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寫親筆信給安倍,對緩和日韓貿易摩擦有用嗎?

見腫消世界


日本新皇登基給韓日關係改善帶來新的契機。根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韓國總理李洛淵近日表示,總統文在寅計劃向安倍送親筆信,表達和解意向。很顯然這是日韓兩國結束緊張對抗的一線希望,至於安倍晉三最終如何回應將是最關鍵的問題。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日韓關係持續緊張,在貿易方面互相制裁,儘管日本佔據主動,但是長此以往並不符合日本的利益。

2019年10月22日日本將舉行新天皇即位典禮,屆時和日本有邦交關係,數量將近200個國家的政要出席。安倍晉三也躍躍欲試要把這場新皇即位典禮同時演繹成日本的外交盛典,進一步穩固和改善日本的對外關係。


這其中日韓關係必將是重中之重,韓國總理將與安倍晉三進行會談,不出意外也將會把文在寅的親筆信交給安倍晉三。這封親筆信是韓國向日本妥協讓步的證明,也是試探性改善雙方貿易摩擦導致政治對抗的緊張局勢。按照日韓一貫外交起伏慣例,安倍晉三也一定會作出善意回應。

日本和韓國在歷史和貿易問題上有明顯的分歧,另外島嶼糾紛更是讓關係脆弱的日韓關係極度敏感。關鍵是作為鄰國,雙方在各領域有著廣泛合作,同時都是美國在該地區的重要盟友,日韓和諧相處符合各方期待。日韓之間“政冷經熱”是大趨勢,這也是日韓關係的真實寫照。如何改善這種尷尬的外交困局,不僅僅是韓國,而且也是日本歷屆政府所考慮的問題。因此在韓國向日本拋出橄欖枝的前提下,獲得積極回應的可能性很大。

這次日本對韓國限制出口三種半導體材料,讓正常運轉的韓國經濟飽受打擊。日本對韓國電子產業的精準打擊也讓韓國“三星帝國”受到影響。財閥利益受損,經濟低迷民眾不滿,文在寅也已經到了不得不主動改善日韓關係的地步。


再加上近日對曹國任命的風波,如果能在改善日韓關係上找見突破口,無疑是對文在寅的重大幫助。正因為如此,韓國的誠意還是可能會打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再者說,貿易戰沒有贏家,這種弄殺敵一千,自損三百的貿易摩擦並不是上策,安倍晉三見好就收是最好的選擇。


明空奕奕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瀏覽支持。同時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明空奕奕


韓國總理李洛淵將於10月22日出席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儀式,屆時會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行會談,並遞交韓國總統文在寅的親筆信。

李洛淵此次日本之行,當然不單單只是為了出席天皇的就職儀式,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去完成,那就是希望藉助這次訪問,緩和日韓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特別是雙邊貿易關係。

(李洛淵)

8月7日,日本宣佈限制對韓國三種重要半導體原材料的出口,標誌著兩國貿易戰的開始。此後,日韓雙方互不相讓,貿易戰持續升級。由於韓國電子產業對日本的原材料嚴重依賴,所以導致韓國在這次爭端中很被動,相關產業受到的影響更大。而電子產業是韓國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對經濟的貢獻達到20%,這也就意味著本身就面臨下行壓力的韓國經濟將更會雪上加霜。

正所謂禍不單行,福不雙至,和日本關係緊張的同時,韓國國內保守派也不斷向文在寅政府施壓,阻止他推進的各項變革。特別是文在寅準備掃除財閥、廢除他們的各項特權,和與之相應的司法制度的改革,遭到了保守派激烈的反對,導致剛上任35天的法務部長官曹國被迫辭職。這標誌著文在寅的改革到目前是失敗的。文在寅的支持率也因此跌破40%,達到上任以來的最低值。

所以,文在寅目前是內外交困,而破解當前困局,對外關係處理起來比國內矛盾相對容易。當然,由於事關尊嚴和民眾的感受,文在寅不能對日本過於主動,因此,這次赴日他本人不去,而是安排李洛淵前往。不過,李洛淵份量畢竟不夠,文在寅為了表達改善韓日關係的誠意,自然也得有所表示,所以他寫了一封親筆信讓李洛淵轉交給安倍。

其實,日韓貿易爭端雖然韓國受傷很重,日本也不會獨善其身。畢竟貿易從來都是相互的,日本拒絕向韓國出口半導體原材料,而要在世界上很快找到這麼大的貿易合作伙伴,顯然是不可能的,日本經濟因此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因此,日本也有改善雙邊貿易關係的意願。只不過,安倍和文在寅一樣,都以向對方示強來爭取民眾的支持,他們誰也不肯向對方服軟認輸。

這次德仁即位,世界各國政要雲集,無疑為日韓關係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韓國總理去日本,既符合外交禮儀,也能達到和安倍會面的目的,這樣面對面商談,對於解決問題是大有裨益的。

當然,文在寅的親筆信到底寫了什麼,雙方對解決問題的誠意如何,對緩和貿易摩擦都很重要。根據日韓早就透露出相關消息,這次日韓高層接觸應該會取得雙邊關係的改善和突破。


高山流水116820061


恬不知恥!文在寅給日本首相寫親筆信,表面上看是為新天皇登基的外交禮儀性質的,實則是認慫,是向日本妥協的另類拖詞。

這就徹底戳穿了缺鈣的文在寅總統的偽善面目——所謂的對外強硬,那也是裝出來的。如果文在寅真是一位頂天立地的民族感很強的領導人,應趁這次日本天皇登基之時,再雄起叫板一次——不但不派代表參加,而且還要做出點動響噹噹的動作來,好好給日本賀賀“喜”——送上一件很有意義的“禮物”。



而文在寅做了些什麼呢?不到60天時間,《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又要重新續簽。8月份終止該協議的時候,文在寅是多麼的斬釘截鐵自信滿滿,認為以此可以報復日本要挾美國,可隨之結果是日本根本沒理會,美國根本沒上心。文在寅自討無趣,現在又腆著臉要食言而肥,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嗎?其實,文在寅出爾反爾的背後,是他岌岌可危的總統寶座。

受親信曹國事件的嚴重影響,文在寅總統受到了空前的政治危機和壓力。要求他下臺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民意支持率跌破了40%,而反對率超過了50%多,這“兩率”死亡交叉點後迅速向兩極飛奔,文在寅總統懸了!

他原本想用曹國進行的司法改革而撈取一點最後的政績,以便給他的執政塗脂抹粉,可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怎麼辦?文在寅只能從外部進行突破——改善對日關係、抱緊美國大腿,文在寅才有轉危為安的希望,總統之位才有可能坐穩,也能轉移國內民眾的憤怒的視線。



可問題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能給文在寅這個機會嗎?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鼎力相助嗎?估計都不會。尤其是美國主子,從日韓貿易戰打響4個月實踐看,美國對韓國能做的只是作壁上觀乘機敲詐勒索;而日本更沒有理由妥協讓步了,貿易大戰的好戲才剛剛開鑼,還沒有進入高潮,怎能突然鳴金收兵呢?所以,即便是以李洛淵總理為代表的祝賀團去給日本天皇上香,也換不回安倍晉三政府的讓步。恰恰相反,日本會變本加厲的再踹文在寅三腳,讓他徹底跌落下去。



文在寅營總統不是一直口口聲聲地討伐前總統朴槿惠如何媚日賣國嗎?不是一直把《韓日慰安婦協定》等文件當做賣國條約的靶子而煽動民粹情緒嗎?現如今,在日本攏起貿易大棒砸的韓國頭破血流的時候,文在寅竟然低三下四地給日本寫求和信,到底誰是奴性十足的賣國者?呵呵,病急亂投醫,看來文在寅總統情急之下也就這麼兩刷子了,所以他的下場比朴槿惠好不到那裡去。


書中有毒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

應該有一些作用,畢竟,作為韓國總統的文在寅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寫親筆信,本身就是一種示好行為。

10月22日,日本新天皇舉行即位典禮,韓國總理李洛淵將代表韓國參加日本這一盛典。在當前因貿易戰造成日韓兩國對峙的緊張時刻,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參加日本典禮,就意味著韓國向日本釋放善意。

自八月初開始的貿易戰已經過去近三個月,韓國企業損失嚴重,雖然政府注入資金,扶植本國產業供應一條鏈,減少對日本進口依賴,但這些措施短時間難見成效,雖然開拓其他國家進口渠道,也取得成果,但難以全面代替長久以來對進口日本材料形成的依賴,尤其是日本限制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原材料所佔有的世界權威地位,其他國家產品沒辦法代替。在這種情況下,韓國企業最後還要向日本低頭。

對於日本來說,韓國民眾發起的轟轟烈烈抵制日貨活動,也給日本企業帶來嚴重損失,優衣庫產品、汽車行業、啤酒和日用品、海鮮產品,在韓銷售遭遇重大打擊,日本啤酒賣到驚人的5000人民幣一杯,更慘的是旅遊市場,近十年,韓國民眾是日本第二旅遊客源,受貿易戰影響,在八月份的一項韓國境外旅遊調查中,有82%的韓國民眾拒絕去日本旅遊,這對日本旅遊行業的衝擊可想而知。因此,日本方面也在經受貿易戰所帶來的傷害。





(韓國民眾舉行抵制日貨集會)

在這種情況下,因為二戰歷史問題所引起的經濟糾紛,已經到了適可而止的地步。日本與韓國相比是強國,自然不會首先住手,安倍晉三等的是韓國政府做出道歉行為主動讓步,現在韓國國務總理參加日本天皇典禮,帶來總統文在寅的親筆信,無疑恰逢時機。文在寅這麼做,等於韓國向日本政府首先做出妥協,也等於間接代表了求和意願和比較隱晦的道歉方式,作為安倍晉三,肯定會退一步,因此,這封信對緩解日韓貿易戰會帶來一些積極作用。

但是要徹底消除日韓貿易摩擦,還需要日韓兩國深入談判,日本政府這次在貿易領域下死手,是為了打擊韓國國內高漲的反日情緒,以及韓國在二戰歷史問題上的糾纏不休,這個問題是死結,它涉及到歷史上日本軍國主義對韓國帶來的“民族傷害”情緒,短時間難以從韓國民眾心中消除。因此,在韓國政府沒有明確對日本做出妥協讓步前,日本政府不會因為一封信停止貿易戰。也就是說,韓國總統的一封信會對緩解日韓關係起了一個開端,但真正實現貿易復甦,還需做出更大努力。


夢裡青山1


10月22日,日本將舉行新天皇即位典禮,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有關領導人將出席典禮。這是日本近年來最大的一場主場外交,對於日本改善和加強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關係大有裨益。韓國總理李洛淵將代表韓國,出現日本新天皇即位典禮。


韓國總理李洛淵近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韓國總統文在寅計劃向日本首相安倍送上親筆信,表達解決問題的意願。在面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文在寅開始想辦法改變這種局面,尤其是改善韓日關係,那麼,安倍會領情嗎?


因為日本在歷史問題上一直態度含糊,韓國在歷史問題上一直比較強硬,日本於是對韓國進行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目前看來,韓國和日本兩敗俱傷,日本的旅遊經濟甚至比韓國傷得更慘。文在寅強行任命的法務部長曹國辭職,將文在寅推上風口浪尖,支持率下降到歷史新低,僅有39%,再不想辦法,再不提高支持率,後面就更難了。在日本舉行新天皇即位典禮的重要時刻,文在寅給安倍寫親筆信,表達誠意和尊重,應該說安倍會給面子。


一者,制裁是把雙刃劍。日本製裁韓國,韓國經濟受損,很難受;日本也不好過,旅遊經濟大受影響。長久下去,日本的損失可能比韓國大,特別是當韓國找到半導體材料的替代品,不再購買日本的半導體材料後,對日本也是很大的損失。所以,既然文在寅寫信表達誠意,日本也不希望經濟受到重大損失,安倍見好就收是完全可能的。何況安倍的任期到2021年就將結束,如果安倍把日本經濟搞垮了,怎麼向日本民眾交代?


二者,韓國和日本有一個共同的老大——美國,日本和韓國關係搞僵,有損美國的亞洲戰略甚至全球戰略,美國會不高興。此前,本來是日本的過錯,但美國責怪韓國,韓國堅決對美國說不;現在,韓國已經彎下身子,給安倍寫信,如果安倍不領情,那更是日本的不是。一旦美國發怒,日本就會吃不了兜著走。日本已經給了韓國顏色看看,目的已經達到,既然韓國主動示好,日本不敢再擺架子。


據報道,10月24日前後,韓國總理李洛淵將與日本首相與安倍進行會談,屆時將轉交文在寅的親筆信。文在寅親筆信中的內容,應該說沒有多少新鮮內容,多數都是老生常談,主要是傳遞一個希望改善韓日關係的信號,至於歷史問題肯定不可能解決。如果安倍知趣就應該領情,如果安倍覺得吃得定韓國、吃得定文在寅,只有用時間和實踐來檢驗。外界知道安倍很能隱忍,是有兩把刷子的人,安倍到底有幾把刷子,在處理文在寅親筆信這件事上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毛開雲


韓國棒子,其實挺不招人待見的,我們不喜歡,小日本也不喜歡。明明是二戰受害者,但是硬被他們作成了無賴,我這麼說不是支持小日本,只是個人感受。之前強硬,現在被人打中七寸,又求和。真是沒下限,支持小日本搞他一下!


魏星矢nike2087


日本和韓國是歷史性結構性矛盾,親筆信只會暫時緩解雙方矛盾,不會徹底解決。從日韓矛盾來看,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大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