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沒有詩歌刊物,李白杜甫的詩是誰蒐集並流傳下來的?

鶴壁你早


作品能否流傳下來與有沒有詩歌刊物關係不大。

如今詩歌刊物滿天飛,又有幾首詩能得到眾口傳頌呢?就算是拿了大獎,普通人不認同,最終也就是在那些自嗨自得的小圈子裡面有些互捧的名聲罷了。

而其實這種小圈子裡面的人,是最互相看不起的。

當面講點客氣話,背後就把你送的詩集拿去墊桌子了,如果廁所里正好沒紙了,大概率就是廁紙的下場。

為什麼?因為東西不過硬,正好擦屁股。

唐詩到底如何流傳下來的呢?

眾口傳抄

古詩中能流傳下來為都是好詩,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眾人爭相追捧的好作品。

當然,眾口傳讀,爭相抄送只是這些好詩流傳開、並得以保存的一個路子。但是通過這個路子保存下來的作品都是經過反覆考驗的精品。

在唐以前,詩其實是歌詠產品,也就是說是文藝活動的實質內涵。即使到了中唐,樂府詩的復興也證明了這一點,詩是用來唱的。民間文藝活動、宴樂表演中的唱曲,其實就是唐詩的另外一種形式,如《涼州詞》之類的,這是音樂與文學共同發展的必然形式。

而宴樂、傳唱也就成為了詩的重要傳播途徑。在廟堂之上和江湖之遠,好詩作都是欣欣向榮,既得官方支持(科考),又受百姓歡迎(娛樂),而這兩種方式都是要做記錄的。

我們現在聽到好聽的歌,寫得好的歌詞,是不是也想把它抄下來?特別是少年時。

官方有記錄,民間有追星。整個社會對詩的重視,讓好詩人的好作品總會在不同的渠道被記錄、保存、傳唱。

文學作品最好的保存方式,絕不是把它鎖起來,而是把它扔出去,讓它在社會中廣為流傳,自然長生不滅。

唐詩就是做到了這一點。

自行整理

李白在世時,名聲如日中天,所出的詩必有人傳誦。不過他還是自行整理了自己的詩集,在去世前交給了叔叔李陽冰。

杜甫在世時名聲不顯,詩集大都是自行整理,後來孫子將他的詩作交給元稹,委託他寫墓誌銘,經過元稹、白居易的大力推薦,杜甫才名聲日隆,逐漸與李白並肩。

這兩人正是詩人生前生後名的代表,但是他們有文人都有的個性,那就是珍惜自己的作品。也得以如此,才為我們保留了遠比民間蒐集、傳抄更完整、更齊全的資料。

這基本上是每一個文人都會做的工作,遑論詩人。

好與不好並不重要,因為每個人眼光不一樣。

詩人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孩子,值得愛惜、珍藏、炫耀。

當然,也有很多人官當大了之後,就蒐集銷燬自己以前的作品,那是害怕自己年輕時期的不成熟對自己將來有影響。比如高適和李白相關的作品,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消失在文史之中。

韋莊的代表作《秦婦吟》,選擇典型的情節和場面,運用鋪敘而有層次的手法,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複雜矛盾,佈局謹嚴,脈絡分明,標誌著中國詩歌敘事藝術的發展。韋莊因此詩而被稱為"秦婦吟秀才",但是他在晚年拜相之後,對此作品大量搜燒,也沒有收入自己的《浣花集》,並且嚴禁子孫提及此作品,以致長期失傳。

《秦婦吟》20世紀初始在敦煌石窟發現,這又是得益於我們前面提到的社會傳抄,才重見天日。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唐朝的出版業已經十分繁華了,所以基本上只要在士大夫圈子裡有所名氣的都會被抄錄出版。


那麼詩如何蒐集和流傳?

首先古人是很珍視文字的——今天真正會寫作的人也一樣珍視,作者本人會留存自己自己的手稿,包括詩歌本文和寫作筆記這些。

然後是士大夫圈子會流傳,有時候作者本人寫出詩後也會通過書信往來中寄給朋友,比如杜甫在流離之時,就和當時在長安的岑參多有書信往來,還留下了諸如“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這樣的詩句。

這些詩篇在士大夫的圈子裡就會有人傳唱和抄寫,有心的出版商自然也不會放過這種好東西,而且當時又沒有版權問題,就會去要稿印刷了。更何況當時李白杜甫在詩人圈子裡名氣那麼大,這種出版估計從那個時代就開始了。


這裡順便一提,很多我們今天讀到的詩,其實在作者的時代並不簡單有被印刷出來,很多都是靠後人收集整理而成,很可能是作者死了很多年後才出版的。尤其是唐以前,雕版印刷還沒出現時,更是隻能靠人工抄寫成書,書本就更加珍貴了。

唐朝雕版印刷術發明後,幾乎十分迅速地發展起來了,根據吳永貴主編的《中國出版史》一書的資料,唐中期四川因為產竹,曾有成規模的整個印刷業聚落。

這些出版物,主要包括佛經、變文、詩集等。


所以,雖然當時還沒有詩歌刊物,但詩歌的蒐集和流傳已經是一個從士大夫到出版商到市民之間形成結構的事兒了。


回答完畢,

一點個人愚見,權作拋磚引玉~

歡迎關注“曲江家學”,共同學習、探討文化的傳承與修習之道。


曲江家學


唐宋時期,或者其他朝代,它們可能沒有詩歌刊物,但不妨礙古人把優秀的詩詞流傳下來。

在古代,一般比較有名的人士,身邊都有不少知己,親友或跟隨者,這些人對名人的崇敬不亞於現在的追星,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有人記錄下來。

還有,歷朝歷代,都不缺文人雅士,他們間相互的詩詞,或哪裡聽到,收集到的好的詩詞等都會拿出來一同鑑賞,好的詩詞自然能流傳開去。


梅花大叔


李白,盛名於廟堂,萬眾傳播。杜甫,一生大多時間窮困潦倒顛波流離,交際圈子狹小,他的詩多觸及社會現實,極少朋友間的贈予,大多是自己保存。只是後來漸漸地被一些文壇名士所發現,由他們傳播開來。


原野的風鈴


詩集(晏殊等人,寫於帛上)、傳抄(李杜詩篇萬口傳) 、個人整理(杜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