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頭跟古玩收藏異曲同工,如果眼力不夠,藝術修養不高,很難收到好石頭,您贊同嗎?

玩古賞今


說玩石頭如果眼力不夠,藝術修養不高很難收到好石頭。對於這個觀點我是不完全贊同的。

的確,玩石頭跟玩古玩等收藏品有異曲同工之處,需要具備某方面的藝術修養和識貨斷貨的眼力。只有這樣方能發現精品奇石,精品玉石,不被假的奇石和劣質的玉石所矇蔽。但是,如果僅僅依靠鑑賞奇石的眼力,就能收到好石頭是不現實的。因為要想收到好石頭除了擁有眼力外,還需要有四通八達的交易渠道和茫茫石海中的那份石緣。

奇石來自四面八方,通過各種途徑被大眾收藏,好的奇石並非一人所有,被四散收藏。要想得到他們,就需要建立四通八達暢通的交易網絡,只有如此,方知誰的手中有精品奇石,那個城市、那個市場有好的石頭。如果沒有這個交易網絡,就如瞎子摸象,即使擁有非凡的鑑賞奇石的眼力和藝術修養也是徒勞的,因為你根本就見不到好石頭,何有鑑賞與收藏?

有時我們不得不相信緣分,收藏奇石也是靠石緣的。當石緣來臨時,再遙遠的奇石也會被你發現,走近你的身邊。如果沒有這個石緣,再近的石頭也難以被你發現。幾年前,我和一位石友到河灘撿石頭,他走在我的前方,我緊跟其後。突然,我發現他的腳下一亮,冥冥之中認為是塊不錯的石頭。待石友走過後,我過去撿來起了,至今擺放在我的辦公桌上,備受珍愛,這就是石緣。

因此,我們要想擁有好的石頭,不僅要有好的眼力和藝術修養,同時也需要建立暢通的交易網絡,還需要靠看不見、摸不著的好石緣。


視天下i


像這種石芯硬度高於石皮的鵝卵石!經過上千/萬年河水的沖刷!部分石皮被沖刷掉便留下如今的模樣!!與石友們分享一下!!(嘉陵江鵝卵石)




彭力1027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聲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為了更好、更直接地與各位瓷友溝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經開通了“西瓜視頻”,已發“蚯蚓走泥紋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窯何以成為五大名窯之一,應該如何鑑定”等視頻,歡迎喜歡探討瓷器鑑定真諦的朋友觀看、評論,後續我會開通“西瓜視頻直播節目”,方便與有瓷器鑑定鑑賞需求的同道溝通,敬請期待!

玩石頭跟古玩收藏異曲同工,如果眼力不夠,藝術修養不高,很難收到好石頭,您贊同嗎?

我非常贊同“玩石頭跟古玩收藏異曲同工,如果眼力不夠,藝術修養不高,很難收到好石頭”這種觀點,因為萬事萬物皆同理可證,同氣相求。事關收藏,就都與藝術修養和眼力功力密切相關,俗話說“知”即信息,易得易獲,而“識”即眼力和功力則難練、難得。

有“知”無“識”,徒“知”不“識”,多“知”少“識”是“學腐幫”、“師腐幫”、“吃屎幫”以及“國寶幫”的通病,只不過“國寶幫”過於盲目樂觀,不求甚解;而“學腐幫”、“師腐幫”、“吃屎幫”過於惡毒邪惡,亦不求甚解而已。

玩石頭需要有一雙能夠發現美、發掘美的高度藝術化、趣味化、情趣化的眼睛和眼力,需要有一顆理解自然、融入自然和融化自然的審美之心、趣味之心、意境之心,需要有一種清晰明確的路線圖、座標系、加油站和終點站。

沒有目的性、目標性和規劃性的隨遇而安的瞎玩、亂玩、隨意玩石頭者,永遠成不了收藏家。儘管我本身並不玩兒石頭,但古玩收藏的經歷告訴我,任何收藏,都需要“知識先行,知識伴行,知識領行”,否則便一事無成。

所以說,“玩石頭跟古玩收藏異曲同工,如果眼力不夠,藝術修養不高,很難收到好石頭”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

我用瓷器的序列化、系統化來印證此觀點:

北宋汝窯鼎盛期清涼寺窯神級臻品天青釉五芝麻釘弦紋三足小筆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thumb_url": "2d669000c5fe9d8e86ddb\

以瓷惠友


眼力同工智惠定能





廣廣人生


贊👍,好的石頭就是自然藝術品,








用戶71598268678


這個論點我認同,許多好石頭與你失之交臂,那是你修養不夠,有兩大因素,第一你的財力行,第二相石失準,現在奇石界有名的好石頭,就有極低的價格買來的,賣主沒看出有什麼上佳之處,現在成了名石,他自己寫文說抽了自己嘴巴子,古玩界這種情況也是一樣的多,齊白石的孫女拿著爺爺的畫去鑑寶節目,沒有提前說出身份,鑑寶專家竟說是假畫,那專家都這眼力,玩假貨的肯定不少,石頭也一樣,我常去奇石市場,店鋪裡的石頭有的就找錯了亮點,有幾塊石頭也接受了我的意見,畫面更形象,故事有典故,店家更易出手。我也在石堆裡淘出不少好石頭,只是觀看角度不一樣,這也是玩石頭的樂趣之一。











一石痴


美石分享



一面15083897655


石趣兒:撿到好的奇石靠的是勤奮、運氣加眼力。今天撿到的一塊鵝卵石,畫面呈現出一個紅蘋果色的兒童臉蛋兒,圓圓的,眼、嘴分明,冷眼一看,有點兒像電影中的“三毛兒”的形象。所以取名“三毛兒”



磐石286773262


好石頭無需華麗的詞藻!



文島2


美石真的可以養眼靜心平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