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角馬會遷徙呢?

henry27


這個問題很簡單,角馬會遷徙因為這就是它的生活習性啊。那麼,為什麼角馬會有這種生活習性呢?我們先簡單看一下角馬這種動物以及其生活的環境。

角馬的分類

角馬是一種長相奇特的動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角馬的頭部集牛頭、馬臉、羊須與一體,看起來就是個三不像。由於角馬有著“牛頭”和“羊須”,因此它又被稱為“牛羚”。

角馬是牛科狷羚亞科的動物,同屬於狷羚亞科的還有狷羚、轉角牛羚等等。不過區別就在於角馬是角馬屬,而轉角牛羚則屬於轉角牛羚屬。在角馬屬中有兩種不同的角馬,它們分別是白尾角馬和斑紋角馬。

▼不同的角馬

區分這兩種角馬的方法很簡單。白尾角馬顧名思義就是白色尾巴的角馬,而斑紋角馬的身上則有不規則的長條形條紋。

相比較而言,斑紋角馬的數量要遠遠的超過了白尾角馬,曾經一度白尾角馬差點滅絕了,好在被人及時的保護,現在在非洲南部有部分地區重新引進了這一瀕危的物種。

而斑紋角馬則不同,它是非洲大草原上現存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我們在一些非洲紀錄片裡看到的角馬大都是斑紋角馬。

(白尾角馬)

(斑紋角馬)

角馬的習性

角馬是生活在非洲南部草原的一種標誌性動物,無論是白尾角馬還是斑紋角馬都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熱帶草原地區。

成年角馬的體長平均在1.8米左右,身高在1.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00公斤以上。而且角馬是群居動物,最少的角馬群成員數量也有10只以上。作為一種大型的食草動物,角馬對食物很挑剔,它們喜歡吃鮮嫩的草、樹葉、花等,雖然角馬對食物很挑剔,但是它們對植物種類卻不挑剔。

角馬為什麼會遷徙?

角馬主要生活在非洲南部的熱帶草原地區,這裡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而熱帶草原氣候就會有乾溼兩季。角馬大都分佈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草原,這裡最大的草原就是塞倫蓋蒂大草原。

每年的3-5月份,是角馬們的最喜歡的季節。因為這個季節雨水充足,草原上草木茂盛。這個時候,角馬們一般都是小群體活動。

但是好景不長,在5月雨季結束後,草原上的草木就開始枯萎。草木的枯萎和食草動物眾多對草的消耗下,到了7月份塞倫蓋蒂大草原正式的迎來了旱季,從7月到9月,連續三個月的旱季,讓塞倫蓋蒂草原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而角馬不得不離開這裡,開始新的征程。

到了9月份,角馬們必須要離開了。到了這個時候,塞倫蓋蒂大草原上角馬們就會自發的集合起來,上萬頭乃至上百萬頭角馬完成集結後,開始長遠的遷徙之路。它們的目的地是肯尼亞的大草原。而起點是坦桑尼亞。整個遷徙有3000公里。

這就是角馬為什麼遷徙的原因。

死亡遷徙

角馬遷徙是為了生存,但是許多角馬卻因此喪命。原因有兩點,集中的角馬給了食肉動物機會,獅子鬣狗等動物會隨著食草動物遷徙。在遷徙的過程中,許多角馬就落入了食肉動物口中。


第二點就是它們需要跨過“死亡之河”,這就是位於肯尼亞境內的馬拉河。馬拉河是整個非洲尼羅鱷數量最多的地方。它們對什麼時間會有大批的獵物經過了如指掌。此時的尼羅鱷全體在水中潛伏靜靜的等待角馬、羚羊等動物的經過。

每年的10月份,大量的角馬到達馬拉河渡河時被成千上萬的尼羅鱷拖入水中。這並沒有結束,到了次年的3月份,塞倫蓋蒂大草原重新迎來了雨季,此時的角馬大軍需要再次跨過馬拉河返程。

兩次的渡河,讓角馬的群體大幅度減少。但是這依舊不能阻止它們的腳步。

綜上,角馬的遷徙是一種生活習性,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長途遷徙。即使沿途充滿了危險和死亡,但是為了生存,它們不得已而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