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能代替中醫湯藥嗎?為什麼?

用戶4474650761


逸仙藥師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成藥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製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製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種劑型。

中成藥的優點是現成可用、適應急需、存貯方便、能隨身攜帶、省去了煎煮過程、消除了中藥煎劑服用時特有的異味和不良刺激等。

通常中成藥中包含以下幾種藥,即君、臣、佐、使四種藥。比如,古人用來治療傷寒的“麻黃湯”,就是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中草藥組成。其中麻黃是君藥,主要用於發汗解表;桂枝是臣藥,協助麻黃解表;杏仁則是佐藥,用來輔助麻黃平喘;甘草是使藥,用於調和諸藥。再如四君子丸,方中人參補益中氣為主;輔以白朮、茯苓健脾益氣,兼以祛溼,使溼去脾自健;甘草養胃和中。諸藥共湊益氣補中,健脾養胃。

但是中成藥也有侷限性,中成藥的成分組成、藥量配比一成不變,不能靈活多變、隨症加減,因此中成藥是不能代替中醫湯藥的。

所謂中醫的千人千方,正是根據不同患者體質的不同,四診合參,辨證論治,通過劑量的調整和藥物品種的增減,靈活運用。

比如食滯胃腸證,治法:消食導滯,行氣止痛。常用藥為焦山楂、焦六神曲、炒麥芽、陳皮、萊菔子、連翹、半夏、砂仁、茯苓、木香、厚朴、炙甘草等。如食滯為主者,重用焦山楂、焦六神曲;乳滯為主者,重用炒麥芽,加炒谷芽;胃脘脹痛而便秘者,加枳實、大黃、檳榔;嘔吐者,加廣藿香、紫蘇梗、生薑。

當然中醫湯劑需要中醫生處方,需要自己煎煮,使用和攜帶不便,味道各不相同,通常較苦,有些患者不能接受。

因此,病症較輕或比較明確者可選擇用中成藥,病症較複雜或病因不明的需要到中醫就診,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開具中藥湯劑。


逸仙藥師


應邀特作答:

首先應搞清楚中藥各種劑型的特點及意義,就能明白中成藥能否代替湯藥。

1、湯劑——用中藥飲片水煎劑。適宜一般疾病或急性疾病,可內服和外用燻洗。李東垣《用藥法象》說:“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



特點:吸收快,易發揮療效,適宜大病、急病,便於隨證加減使用,能全面、靈活地照顧各人不同病的特殊性需求。是在中醫辨證施治下,只適宜個人病證加減的獨特治療手段。幾千年來,中醫用中藥湯劑處方,顯示了無比的優越性和專一性。

2、丸劑(片劑)——將中藥研成細末,以蜜、水或米糊、麵糊、酒、醋、藥汁等為賦形劑或片劑的包衣的固體劑型。李東垣稱:“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藥之舒緩而治之意也”。




特點:吸收緩慢,藥力持久,體積小,服用、攜帶、貯存方便。適宜慢性、虛弱性疾病。亦有用於急救;某些峻猛藥品,不能急切使用,使其緩緩發揮療效;毒性大、難入煎劑的藥物,或貴重、芳香、不宜久煎的藥物可作丸劑。丸劑包括蜜丸、糊丸、水丸、滴丸、濃縮丸等劑型。

3、散劑(顆粒劑)——將藥物研細成粉末,有內服和外用兩種。可直接沖服,亦可研成粗末,可加水煮沸取濃汁服用。外用散劑供外敷、摻撒瘡面。

特點:製作簡便,攜帶方便,節約藥物,吸收快速,不易變質。李東垣說:“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4、膏劑——分中藥浸膏和中藥煎膏劑。

特點:體積縮小,便於服用,用法簡單,攜帶貯存方便。內服膏劑大多滋潤補養,適宜大病後的補養康復。膏劑有內服外用之分。外用膏劑多用跌打傷科和瘡瘍腫毒外貼使用。

綠上所述,其特點及意義非常清楚了。中成藥各種不同劑型,以丸劑、片劑使用最多,但是中成藥是不能夠代替湯劑。中成藥患者可自行選擇,只能對號入座,對各人獨特兼證無法改變。只適宜普遍性的慢性病使用。

而湯劑應在中醫師的四診合參下,辨證施治,立法方藥,並隨急病大病之兼證加減靈活使用,其獨特性和專一性、快速性是無法代替的。

明白了嗎?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一葉輕舟85將為你的諮詢解答,感謝閱讀和熱心贊評。未經允許,不得搬襲。


一葉輕舟85


永遠不能,大家去了解了解,中成藥裡面基本上都含有西藥成分,中藥如果療效好,為什麼要加入西藥成分呢,本來西藥效果很好的,加入了中藥成分確造成了人的死亡,(好像是,柴胡注射液吧,)大家用心的想想,如今科學如此發達,如果中醫真的象中醫粉們說的那麼好,怎麼到現在沒有那個國家或科技部門拿出中藥能夠治病的結論,沒有一箇中醫或中醫粉能拿出來一副藥的化學成分,原理,藥理,成分,臨床試驗數據。而西醫理解很簡單,感冒了吃藥是要退燒,殺滅細菌或病毒,胃穿孔動手術把穿孔縫好,腿骨折了手術把骨頭接好,每種病,西醫會把病理,病灶,藥的作用說的明明白白,而中醫什麼病都會說什麼虛,氣,什麼五行,易經,經絡,陰陽一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什麼補肝補腎補這個補那個,我只想問問假如補肝,肝怎麼了,為什麼要補,補的是什麼,所謂的補藥的成分是什麼,是怎樣補進去肝臟的等等等等等等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如果有中醫或中醫粉把一切中醫中藥的治療原理,藥的成分,臨床試驗數據,拿出來讓人以明白,誰還會反對呢??????


森哥35


中成藥能代替中醫湯藥嗎?

為什麼?

1,這是一道“誤導”性題問。

中成藥和湯藥本是一家,是在病症緩急採用的不同方式與方法治療而已。

有道是“病來如山倒,去病如抽絲”的理念,中醫先賢們通常在治急病時採用的是“急者蕩也,緩者丸,散,丹,膏也”。

在處理“急病”時採用湯藥治病來的快,因為湯藥是用來治急病,每日一副,日服2一3次,採取在短時間內投入數量大的藥劑“湯藥”治病治人以根治“急病”來的快,治癒的快。

2,中成藥治療慢性病而採用的緩慢治療方法,通常以固定的克數,藥性比較緩,數量較少(例如每丸9克),以適應患者大眾化的服用治療方式,除了小兒之外,男,女,老,基本適用早,晚各一丸藥量。因為患病已久,用中成藥是符合用藥規律的。

另一面為在治療慢性病期間,也是為了攜帶方便而採用一種治療手段與方法。

中成藥是不可能代替湯藥的。


老劉105751014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中成藥能替代中醫湯藥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中藥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順勢而生的中成藥就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中成藥相對於中藥湯劑而言有它自己的優勢,首先它服用和攜帶都比較方便,其次某些中成藥的配方效能增強,這些都使人們比較容易接受中成藥。而對於中藥湯劑而言,它的製作比較麻煩,因此影響了它的進一步發展。今天我來分享一下相關知識。

1.中成藥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傳統的中藥湯劑製作很麻煩,需要反覆的煎煮才可以,這樣的操作很複雜,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會有很多的有效成分喪失,這樣就對藥物造成了一定的浪費。

而中成藥是根據中醫藥的理論為依據,將一些藥物配方按照現代工藝進行機械化大生產,這樣可以有效保留原中藥的性味和功效,而且還可以去除中藥中的農藥殘留,還能控制重金屬的含量。

另外中成藥是對於傳統中藥的一種突破,它還是根據中醫理論作為依據,結合現代的製藥技術,從而可以對其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雖然目前中成相對於傳統湯劑有一定的不足,但是它的優勢也很明顯。

2.中成藥能夠替代中醫湯劑嗎?

通過上面的講解,想必大家看出來中成藥的優勢了吧,當然目前中成藥發展的還不是特別完善,它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不上中藥湯劑,因為中成藥太標準化了,不能做到個體化。但是我相信隨著它的發展,終有一天它是可以取代中醫湯劑的。

最後小結:我相信中成藥有一天是可以取代中醫湯藥的,主要是因為它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了現代的製藥工藝,從這兩個角度來說它的前途是無量的。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什麼是中成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103800039fef4d632165\

醫學微視


中成藥永遠代替不了湯劑,湯劑的理論基礎是以水為基礎的五行理論,藥理藥性缺一不可。而現代的中成藥已經偏離了中醫本質,不需要以水為介質的治療方法是針對特定的一些症候和疾病,專設了散劑和丸劑。但是大體上還是圍繞著辯證論治緊密分析的。現在的所謂各種神醫把中藥湯劑改成粉劑,名曰料藥,一天服用不到10克,效果成神。原因可知。大多數單位中藥的有效量都要超過10克。而人家的複合方都可以幾克起效,不封為神醫就屈才了!!!


天人一中醫智慧


不能!

中成藥大多是丸劑。

湯者,蕩也。湯藥藥力猛、重,可根據病症靈活加減藥物和用量。治急症、重症。

丸者,緩也。中成藥藥力平和,治慢性症、輕症。一般重症過後,恢復期用丸藥。


為生命祈禱74818844


又一個挑事兒的問題。何謂代替?吃麵包的人可以吃麵條米飯。喝紅酒的人也可以喝白酒。如果非要廢掉一個,有意義嗎?

中藥,西藥都是為患者解除病痛的工具,殊途同歸,最終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只不過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而已,誰也替代不了誰。不同的父母做不同的飯,最終都養大了自己的子女,如果非要整出個標準,那麼父母做的飯還能吃?

中成藥替代不了西藥,西藥更替代不了中成藥。兩者不是一個理論體系產生的產物,雖然目的相同,但走的路線不同。西藥能到的地方中藥不一定能到。中藥能到的地方,西藥不一定能到。

總之就是誰也替代不了誰,不過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補充,想去融合。假如非要將兩者敵對起來,只能說明樹敵者心術不正,有意攻擊其中某一個。




一服堂中醫


問題提的不是很清晰,說說個人觀點。

中成藥是按標準統一,批量化製作的藥品,但按我所瞭解的傳統中醫理論,因為個體差異(性別,年齡,虛實寒熱等體質。。)所以所謂疾病在每個人身上的症狀或表象都應該不會完全一樣,有共性也有特異性,那標準生產的中成藥就能適應所有人?

另外單說說中藥,部分中藥的性狀,功能是否完全研究清楚都不好說,本來古人記載的藥品功效就缺少特定人群大樣本量的支撐,都是小部分人主觀感受而已,再加上口口相傳或者謄抄疏忽,抄來抄去同一種藥品在不同版本之間都有可能造成藥效不同之說。

所以現階段本人還是支持廢醫驗藥,用微觀方法分析究竟是藥材裡面哪些成份在人體內起了生化反應。而不是同一病症去看傳統中醫,開出千人千方,然後能看好的就是醫術高,用藥高明等電視劇套路,看不好的就是庸醫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