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前 博士新娘被新郎當自己父母面訓斥 大怒:不嫁了

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婚禮前 博士新娘被新郎當自己父母面訓斥 大怒:不嫁了

文|禾田飛歌 圖|網絡(如侵必刪)

有人經常問我,夫妻之間關係長久的秘訣是什麼?

在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相互獨立等等答案中,我選擇的是相互尊重。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立的個性,脾氣性格都不相同,不能強求一致,我們選擇尊重,不僅只尊重共性,也要尊重差異。

就像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一樣:“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雖然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也不理解你的想法,但我選擇去尊重,尊重你的感受、尊重你的付出,還有一點很重要,也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尊重了,關係才能平等。只有尊重了,才能找到一種心平氣和的方式去解決紛爭。

我曾經注意到一種現象,有的男人在單位、在外人面前,特別有禮貌,總是彬彬有禮,一幅很親和的樣子。但是一回到家,馬上就會換上另一幅表情,高冷無比,對妻子挑三揀四,不順心就大聲呵斥,不管妻子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這就是對妻子不懂得尊重。不懂得尊重妻子的人,不管愛誰,都是在折磨誰;沒有尊重,會讓妻子活得很累,會覺得和他結婚完全就是一場災難。

家庭中的事,其實很多都是小事,在小事上的不尊重,會釀成情感上的大問題。

想想看:如果妻子天天在家做飯炒菜,累得滿頭大汗,而他卻沒有等妻子一起上桌,只顧自己吃得開心,而他還認為理所當然;妻子有自己的夢想,並摩拳擦掌地想去實現,他卻認為你是瞎折騰,所做的一切全是垃圾;妻子說的話,他當成耳邊風,要麼漫不經心忘了,要麼就是和妻子對著幹;一言不合,張嘴就罵,抬手就打……作為有獨立人格的妻子來說,能夠忍受下去嗎?這種不對等的尊重,讓妻子分分鐘想逃離。

所以說,“各持異議,不必相同”,相互尊重,就是婚姻幸福的秘訣。

婚禮前 博士新娘被新郎當自己父母面訓斥 大怒:不嫁了

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收到一位讀者小趙的投稿,說的是他姐姐的事情。當然不是親姐姐,而是鄰居姐姐。兩家關係特別好,姐弟倆相處得就跟親姐弟一樣,無話不談。

本來姐姐要在今年五一結婚的,什麼都準備好了,結果卻因為婚房佈置與準新郎有爭執,跟準新郎提出了分手。後來,新郎後悔了,想求複合,但姐姐就是不願意,她說,她就是獨身一輩子,也絕不讓自己在委屈的感情裡度過一生。

聽起來,姐姐還蠻有個性的。可小趙卻說,他姐姐其實是個給人沒有什麼記憶點的人,很普通,很多時候還有點包子,就是那種性格偏弱,被人欺負都不怎麼吭聲的人。如果不是被欺負得厲害了,她絕對不會出聲抗議的。

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事情,把一個包子性格的姑娘逼得喊出”不嫁了“的心聲。

姐姐姓張名藝,張藝(化名)比小趙大一歲。從小就是一個不顯眼的姑娘,學習成績也不突出,一切都很普通,被父母說成是一隻“笨鳥”。

但張藝這隻“笨鳥”,雖然沒有先飛起來,但她的耐力特別好,一直都在堅持不懈地飛著。這股毅力支持著她從一所很普通的本科學校,保送到本校研究生,最後又很驚豔地進入全國知名大學,就讀博士學位。

張藝成了小趙最佩服的人,所以他很希望這個有出息的小姐姐,能有一個好的人生歸宿。

張藝博士畢業後,本來有留北京的機會,但迫於父母讓她回老家的壓力,回到離老家只有幾十公里的四五線城市。這樣的城市對一個博士生來說,機會並不多,張藝進了一所高校當老師。

婚禮前 博士新娘被新郎當自己父母面訓斥 大怒:不嫁了

本來博士畢業時,張藝年齡也不小了,再加上剛工作時想做出點成績,張藝一心都在工作上,沒時間想自己的終身大事。現在眼看著年近30歲,父母催著她趕緊找對象結婚。張藝這才著急起來,開始接受相親。

一個年近30的女博士,相親市場受歧視的一類,本來就沒有什麼競爭力,又是在一座四五線城市,難度可想而知:

學歷高,男生不敢靠近,怕露了怯;年齡又大,有些男生一聽3快0了,連面都不想見;還是一個外地女生,孃家根本靠不上。

在經歷了一年多相親的打擊之後,張藝自己也放低了條件,跟某事業單位一個小科員在一起了。那個小科員,今年32歲,大學本科畢業,有點小才,但因為腿部有點殘疾,雖然不仔細看不出來,卻也因此剩了下來。

兩人交往一段時間,因為年紀都不小了,也不想再耗費時間,就準備結婚了。

拍婚紗照、訂酒店、通知親友,準備工作在一步步地做著。

婚禮前半個月,張藝父母給他們買了些東西送到新房,準備幫他們佈置一下。

當時張藝和準新郎都在家,不知道什麼原因,新郎突然很生氣,大聲訓斥張藝:“你是沒帶腦子嗎?這個地方你還想弄些什麼?豬腦子嗎?留白才好看,懂不懂呀?”

張藝委屈地說:“我就是把這個在這裡比劃一下,看看好不好看,你生什麼氣呀?你不讓放就不放唄。”

“比劃都不該比劃,畫是隨便哪個地方都能掛的嗎?你是豬腦子嗎?”新郎沒完沒了。

“那麼大聲幹什麼,不讓放這裡,不放就是啦。我爸媽還在這裡,你聲音小點不行嗎?”張藝想息事寧人。

沒想到新郎不依不饒:“你不懂嗎?虧你讀了那麼多書,都讀傻了,讀到狗肚子裡去了?掛畫是有講究的。”

張藝母親聽到了,忍不住說了一句:“她不知道這些事兒,你要懂就好好跟她說,她不會不聽呀。”

“這是最基本的啦,還要我說嗎?就是讀書讀傻了。”

張藝父親心疼女兒,有點生氣了:“這是多大的事呀,好好說不行嗎?你非要當著我們的面訓她,要是我們不在這裡,你是不是還想打她呀?就是一件小事,你一個大男人至於發這麼大的火嗎?”

新郎轉過身,用手指著張藝一家三口:“好好好,你們一家是一夥的,話都往一處說,我惹不起還躲得起吧!”說完。摔門而出,留下張藝一家面面相覷。

婚禮前 博士新娘被新郎當自己父母面訓斥 大怒:不嫁了

既然自己的日常狀態都被父母看到了,張藝也不想再隱瞞,把委屈全都倒了出來,她說:

“爸媽,我不結婚行不行?我願意結婚,是因為你們著急了,催著我結婚。可是他和他家人對我都不滿意,對我一點都不好。他媽媽前幾天還說,只要我嫁過去,可以不跟她住,但每天她家的洗衣做飯,還要我去做。就是現在,還沒有結婚,每次去他們家,他家人吃完飯就躺沙發上看電視,洗碗拖地打掃衛生全是我一個人的事,他一點也不幫我做。爸媽,今天你們也看到了他對我的態度,我不嫁了,跟他們家退婚,可不可以?”

媽媽摟過張藝就說:“你幹嘛不早說呢?我們退婚。你要是嫁不出去,我們養你一輩子。”

第二天,張藝父親就聯繫了當初的介紹人,把情況說明後,提出了退婚。

後來男方父母帶著男生驅車趕到張藝家道歉,希望婚禮繼續。但張藝果斷拒絕:“我不想再委屈自己,你們家,我高攀不起,我決定還是不嫁了。”

婚禮前 博士新娘被新郎當自己父母面訓斥 大怒:不嫁了

小趙說,他覺得新郎就是故意要打壓姐姐,面對博士新娘,他心裡還是有些自卑的。

不管是不是自卑心理在作怪,他的所作所為,的確是不尊重張藝和張藝父母。

張藝能從包子性格中跳離出來,選擇在婚姻中不委屈自己,是最正確的選擇。試想,如果她委屈求全,因為父母催婚、因為年齡問題,讓自己順從,那她的婚姻早已經能看得到悲劇的下場,不是選擇離婚,就是在沒有尊重、沒有自我的婚姻中,消磨掉自己的一生。

張藝做得很對,既然得不到對方的尊重,就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不想委屈自己就不要再委屈下去,及早止損,讓自己重獲自由,不委屈、不憋悶,才是生命最自然的狀態。

我們與伴侶是不同的生命體,但在婚姻中,卻擁有同等的地位、同等的權利,並非是另一個人的下屬、附庸,相互尊重才是婚姻得以持久的基礎,尊重對方,不止是尊重對方的生命,更是要尊重對方的感受。

凡是讓自己受委屈的感情、凡是得不到尊重的婚姻,終究不會長久,無論是接受者還是給予者,無一例外。

婚禮前 博士新娘被新郎當自己父母面訓斥 大怒:不嫁了

END

今日互動話題:

如果在婚姻中得不到尊重,你會怎麼辦?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