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李嘉誠也得去搬磚

很多人對割韭菜這件事有誤解,以為是個便宜活兒。

所謂便宜活兒,就是指輕鬆,舒服,來錢快。

這都是外行人瞧熱鬧,外行人看啥都是輕鬆,舒服,來錢快的。

就像我以前老以為像蒼老師她們那一行的,輕鬆,舒服,來錢快,反正躺著就把錢給掙了。

但是看了一些臺灣的綜藝節目,看到他們請那一行的女的,男的從業人員,現場給你講述從業的辛酸,我聽著聽著吧,覺得還真的是挺辛苦的。

因為他們的片酬其實沒多少,一本片子可能只有幾千塊,明星也就是銷售前幾名的才有幾萬塊的樣子。

所以有些從業人員真的是累死的,比如所謂的為人不識武什麼老師,閱盡什麼也枉然的那位勞模。

其實在外人眼裡,碼農也是來錢快的,在某些室外作業的人眼裡,覺得碼農們還挺輕鬆,畢竟有空調吹。

但碼農們往往自稱搬磚。寫代碼,就像砌牆,壘磚頭。調試,測試,改BUG,就像抹牆。這麼說,挺形象。

那在碼農眼裡誰輕鬆呢?

那些銷售輕鬆,覺得他們動動嘴皮子,陪客戶吃喝玩樂,籤個單子,提成抵得上自己搬了許久的磚。

但銷售們不會這麼看,因為賬不是這麼算。

一個銷售,可能打了100通電話,才得到一次拜訪機會,拜訪了50次,才有一次有意向。20次意向裡面,可能只有1次簽了合同,而5筆單子裡,也許只有1筆追回了尾款。

你把這些數字乘起來,用他最後得到的獎金除以這個數字,你會發現,他每通電話也許只掙了1塊錢。

所以銷售們會覺得自己真的很辛苦,付出很多,性價比很低。

那在銷售眼裡,誰輕鬆,舒服,來錢快呢?

自然是做金融的那幫鳥人,俗稱“鐮刀”。

很多股民也會羨慕嫉妒恨那些所謂的“鐮刀”們。

畢竟自己辛辛苦苦一場空,做了韭菜被人割,不恨兩句,也說不通。

那我們來看看,他們有那麼爽麼?

首先,做一個金融團隊,起碼得有三個工種。

第一個,就是客服MM,四處拉資金,搞宣傳,我們說做市場的。

她們的任務就像銷售和售前,到處拉客戶,讓人家投資,你得有資金才能去投資呀。

你想想,一家公司,可不可能靠那點自有資金,真的從零開始,從無到有?不現實。

所以都是用別人的錢去生錢。

第二個工種呢,就是分析師。

你要投資,總得有專家,一個是形成對內的策略,另一個也是讓外界,也就是把錢放在你這裡的那些投資人們,有信心。

第三個工種呢,就是交易員和他背後的那些人。

這交易員的背後還得有做技術的,做工具的,一幫的團隊去配套,007背後也得有個發明家嘛。

不要小看配套團隊,很多時候,你的交易員未必能掙錢,也許還挺能虧。

只有靠這些做算法的把投資品種複雜化,包裝的花樣繁多,然後靠小MM們天花亂墜的賣出去,才能抵消交易員們帶來的虧損。

當然,設局,下套,少不了,一堆雜七雜八,你喜歡你不喜歡的做完,有時候能賺錢,有時候未必。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鐮刀割韭菜的過程,就像獵豹捕獵。

獵豹每捕獵六次,只有一次能得逞。

僅就這一次,也未必如願以償,因為它也許本意是捉一隻大羚羊,結果只抓到一隻綿羊寶寶。

所得未必能覆蓋成本,拿回家,不見得夠大家分。

而且你以為,它剛捕到小綿羊,就一定能帶回家麼?不一定的。

市場是個生態鏈,裡面還有很多其它生物。

有人問我的模式,我就是市場裡的豺狗。

豺狗是不直接去捕捉羚羊的,因為捕不起。

捕捉羚羊,你也看到了,需要很多的成本。

有人造勢,有人驅趕,有人設伏,有人出擊,有人接應,一堆的成本砸下去,才有可能抓到。

所以割韭菜也是個體力活,人家也不容易。

那豺狗是怎麼做的呢?

豺狗沒有能力去驅趕羊群,也沒法承擔抓不住的成本,於是它的思路就是打劫。

豹子在捕捉羚羊的過程裡,是需要付出極大體力的,當它抓到羚羊的那一刻,它自身也往往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

這個時候,精神抖擻的豺狗如果出現在它面前,就可以逼它交出剛到手的羊肉。

所謂,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

所以獵豹們,也就是莊家們非常憎恨豺狗,因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臨了還沒吃上,就要面對這玩意的打劫。

那你覺得豺狗很幸福麼?你這麼看,就錯了。

豺狗也是非常辛苦的。

要知道,豺狗並不是每一次出手,都會恰到好處。

你想打劫是吧?

你剛一出現,獵豹背後站出倆隊友,三挑一,你幹不幹?

別說你幹不過它,它們仨合起來把你吃了都有富裕。

或者,你剛出現,獵豹沒退走,你判斷的不對,它並不是精疲力盡,彈盡糧絕。其實它對付你,還有餘力,五五之數。

你是幹,還是不幹?

幹,就算你勉強幹贏了,此刻你就和剛才的獵豹一樣的處境,彈盡糧絕,你也未必能撤走。

再比如,你以為獵豹在捕捉羚羊?那你就太傻太天真了。

你小子打劫人家幾回了,人家恨死你。這就是專為你設的套,抓的就是你。

你剛一進來,發現一切都很熟悉,還像上次一樣,於是放鬆了警惕,自己的資金進入了,你的爪子抓住了那隻羊。

忽然,身邊伏兵四起......

不要覺得我在寫動物世界哦,這種事在市場裡最常見。

莊家們特別恨某幾個豺狗,就設個套,故意讓你做單進去,而且特別有誘惑力,甚至可能誘使你滿倉加槓桿。

等你進去了,很可能會陷入虧損,而你如果止損不及時,也許就會受到深刻的教訓。

畢竟,人家是莊,不是自有資金,人家的體量比你大的多,它要是發狠,殺敵一千自損兩千的打法,你是拼不過的。

你看到了,豺狗也有很多無奈。

它也許原本想吃一隻羊,結果只吃到半隻,心有不甘。

它也許原本想吃一隻羊,結果只啃到一隻羊蹄,內心抓狂。

它也許原本想吃一隻羊,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反倒被人家啃去一塊肉。

它也許原本想吃一隻羊,結果誤入圈套,四面危機,步步驚心。

豺狗也有豺狗的痛苦,它在想,老子就想靜靜的吃一口羊肉,咋就這麼難?

獵豹也有獵豹的痛苦,它在想,老子就想靜靜的做一個割韭菜的美男子,韭菜們老老實實排隊來,豺狗們給老子滾遠點,咋就這麼難?

你看到了,生活始終這麼難。

昨天有讀者問我,我們公司為啥活得好,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我聽了挺納悶。

我第一家公司,那時候我還是實習生。

我們團隊裡的員工分兩類,國內的骨幹都是華為的老員工,什麼工號前100,前500,前1000,什麼都有;從美國回來的那批呢,什麼IBM,貝爾實驗室,都是頂級名校頂級名企。

資方也是大機構,各種背書,各種資源。

實習生都是TOP10的學校的碩士,連前臺也是211的碩士。

大家非常有激情,996,一直都是,我待了兩年,我離開後,他們還是。

他們存活了多久呢?大概7年,也就是我離開5年後,它們掛了。

我第二家公司,也很牛,因為和阿里很近,那時候阿里都招不到人,名校的都不肯去。

我們一半以上的員工來自TOP5,半數以上是碩士博士。

我待了三年,反正我走的時候,沒上市成功,據說是得罪了啥啥啥。

很多年後,它上市了,但那種上市,有不如無,你看看阿里,再看看它,真的會覺得時光都白瞎。

第三次我是去了國企,人家本來就巨無霸,這種永遠都是巨無霸就沒啥可說的。

第四次我們創業了,到第四年被收購了,我第四年走了,我走後,又過了一年,收購我們的集團把它關了。

第五次,我已經不打算混職場了,只是在友軍處打個醬油,碰巧上市了,這能說明什麼,難道說我是吉祥物?

在這個過程中,我會遇見很多同事,心態像我們某些讀者一樣。

他們總是難以接受憑啥我努力了一次,但是沒有給我回報呢?

這就是打工者心態與投資心態最大的區別。

投資者會覺得,憑啥你努力了一次,就得給你回報呢?沒給你虧損,已經夠給你面子了。

打工者習慣了努力一個月,一定會拿到月薪,這個預期是固定的。

投資者會明白:

獵豹要捕捉無數次,千辛萬苦之後,也許等待它的是虧損,羚羊肉不足以支付消耗的能量。

豺狗每50次打劫,49次都無功而返,只有一次也許能吃到羊肉,也許,只能吃兩根羊毛。

那你說豺狗會埋怨麼?不會的。

在它看來,49次無功而返並不是悲劇,而是值得慶幸的,起碼,它沒中圈套,起碼,命還在。

你看到了,投資者想問題首先不是回報,首先是活著。

只要活著,總有轉機,只要活著,總有機會,只要活著,還有下一局。

這個市場裡,天天都有獵豹和豺狗死去,它們未見的不努力,它們也許極其優秀,極其勤奮,但等待它們的依然是滅頂之災。

看著這些前輩們的屍首,無論是獵豹,還是豺狗,都會感恩生命,感恩幸存,能活著,能看到太陽,能看到市場裡一幕又一幕的捕獵活動,就很幸福。

秦時明月漢時關,我們一直在搬磚。

從古到今,極其努力,極其優秀又一無所獲的前輩們如同恆河沙數,看著他們的背影,我很知足。

有磚搬,就是美好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