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譯主演的《光榮時代》?

三分鐘看大片


首先肯定《光榮時代》是張譯參演的一部好劇。這裡說三點意思:

一、力撐張譯。有很多人追此劇,只為譯哥而來,如果讓舉手表決,估計要刷屏。張譯確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員,演技堪稱一流,十年的努力也沒有白白付出。不得不說,當年金星的眼光是非常獨到的,一眼就看出張譯將來一定會成為影帝。從《雞毛飛上天》到《紅海行動》,張譯吸粉無數,幾乎零差評。

很多人都記得孟煩了、陳江河,不一定知道張譯,但這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榮耀,因為這些人物已成經典。優秀的演員需要遇到更多優秀的團隊,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好的對手戲演員才能成就一部經典。“煩了出品,必是精品”是觀眾美好的願望,但張譯一人難以承擔。

二、難成經典。《光榮時代》就題材來講,具有成為經典的基礎,但劇本情節冗長平淡、露洞百出,完全沒有諜戰劇緊張、燒腦、縝密的特點,而創作團隊猶如草臺班子,沒有真正將其定位為經典用心去做。張譯在劇中演技依然在線,然而主角光環、浮誇的劇情淡化了他的演技和表現,而演技誇張的齊拉拉,代出感極強的白玲,讓一群所謂的大明星叫“多爺”給秒得渣兒都不剩……

網上說,潘之琳是長江以南第一美才女。不否認她很美,但用現代審美觀進入歷史,會出問題的!

《光榮時代》最大的槽點,莫過於白玲太白、太美、太精緻。固然是留蘇回國的洋學生,但在那樣一個戰亂的環境、艱苦的時代,白玲作為建國初期的公安幹警,她用濃妝美白、奢華用度和精緻生活,活生生將觀眾從歷史中拉出到了現代。

《風箏》《潛伏》《亮劍》都已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它們的女主各有特點,但給人的是歷史的代入感。她們都有那個時代該有的樸素、自然之美。

相比之下,觀眾直呼,白玲就有點出戲了!

三、細節、細節。用心去做影視的,都會在細節上下足功夫,符合那個年代的道具、建築,演員服飾、化妝、語氣盡量貼合角色身份。在這一點上,《亮劍》、《風箏》都有教科書的地位。

在《光榮時代》中,所有人都是新衣服,所有人都是大白臉,頭髮也都一絲不苟,辦公室、醫院的陳設都奢華上檔次,放到現在也不落後。相信很多人沒有經歷過建國初的困難,但從最近熱播的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之《前夜》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北京也是一窮二白,困難重重。比較之下,《光榮時代》對細節的把控就有些太扯淡了!

劇情細節經不起推敲之處更多,鄭朝陽逃亡路上多次換裝輕鬆完成任務,和郝平川神排雷,裝有四根燃盡火柴得火柴盒特寫等等……因為這是一部主旋律的歷史劇,這麼不嚴謹,牽強還扯淡。是受玄幻劇、穿越劇影響太深了嗎?

四、幽默風格。反特刑偵劇《光榮時代》,以1948至1951年新中國成立前後為時代背景,圍繞第一代北京公安清剿國民黨殘餘特務的核心事件,還原了摧枯拉朽、改天換日的崢嶸歲月。光榮的時代,英雄的故事,偉大的歷史,需要真情記述、認真體悟。

而劇中劇情和對白加入太多幽默詼諧的成份,看似讓劇情輕鬆了許多,另闢了戲說講述正史的方式,但卻少了對歷史、對英雄的尊重。畢竟,《光榮時代》不是《戲說乾隆》,也不是《明朝那些事》。








小二娛店


是一部老戲骨多、整體觀感不錯的年代劇。

《光榮時代》是由劉海波執導,張譯、黃志忠、潘之琳、薛佳凝領銜主演的年代反特刑偵劇。於2019年10月13日首播。該劇講述了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在面對以“桃園”行動組為代表的國民黨潛伏特務的持續破壞時,展開了艱苦卓絕又針鋒相對的鬥爭故事 。

情節設定還是有些誇張的,比如逮了人,換下一身衣服,再找到筆墨,寫一封告示,拿著漿糊去糊牆,引得一幫叫花子進店鬧事驚動特務動了槍等等,這些不可能在四分鐘內完成的行動,感覺編劇有點侮辱觀眾的智商。劇情故事一般,對劇情藝術加工渲染太浮誇了。劇中不少弱智情節,讓觀眾忍不住隔著屏幕罵。

從劇本、班底、製作、類型、獻禮五個方面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

整體觀感還是很不錯的。演員的演技也是值得肯定的。劇中的情節還是十分有看點。特別是男主的“用一張嘴換來一條生路”。讓人記憶猶新。





開心小電影


整體還不錯,經典肯定談不上,但也不是爛劇。



首先,劇情緊湊有乾貨,沒有拖泥帶水。不過有時候劇情進展太快,邏輯不嚴密,顯得雜亂無章。

劇中一眾演員的演技還算不錯,特別是男主角張譯,很多人一開始看這部劇就是衝著張譯去的,不過也沒有令人失望。



女主角的爭議比較大,女主的穿衣打扮還有化妝太有時尚感了,不但和劇情年代不符,就是和劇中其他人比較也有點不搭。但是女主角的人設是蘇聯留學專家,因此有時尚的穿著,也能解釋過去。

還有就是大哥的換臉,看著確實是很彆扭,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比較令人驚喜的是,劇中的搞笑喜劇成份。作為一部反特刑偵劇,劇情確實有很多瑕疵,不過輕喜劇的定位,有時候就令這些瑕疵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總之,這部劇還不錯,比較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可以作為消遣、閒聊抑或是下飯劇。


獨立電影


你好,我是陳夕吖,很高興回答樓主這個問題,下面是我對樓主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今的張譯儼然已成各種獻禮片的超級大戶,光是國慶檔大銀幕手握《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兩部大片,以及剛上檔的獻禮劇《光榮時代》,都快成代言人了。就算是同類型、同題材的影視劇中,張譯也能將角色不同人設的小細節琢磨個透徹,小細節都能演得特深入人心,有時候還能透出一股可愛勁兒,難怪那麼多大導都那麼青睞他呢!

以前覺得張譯總是藏著,收得很緊。但閣主最近突然發現了他身上竟還真有了些令人驚喜的邪魅狂狷之氣,有股子狼性!

國慶檔三大,收放自如令人心疼

張譯主演的國慶檔獻禮片,閣主先看了《攀登者》,他演的曲松林無是個有執念的“珠峰先驅者”。面對老戰友吳京,他是個性莽撞、有敵對情緒的老倔頭;面對後來的攀登者,他是個有心傳承的嚴肅領導者。客觀說,這個角色前後轉折有硬傷,但張譯的表現還是相當有說服力。最後與吳京釋放的擁抱,就足夠賺人眼淚的了!

《攀登者》,張譯與吳京冰釋前嫌的擁抱賺足眼淚

在後來的攀登者面前,他是個嚴厲又溫情的領導

閣主又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雖然張譯×任素汐主演的張一白導演的【相遇】篇被吐槽最多,但閣主卻十分喜歡這個套著“光榮使命”外殼的現實浪漫主義風情的偶像式的短片。

任素汐的“話癆”自述與張譯的沉默是金是兩大戲精有著強烈反差又能超強糅合的精彩對手戲——因為隔著層口罩,張譯靠一雙眼睛就演繹了從遲疑到篤定、從拒絕到堅定的細膩層次,雖然最後被火熱的民眾大環境氣氛打破,張譯的情緒轉瞬恢復到最初,這細膩到入骨的演繹方式真是細緻入微、非常出彩。

《祖國之相逢》,張譯細膩入微又層次豐富的演出,全靠一雙眼睛

剛播出的獻禮劇《光榮時代》,張譯演建國初期的民警竟有種萌態——面對同事、特務、上下級,他用按兵不動又暗查秋毫的狀態,演出了一種以前不多見的人物狀態,很驚喜。也可能是這種不同的形態,向來不被當做顏值擔當的張譯,竟有種“很好看”的錯覺……

《光榮時代》,有沒有覺得這樣的張譯還挺萌的?

加上去年那部劍拔弩張、從頭打到尾的《紅海行動》,張譯還成了超級硬漢的代言人。這樣看來,張譯真是可上得戰場、又可遊走官場,能藏身秘密基地、又能現身珠峰之上的、可大英雄可小人物的狠角色了!

《紅海行動》,張譯也是戎裝正裝兩相宜的靚仔硬漢

《繡春刀2》藏得邪魅,放得狷狂

張譯的演技大爆發,集中在他難得一回的古裝戲《繡春刀2》之中——本以為在《繡春刀2》跟金馬獎準影帝張震對戲,張譯可能會敗陣,更莫說與《繡春刀》地位相當的王千源相比。但看了成片,閣主發現張譯才是《繡春刀2》最驚喜的演員,甚至看到他一直隱藏起來的“狼性”演技——他用了種深藏不露的方式,讓他的邪魅狂狷的氣質如迷霧般發散蔓延,雖然他戲份沒張震重,沒雷佳音討喜,卻覺得整個片子結構都由他的角色在控制著往前行進,幾次反轉也都被他把控著。

其實發現張譯的側顏也還不錯喲

背影都是戲

開篇“修羅戰場”戲碼,是一場熱血前戲——張震是救人英雄沈煉,張譯是被救下的落魄之將陸文昭。面對戰場的滿目瘡痍,張譯發出悲鳴涅槃之聲:“要不想這麼死,就要換個活法。”張譯的聲音竟有種悲壯感,他從前的東北口音去得非常徹底——張譯把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抵死氣息發揮到燃爆。

“置之死地而後生”氣息,張譯變現得很悲壯

轉眼8年後,張譯變成衣冠楚楚的千戶大人,站在正眼都不看他一眼的魏公公身後,跟“孝子賢孫”似的伺候著。張譯這場戲要懂得藏,他幾個低眉順眼的眼神和嘴邊的諂媚淺笑已讓不可一世的魏公公接收到了,更別提他還要穿著昂貴官服下河替魏公公摸魚——得人心就要做到位!何況是魏忠賢這顆難以捉摸的心呢?

張譯擅於琢磨細節,看著一臉諂媚微笑就知道他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了

對魏公公要收斂鋒芒和適時諂媚,對有救命之恩的下屬沈煉,陸文昭是另種態度——領導該有的威嚴得有,兄弟情誼放私下裡就好。張譯與張震對戲時,沒任何表情包,連最基本的微笑都沒有,兩人間亦公亦私的微妙關係顯而易見。後來劇情反轉,張譯先壓低聲音對沈煉講明局勢的利害關係,性急中還夾帶一絲不太容易覺察的溫情;沈煉不領情,翻臉的張譯轉身就露出兇險狠臉,大聲宣告“沈煉溝通逆黨”,邪魅之氣轉瞬釋放而出……

張譯的翻臉跟翻書一樣,邪魅之氣一覽無餘

最終陸文昭依然成了時勢犧牲的籌碼,朝堂和在野真的就是一線之間的權衡,一時無法接受事實的陸文昭經歷了先死後生到先生後死的大反轉後,頓飯醒悟這就是“修羅場的真諦”。張譯最終一場戲後發制人,之前藏太狠,一旦釋放,直接放出了股狂狷的氣魄,戰場上視死猶生,那氣勢也是夠嚇人的!

成為時勢犧牲品,陸文昭視死猶生

莫要笑他太瘋癲,他笑別人看不穿

好看的人拼顏值,努力的人拼演技!——何冰、王千源如是,張譯也如是。穩準狠是張譯吸睛的唯一方式,他演的角色不論大小、不分正邪、不嫌美醜,都能演得有細節、特出彩。這幾年張譯的“電影資源”真心很不錯,陳凱歌(《搜索》)、馮小剛、陳可辛、賈樟柯、管虎、許鞍華(《黃金時代》)、曹保平、張猛(《一切都好》)一連串大導演都青睞於他,即便不是主角,但茲要張譯亮相,定能增色不少。

張譯客串過許鞍華《黃金時代》、陳凱歌《搜索》和《建國大業》,還跟黃曉明主演過楊樹鵬《匹夫》

曹保平的《追兇者也》,故事是一起兇殺案,卻用荒誕手法表現;雖說同是仨男人戲,但所有荒誕元素幾乎都被張譯一人承包——如果說《繡春刀2》他大部分時間都藏得邪魅,那《追兇者也》自詡為“五星殺手”的董小鳳就把放得狂狷到極點,甚至到了癲狂地步。、

張譯為這瘋狂殺手設計的幾個神經質的小動作尤其精彩——握刀時抿嘴、緊張時吐口水、得意時做鬼臉,還故意歪戴眼鏡、受傷時用X形腿走路、被抓時還能浪笑……人到癲狂時幾乎目空一切的狀態,被他演繹得超精準。感覺影帝劉燁面對“戲瘋子”張譯都有點招架不住了。

感覺劉燁都有點招架不住張譯這個戲瘋子了

張譯癲不癲?看這些神經質表情就知道了

陳可辛的《親愛的》,張譯演尋找被拐孩子多年的大款,還組織全國被拐兒童的家長一起找孩子。跟草根身份的男主黃渤相比,張譯這個組織者必須要有個召集者的使命感——黃渤的情緒可以大張大合,盡情用眼淚煽情;而張譯的情緒就必須顧及身份一直收——就算喝醉都只能躲沒人地方才能放聲痛哭,憋屈更撕心裂肺。

張譯躲在角落失聲痛哭,令人撕心裂肺

面對人販子蹲下來的姿勢是張譯的走心設計

還有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張譯有年輕和年老兩種狀態——面對好友和愛人(趙濤),有車有礦的他是炫耀無度的煤老闆,可以恣意狂笑;年老時面對的是兒子(董子健)與忘年交的阿姨女友(張艾嘉)這種不倫戀,加上年輕時得意、年老時失意的落差時,他瞬間崩塌,雖然狂躁起來的張譯有點嚇人,卻依然帶點詼諧氣焰。

年輕時與愛人和朋友肆意狂笑

年老時對兒子董子健和阿姨女友張艾嘉大聲咆哮

低微處的小打小鬧,也厚積薄發

如果說《繡春刀2》張譯是躲在暗處的“狼”,那《我不是潘金蓮》客串的他就是隻“狐狸”。《我不是潘金蓮》是部群戲,能在跟一眾戲精戲骨飈戲何等痛快!

張譯演的法院辦事員賈聰明,用的是半收半放方式——手裡有料時對領導的態度用的是“逐漸抖料”,姿態諂媚但態度曖昧;一旦事情搞砸後,面對領導訓斥和職責,他就只有“低頭認罪”+“跑得快”……小人得志和失勢的勁兒全被他摸透了。

有料爆時,賈聰明是姿態諂媚但態度曖昧

事情搞砸,他就只有低頭認罪+一溜兒小跑

還有管虎的《老炮兒》,客串開篇“打鬥戲”的張譯成了這場戲的主角。假威風的城管,查抄無證經營的窩囊煎餅攤主燈罩兒(劉樺)被拒,狠狠扇了被逼急的老實人一大耳刮子;反過來又被來給燈罩兒撐腰的六爺(馮小剛)原數奉還。一打一挨倆回合,看張譯的眼神反應就夠有戲啦,城管那副“欺軟怕硬”的假威風嘴臉表露無遺,真是精準到位極了。

扇人耳刮子還要看周圍人反應——威風嗎?

被扇回來也要看周圍反應——假威風!

話說“對打系列”,張譯有過多次經歷——《親愛的》推搡過“農村婦女”趙薇,《追兇者也》猛扇過睡熟女胖子,同時還捱了“大佬”王硯輝兩巴掌,那反應夠你笑抽好幾回的。

《親愛的》張譯推搡過趙薇

《追兇者也》張譯長途車上扇過女胖子

《追兇者也》被“大佬”王硯暉猛扇過兩回

大導大戲裡有磨練

邪魅狂狷的張譯接下來還有兩部大戲等待上檔——管虎籌的大戲《八佰》,張藝謀的《一秒鐘》,光是造型的突破就已經讓人摩拳擦掌啦,看張譯在倆大片裡怎麼被磨出真功夫吧!

管虎的《八佰》,張譯是個落魄的長毛四眼兒張藝謀的《一秒鐘》,張譯突破形象“謝頂”演出特殊時代的鄉村電影放映員


以上就是我對樓主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陳夕吖


《光榮時代》登上熒幕,僅僅播出六集,口碑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演員張家輝曾在《魯豫有約》中說過,內地觀眾很簡單,片子不好看,管你是著名的導演還是知名的演員,就是不看。好像在這部作品中沒能體現的很明顯。

《光榮時代》是由老戲骨張譯和黃志忠主演,不少喜歡張譯的網友還是挺支持這部劇的,就是路人朋友對這部作品有很多不滿的地方。要說老戲骨的演技還是很值得肯定的,不應該出現這樣的評價,就連筆者也感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大家在《光榮時代》僅播出幾集就紛紛吐槽呢?

一、換角風波影響劇情細節

留意這部劇的朋友都知道,《光榮時代》剛開始的主角是趙立新,因為趙立新的不慎言論,《光榮時代》不得不實行換角方案。當時這部劇已經完成了製作,面對這樣的情況,投資方也陷入了兩難境地,要麼賠死,要麼罵死。

面對這樣的選擇,不管是哪個團隊,都會選擇被罵。畢竟他們是一個團隊,片子的收益是整個團隊的,所以劇組本著寧願被罵也不願賠的原則,邀請了黃志忠,對本劇進行了死亡搶救。劇組通過AI面部動作捕捉技術,這種技術早在好萊塢就已經運用成熟,但是在我國還有待完善,對於《光榮時代》中將近20集的戲份,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換角風波也對整部劇的節奏造成了影響,整部劇留下的只有劇情的主線,另外,影視劇中角色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整體的劇情,而最能突出角色的形象的就是細節,這部劇因為換角的原因也將劇中的很多細節刪掉了,使得角色的某些性格不太明確。

二、感情線設置不合理

《光榮時代》在感情線的設定上缺少合理性,還記得之前的《老酒館》也是因為感情線不合理被觀眾吐槽,《光榮時代》觀眾對潘之琳白玲的出場頗具怨言,認為她們的出場是沒有必要的。

拋開白玲的演技不說,這個角色的出現確實打亂了這部劇的整體觀感,可能筆者是想讓白玲填充這部大男主戲的女性角色空缺。另外,這是一部講述中國第一代公安的英雄故事,白玲從某個方面來說,是中國女性公安的代表,這一點說明她在劇中有存在的必要性。

即使劇中添加了女性角色,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與主角發生感情碰撞,既然是大男主的劇情,就要將人物關係設置合理,強加的感情戲只會影響整體的觀感。

三、服裝過於現代化

《光榮時代》被吐槽最厲害是演員的服裝,例如白玲在戰區白得發亮的臉龐,還有群眾演員一塵不染的服裝,小編都忍不住吐槽:這確定是在打仗?劇組在服裝方面,確實需要多用點心了,這樣敷衍了事,既是不尊重作品,也是不尊重觀眾。

雖然這部作品被吐槽得很厲害,但張譯的演技可是全程在線。該劇之所以有觀眾稱讚,是因為劇中張譯的表現。看過該劇的朋友應該有注意到,導演對張譯的各種特寫,劇中張譯擁有很多技能,他曾經演過的角色中所展露的演技,在劇中也都有體現,絕對是讓張譯的粉絲過足了癮。

《光榮時代》出現兩極分化的評價有很多原因,但口碑差也是事實,觀眾只在乎結果。也希望以後製片方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給觀眾帶來更好的作品。(圖文來自網絡)







懷念過去經典人生


新劇《光榮時代》上線,張譯的演技當然也是一無既往的穩。

雖然有些細節非常假,但第一集相當高能好看、節奏緊湊乾淨利落。


高能劇情和高光細節

一,節奏緊湊、劇情高能。

開篇片段中,任務線走得相當緊湊,進度條跑得相當快速。

首先是事件不拖沓、走勢很順暢。

張譯飾演的地下黨鄭朝陽,藉著臥底警察局的身份,主動往一群警衛隊人員堆裡撞,一言不合就非常兇悍賞了對方几個大嘴巴子。

等對方反應過來,他已經脫了外套、裝成殘疾,完全變了個人、成功逃過一劫。

還順手引發了警衛們和保密局兩幫人內訌、傻乎乎打群架。

這一段不過幾分鐘時間,內容密度頗高、節奏頗為緊湊。


其次是事件和事件無縫銜接。

第一集裡鄭朝陽就過五關斬六將,一個難關跟著一個難關,一個危機卡著一個危機,劇情節奏毫不含糊。

蹭蹭蹭速度非常快,懸疑緊張質感和看他破局的爽快追劇體驗,都相當到位。


送走另一名我方臥底,緊接著和接應人員接頭失敗。

威脅富商送自己出城,後腳馬上又遇到盤查的警校老同學。

剛剛矇混過關之後又被追殺,似乎總吊著一口氣,沒鬆下來又遇上了下一個“死局”。

進度條跑得非常爽快、相當一氣呵成。

雖然其中有些細節頗為疏漏,但在眾多國劇開2倍速播放依然讓人覺得言之無物的情況下,張譯這部《光榮時代》已經頗為亮眼。

二,人物並不臉譜化,質感很生動。

張譯這個角色,和傳統的我方臥底人員很不相同。

既有長期混跡三教九流中不擇手段的狠辣油滑,又有撒嬌撒潑都不成迅速見風使舵的可可愛愛。

拿出一起出藥材的證據威脅富商,這是他多年混在敵方警局裡的謀生素養。

與虎謀皮,虎口求生。

他可不是什麼心慈手軟的“規矩”之輩。


而一轉眼到了我方首長面前,他拒絕再當警察的名場面也很有意思,很有個性和人物弧光。

先來一組“認同牌”:組織安排的任務我是不是都無條件服從了?

再來一組“苦情牌”:這樣的髒活本寶寶幹了十年了,本寶寶心裡苦啊。

再來一組“無賴”牌:我不管反正我不幹。


對方拍桌子發脾氣,他又秒慫,自己麻利找臺階下:哎呀你這個人怎麼不識逗啊?

連肢體語言都表演出了“氣場瞬間矮三寸”:縮在炕邊、順勢蹲了下去。

人物一點也不套路,很鮮活。

三,細節言之有物。

劇中郝平川飾演的我方人員化妝成泥瓦匠來救人,當街被攔下盤查。

結果“黑狗子”輕飄飄放了人。

泥瓦匠又直愣愣大步就走、一句寒暄都沒有。


很奇怪吧?

平川迅速解釋:這些“黑狗子”和死忠粉不一樣,老狐狸掂量一下人數就知道動手打不過咱們,不如賣一個人情。

首先“黑狗子”這個稱呼很有意思,多一層話術的皮、似乎就多一分味道。

其次清晰刻畫出了敵方人員各懷鬼胎的一盤散沙的狀況。



同樣,張譯在戲裡吃餛飩的細節,也拍得很紮實。

餛飩攤子的真攤主不知去了哪裡,換了個假的敵方情報人員。

聽見街上有響動,下意識摸口袋裡的槍。

下餛飩的手法也不熟練。


劇中張譯發現之後,不緊不慢提要求,要完香菜要香油。

這一方的試探和鎮定,那一方的漏洞和不耐煩,都表現得很紮實。

拖後腿的五毛槽點

一,五毛錢槍戰片段很有劣質嫌疑。

劇作中的槍戰部分,似乎壓根不考慮任何現實劇的基色,打架全憑主角光環。 場面非常“情緒化”,以結局走向來代替值得推敲的細節過程。 品相粗枝大葉,甚至會讓人想起“手撕鬼子”的那些神片。

二,部分劇情的邏輯設定經不起推敲。

張譯飾演的鄭朝陽在飯店門口等接應人。 我方有人叛變,信息已經被暴露,敵方已經埋伏好了大批人馬等著甕中捉鱉。 這樣的情況下,一直被全城通緝的鄭朝陽,居然可以大搖大擺坐在飯店門口,又莫名其妙換了一身店小二的行頭安排了一出“丐幫大鬧現場”的脫身之計。

敵方這麼多人擺在那,是當吉祥物嗎? 雖然重頭戲沒來、不能輕易出手;但居然都不嚴密監控鄭朝陽?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對方不知道鄭朝陽長什麼樣”。 可是從一開始就要抓捕鄭朝陽的保密局頭頭也在現場,大家都這麼“對面不相識”嗎? 古代都可以畫影圖形了,20世紀還這麼滯後? 設定是不是有點牽強? 一旦設定牽強且附著條件多,需要靠補充解釋說明來讓觀眾信服,就容易形成劇作品相的下沉。

三,男女主角萌生好感部分,戲份相當划水。

《光榮時代》之中,女主角一上場,整個節奏似乎都被“拖慢了”。 首先這位女演員潘之琳的臺詞功底,相對來說較弱。 雖然和偶像劇裡面癱的流量花相比她或許不差,但在戲骨扎推的實力派陣容裡,她的口條顯然不夠利落。 劇中大多數角色的臺詞都非常生活化,很自然,而女主角的角色偏書卷氣、偏板正,原本就有無趣的嫌疑,她的表現又不加分,就更加劇了這種“脫節”質感。 此外,涉及“男女主互懟互生好感”的戲份,節奏緩慢、劇情老套。 這一段讓人非常想二倍速快進。


拍諜戰就好好拍諜戰,拍警察就認真拍警察,為什麼要打著類型片的旗號來暗戳戳夾帶並不高明的言情橋段呢? 劇中當然可以有感情戲,但請精煉一點、好看一點,免得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明明可以當王者,幾個細節一走味就成了青銅。

舒心結語

《光榮時代》中沒有常規意義上的流量擔當,看起來不是“輕易攻佔熱搜”的爆款體質,但張譯、黃志忠等戲骨陣容坐鎮,快節奏高密度的劇情走向,和《老酒館》開播之初的質感頗為接近:不靠流量而靠演技靠品相。

張譯戲中表現,很容易讓人想起十年前《我的團長我的團》,群像紮實動人;十年間張譯演技越來越出眾,“女同夥們”卻有“拖後腿”嫌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