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宜興紫砂器是歷經千年的傳統文化藝術品,底蘊極深,紫砂壺不僅是實用器物,還集繪畫、詩文、書法、印款、雕塑等藝術於一身,顯示出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但當今紫砂業已經淪為造假化工、贗品、灌漿品、代工壺、機器車制、手拉胚假紫砂的市場。

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清代大師陳鳴遠的《松鷹》梨形紫砂壺

尤以近年電商以及網拍的風行,商家利用人們喜歡放漏撿漏和貪小便宜的心理,恰恰促成了假貨的橫行。部分紫砂藝人為抬高身份,自封大師或各種稱號早已氾濫成災,誤導消費者,盲目以“大師”職稱來選壺,敗壞風氣!

這一切是市場導向誤區以及從業者道德下滑所致,消費者購買此類藝術品要有正確的心態及辨別知識,紫砂從業者也需堅守紫砂藝術的本質與本心。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業者的紫砂工藝者,從藝也必須具備有“藝德”才是。

不論商業市場如何改變,也要堅持正統泥料,保持傳統器形,維持獨特紫砂器製作方法,有了這些“泥、形、工”的基礎,藝術才得以傳承。本文希望從頭說起,從各種角度說說紫砂的過去以及現在。

“紫玉金砂”的美譽

紫砂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茶具之首”的美譽,它和茶文化融入中華民族的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紫砂文化。獨特的工藝、古樸優美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融於一壺,使得中國曆代文人墨客皆鍾愛紫砂壺。

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這把歷史悠久的紫砂壺,鳳在上、龍在下的紋飾獨一無二

江蘇南部宜興(古稱陽羨)的紫砂罐聞名古今中外,文獻記載有多種稱謂,如“泥壺”、“紫砂罐”、“宜壺”、“砂器”、“紫砂器”、“龔春壺”、“紫玉金砂”等等,雖名號不一,指的都是宜興的紫砂壺。

“紫玉金砂”是對紫砂的一種讚譽和美稱。稱紫砂為“紫玉金砂”,是因為用宜興丁蜀鎮黃龍山優質紫砂泥製成的紫砂壺,經泡養則溫潤光潔、古樸典雅猶如紫玉,隱隱中隨機乍現的石英光澤,似滿天的星斗,抑或像紛揚的雪花,給人“紫玉金砂”之感。

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紫砂壺內近拍石英繁星點點

尚茶的清雅之士,在飲茶之際、摩挲把玩之中,“紫玉金砂”的氣質就日益浮現。明代聞龍在《茶箋》中就說了紫砂壺的奇妙特質,他有個老友周文甫愛紫砂名壺龔春壺如掌上明珠一般,不時摩挲寶愛,“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真奇物也”。

紫砂壺說源起 供春壺勝於金玉

唐代以前,茶器與食器可能不分。在《茶經》中的茶器中,有熟盂、碗和鹺簋(是裝鹽的圓瓶、圓罍)等這些瓷器,但是還沒見到壺,茶碗是主要的茶器。隨著飲茶風氣普及,茶器日趨工巧。

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第一幅表現茶文化的丹青開山之作《蕭翼賺蘭亭圖》

明洪武年間廢團茶,興葉茶。從此改變了人們的飲茶方式,興起壺泡茶之風尚。到了明代中期以後紫砂壺登上茶湯臺,紫砂壺也在明代的茶畫中留下了許多影像。明人周高起《陽羨茗壺系》一書中記載,紫砂陶器的元祖是宜興金沙寺的一位和尚,供春(也稱龔春)是正始。

這位和尚的姓名並沒有流傳下來,只知道這位閒靜的和尚與陶缸陶甕很有緣的樣子,常常身處其間,他會以手工摶土煉土捏陶作壺,燒成後留給人使用。供春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人士,宜興進士吳頤山(吳仕,字克學)的家僮。吳頤山是正德九年進士,未中舉之前在宜興金沙寺讀書,供春隨侍左右。空暇之餘,供春常偷學老和尚作陶壺的竅門,自己嘗試淘泥摶胚,時時學之習之,加上天賦,才智巧思,迥異常人,終成陶藝大家。

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明代陳洪綬《閒話宮事圖》,圖中桌上放著紫砂壺

金沙寺前有一顆老銀杏樹,樹幹上長了不少樹癭(局部增生形成的瘤狀物),供春留下的名壺“樹癭壺”據說就是從這銀杏樹上得到靈感的啟發。此壺呈栗色,壺面凹凸不平,狀似樹癭,質樸古雅,別具匠心。這獨樹一格的紫砂壺,受到當時社會名流雅士們的認同、欣賞和讚歎,給起名叫“供春壺”。因此,供春遂成為中國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姓的制壺良工名家。

供春壺栗色暗暗,如古金鐵,敦龐周正,款式新奇萬變,受人愛惜珍藏。主要還有“龍蛋”、“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宮燈”等等。當時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之傳說。從此後在明代紫砂工藝得到了開展。宜興產紫砂泥,宜興窯就以製陶、制紫砂器為主。明書畫家徐渭詩中說:“青箬舊封題穀雨,紫砂新罐買宜興。”這是明代中晚期文人名士愛用紫砂壺的一個縮影。

聞名海內外 紫砂與黃金爭價

明代中晚期,宜興均陶和紫砂壺成為非官窯作品而入宮的民窯作品;此時,紫砂器也得到海外的珍視,《宜興縣誌》記載,明末,紫砂器被葡萄牙商人帶到歐洲,稱為“紅色瓷器”(因紫砂中的“紅泥”成器故稱)。明末清初紫砂器如雨後春筍般迅猛發展。清初盛世“康、雍、幹”三位皇帝都喜愛宜興均陶和宜興紫砂器,特別是乾隆帝愛之尤深。

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乾隆帝是一是二圖》。乾隆帝身著漢人服飾,在坐榻上觀賞皇家收藏的各種器物

清中葉以後,文人墨客參與紫砂壺的設計製作,運用書法、詩畫、篆刻、雕塑、鏤空、鑲嵌、泥繪、彩釉、絞泥、摻砂、磨光等技法,一壺之上彙集了工藝技法之大成。文人參與制壺,是清代紫砂壺工藝突出的時代特徵,且成為清代壺藝的主流,其優秀作品,不僅僅是一件茶具,更是一件藝術品。官宦之家、文人畫家對紫砂壺的推崇喜愛,更促進了紫砂器的繁榮發展,大大提高了紫砂壺的價值。尤其是裝飾了富麗華美的琺琅彩和泥繪畫面的紫砂壺,身價倍增。在《陽羨茗壺系》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

紫玉金砂:宜興紫砂文化淵源

清 金鑲玉描金老壺

由十七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歷經明末、清、民國初年約三百年的時間是紫砂壺的黃金期,也是紫砂工藝史上百壺競新的高峰期。

紫砂壺復興 臺灣成了第二故鄉

民國才起步不久,中華民族陷入連年的內亂外患,百業凋弊,紫砂行業也無法一枝獨秀。近代紫砂真正繁榮起來是從香港和臺灣開始的。

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韓、港和臺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經濟發達、生活富足之餘,對藝術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商人和收藏家認識到宜興紫砂獨特的價值,因此在20世紀70至90年代期間大量收購宜興紫砂產品,由此觸發了紫砂壺市場的火熱。

中國大陸在二十世紀90年代後期,經濟活動因得到外資注入和大量提供廉價勞工而活絡,一些收藏家也開始大量收購紫砂壺、回購海外紫砂壺。到了2005年宜興黃龍山封礦之後,造假的化工紫砂壺海量淹沒市場,紫假砂壺傾銷至臺灣及各國華人地區。

在臺灣民間經過幾十年的收藏,保存了一定數量的紫砂壺,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因此,說是紫砂壺的第二故鄉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