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家庭教育毀在"低質陪伴",不明白這一點,陪伴只是浪費時間

說到"陪伴教育"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在我的文章中不僅一次提到過家長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的陪伴性,一個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可以增強親子關係,還能夠讓孩子在遊戲中變得更聰明、更有安全感,而對於家長們來說,畢竟孩子的成長經歷只有一次,這一次一旦錯過可能家長就要遺憾終生了。

多少家庭教育毀在

確實有很多家長重視了"陪伴",可是都是怎麼陪的?孩子在一邊自己玩自己的,家長全程抱著手機或者電視,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沒有全身心的參與到陪伴孩子中去,所以有的家長就會覺得陪伴孩子也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我只能說這樣的方式並不能稱之為"陪伴",頂多就是"陪著"孩子,像如此"低質量陪伴"毫無實際意義,可能連最基本的保護孩子人生安全有的時候都顧忌不到,只能說是浪費時間。

一個"高質量陪伴"對於成年人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是一件又苦又無聊的差事,全程不能看電視、看手機,要全心全意的陪著孩子玩耍,真可謂是對體力、耐力以及智力的全方位考驗。

多少家庭教育毀在

為什麼"高質量陪伴"很困難?

給孩子不停的變著花樣玩

如果你想一兩個遊戲就能陪孩子玩一天,那你真的錯了!

對於3~5歲的孩子來說,專注力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左右,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會對自己喜歡玩的遊戲失去興趣,沒過多久就會厭煩,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探索出來新的遊戲,孩子一定會馬上哭鬧不止。

有的時候家長都感覺自己"江郎才盡"了可孩子哄不好娃,滿屋子的玩具都玩過了,所有的兒歌都唱過了,回頭一看僅僅過去半小時,分分鐘讓人崩潰。

多少家庭教育毀在

忍受孩子的各種無聊

你跟孩子玩過捉迷藏嗎?如果玩過那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哪怕玩一百遍孩子都只會藏一個地方,或者就站在最顯眼的地方,可是這時你就要使出渾身演技,對顯而易見的寶寶裝作視而不見,一邊走一邊喊"你在哪裡啊?",最後一定要傳神的演出"終於找到你了!"

你給孩子讀過繪本嗎?你嘗試過同一本繪本讀10遍以上的感受嗎?最令人絕望的是每一次還要繪聲繪色、神情飽滿、熱情洋溢的描繪同一個故事。

腦力勉強跟上,體力真的吃不消

好好陪孩子的家長一定能夠發現,孩子們熱衷的遊戲十有八九都是耗費體力的遊戲,說簡單點就是"瘋玩",比如孩子們最喜歡的騎大馬、舉高高、一邊跑一邊追……

孩子們是玩高興了,可是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的哪能招架的住,陪孩子晚上一天第二天我們非得散架不行,陪孩子真心是個體力活,一天時間就能讓你累到虛脫,想給孩子一個高質量的陪伴就是這麼折磨人。

多少家庭教育毀在

如何給予孩子一個"高質量陪伴"?

父母的陪同玩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讓親子之間有更多的共同話題。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沒有任何一個成人能常年全天候地陪著孩子玩遊戲並一直保持平靜喜悅的心情。因為這不是父母真正喜歡的,父母不可能整天玩孩子的遊戲而且沉迷其中,除非他還沒長大,心理上還是一個三歲小孩。

我每次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我就把孩子當做一個成人朋友,和他是非常平等的。特別是當孩子問我問題的時候,我就非常興奮,因為這個時候我可以和孩子聊天了,說明孩子也願意和我聊天。當然有些時候,孩子問我的一些問題,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就會非常謙虛的和孩子說,寶寶,有些問題,爸爸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到網絡上找找吧,孩子會和我一起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多少家庭教育毀在

好的陪伴並不等於時間的積累。與寶寶坦誠的交流,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關照他的情緒,才能給寶寶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寶媽們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家庭瑣事,讓他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一款能夠與寶寶交流的故事機,讓寶寶時刻感受到媽媽的愛哦!

父母的工作陪伴既是對孩子的一種陪伴,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陪伴這種換擋可以讓成人有更好的品質去和孩子相處。就我個人而言,在孩子的陪伴下幹家務是非常享受的,有過這樣的享受時光,當我陪孩子玩耍時也能更專心。同時這也讓我節省了很多時間,以便孩子睡著以後,我有足夠的時間看書、寫作,這種安排讓我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多少家庭教育毀在

我們家裡除了書籍,就是孩子有很多的玩具,家裡沒有沙發,整個客廳都是孩子的遊樂場所,孩子可以在這個遊樂場所中,搭火車軌道,開汽車,玩各種各樣的拼搭玩具,我陪伴孩子主要是,幫助孩子拿玩具,甚至和他一起搭房子,給孩子出出注意,幫助孩子打打下手,當孩子做成一個作品時,幫助孩子一起拍照;同時我也經常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什麼躲貓貓遊戲,什麼踢足球遊戲,什麼打籃球遊戲,什麼跑步比賽、紅燈綠燈遊戲等。

多少家庭教育毀在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出去玩耍,和寶寶在戶外做一些親子活動,能夠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讓寶寶多接觸外面的世界,還能夠增加和寶寶的相處時間。你會發現,寶寶們的表現會異常歡快,也會明白,只有在父母的陪伴中才可以擁有快樂的童年,健康成長。

陪伴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很多,我覺得需要做到兩個方面,首先我們自己內心要平靜,要有耐心,其次,就是我們眼裡要有孩子,將孩子當做你的朋友,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孩子,真正的理解孩子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