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絕對,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

唐代時期,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妒詩人李白的才氣,於是便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就譏諷道:“兩猿伐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沒想到李白很快接了下句:“一馬隱身泥裡,看畜生如何出蹄!”楊國忠的面子裡子都丟盡了。

經典絕對,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

要說風趣一點的,北宋文學家蘇軾有天遇見僧人佛印,看到河邊的狗在啃骨頭,頓時說出上聯:“狗啃河上骨”,上與和尚的“尚”諧音,喻指僧人佛印,佛印一聽不甘示弱,就把帶有蘇軾詩的扇子丟進河裡,給出下聯:“水流東坡詩。”蘇軾即有“蘇東坡”的名號,而詩與“屍”諧音。

經典絕對,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

而這兩個人也是一對冤家,又是一天,蘇軾帶著家眷出門遊玩,一路賞山完玩水,非常快活,蘇軾在水邊看到了正在挖蚌吃的佛印,說出上聯:“佛印水邊尋‘棒’吃。”棒與“蚌”諧音,佛印一聽,又看到蘇軾的家屬,於是給出下聯:“東坡河上帶‘枷’來。”枷和“家”諧音。

經典絕對,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

這是名人留下的經典對聯,看過《西遊記》的人也應該知道,裡面出現了不少的對聯,17回“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中,黑熊怪的洞府門前就掛了副對聯: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

黎山老母、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幻化成賈府,賈府只就有:“絲飄弱柳平橋晚,雪點香梅小院春。”有一個非常喜愛《西遊記》的觀眾看到豬八戒的形象後,給出了“八戒洗澡,豬下水”的上聯。

“豬”在人們的認知中,普遍是“好吃懶做”,而且還蠢,雖然形象憨厚,不過通常是用來貶義他人,而《西遊記》中的八戒,愛好美色,也好吃懶做,許多對其是怒其不爭,有諺語“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八戒洗澡”可不就是豬下水,“豬下水”還是一道菜名,非常可口。有網友看到這個上聯,會心一笑,就給出了下聯“如來翻牆,佛跳牆。”“如來”也是《西遊記》中重要的角色,他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500年,孫悟空從五指山下出來後就護送唐僧西天取經。

“如來翻牆”可不是就是佛跳牆,“佛跳牆”同樣也是一道有名的菜名,很多人看到這個下聯都讚不絕口,紛紛表示服氣,那麼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