一些搖滾樂手的影響(能查到的不多,當時大多還是酒吧翻唱,拿著自己的作品走穴巡演受到歡迎認同的應該是比較少見的)

2 音樂中多種風格的融入以及優秀的歌詞創作。早期作品能看得出來受到八十年代搖滾樂和同時期日本流行樂的影響,三大件創作佔主導,也是這一時期拿著Gibson的伍佰有著比較顯著搖滾樂的形象,中後期聽的少也有些不切題暫時不討論。歌詞是很棒的,國語閩南語都有很多比如“青春青春渡時機,孤船有岸等何時,風雨停了愈空虛,茫茫人生佗位去”

3 對樂團概念的推行。伍佰&China blue二十多年沒變過,稍微關注一點的人就會意識到這不是單單的一個歌手而已,間接讓大眾對搖滾樂隊的概念更為具體。

4 歌曲中的人文。伍佰多次為社會中各類事件創作歌曲《白鴿》《春花秋月》《小帆船》等等。5 優秀的音樂創作者。伍佰給很多藝人創新過歌曲,比如劉德華、張學友、徐若瑄、蕭薔、那英、莫文蔚等等,大多都膾炙人口,比如《世界第一等》

6 對搖滾樂隊的支持。具體不詳,但是某次金曲獎因為各個樂隊取消演出而在領獎的時候抗議了一下。剩下的想不起來了,說伍佰在中國搖滾的地位一定要將臺灣和大陸分開來講。

對大陸來說,伍佰最大的影響是抱著吉他的樣子大概被每個人都看見過,算是對搖滾樂形象的正面推動,作品影響沒有太多的發現,不過近幾年好像很多人在翻唱《夏夜晚風》在臺灣來說,伍佰對閩南語的創作,各個時期不同的人文訴求,現場音樂的深遠影響等等,在商業運作的流行搖滾樂中可以說是地位非常高,地下音樂不瞭解,無從考證但是肯定和死硬不沾邊。


口水雜談


每當提起伍佰,都能想到那句金典的歌詞“再喝完這杯還有三杯”,他的音樂永遠給人們帶來驚喜,而且伍佰不是被打造出來的明星,而是以自己的音樂,成為一位明星,人如其歌。伍佰身上流轉著藝術家的氣質和赤子情懷,從他所作的歌詞中不難看出,雖然在名利場上沉浮不已,但伍佰總是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很好地表達在歌詞和歌曲旋律上,歌詞與旋律絲絲入扣地交融在一起,共同營造了一場動人的情劫。

他的《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在內地的KTV裡傳唱度很高。他也為很多成名歌手比如劉德華寫過歌,是兩岸三地著名的創作型音樂人。他粗獷的外表,簡單而又不缺乏深度的歌詞,是很多人的致愛。李宗盛都評價,擁有真實的聲音和直搗人心的音符撞擊。他有自己的樂隊,China Blue。樂隊成員很穩定,成立於1992年到現在都沒有人員變化,朱建輝(貝斯手兼團長)、餘大豪(鍵盤手)、Dino(鼓手) 和吳俊霖(吉他手)。這也是搖滾界的奇蹟,正因為有這麼好的樂隊做後援,也因為伍佰有出色的創作能力,所以他才被稱之為“亞洲搖滾之父”。之所以為“亞洲搖滾之父”,就是因為伍佰老師將搖滾樂引入東南亞華人圈引進的早,還發揚光大。

Beyond樂隊在伍佰老師之後,也經歷了主唱離世,團員不和。內地的搖滾樂隊,黑豹、唐朝都有過輝煌,但都紅極一時,團員都有過離別和再聚首。比如現在不知道在哪邊混的黑豹樂隊主創竇唯,比如張楚。所謂的“搖滾之父”,更多的是一種肯定,肯定伍佰老師這麼多年來旺盛的創造力,帶給我們好聽的歌。不頹喪,但能讓你回味再三。

相比伍佰的“亞洲搖滾之父”,崔健也被稱之為“內地搖滾之父”。兩人風格還是有所區別,伍佰著重抒情,崔健更注重社會反省和批判。兩方的歌迷不必為之爭吵,兩位大哥級人物創造的音樂都是好音樂,沒有高下之分。但是按時間來看,伍佰確實稱得上搖滾之父!!!


逮勁兒


伍佰在臺灣有“搖滾皇帝”之稱,有人問他,搖滾是什麼?他說,搖滾不是要將頭髮弄得很亂,不是要在身上穿很多金屬,更不是一直用手比劃出我們自認為搖滾的專屬姿勢,它可以溫柔,可以細膩,更可以聲嘶力竭、鏗鏘有力,它將以一切你認為可能存在的方式出現然後變化。伍佰一直在用屬於他獨特的方式繼續詮釋著搖滾,我非常喜歡他的歌曲,像白鴿,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等經典歌曲,到如今依舊經典不衰,在中國搖滾樂壇上,他他五十歲依然活躍在演唱會上,伍佰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不需要再被冠以搖滾之父的稱號。





周天娛樂


伍佰大致就是那種就算他跑調甚至找不著調,也可以很快適應然後讓你跟著找不著調並且覺得:嗯?不是這樣的嗎?

很奇怪的…有時候明明跑了,但是還是很帶感。

比如很劉若英合唱的那個《很愛很愛你》,一開頭覺得,臥槽伍佰老師你腫麼了?!唱著唱著…臥槽伍佰老師你好叼的!


一拳撂倒丈母孃


其實我覺得 伍佰 是最北低估的搖滾教父。

在舞臺上伍佰 在舞臺上不顧形象的傾盡全力。他的演唱會話很少,全都交給一首首經典歌曲,整場從頭唱到尾,直到聲嘶力竭,汗流夾背

伍佰的現場縱然使人沉醉、震撼、回味,但他在音樂上的純粹才更耐咀嚼。創作才華和“現場之王”讓他無愧於“搖滾教父”的稱號,而被人低估卻源於他永懷初衷,只在歌唱中才百分百付出自己。正如他在獲得金曲獎後說的那樣:我一直認為自己不會唱歌,我能夠獲獎,是因為我在用全身唱歌吧。

伍佰的音樂質樸、瀟灑,也如他的長相一般接地氣。他既有《浪人情歌》的灑脫和不羈,也有《挪威森林》的浪漫和深情,還有諸如《飛在風中的小雨》等閩南歌裡的純真和情懷。同樣,伍佰可以僅用歌聲引起共鳴,也能在演唱會現場用一段華彩征服歌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