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鍾勇180607335


愛他脾氣的媽媽其實是對於自己的情緒不善於控制的人。

熱播劇《小歡喜》中英子的媽媽宋茜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它非常強勢,對於周圍充滿了控制慾,但是他對自己的情緒卻無法控制,經常是對英子吼叫,而之後又後悔,去和英子道歉談心。

這樣做其實是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並且對於家長的態度無法理解。

在家庭關係中,父母和子女並不是看上去那樣。事實上誰使用智力越多,誰就是父母,誰使用情緒越多,誰就是孩子。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呢?

一般來說不善於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在自己的童年也是遭受過相應的傷害。

可能是有性情暴躁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打壓,讓自己的情緒無法通過正常途徑來發洩。導致在成人之後依然會不自覺的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


愛發脾氣的媽媽,究竟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呢?

通常來說人類面對衝突,使的反應要麼是忍受,要麼是對抗。

面對愛發脾氣的母親,孩子們要麼逆來順受的受,要麼與之對抗。

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女孩更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男孩子更容易有暴力傾向。

也許在平日裡,孩子們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甚至比其它孩子更加優秀的品格和個性!但當某件事觸發到他們心理的零界點時,通常會爆發做出一些讓人無法想象的事情。


《小歡喜》中英子最後選擇在跳選擇跳海和北大的吳謝宇弒母就是這樣的結果。

當你發現孩子完美到無可挑剔時,你應該注意,可能你看到的並不是真的孩子自己!

所以如果你是這樣,喜歡愛發脾氣的母親。不要再沉醉於孩子聽話的表現中自我陶醉,而是要不斷的提升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一個真正的成年人。不要再用你的情緒去控制或者激怒孩子,那樣做只會毀掉你的孩子!

我是小屁孩媽咪,一位二胎媽媽,和大家分享孕產和育兒過程中的真實場景!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我會第一時間回覆哦! 孕育太辛苦,我們需要彼此攙扶!

小屁孩媽咪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讀初中的時候,我一個好朋友琴——她的媽媽。她媽很強勢、脾氣暴躁,到現在我都有點怕她媽,不敢去她家。

前兩年,我去她家玩,住了一晚上,白天好好的,她媽笑吟吟的很熱情。

結果晚上8點多,我倆起來到客廳倒水喝,就說了幾句話,她媽就從房裡大聲吼叫“你們TMD在幹什麼,還不睡!”。

把我嚇了一大跳,她像是習慣了沒啥反應,但是我心裡很不是滋味。畢竟我都快當媽的人了,從來也沒被這樣罵過,一夜未眠,早上起來就趕緊收拾東西告辭了。

她媽媽脾氣不好,動不動對她非打即罵,家裡經常雞飛狗跳。她媽很偏心她的弟弟,有時為了一點點事就打她。

她媽會拿割稻穀的鐮刀,直接扔過來9她的小腿,到現在還有一條傷疤;她媽會把她頭髮一把拽過來,把她的頭磕到牆上,撞一次又一次;她媽會一言不合就惡語相向,叫她去死。

而她爸呢?是個“蘇大強式爸爸”,她媽打她罵她,她爸就跟沒看到一樣,要麼就躲開了。她爸也很怕她媽,被她媽治的死死的。

她媽這麼狠,難道是她不聽話,犯了什麼大錯?

並不是,她不僅很乖巧懂事,而且很能幹。

很小的時候,就洗全家的衣服、做飯、餵豬,陪弟弟上學(她媽為了她弟弟上學有個伴,讓她留級了跟她弟一個班)...

我媽很喜歡她,說她比我強多了,不像我什麼都不會幹。

後來她和她弟都考上了高中,她媽說要省錢,不給她讀讓她去打工了,供她弟弟讀書。

印象中,有兩次她媽打了她之後,她很傷心鬧著要自殺要去死,給我發信息。我趕緊叫我爸騎著車,帶我去她家,把她接來我家散散心。

我們兩家隔得有點遠,騎摩托車要一個半小時,而且路不好走,她家在山裡。

認識她十幾年了,我一直覺得她的性格受她媽影響很大,很悲觀、很哀怨,跟她聊天很累。

要麼不聯繫,一聯繫就是吐槽她媽有多可惡,她弟有多可恨,她老公不中用,她婆婆不帶孩子...

剛開始我還勸勸,後來也就不勸了,反正她也聽不進去的。

現在她也當媽了,真怕她把她媽媽對她的方式,用在了孩子身上,那孩子就很可憐了。


滬漂媽媽育兒


我的媽媽是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所以,從我自身說起吧!

我兒時的很多事情都忘記了,或者確切的說,我四五歲之前的很多事都忘記了。但是忘記並不代表我就沒有受到影響,這些影響深深地進入我的潛意識,等我有了女兒,這些當年的潛意識便無形之中,通過我的行為表現了出來。

現在想來,我媽媽當時的育兒方式,完全是憑心情。心情好了,一切都好說,心情不好,哪哪都不對。並且屬於“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那種。再加上農村那個年代大都有的重男輕女思想,我又是老大,大的讓著小的是應該的。

這一切,導致我現在成為性格軟弱,自卑、在意別人的看法,處處忍讓,不會拒絕,連自己的利益都不敢去爭取,大家眼中的脾氣好的“老好人”。

在外人眼裡,我是一個溫和的,沒有脾氣的人。但是真的如此嗎?

在女兒剛出生的那兩年,我沒有接受過任何的育兒培訓和閱讀,因此,我帶女兒的方式,完全世襲了我媽媽帶我的方式。禁止這個,禁止那個,看到把房間整得一團糟,氣不打一處來,甚至有時候會直接踢女兒一腳。儘管我自認為我沒有用力,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每次我踢完之後,女兒都會呆呆的一動也不動的站好長時間。

那個時候的女兒,膽小的聽到炒菜聲都會嚇得把杯子扔到地上,“哇”的一聲大哭。很多時候不高興哭了,爸爸還會訓斥:“閉嘴!”女兒嚇得趕緊閉上嘴巴,眼淚卻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帶著女兒出去玩,自己一個人正在玩石子,別的小朋友跑過來想和她一起玩,在那個小朋友還沒到她身邊時,她嚇得趕緊站起來躲到一邊。

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她夜裡經常做夢哭醒,一哭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我終於對自己說: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看書、上育兒課程學習。越學習越深刻的感受,育兒路上,其實是在療愈自己。把自己內心的傷療愈了,育兒就成為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按照格式回答,屬於有感而發。希望也能對愛發脾氣的的媽媽提供一點啟發。


一諾媽聊育兒


我的媽媽就是一個愛發脾氣的孩子,我覺得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膽小、沒安全感、缺乏愛和耐心的孩子。

分享一下成年後我的感受:

01

不懂媽媽為什麼發脾氣,覺得都是自己的錯

我的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發脾氣。有時候是對我爸爸發脾氣,有時候是對我。但是每次我都不知道是為什麼,我就會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錯。無形中,就把自己設定成為了一個做錯事的人。

尤其是我成年後,但凡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事,只要和別人發生了衝突,我都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長期以往,我變得特別的膽小,害怕與人衝突,害怕與人交往,出現了社交恐懼症。

02

當媽媽發脾氣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認錯和逃跑

每次我媽發脾氣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認錯和逃跑。因為感覺很恐怖,尤其是她吼罵的時候,我覺得只有認錯和逃跑才是唯一的出路。長期以往,造成了我膽小、沒安全感、而且缺乏愛和耐心的性格。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小孩,但如果媽媽一發脾氣,我還是會選擇逃跑。不與她直接衝突。

03

寫在最後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勢必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那些對母親依戀感很重的孩子。

現在的我,有時候也喜歡對孩子發脾氣,但每次我想到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就會剋制自己,換一種方式去對待孩子。因為我知道,發脾氣其實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愛孩子,就多點耐心,少點責備和吼罵。


我是寶藏媽媽,陪你分享我的育兒寶藏,做有溫度的育兒說,喜歡請點贊點關注哦~


寶藏媽媽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我的姨媽就是個愛發脾氣的人,我從小到大很少聽到她溫柔地說過話。她的脾氣遺傳自我的外公。所幸我姨夫性格柔和,愛說愛笑。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表妹脾氣多少還是暴躁一些,特別是南方女孩講話多數是細聲細氣,顯得表妹的大嗓門更突兀了。


表妹婚後生了一個女兒,因為脾氣不好,女兒更粘爸爸一些,有什麼悄悄話都和爸爸說,表妹有時候就會很失落。她跟我說,自己也清楚應該收斂一下自己的脾氣,可事到臨頭時什麼都忘了。為此,她老公對她也頗多怨言。

表妹的事例證明了孩子長期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長大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孩子要象朋友一樣,以理服人,不能強壓著孩子什麼都聽大人的。學會和孩子平等共處,才能走入孩子內心,孩子也會更尊敬家長。



正月十八的月亮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一個同樣愛發脾氣的、逆反心理強的、需要靠別人的肯定證明自己的、缺乏自信的人。

以我自己為例吧。我先跟我的母親道個歉,我的母親現在脾氣好多了,並且她是那麼愛我和我的女兒。

從小我最深的感受是我是不值得的,母親不疼我。我小時父親在鎮上教書,我和母親在家,吃晚飯時,即便時間還早,我也坐在門檻上不敢往外看。母親就罵我,大聲罵娘。



有一次我用車子帶著同村另一個稍小的女孩,玩得很高興。母親不讓,怎麼數落我我不記得了,只有一句話我至今就得,“人家可值錢"。意思是怕我摔了人家,人家可金貴。

小時去姥姥家回來,母親總要罵我個狗血噴頭,跟我算賬,嫌我在姥姥家說話做事不得體,給她丟人。現在我對那時的事,對那些表兄妹們也沒有好感。

母親愛發脾氣誠然是因為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多,可我那時真的很少看到她的笑臉,她更不會對我親熱,即使我在鎮上上學,她早晨送我我也不覺得她愛我。我那時只羨慕別人家,雖然自己家並不差,自己學習也名列前茅。

所以後來初三考學時,母親越罵我要我考中專我越不聽。後來放棄多少人羨慕的衛校,鬧著回來考高中上大學。本來我十八歲就能畢業參加工作,進大醫院,可幾經周折我只考取了一個專科,工作也一般般。



工作後,自己也一直感覺自己只是個旁觀者,看著別人的幸福與好運,但幸運女神從不來找自己。看似自己自信,其實很心虛,只有從別人的評價中,去找到自己的好,而且內心發虛,十分不確定。

我給自己的定位,就像母親很久以前勾勒的,找一個老家在農村的,經濟需要貼補的人家,從來沒想過自己能找一個家世好的,所以也就從來沒找到過。

找對象幾經周折,我也是不顧父母的反對,其實也許正是他們反對,我才同意的。結果當然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找了個非常不知感恩的鳳凰男。什麼事都聽不起來,還不念我一點好,只會在家裡興風作浪。萬般無奈之下,做了單親媽媽。

我的脾氣也是非常不好的,不善於跟人相處,更不會協調關係。我對女兒一度也是愛發脾氣的,只是不斷總結,不斷學習,不斷檢討,痛定思痛,在基本正確的方向上跌跌撞撞地走著。好在女兒知道我愛她,她也很愛媽媽,是個人見人愛的小美女。



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我也不能做愛發脾氣的媽媽。同事們也說我個性好多了,整個人也精神煥發。我要做一個漂亮溫柔的媽媽,給女兒帶來福氣。願意和關注我的友友們一起努力!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愛發脾氣的媽媽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幼兒園中班來了一個小男孩叫小文,來幼兒園一週,把班上的小朋友欺負了個遍,還不給老師批評,老師在拉架的過程中還被小文咬了幾次手。

老師把情況跟寶寶媽媽反映,希望家長好好管教,否則只能勸他退學了。當天晚上,寶寶媽媽在班群裡開始責怪老師看管不嚴,才導致孩子去欺負別的小朋友,老師被咬也是正常的事,帶孩子嘛,哪兒有順順利利的。班上其他家長就不樂意了,本來孩子被欺負就窩一肚子火,家長還死不道歉,於是就在群裡吵起來,各種不好聽的話都說了。第二天一早,小文媽媽怒氣衝衝地等在老師辦公室門口,指責老師處理問題不當,導致她被其他家長攻擊。最後的結果是園長出面各種解釋安撫才過去。

反觀孩子,不正是媽媽的鏡子麼?

媽媽愛發脾氣,孩子要麼很易怒,要麼很懦弱,做家長的,還是要控制好情緒,感覺好才能做得好呢!


子喻老師說育兒


人們都通過情緒來表達自己的狀態。如果你暴躁,你的情緒也會跟著一起暴躁。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父母平時在家情緒狀態都十分激動,孩子的成長也會受之影響。

我侄女柔柔,她是一個非常開朗的孩子,她現在12歲了。其實在她7歲之前,她都不講話,甚至有點自閉,平時在家裡是一句話都不交流的,這都是她父母對她的影響。她媽媽在她小的時候非常暴躁,經常在家摔東西,衝著孩子發脾氣,其實是她媽媽壓力太大,說話聲音也大,而且和她爸爸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孩子7歲那年,他爸媽離婚了,在這之前柔柔都是處於一個暴躁的情緒下生活,一個小孩子對於情緒的解讀是十分不同的,她會認為她自己做錯了事,父母才會這樣,其實事實上孩子沒有錯。孩子爸爸找過了一個,對柔柔也很好,在家不發脾氣,而且對柔柔和家裡人都十分溫柔。柔柔也因此更加開朗了起來,不再像以前一樣不講話,現在對待事情都十分積極。


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對於培養孩子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和不好的影響。

愛發脾氣對孩子的影響?

01、 孩子性格暴躁不講理

有些家庭愛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可能會感受到恐懼,會變得更加自卑。但是有一大部分家庭,孩子會更暴躁,更不講理。因為家人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對待別人。

02、 仇恨母親

有一個經常愛發脾氣的母親對於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對於母親來說更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在小的時候會產生恐懼,同時孩子會因為這個恐懼產生仇恨的心理,因此仇恨母親。

03、 遇到問題只能最粗暴的方式解決

很多孩子不講道理,並且在幼兒園打罵同園的小朋友,主要是因為這部分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會想到其他的解決辦法,他們只會學習家裡的處理方式就是直接粗暴的方法。這樣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的。

如果你現在還愛發脾氣,請儘量改改自己的脾氣。如果你還愛對著孩子發脾氣,請你一定禁止這樣的行為。你對孩子的行為,孩子將來會記恨你,並且對於孩子自身的培養不是一個良好的方式和方向。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朗朗育兒課堂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來什麼樣的孩子?如果細數出來,估計寶媽們再也不敢亂髮脾氣了。

愛發脾氣寶媽的壞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從出生,寶媽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學習和模仿。如果媽媽愛發脾氣,孩子也會亂髮脾氣,而且會越來越難帶。

我先生工作壓力大,就經常愛發脾氣,因此孩子特別不喜歡和他相處,而且孩子的性格一直膽怯不自信,從小就很內向。這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不好。

愛發脾氣的寶媽,經常生病,容易高血壓,或者臉上長斑等各種症狀,對自己身體很不好,對孩子的成長傷害更大,這樣賠本的生意不能做。

怎麼改善愛發脾氣的壞習慣。

生二寶的時候,有段時間,我經常生氣,對生活很是抱怨,而且我很討厭自己那臘黃的皮膚,整個人都沒有一點朝氣。後來無意和朋友堅持爬山,心情開朗很多。而且經常和朋友聚會聊天,偶爾還喝點小酒,生活一下改善很多。堅持一項喜歡的運動,可以改善經常發脾氣的壞習慣。

後來朋友介紹喜馬拉雅聽書,我經常聽羅大倫《道德經》,做家務和煮飯都聽,還聽一些段子和好書,還有親子課程和心理課等,這對我的改變很大,我學習了很多有用的東西,我的心態改變了,生活更加陽光快樂,全家都受我影響,很是樂觀。生活多姿多彩,哪還有時間去發脾氣呢。

這兩年生活過的比較如意,先生和孩子都積極幫我做家務,我有很多時間出來學習,考了幾個自己喜歡的證書,生活更充實有意義,發脾氣的機會越來越少了。試試我的方法,希望有用。做一個陽光、樂觀、智慧、正能量的寶媽,自己幸福,全家收益。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音頻親子課程和中醫育兒方法,有需要的請關注留言。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王書霞19


想起李岫雲說的一句話: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

媽媽愛發脾氣,孩子必然也會脾氣暴躁。都說性格不好的孩子背後,肯定會有性格不好的父母。

孩子後天性格的形成,與養育人有很大的關係。



性格溫和樂觀的媽媽,她的孩子也會是樂觀派的;若是每天都鬱鬱寡歡的媽媽,她的孩子也會是消極的;脾氣不好的媽媽,孩子也會隨時爆發脾氣。

要說媽媽愛發脾氣,對孩子的影響,那肯定是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我表姐的兒子小杰今年6歲,上週末我們一家到她家玩。有一次小杰上廁所不小心,尿到了馬桶邊上,稍帶點潔癖的表姐脾氣就突然上來了。

“你尿尿怎麼這麼不小心?不長眼睛啊哈,這是我剛剛收拾乾淨的……”

……

孩子杵在那,揉著兩個手指頭,低頭不語。看著很是讓人心疼。

而在跟我女兒玩耍的過程中,稍有不順,他就會亂罵亂扔玩具。

當然,這又免不了捱上一頓訓。

小杰的性格幾乎是她媽媽的複製版,什麼事情都能急躁上火的。



媽媽的脾氣不好,除了會影響孩子的脾氣外,還有可能帶給孩子自卑感。

因為媽媽經常發脾氣,很多孩子是不敢反抗的,而當孩子自己有情緒的時候,他又不敢跟媽媽講。

所以,他就會把內心的不愉快,通通都自己消化,以至於長期的情緒壓抑,讓孩子總會覺得自己哪哪都做不好,哪哪都會遭來別人的嫌棄。

再來看,愛發脾氣的媽媽,必須得自己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之前在孩子面前,要把負面的情緒收一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