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灣長河孕育古郡風流——中國大運河衡水段·故城印象


一灣長河孕育古郡風流——中國大運河衡水段·故城印象

運河•故城段挑水壩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全長1782公里,跨越京、津、冀、魯、蘇、浙四省二市,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大運河流經衡水故城、景縣、阜域三縣,全長約179公里。在漫長的歲月裡,大運河為兩岸的經濟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蹟,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獨特的運河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

彎彎長河,悠悠故城。古老的運河,就像歲月老人,見證了故城燦若群星的非物質文化遺存,聆聽過艄公此起彼伏的號子聲,目睹過運河上的舳艫相繼、帆檣如林的壯觀景象。一水湯湯,在這裡流出過繁華商埠碼頭,流出過激越雄壯的運河架鼓,流出過甘冽香甜的甘陵春酒……

運河故道 變遷之路

大運河貫穿故城縣東部南北全境,蜿蜒75.1公里,是運河在縣級境內縱貫最長的一段。

故城段的大運河,屬漳衛南運河系,也叫衛運河,是典型的複式斷面蜿蜒型半地上河。秦漢以前稱定王河,漢代稱屯氏河,曾是黃河故道;隋唐時期為永濟渠的一段;宋元時期稱御河;建國後,於1958年修建四女寺樞紐,徐萬倉(邯鄲館陶)至四女寺(德州武城)一段,稱衛運河至今。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筒瓦廂決口,北徙後改由山東入海,運河被埋。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朝廷下令停止各省河運漕糧,從此南北航運中斷。民國期間,由於海運發展和鐵路的修築,加上政局的混亂動盪,統治者對它的整治與管理日漸廢弛。當時故城大運河河面寬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雖河道彎曲,水勢迂緩,載重2-3萬噸的木船依然暢通。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至1961年間,國家對衛運河進行擴大規模治理。退堤切灘,擴大子槽,使主河道底寬增加至90米至110米。1972年冬季和1973年春季,衛運河擴大治理工程開工,故城大運河段裁彎取直若干處。除鄭口大橋段基本保持了古運河的面貌外,其它都進行了加寬加深或取直。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由於沿河工農業用水迅速增長,尤其是上游建成嶽城水庫,航運水源逐漸枯竭,故城大運河段變成了季節性河流。

見證歷史 記錄輝煌

運河本是漕河,就是官河,主要輸運朝廷和官府稅糧入京或入倉,以及其他國家物資。各地商人和商品也藉機南下北上,“舳艫首尾相銜,密次若鱗甲”,故城以建國、鄭口鎮為代表的碼頭商埠也因河而興,繁盛一時。

故城因河而生的甘陵春白酒,清香典雅,入口厚、爽、甘、冽,始於唐,名於宋,興於明清。甘陵春酒廠,在衡水諸多老酒坊古法釀造的基礎上,借運河之水釀出了這千年芬芳。

故城還有一種特產“龍鳳貢面”,貢面分為龍鬚麵和鳳尾面兩種,龍鬚麵因條圓空心、細如龍鬚而得名;鳳尾面因條扁平直、薄如綿紙而稱之。據甘陵縣誌記載,甘陵手工掛麵在明宣德年間即已作為貢品進入皇宮御膳房。清乾隆經大運河南巡路過故城,適逢開飯時,地方官員奉獻特產名吃,縣令就把這掛麵呈上去了。乾隆爺一嘗,大喜過望,即親筆御封“上用龍鬚鳳尾貢面”。

千年滔滔流水,孕育了故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哺育了一代代豪傑名士: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我國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唐朝孫伏伽,明朝鄉賢、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李際可;明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田吉;明兵部尚書周世選;甘陵第一才子孫緒,明代兵部右侍郎馬中錫,被嘉靖皇帝譽為“聖人”的禮部侍郎王道,近代著名戲曲家、海派創始人鄭長泰,抗日愛國名將馮治安、節振國等;也遺留下許多文化遺蹟:子游祠遺址、佛頭井、慶林寺塔、甘陵書院等。


一灣長河孕育古郡風流——中國大運河衡水段·故城印象

運河第一灣

防洪險工 固守千年

大運河流經故城縣鄭口鎮時,出現一處長約2.5公里、接近180度的大拐彎,因這裡有著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號稱“運河第一灣”。明清以來,為了便於水運、減少水患,歷代官員來此任職總想把大拐彎取直,都被當地百姓好言拒絕。祖祖輩輩的故城人認為,這是他們心中的“吉祥灣”。

“吉祥灣”有時候並不吉祥,由於彎急流大,大澇之年,“運河第一灣”左岸河堤遭受嚴重的水流衝擊,極易發生決口潰壩危險。自金泰和五年(1205年)一直到整個元朝,衛運河在左側決堤有48次,也就是每12年就有一次“開口子”。

故城運河歷史上沒有河堤。清代雍正年間,李衛在河北做直隸總督時上書朝廷,經批准,開始修民埝,然後在埝的基礎上加固為河堤。後來,聰慧的故城人又發明了一種民間抗洪防水措施——“龍尾埽”:早期以柳樹為料的護險設施。當地百姓多種柳樹,把柳樹根鋸半,樹冠倒入河中,樹與樹之間再用秸稈捆綁成捆,填於其間。因該地段處在運河第一灣的交尾處,人們俗稱“龍尾埽”。雍正南巡時,將故城的“埽”推向全國。

現存鄭口挑水壩共有6處,都是在明、清險工基礎上重修的。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多次維修。遭遇1953年、1956年、1963年、1998年四次洪水侵襲,挑水壩未發生漫堤決口,再現古運河的傳統工藝價值。

這6處挑水壩位於鄭口鎮鄭口運河大橋西側,全長約910米。呈倒“U”型分佈在河堤內側,從運河上游至下游分別為其編號為一至六號(靠近大橋為六號)。一號與二號挑水壩的平面為長方形坐於堤坡上,迎水面兩側為圓角,後尾插入堤中。其中二號挑水壩雕有“民國三十六年即西曆1947年桃月建築”字樣,清晰可辨;三號挑水壩的平面為菱形,迎水面為尖形,後尾插人堤中。壩體迎水面上留有當年監測運河水位的高度標示;四號挑水壩平面呈梯形,迎水面兩側為圓角,後尾坐入堤中;五號挑水壩平面為長方形,迎水面為弧形,兩側為鈍角,挑水壩後尾坐人堤中;六號挑水壩的平面呈梯形,迎水面和兩側面相交處為圓弧形,挑水壩後尾坐入堤壩中。上方為鄭口大橋,大橋的兩個橋墩正立在挑水壩後尾處。2011年,鄭口挑水壩作為河北省8處遺存之一入圍京杭大運河申遺項目的申遺點,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鏗鏘古韻 千古傳唱

故城是歷史文化名縣,悠久深厚的運河文化孕育了眾多文化遺產,武官寨運河架鼓作為一種獨特的音樂形式非遺項目,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

武官寨運河架鼓,因在故城縣武官寨村傳承而得名,迄今已有一百餘年曆史。武官寨鎮位於故城縣中南部,北臨縣城鄭口鎮,南接建國鎮,東傍大運河。運河帶來了經濟,也為周邊帶來了各種文明。鄭口和建國鎮明清時期都是故城縣的重要商埠,商賈雲集,百業繁榮。當時,通過運河流傳過來的曲藝音樂種類繁多,架鼓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說,武官寨運河架鼓是當年商業繁盛的一個見證。

武官寨架鼓其鼓點獨特,節奏鏗鏘有力,鼓點豐富多變、聲音洪亮威武、氣勢磅礴雄偉,集中體現了創新、包容、豪放的運河精神和當地獨特的文化特徵。大運河雖已斷航,但它留下來的文明音符,由一代代人傳承下來,始終在運河上空迴盪不息。

大運河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其中一部分就是船工號子。運河船工號子是故城古運河的一種文化元素,也是中華民族遺存的一種精神,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就是在這運河上被船工們世代傳承,唱響起來的,至今閃爍著運河文化的獨有風采。

運河中舳艫相繼,帆檣如林,受此影響,沿岸出現了大批為船隊服務的季節性篙工、縴夫及搬運工。為了便於協作,提高勞動效率,在集體勞動中逐漸形成了運河船工號子。運河號子的音樂節奏與勞動的節奏相應相和,具有鮮明的律動性。經過上千年的演變,運河船工號子既是勞動號子,又具有其獨立的藝術形態。如今遺存下來的船工號子在音樂方面高亢、有力而富於變化;歌詞多是即興創作,內容因“號頭”的職業素養而異,可以演唱沿途風光、歷史人物、名勝古蹟等。其淵源根據演唱者的回憶,它是以家族傳承、師徒授受、職業薰染的方式綿延至今,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歷經滄桑,飽經風雨後的故城大運河,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故城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冀東南生態宜居運河文化名城”的目標,以運河為靈魂、以綠色為主線、以文化為底蘊、以產業為載體,結合景觀水系、全域旅遊、小鎮建設、美麗鄉村、植樹造林、棚戶區改造,從而打造出城市歡樂匯、都市水岸、郊野樂園、水上古鎮、度假村、棚戶改造區六大分區景觀。這一規劃的實現,必將使運河煥發出新的生機。故城,也因此成為運河上更加璀璨的一顆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