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高鐵已經打通了帽山底部的隧道

在錦州城北十餘公里處,有一座神奇的帽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它獨特的氣質。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鳥瞰帽山近景

帽山從歷史深處走來,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震驚中外的遼瀋戰役,更讓這座不起眼兒的小山響徹世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早已經成為錦州人民默許的地理和精神上座標。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帽山側峰

據《錦縣誌》載,山位“城西北二十里”。據當地人講,此山傳說還叫過唐帽山。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從朝陽、義縣、南票東去,路徑於此,因山似唐人所戴之帽,故稱唐帽山。然據史載,城北卻有唐帽山,但實際上並非此山。此山海拔只有幾百米高,周圍亦不甚長,頂做圓周之狀,如氈帽兒扣在地上。此山往南呈75°斜角,山東側為通往朝陽方向的南北通衢大路,西鄰丘陵,南北較為開闊。山之周圍有巨崖大樹,股景色壯觀。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帽山遠眺錦州城

此山傳說較多,歷史方面,有說:在山上有碑文記錄唐貞觀間,太宗9次東征高麗的記載;地理方面,有說按易經八卦之象,帽山在北為鼓,塔在南為旗,紫荊山在東為廟。天鼓響則降福,纛(dao第四聲1、古代軍隊裡的大旗2、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旗飄則魂招,葬廟前則吉祥。故乾隆時尹家墳之尹閣老繼善(清朝翰林院大學士、府宅位於今人民街大宅門)將其遺骨葬在荊山腳下。民國年間軍閥、吉林督軍張作相將其父遺骨葬於帽山旁,這些埋葬死者是事實,其它故事只是傳說而已。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建設中的錦凌客專直通帽山底部

帽山雖然山不高,只有百米左右,說也奇怪,在錦州市內各地,只要登高遠眺,此山則清晰可見,這也可能是其山坐落在高埠丘陵山地的結果。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帽山側面

帽山對於當地的農民,卻有慷慨無償的賜予。春日踏青、秋日登高、冬日避寒。然而最使人受惠的卻是夏日。早晨上工,晚上收工,午間“歇蹦兒”,都靠此山。當地人管此山叫:“土日晷(日晷為古代測日影、定時刻的儀器)天造時鐘”。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壁立萬仞的帽山峰頂

那麼帽山附近的居民又是怎樣以帽山做日晷看時間的呢?他們說:“山影朝西與崖同齊歇頭蹦地;山影朝東準備收工;山影朝北,午間小睡。日照南垂柳,鏟地不停留;日掛西榆槐,幹活忙起來……”這是因為帽山周圍有很多的參照物,農民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以辨別時光之早晚。但這已過去的傳說,現在因自然景觀不同而另當別論了。

錦州城北帽山:天造時鐘,歷史悠久

鳥瞰帽山側峰

據農民講,看日影辨別判斷時間幾乎與時鐘相差無幾。問其方法來源,他們說經父兄長輩相告,是一代代流傳下來的。


見識、態度、深度、錦州文化給您一道站在高處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