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高铁已经打通了帽山底部的隧道

在锦州城北十余公里处,有一座神奇的帽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它独特的气质。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鸟瞰帽山近景

帽山从历史深处走来,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更让这座不起眼儿的小山响彻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早已经成为锦州人民默许的地理和精神上坐标。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帽山侧峰

据《锦县志》载,山位“城西北二十里”。据当地人讲,此山传说还叫过唐帽山。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从朝阳、义县、南票东去,路径于此,因山似唐人所戴之帽,故称唐帽山。然据史载,城北却有唐帽山,但实际上并非此山。此山海拔只有几百米高,周围亦不甚长,顶做圆周之状,如毡帽儿扣在地上。此山往南呈75°斜角,山东侧为通往朝阳方向的南北通衢大路,西邻丘陵,南北较为开阔。山之周围有巨崖大树,股景色壮观。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帽山远眺锦州城

此山传说较多,历史方面,有说:在山上有碑文记录唐贞观间,太宗9次东征高丽的记载;地理方面,有说按易经八卦之象,帽山在北为鼓,塔在南为旗,紫荆山在东为庙。天鼓响则降福,纛(dao第四声1、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旗飘则魂招,葬庙前则吉祥。故乾隆时尹家坟之尹阁老继善(清朝翰林院大学士、府宅位于今人民街大宅门)将其遗骨葬在荆山脚下。民国年间军阀、吉林督军张作相将其父遗骨葬于帽山旁,这些埋葬死者是事实,其它故事只是传说而已。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建设中的锦凌客专直通帽山底部

帽山虽然山不高,只有百米左右,说也奇怪,在锦州市内各地,只要登高远眺,此山则清晰可见,这也可能是其山坐落在高埠丘陵山地的结果。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帽山侧面

帽山对于当地的农民,却有慷慨无偿的赐予。春日踏青、秋日登高、冬日避寒。然而最使人受惠的却是夏日。早晨上工,晚上收工,午间“歇蹦儿”,都靠此山。当地人管此山叫:“土日晷(日晷为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天造时钟”。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壁立万仞的帽山峰顶

那么帽山附近的居民又是怎样以帽山做日晷看时间的呢?他们说:“山影朝西与崖同齐歇头蹦地;山影朝东准备收工;山影朝北,午间小睡。日照南垂柳,铲地不停留;日挂西榆槐,干活忙起来……”这是因为帽山周围有很多的参照物,农民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以辨别时光之早晚。但这已过去的传说,现在因自然景观不同而另当别论了。

锦州城北帽山:天造时钟,历史悠久

鸟瞰帽山侧峰

据农民讲,看日影辨别判断时间几乎与时钟相差无几。问其方法来源,他们说经父兄长辈相告,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见识、态度、深度、锦州文化给您一道站在高处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