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酒館裡,都是爺!講究

老北京酒館裡,都是爺!講究

入秋了,忽然想起了早年個老北京街巷裡的酒館兒,街邊的、衚衕兒離著老遠就能讓聞到老白乾兒的酒香。

冬天裡哆了哆嗦的人們迎著滿屋的熱氣、酒氣,在煙熏火燎的氣氛中,與桌兒前喝著熱酒的三哥二大爺打著招呼,掌櫃的便來神兒似的眼睛發亮,心裡早已知道來人要幾兩酒,或開花豆兒,活粉腸兒。老北京的爺們兒好喜的就是這勁兒,一來為的是解饞,二來就是閒聊瞎扯,罵兩句咧子,解解心裡煩悶。

老北京酒館裡,都是爺!講究

對於愛酒的人,酒菜兒並不重要。三毛二毛一盤兒的豬頭肉,或是應著節氣的季節放著肉皮凍兒、煮五香花生,開花豆、拍黃瓜,或是醃蘿蔔皮、鹹鴨蛋、小蔥拌豆腐,或是炸小黃花魚、醬牛肉、豬耳朵五的的都是下酒菜兒。

老北京酒館裡,都是爺!講究

對兜裡沒子兒的,別說就個鐵蠶豆都能咂個一時半日,就是一個鐵釘兒和一個大鹽粒兒都能喝的有滋有味兒,您說,酒的魅力該有多大。酒館了還有頂便宜的紙菸,有整包的,也有放在碟兒裡一棵棵零賣的,因為來酒館的是窮主兒,自然也就沒那麼講究。

對於喜歡湊桌兒的主兒,喝開了少不了哥兒幾個,湊一塊(Kuà)堆兒,張家娘們兒,李家姑娘的葷素一頓,真是應了那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任憑有多少煩悶,酒桌上我就是爺,爺現在的眼裡一切太平。

前面兒說了鐵釘兒和鹽粒兒下酒,這真不是瞎說,先說鐵釘兒就酒的。早年個的麵館兒的醬有不要錢的,就如同趙本山小品裡逗樂的“滷不要錢”。喝酒的從兜裡拿出鐵釘兒蘸醬,咂摸上面的醬下酒。

老北京酒館裡,都是爺!講究

還有街面兒的混混兒,夏天裡將鐵釘兒用根繩兒掛脖子上,流的汗粘在胸前的釘子上,喝的時候把釘子含嘴了,用鹹鹹的汗下酒。再有就是用釘子上的鐵鏽下酒的,這怕是聽著都牙磣。

至於大鹽粒兒就酒是少數也簡單,就是喝口酒含(Hēn)口鹽粒兒。據說是光緒年個趕大車的把式常有的。

老北京的酒館兒,現而今早已沒了蹤影,即便有也沒了原本的氛圍。至於過去酒館兒裡的炸小黃魚兒,小蔥伴豆腐,現在不要個您十快八塊的,您都饒不了我。

老北京酒館裡,都是爺!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