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認為哪三種南方方言最好聽?

用戶68708500


北方人大都跟普通話比較接近,估計江、浙、閩等地帶的話北方人聽不懂,與本土方言差距太大,北方人應該喜歡湖北武漢的口音,還有湖南口音,四川口音這幾個地方的話比較好懂,北方人應該會喜歡的。


錦鈺如爾


作為一個北方又偏南一點的中原人,我身邊倒是接觸了幾個南方不同地區的人,聽他們說話聊天,覺得彷彿就像聽一首悅耳的音樂。

當然,他們說的方言地不地道,就不可知了,我只能根據地域城市簡單聊聊我心中比較喜歡的三種方言,這可能也跟我這個朋友本人的氣質、音色有關;總之,是我一家之言,本來方言好不好聽並沒有評判標準,方言作為地域特色文化,都應該被保留和繼承。

首先,就先聊聊湖南長沙話。

在我的聽力理解中,長沙普通話說起來像百靈鳥,悠揚婉轉帶“彎兒”,彷彿多了兩個音調,也可以理解為抑揚頓挫,比普通話音調要平柔一些。

據我瞭解,有一點和我們方言很像,那就是平翹舌不分,就是“大舌頭”,春(chun)天”讀成“qun天”,“舒(shu)服”讀成“需(xu)服”,當然我長沙的朋友並沒有“大舌頭”,因為她老家許昌,定居長沙20多年了吧,所以普通話還是很標準的,只是多了一些長沙味兒。

在長沙話中,最經典的發音自然是“湖(hu)南(nan)”讀成“符(fu)藍(lan)”,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喜歡用一些語氣助詞做拖音表達講話人的神情、語句形式或是時間狀態。通常用到的語氣助詞有:“嗒(da)”,“咯(lo)”,“啥(sa)”,“呢(le)”,“嘞(le)”。如:“幹什麼咯?”,“你去啥!”,“吃(qia)飯嗒”。這些發音應該算得上地道的湖南味方言了。

其次,福建廈門的普通話。

突然發現我聽到的應該不是方言,而是帶著方言口音的普通話,如果說方言估計我如聽“天書”。總之,我這位廈門本土的朋友,在我的記憶力,話語間有那麼一點點“嗲”,但是這種“嗲”,又恰到好處,給人一種舒適感。

廈門話字音的連續變調現象比普通話複雜多了,廈門話很有底蘊,許多語音的現象,反映著古漢語語音的一些特點,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相當突出的。

最後,聊聊廣東話,也就是粵語。

不用我過多形容,大家也都不陌生,粵語歌太流行太好聽了。粵語亦是除普通話外唯一一個被聯合國定義為語言(Language)而非方言(Dialect)的漢語。這裡是不是回答的跑題了,嗯,或許開篇的時候已經跑題了。

其實,我要是不看歌詞,我聽不懂粵語歌我會說嗎?

普通話目前只保留了四聲,廈門方言才有7聲,而粵語呢?粵語一共分為9聲: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九聲各自代表字有:詩 史 試 時 市 事 色 錫 食,不覺明歷,只要好聽就行!

如果問我哪三種南方話好聽,我會說長沙普通話、廈門普通話、粵語,你要說哪三種南方方言好聽,我也傻傻分不清。


歸鄉日記


我認為南方說話好聽的是:

四川話,去過成都後,更覺得四川話抑揚頓挫,而且霸氣。

廣東話,雖聽不懂,但喜歡他們的拖音,而且粵語歌很好聽啊!

上海話柔柔的,因為從小就和上海人是鄰居,所以喜歡聽他們說話,尤其是罵人的話:小癟三!小赤佬!

中國地大物博,語言豐富,好聽的,難懂的很多。


機會方來


四川話,四川話,四川話!



陳克劍


常言道:寧聽蘇州人吵架,不聽寧波人講話。寧波話,生硬而又難懂,不好聽。蘇州話,叫做 “吳儂軟語” ,娓娓動聽。上海話,抑揚頓挫,煞是好聽。閩南話,也好聽。蔡秋鳳的一曲 “金包銀” ,令人如醉如痴。


檸檬愛游泳


都好聽,就是都聽不懂,



OK幸福食光


湘潭話算嗎?相信全中國的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聽過!1949年的10月1日,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本日正式成立了!


嵐園休閒傢俱


我是安徽人,我認為南方最好聽最明瞭的方言是雲貴川三省方言,完全接近普通話,只是聲調上有所區別。其他省份的也只能算各自的方言了,外人難以聽懂。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


十一月的櫻花開了


四川話也屬於北方語系,搞懂語系的分佈再來評喜歡的方言為好。中國三大語系,嚴格的來說除了廣東一帶的(廣西、福建、浙江南部)粵語系,還有就是江南一帶的吳語系(分佈於蘇南、上海、浙江),除此之外都屬北方語系。


用戶345075307947


只有一種,南朝官話,即揚州方言,或稱蘇皖官話。

與漢語最能接軌的就是揚州話,從前清到民國,揚州話都是官方語言。

湖南人聽得懂,六十年代偉人請王少堂在人大會議間隙,專講過武松打虎。

落到紙上,現存揚州方言,唯一能寫出古漢語文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