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往事之生產隊的半拉子(原創首發)

現在流傳生產隊時幹活兒時的順口溜:“卯子工洗屌松,稀了糊塗一天工,隊長見了都發蒙,喊得歡幹得蔫,三分五分抽根菸。”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可能這是沒參加過生產隊勞動的人,閉門造車,主觀臆斷的結果。

生產隊幹活是講效率的,前面有打頭的帶著幹,後面有隊長看著,一個跟著一個,想偷懶那時不可能的。要不然生產隊怎麼有半拉子呢

東北往事之生產隊的半拉子(原創首發)

生產隊時期,有些家庭因為貧窮致使一些孩子半路退學,或者有些孩子一看到書本就腦袋疼,“蝲蝲蛄磕犟杆,不是那裡的蟲”,他們就早早的退學。這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在家待著也不是辦法,況且那時家家都不富裕。讓這些半大孩子參加生產隊勞動,掙點公分貼補家用,是不錯的選擇,同時生產隊也能緩解農忙時勞動力緊張的局面。但這些半大孩子幹活頂不住成人,就給他們開成人勞力一半的公分,並給他們起名叫半拉子。

東北往事之生產隊的半拉子(原創首發)

平時生產隊隊長分工時也極力照顧這些半拉子,如:安排他們放牛放馬,看青,跑腿等活計,如果到了農忙季節就沒法照顧了,會讓這些半拉子和成年勞力一起種地,鋤草,割地。半拉子都是毛頭小子,幹活兒只爭速度,不講質量。就是爭速度,也攆不上成年勞力,因為體力和經驗畢竟欠缺,但出生牛犢不怕虎,半拉子都有一股犟勁,有一種不服天朝管的衝動,有時為了鏟地快些,扒拉板子帶冒鋤的,把沒剷掉的草都埋在土裡。隊長說他幾句,他還不服氣,有時還會和隊長頂幾句,“我要會鏟地,我還掙一半工分?半拉子就幹這樣的活!”隊長那是生產隊的土皇上,誰得罪得起?這時隊長會說:“你幹不了這樣活計,那你去積糞造肥去吧!”積糞造肥就是到各家各戶去廁所挑大糞,挑到指定地點用土攪拌,堆成一大堆發酵。這個活計既髒又累,都是生產隊裡和隊長唱反調的人乾的活。半拉子到這兒,幹也不是,不幹回家還得遭到別人恥笑,“老誰家那小子,幹啥都不行,半拉子都幹不了,還能幹啥?將來就是個廢材。”所以這時就得咬牙挺著幹。

東北往事之生產隊的半拉子(原創首發)

我們生產隊有個叫鍾海的半拉子,因為他家哥兄弟多,他是老大,他沒念幾天書就輟學回家了,當時因為年紀小,幹不了啥,他就在家瞎混,今天去山上打鳥,明天到河裡捉魚,一晃鍾海就十五歲了,這小子這幾年別的本事沒學會,倒練就一副嘴皮功夫,俏皮話一套套的。鍾海剛參加生產隊勞動時,隊長讓他放馬,他讓馬兒吃一會草,就把馬拴到樹上,自己到一邊打鳥去了,沒過幾天這事就被隊長知道了,隊長說他把馬餓瘦了,他還不承認,還說隊長無中生有,隊長很是生氣。正趕上這時生產隊出民工修河堤,隊長就把他派去了。那時修河堤是兩個人用一個槓子抬一個筐,向上抬土,槓子中間掛著筐,每個人分別用肩膀扛槓子的一頭,儘管和鍾海抬一個槓子的田大叔把筐儘量向自己這邊挪了很長一段距離,那抬一筐土到河堤的上面,鍾海也累得渾身是汗,氣喘吁吁。鍾海乾了兩天,肩膀就磨出幾個水泡。渾身像散架子一樣疼,這時他的俏皮嗑也沒了,自己暗暗的哭泣,咬牙挺著幹。這時鐘海就暗暗發誓,總有一天要換個活法。

半拉子在生產隊勞動鍛鍊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使他們產生不安於現狀的想法。沒等生產隊解體,有些半拉子就到林區或礦區當臨時工自謀職業。沒走出去的半拉子也託門路學個瓦匠,木匠,鐵匠等手藝。

鍾海學的是瓦工手藝,生產隊一解體,他就到城裡基建隊去打工,後來自己成立建築隊,到如今成立了建築公司。如今在各領域有所建樹的農村人,有許多都是生產隊時的半拉子,他們初經人生磨礪,他們不安於現狀,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他們趕上好時代,正是他們功成名就的因由。

東北往事之生產隊的半拉子(原創首發)
東北往事之生產隊的半拉子(原創首發)
東北往事之生產隊的半拉子(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