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中說:“吉人自有天相”,吉人會得到上天的幫助。

那麼,何為“吉人”呢?

《易經·易象》曰:“勞謙君子,有終吉”,勤勞而又謙遜的君子,終究會有吉祥的好結果。

曾文正公也在家書中說:勞謙這兩個字,讓人受用無窮。勤勞可以戒掉惰性,謙虛可以戒除驕傲。具有“勤勞”、“謙虛”這兩種品質,還有什麼惡習改不掉,還有什麼善行做不完美呢?

由此可見,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勤勞、謙虛。而一個人能成大器,身上也往往有這兩種特徵!下面我們來一起分析分析!

《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1、勤勞;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人一旦養成了懶惰的習性,則會一事懶惰,百事懈怠,一步步頹廢,正如古人所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幸福是通過雙手打拼出來的,而不是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因此,曾文正公教育子女說:“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家勤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成由勤儉敗由奢,富貴本無根,盡從勤中得。一個人不論出身如何,能夠勤勞自強,不眼高手低,腳踏實地打拼事業,則定會有出息。正如《易經》裡面所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應該效仿不停運轉的宇宙,永遠不斷地前進,自我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天道和人道往往是相通的,曾文正公也是悟透了這個道理,一生追求勤勉自強,所以才能取得巨大成就。他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他還總結了一個“五勤”法則:腳要勤、眼要勤、嘴要勤、心要勤、手要勤。讀他的日記我們可以發現:他去世的前三天依然勞心勞力,一如既往地勤勞辦公,絲毫不敢懈怠。而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勤勞”品質,成就了其偉大與非凡!

《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林俊德院士,頭上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很多管子,硬是咬牙下床,坐在電腦前整理資料。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他終於把他的科研資料整理好,顫抖地對女兒說:“C盤我弄完了!”老院士一生勤勉自強,臨終前都不改本色,他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他也因此入選“最美奮鬥者”個人名單。

《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林俊德院士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是一句多麼鏗鏘有力的勸世良言!人若能勤勞,能自強,麵包會有,愛情也會有。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所以說,有勤勞品質的人,生命必然燦爛而多彩,也更能夠成大器!

《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2、謙虛;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人一旦有了成就後,就容易犯驕傲嘚瑟的毛病,但驕傲是做人的大忌,是招致失敗的凶德。因為“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自古至今,許多英雄豪傑都敗在一個“傲”字上,比如項羽、韓信、袁紹、關羽、李自成等等。

反之,天地之間,唯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水低為海,人低為王。大海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包容百千河流,懂得藏汙納垢,才能廣闊無垠,成為“百川之王”。一個人,若能上善若水,學習水的“謙下之德”,利萬物而不爭,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因此更接近於“道”;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易·繫辭下》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吉福之人話很少,急躁的人話很多。多言也是驕傲浮躁的一種表現,而寡言顯得謙虛低調。再者,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所以說,管住自己的嘴巴,謹言慎行,也是積德積福。

結語:作人之道,亦惟“驕惰”二字最容易誤事。勤字可以醫惰,謙字可以醫驕。古往今來的聖賢豪傑,即使是奸雄,要想立於世,有大作為,也不外乎一個勤字;千百年來,有大德行的人士,不外乎做到了一個謙字。

《易經》:大吉大利的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寫給兒子的書信中說道:“我們要在集體創造上學習創造。創造需要勞動,也要謙虛。十九日夜,我看到《易經》上說:勞謙君子,有終吉。又說:勞謙君子,萬民服也。這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指導。”縱觀陶行知的一生,也可以用“勞謙君子”四字來概括。

綜上所述,大吉大利的人,能成大器之人,往往都有以上兩種特徵——勤勞、謙虛!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