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登堡為什麼能讓希特勒懼怕?

司馬長史


興登堡是誰?

一戰名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元帥,魏瑪共和國的第二任總統,希特勒曾經的頂頭上司,是二戰前唯一能夠壓制住希特勒的男人。

在他死後,希特勒才得以登上“元首”寶座,將德國徹底的法西斯化!

所以,他是希特勒當年最為忌憚的人!

那麼這個人,到底有何厲害之處?

興登堡是傳統的普魯士軍人貴族家庭出身,這一點從他名字中的這個“馮”字就能看得出來。(他叫保羅·馮·興登堡)。

“馮”是德國貴族專用,就跟俄羅斯的斯基、荷蘭的“範”一樣。

他十二歲就上了軍事學校,十六歲就在當時的普魯士王宮裡給王太后當禁衛,受到了濃厚的帝國主義薰陶。

19世紀的後半程正是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志的時代,他們的瘋狂的擴張,戰爭不斷。這給了興登堡一個成長的機會。

他接連參加了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並因為軍功擢升衛上尉;可不要小看這個上尉。在那個時代的德國,升軍銜是非常難的。希特勒在一戰戰場上拼了命的搞,捱了子彈才掙了個下士。

而後興登堡又進到柏林軍事學院學習,出來後直接來到了總參謀部,並在這裡得到了毛奇的欣賞,一路高升。

1903年興登堡當上了德意志帝國第四軍軍長!

1911年,64歲的興登堡退伍,似乎其軍旅生涯將會就此結束。

可是,僅僅三年後!

薩拉熱窩的的槍聲響起,一戰爆發,退伍的興登堡被重新徵召。

他的輝煌,就此開始!

興登堡當時就任的是第8集團軍主將,和參謀長魯登道夫搭檔,一戰時期最“珠聯璧合的一對統帥”的就此誕生。

他們第一戰便取得開門紅,在“坦能堡戰役”中幾乎全殲俄軍薩姆索諾夫集團軍,如此勝利對於整體戰線並不理想的德軍來說無疑的極其振奮的,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由此成為帝國的希望之星。而隨著毛奇的下臺,這兩位將星更是更是被推上前臺,成為了德軍的宣傳門面。

柏林修起了興登堡紀念埤,各地出現了許多以興登堡命名的街道廣場。

當然,興登堡的官運也因此而恆通順暢,數月之後便已經是帝國元帥,併成為了東線德軍的總司令。

在他的指揮下,德軍在東線連奏凱歌,打得俄軍節節敗退。

但是,早當時的德軍高層眼中,東線的俄國是次要的,他們的戰略重心在西線,他們要搞掉法國邊境的英法聯軍。結果東線戰場在戰況優勢的情況下,被抽調了部分兵力去西線。然而,西線不好打,德軍在凡爾登被絞了肉,東線也因為兵力被抽調給了俄軍以反撲的機會。如若不是興登堡及時穩住局面,東線就崩潰了。

因為在東線的良好表現,興登堡被任命為總參謀長,統領全軍。他上任之後,來到被動的西線戰場,著手建立了興登堡防線。

這條防線把英軍徹底的擋在了外面!

1917到1918這兩年,同盟國已經敗勢盡顯,是興登堡靠著過人的膽識和能力在苦苦支撐。期間他們還趁著俄國革命,打劫了人家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過隨著美國的參戰,同盟國敗局已定,興登堡也回天乏術。

最終結果咱們也知道,德國戰敗,帝國解體,變成了共和國。

但是興登堡雖敗猶榮,其在德國民眾以及軍隊中建立起了超高的威望。

1925年2月,隨著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艾伯特的病死,德國大選提前到來。興登堡在千呼萬喚中出來競選總統,並以1460多萬張選票的絕對優勢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這是極其難得的,要知道普魯士軍人出身的興登堡,對於共和並不感冒。他雖然是民主國家的總統,但他一點也不民主。

其心裡依然是嚮往帝國,同情德皇家族的。

他上任第二年就把德皇以及德國貴族們被沒收的財產還了,還賠償他們的損失。

他個人傾向獨裁,傾向戰爭,傾向右翼法西斯。

這也是為何他會把希特勒這個他眼中“最多隻能當個郵政部長”的波西米亞下士推上前臺的根本原因。

但是他高估了自己,更低估了希特勒,他那句著名的:我應該把盜獵者變成守林人。終究沒能成真。上臺後希特勒已經不受控制,他將帶著德國走向深淵。

而此時的興登堡已經無能為力,他已經八十多歲了,說話都說不利索。

希特勒為何會怕他?

第一源於興登堡的個人威望,得益於一戰中的表現,興登堡在德國有著極高的威望。特別是在德國軍隊內部,那就是神級別的存在。軍人出身的希特勒也不能免俗,特別是他經歷過一戰,對於興登堡有著發自內心的崇拜。

第二點興登堡的權勢比他大

前面說過,興登堡當總統後,傾向於右翼獨裁,是共和國裡面權力最大的人。而且他在民眾和軍隊裡面威望極高,希特勒需要依靠他。

其能夠成為總理,並帶著納粹肆無忌憚的擴張,這背後有著興登堡的助力。

所以,有許多人說,興登堡造就了希特勒!


白話歷史君


我是七哥

興登堡,是阻止希特勒奪得德國政壇大權的唯一一人,也是最後一人,他的存在,是對希特勒在德國建立獨裁統治的最大威脅。這也是希特勒懼怕興登堡的原因。(興登堡)

興登堡,少年從軍,歷經普法戰爭、一戰,功勳卓著,兩次經歷凱旋門。

而他本人也從一個少年少尉軍官,一度升任到排長、營長、將軍、參謀長,最後通過德軍最高統帥部,實質上掌握了戰時德國的最高權力。

這樣一位炙手可熱的軍事人物,在德國軍政界,地位顯赫。

一戰時期,統帥德軍東西戰線,實施坦能堡作戰計劃,左右著一戰戰爭格局;戰爭後期,憑藉軍事力量,威逼德皇、政界要員,奪取了德國統治的實質大權;

一戰失敗,興登堡作為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地位格外尊崇。一戰德國戰敗,失敗的消息傳遍德國,也點燃了德國革命的戰火。很快,德意志帝國被推翻,魏瑪共和國崛起。1925年,在右派勢力的勸誡以及支持下,興登堡獲得總統大選,開始為期10年的總統之路。

看完了興登堡的經歷,我們不難知道,作為一戰後期、魏瑪共和國時期,一個竭盡全力精忠報國的完美人物興登堡,在德國民眾心目中,宛若神話般的存在。而此時的希特勒呢?

1923年,啤酒館暴動,鋃鐺入獄,蹲了近兩年的大獄,25年才出獄,一切又要重頭開始。與此同時,興登堡在同年4月憑藉數千萬選票,登上總統大位。面對這種天差地別的境遇,希特勒恐怕不止是恐懼了,應該是絕望了。

隨後,經過近6年的奮鬥,希特勒以納粹黨黨魁的身份,見到了這位右翼勢力的領袖人物興登堡。雖然都是右翼勢力陣營的代表人物,但興登堡明顯不看好希特勒,認為這傢伙至多能當個郵政部長。

有了這位老大興登堡的輕視,希特勒的奪權大計,就開始出現隱患了。希特勒的政敵,積極阻礙希特勒奪得總理任職,為此,他們大力支持興登堡,排擠希特勒,使得希特勒無緣32年的總理任職。

1932年總統大選,興登堡在第一輪、第二輪大選中分別以49.6%以及53%的選票,壓倒性的戰勝獲得30%、36.8%選票的希特勒。在大選過程中,希特勒更加堅定的認為:在德國民眾的心目中,興登堡威望深遠,自己難以匹敵,而自己若要奪得德國大權,也只有向這位老大哥慢慢低頭了。

於是,在選舉過程中,希特勒提出了一個巧妙的口號:為了尊敬興登堡,那就投票給希特勒吧。這個口號,很有意思,言外之意,希特勒的諂媚味道就流露出來了:希特勒十分尊崇興登堡,為了能夠有足夠的身份來表示誠意,那麼就請廣大選民給我希特勒投票吧。

這種做法,不是很高明,明面看在給自己拉選票,實際上卻是在給興登堡拉人氣。對此,我想希特勒應該也是知道的,結果也可以預見,希特勒落選,但卻收穫了老大哥的好感。這裡,我猜想,希特勒在選舉中的這些舉動,多少都是做給興登堡看的,希特勒自然知道興登堡在德國民眾心目中的分量,自己的威望遠不如他,所以就來了這麼一出好戲。

獲得了老大哥的認可,興登堡對這位波希米亞下士,以及他的納粹黨,有了新的想法:“我要將這位盜獵者,變為守林人。”這不得不說,希特勒人際關係處理的巧妙啊。

很快,興登堡考慮再三,最終將法西斯勢力有緊密聯繫的巴本,扶上總理的位置,企圖安排希特勒與巴本共同組建內閣。但此時的希特勒便顯得的有些桀驁不遜,自認為納粹黨實力強勁,根本無需與他人共同組閣,甚至對外宣稱,自己以及納粹黨必須要奪得一切權力!

面對希特勒的囂張跋扈,興登堡十分惱怒,也不再顧同是右翼勢力的情分,大聲斥責希特勒以及納粹黨,對外宣稱,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自己絕不會將權力交給希特勒和納粹黨。

隨後,興登堡直接罷免了巴本,將與納粹黨敵對的施萊謝爾扶上總理的位子,而施萊謝爾本人則開始實施分裂納粹黨的計劃。對此,希特勒十分惶恐,知道自己錯了,此時的納粹黨實力有限,根本經不起興登堡與施萊謝爾的排擠。於是,希特勒先是找到巴本,表示道歉;又找來壟斷財團的人脈,幫自己給興登堡通融通融,乞求興登堡的原諒。

看到希特勒的良好表現,興登堡心滿意足,想繼續培養希特勒變成守林人。於是,在興登堡的支持與原諒下,希特勒終於順利進入內閣,隨後晉升為總理,開始自己全面奪權之路。

興登堡雖然支持希特勒的獨裁行為,但對希特勒還是有許多剋制。興登堡對希特勒的行為不滿意,就會時不時地出來敲打敲打希特勒,這也無形中,給希特勒的獨裁統治帶來了許多障礙。如希特勒為了清算政敵,在長刀之夜中處決政敵,最終在興登堡的警告下,才結束了這場違背國家法制的屠殺行動。(興登堡逝世)

最後,1934年8月2日,年老的興登堡死亡,希特勒再也不需要顧及什麼了。僅僅過了近兩月,希特勒就開始秘密擴充軍備了,為二戰備戰了。

我是七哥,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轉發!關注我,每天帶大家看看大千世界,提升認知!


歲七夸父


因為興登堡在德國人心中一直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僅次於俾斯麥的存在,希特勒不想尊敬也得尊敬。

毫不誇張的講,興登堡可是德國曆史上最出色的軍人,曾參與過幾十次大大小小的戰鬥;其中,興登堡曾參與過兩場對德國統一最重要,也是最必不可少的戰爭,那就是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並且,興登堡在這兩場戰役中表現的十分出色,在1866年(那會兒興登堡好像才19歲),他曾率領著一個排參加了普奧戰爭;在德國取得勝利後,興登堡還曾率領著他的那隻隊伍從柏林凱旋門通過。僅僅四年之後,興登堡再次率領著一個營參加了普法戰爭,之後又一次率領著他的部隊通過柏林凱旋門。之後,他憑藉著自己的履歷和經驗步步高昇:從營長晉升為上將,之後又當上了參謀長、師長……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興登堡已經成為了德國陸軍第四軍的軍長。


一戰爆發後,興登堡被任命為東線第八集團軍司令,沒過多久便在東線戰場上大敗俄軍,取得了坦能堡會戰的勝利,這場戰鬥也是興登堡的成名之戰;由於興登堡在東線戰場的表現極為突出,在1916年8月,興登堡被任命為德軍總參謀長。因為他的任命,暫時恢復了前線德軍的士氣,因此興登堡也一直以德皇的名義指揮全軍;即使到後來德國轉入了不利局勢,興登堡還依然主張要求採取防禦戰爭。

在德國戰敗後,協約國甚至把興登堡列為了二號戰犯,足以可見,興登堡的影響力在德國以及整個世界有多大。


在1925年2月,由於魏瑪政府第一任總統艾伯特突然病死,因此第一次總統選舉也就被提前到3月29日,在選舉中,所有候選人都沒有獲得絕對多的票數;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原德國海軍元帥提爾皮茨親自去勸說已經隱退的興登堡參加4月26日的第二次選舉。在選舉結束後,他直接以1460多萬的選票(大約佔全體選民的37%)被當選為總統,這跟他在戰爭期間打出來的威望是密不可分的。

但在興登堡擔任總統沒多久,德國國內的階級矛盾變的更加尖銳化,因此德國共產黨的影響在德國國內迅速擴大,這時候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會已經無法完全控制整個德國了。在這時候,興登堡在德國政府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凡是被國會拒絕的議案,只要興登堡在這上面簽字,那麼這份議案便會依照著魏瑪憲法的第48條而立即生效;興登堡的權利在這時候甚至超過了原來的德皇威廉二世,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德國的“獨裁者”。並且興登堡在任職期間,一直積極復活德國國內的軍國主義,比如公開支持保皇組織,比如要求德國駐外辦事處在掛黑紅黃的魏瑪共和國旗幟外,還必須掛黑白紅的德意志帝國旗幟;興登堡本人之前還擔任過“鋼盔隊”的名譽會長。在興登堡七年任期滿後,德國進行了下一屆總統選舉,而恰巧這時候,希特勒的納粹黨勢力在國內已經發展壯大,選舉也因此成為三股勢力之間的競爭:一邊是以希特勒為代表的納粹黨、一邊是以興登堡為代表的保皇派、一邊是以臺爾曼為代表的德國共產黨。在第一次選舉中,三方勢力誰也幹不過誰,但興登堡的支持率卻要高於希特勒;考慮到興登堡的威望和影響力,希特勒決定支持興登堡成為德國總統。


在興登堡成為德國總統後,其權利仍然非常的大,無限接近於獨裁。而為了回報希特勒在選舉期間對興登堡的支持,興登堡不顧國會和身邊親信的反對,仍舊決定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面對那些反對希特勒成為總理的人,興登堡說:“我應該把盜獵者變為守林人。”
雖然希特勒已經當上了德國總理,但是興登堡作為總統還沒死呢,如果希特勒要是惹到了興登堡,那麼希特勒的總理肯定也就當不成了。並且對當時的希特勒來說,只有依靠興登堡,他才可能在德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背靠大樹好乘涼,希特勒正是靠著興登堡這棵大樹,才最終為自己之後的獨裁統治打下了基礎。


二戰吐槽君


看看下面這張照片,希特勒和照片中的人握手時都不敢抬頭。這位身材魁梧,不怒自威的人就是興登堡,他就是那個讓希特勒異常懼怕的人。


近代德國有兩個人非常出名,一個是為德意志統一做出不朽貢獻的俾斯麥,一個是挑起二戰的希特勒。然而他們二人之間還有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為魏瑪和國的總統興登堡。

希特勒之所以懼怕興登堡,第一是因為興登堡的資歷,第二是因為興登堡在德國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興登堡的資歷

興登堡的父親德國的少尉,在崇尚武力的普魯士軍人薰陶下,興登堡從小就被父親送到了軍事學校學習。

軍事學校中,興登堡接受的是忠君愛國的思想。在這種環境下,興登堡對德國的王室異常忠心,這也對他一生行為都產生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學校畢業後,興登堡追隨俾斯麥參與了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在戰爭中,他表現勇猛,戰後也成為了軍人代表,參加了凡爾賽宮鏡廳的典禮,這件事也讓他一生引以為傲。

1903年,興登堡憑藉傲人的戰績以及巨大的影響力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擔任了第四軍軍長。1911年時,64歲的興登堡選擇了退役,過起了悠閒的生活。

樹欲靜而風不止,很快一戰爆發了。軍人的天職和榮耀在召喚他,此時的興登堡因為了忠於祖國、忠於德皇,以近70歲的高齡再次參軍。

一戰前期,興登堡和搭檔魯登道夫在東線戰場擊敗了沙俄,兩人也憑藉巨大的影響力成為了德國實際的統治者。但到了一戰後期,德國國內起義不斷,協約國步步緊逼,最終德國以失敗收場。



興登堡的威望

一戰時,興登堡已是德國的元帥,是德國實際上的領導人,而此時的希特勒只是一個在戰壕中挖土的下士。兩個人之間有著巨大而又不可逾越的鴻溝,這種狀態直到興登堡去世也沒有改變。

一戰之後,德國成立了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去世後有7人競選總統,由於這7人在德國威信不足,所以有人提議讓隱居的興登堡做總統。

議案提出後,德國大部分人都把手中的選票給予興登堡,因為在他們心中,興登堡就是他們的守護神。1925年,78歲的興登堡做了魏瑪共和國的總統,



1929年,席捲全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到來,德國經濟無比蕭條,德國人心中復仇的怒火更加旺盛。他們認為是協約國奪取了他們手中財富,就這樣,蠱惑復仇的納粹黨在議會中席位不斷增加,成為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看到納粹黨崛起後,興登堡在1931年會見了納粹黨首領希特勒。會見結束後,興登堡對希特勒全無好感,他對自己的親信說希特勒最多隻能當一個郵政局長。

1932年,興登堡總統任期已滿,本已經決定退休。然而納粹黨卻在此時輕視諷刺自己,於是興登堡再次競選總統,這一次參加競選的還有希特勒。



第一輪競選,興登堡票數遙遙領先於希特勒,第二輪時兩人差距更大。此時希特勒明白了自己的威望與興登堡相比有著雲泥之別。眼看競選無望,希特勒打出了尊敬興登堡的口號。

希特勒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興登堡也對希特勒產生了好的印象。於是在興登堡連任總統後,竟然萌生了“將盜獵者變成守林人”的想法。就這樣,希特勒通過不斷地討好興登堡而被任命為了總理。

1934年,87歲高齡的興登堡病危,希特勒到他的莊園去探望他。彌留之際,興登堡竟然對著希特勒叫了一聲“陛下”。



興登堡去世後,對於希特勒而言,獨裁路上的唯一障礙被消除。他再也不用畏首畏尾,反而積極的擴軍備戰,最終將整個世界拖入戰爭的深淵。


我是越關


政治家是要懂得進退的,在時任德國總統興登堡作古之前,剛剛組閣的總理希特勒地位其實並不鞏固,如果惹毛了這位老將軍,希特勒辛辛苦苦爬上來的位置很可能分分鐘化為泡影,興登堡當時具備這樣的威望與權力。



(德國總統、陸軍元帥興登堡)

興登堡是德軍名將,早年參加過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1903年已晉升陸軍上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興登堡因在東線大敗俄軍而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而此時未來的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還是個“波西米亞下士”,估計只能夠充當“興粉”的資格。

這種巨大的軍中地位差別,使希特勒在興登堡面前必須放低身段,畢竟在尚武的德國,普魯士軍官團的等級森嚴是一個傳統,如果希特勒在興登堡面前放肆,那就是在與整個軍官團和德國陸軍為敵,是極度愚蠢的。



(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組閣)

希特勒在1933年1月30日被興登堡任命成為總理時,德國最具實力的勢力仍是被裁減到10萬人的“國防軍”,它具有超然於政治的獨特地位,且效忠於憲法規定的武裝部隊總司令興登堡,幾乎可以決定一屆內閣的生與死。

而國防軍對這個留著分頭的奧地利人並不感冒,希特勒想要問鼎權力頂峰,只能暫時選擇尊重興登堡以及給國防軍拋媚眼,包括清洗羅姆和衝鋒隊也是在興登堡和國防軍的壓迫下進行的,欲成大事,先裝孫子,希特勒看來深諳此道。



興登堡1918年作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隊總司令,曾經迫使德皇退位,有點類似於遙遠的東方那個叫袁世凱的角色。但興登堡卻由此在當時的德國“神話一樣的存在”,不僅得到了許多右翼勢力的力挺,還得到民主黨派的支持,總統任期居然是一屆七年,儘管納粹黨發展迅猛,希特勒也於1932年嘗試著與興登堡競選總統,結果仍然失敗,事實也使納粹認識到興登堡暫時還是無敵的存在。

在競選總統的第二次投票中,興登堡獲得53%的選票,希特勒則獲得36%,兩個人遙遙領先於其它候選人,但興登堡的民意支持率仍然是希特勒不能逾越的,身後雖已沒有對手,但前面有座山,山崩之前,他只能選擇“忍辱負重”。

(希特勒故作恭順)

興登堡在這一時期也不太待見希特勒,始終沒有支持由希特勒組閣,但是納粹黨控制了國會,不停地用各種手段阻撓總理施政,歷經兩屆毫無作為的短命內閣後,興登堡無奈之下終於任命希特勒為總理,但仍然對其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換言之,希特勒和納粹能成為合法的執政黨,興登堡的態度至關重要,他和他的黨必須恭敬著。

對於總理希特勒來說,比較欣慰的是興登堡已經是85歲高齡,多次出現過因病神智不清的情況,熬死這位老將軍是早晚的事情,而在此之前,還是夾著尾巴為妙。



因此,希特勒上臺後一邊操縱國會賦予他更多的權力,一邊對興登堡大拍馬屁,甚至舉辦專門的慶典來取悅之。納粹內部曾有武力推翻興登堡的聲音,希特勒權衡再三放棄了這一念頭,風險係數太大。

果然,1934年8月2日興登堡病逝,在其病重期間已拉攏好陸軍、基本攫取全部權力的希特勒隨即就任德國總統,然後把集總統和總理於一身的職務修改為“元首”,從此結束“共合國”的政體,開始了他的獨裁政治,把德國逐漸帶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


度度狼gg


興登堡是德國曾經的戰爭英雄,參加過普法戰爭,崛起於一戰,在當時德國民眾的心理有著崇高的威望。

從希特勒當上納粹黨黨魁到登上總理寶座,再到成為國家元首,他一步步的突破眾多的限制,這其中既有容克地主和資產階級的縱容,又有軍隊的默許和接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德國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的態度。

1. 對希特勒厭煩

興登堡雖然同樣仇視蘇俄,但現在更厭惡希特勒,在1932年7月的大選中,納粹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之後,希特勒提出出任德國總理的要求,興登堡斷然拒絕,表現出來明顯的警覺,說“決不能把國家政權交給一個有獨裁傾向的政黨。”

之後,又有幾次容克地主貴族聯名上書請求希特勒出任國家總理,都被興登堡否決。並且在即便勉強同意希特勒出任總理後,採取一些措施對其限制,一是內閣大多數成員由興登堡決定,二是國防部長由興登堡任命,三是總統不單獨接見希特勒,四是握有軍權,隨時有權解散政府。

2.希特勒的諂媚與蠱惑

興登堡上述的活動延緩了納粹政權的建立,也引起了希特勒的嫉恨。為此狡猾的希特勒暫時偽裝起來,表現出極其討好奉承之態,在公開場合,不斷的引用興登堡的某些話作為指示,帶有奴太的討好興登堡總統。

一次,為了取悅興登堡,希特勒特意將新國會的開幕選在 3 月 21 日的菠茨坦衛戍部隊教堂,並且在隨後的講演中讚頌興登堡的偉大貢獻,在講演結束後走到興登堡面前深深地鞠躬,緊緊的握手。

這把興登堡感動的熱淚盈眶,誰還會懷疑希特勒曾經的行為呢?最後興登堡授予他全部的權力。

3.興登堡的失誤

1933年《授權法》頒佈,取消了國會的立法權,政黨紛紛解散,希特勒建立獨裁統治的步伐明顯加快。

晚年的興登堡思想僵化,觀念陳舊,狹隘的觀察力,使得其最後的政治生涯黯淡無光。

特約嘉賓:一枚蜻蜓。


秦右史


德國人喜歡用人名命名軍艦,反過來說,能夠用軍艦被冠以自己名字的都不是等閒之輩。比如俾斯麥,提爾皮茨,格奈瑟瑙,沙恩霍斯特,布呂歇爾,馬肯森。



而興登堡的名字赫然也在其中一列,興登堡號戰列巡洋艦於1917年5月10日交付德國海軍。可以想象能活著看到以自己命名的軍艦出征這是對大的榮譽和自豪。


另外,德國曆史上,最稀有最高規格的鐵十字勳章——星茫大鐵十字勳章,只授予過兩人,一位是拿破崙時期的布呂歇爾,一位就是興登堡。希特勒如果贏了應該會給戈林。

星茫大鐵十字的授予證明了興登堡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在一戰中的極高聲望,甚至超越了馬肯森和魯登道夫。

最典型的例證就是1932年的總統競選,不過希特勒害怕興登堡倒有點過了,準確說是忌憚。如果能討好就儘量討好。而興登堡雖然威望高,但此時的德國正處於各階層黨派的分化奪權之下。

支持興登堡的大多是社會黨人,工會,勃魯寧的中央黨的天主教徒和一些中產階級政黨分子。而支持希特勒的大多是納粹黨,北方上層階級新教徒,保守的容克和一些保皇派。

戈培爾在國會中攻擊興登堡是“逃兵的黨的候選人”,因為這樣侮辱總統而被逐出國會。而共產黨攻擊社會民主黨支持興登堡是背叛了工人階級,因此提出了自己的候選人,共產黨領袖恩斯特·臺爾曼。

由此可見,興登堡雖然是總統,老元帥,但卻不是用高壓恐怖政策維持統治的獨裁者,這也是魏瑪德國部分民主性質的證明。

因此希特勒害怕興登堡的確是不必要。但興登堡的威望在國內依舊是第一是無疑的。

1932年3月13日選舉結束後,興登堡得票49.6%,希特勒是30.1%,由於沒到50%,因此進行了第二次競選,4月10號競選結果是興登堡達到了53%,希特勒是36.8%

或許單單這個結果不意外,但我要說的是,1932年時興登堡已經整整85歲了,這是個1847年出生的人物……

興登堡背後的陸軍和容克地主是希特勒極其看重的。


普魯士之魂


說到希特勒懼怕興登堡,我認為未必。以希特勒的性格,大約是很少有什麼人什麼事,可以讓他感到畏懼的。希特勒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表現出對興登堡的極大尊重,這倒是真的。希特勒對興登堡的尊重,可能是發自內心的,畢竟希特勒在戰場上拼殺過,士兵對元帥,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當然,希特勒對興登堡的尊重,也可能是希特勒識時務之舉,是他自知不足以匹敵的韜光養晦。畢竟,在1934年以87歲高齡去世之前,興登堡都深得德國人民的愛戴。興登堡被認為是二戰前,唯一能夠控制住希特勒的人。但實際上,興登堡卻是給希特勒架了梯子的人。

出生於1847年的興登堡,參加過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見證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並參加了建國典禮。早在一戰前10年,他就已經晉升為上將。一戰爆發後不久,已經退休榮養的他,又被德皇威廉二世召回,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在東線作戰。

擔任他參謀長的,是小他近20歲、才華橫溢鋒芒畢露卻沒有貴族頭銜的埃裡希·馮·魯登道夫。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搭檔,被稱為德國軍事史上的“超級黃金組合”,對德國軍隊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後來,這個“超級黃金組合”也毫無例外地破裂。

興登堡指揮的坦能堡戰役,德軍完勝俄軍,以2萬人的傷亡,擊斃打傷俄軍13萬人、俘虜14萬人,導致俄一集團軍司令自殺,進入東普魯士的俄軍被一個不剩地趕了出去。坦能堡戰役成為戰爭史上的經典案例,興登堡個人的軍事聲望,也因此達到頂峰。

此役之後,興登堡晉為陸軍元帥,這是1914年的事情。一戰之後, 72歲的興登堡再次解甲歸田。但是,由於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突然病故,大選中又無一人勝出,興登堡受邀再次出山,當上了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他這總統一當,就是近10年。

反觀希特勒,到1917年時才只是一名上等兵。後因受傷撤回國。所以無論資歷、地位、影響力,在納粹黨取得政權之前的若干年,希特勒和興登堡,都完全沒有可比性。1932年的總統選舉,第二輪時候選人就是興登堡和希特勒。希特勒的口號是“尊敬興登堡,選舉希特勒”,但還是敗給了興登堡。

興登堡的晚年,雖然沒有希特勒極端,但也傾向於通過復活軍國主義,來複興德意志。所以,他對納粹黨雖有所壓制,但對希特勒本人,卻在控制中有限度地支持。一旦希特勒表達出“歸順”之心,他也樂得啟用他。何況那時,納粹黨和希特勒的影響力,已經勢不可擋。

而興登堡,卻在一天天老邁。種種情勢之下,1933年初,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第二年,興登堡逝世,希特勒從此大權獨攬。


世界真的很大


如果說希特勒是德國人當時的神,那麼興登堡就是德國人之前的神,當一位神遇到先神之時,也只能表示敬意!

興登堡在德國具有絕對的威望。曾參加了普奧、普法等大型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56歲晉升上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於在東線坦能堡會戰中擊敗俄國,興登堡大放異彩,自此晉升為陸軍元帥。

一戰後,尤其在脾斯麥死後,興登堡成為了德國人們的希望,在人民、特別是軍人心中具有很大的聲望,就連德國後來著名軍事家曼施坦也算是他學生之一。正因為德高望重,他在1925年也是以巨大優勢當選總統。

希特勒是德國軍人,對於這樣一個人,他當然也是充滿敬意!再說這個時候希特勒在興登堡眼裡也是不值一提,希特勒一戰時才是下士,而興登堡已是元帥,兩人完全不在同一級別。

地位上的崇高,加上級別上的的威壓,希特勒早期對於興登堡的確是害怕。

但這種害怕僅停留在早期,在後來希特勒逐漸成長,希特勒野心也逐漸上升,他有了政治家的思維,對興登堡已沒有恐懼,而是想著利用他。

他依然在興登堡面前表現出軟弱、聽話,但這只是為了讓興登堡對他沒有戒心。果然興登堡一看到希特勒在自己面前這般模樣,當時就表示:“希特勒最多能幹個郵政部長。”

希特勒甚至在1931年大選中,出人意料的喊出口號支持興登堡,讓興登堡再次當選總統。希特勒雖然這次與總統徹底無緣,但卻博得了興登堡的好感,讓興登堡對他的態度有所轉變。

這個時候興登堡雖然對納粹黨仍有點擔心,但看到他們的頭子希特勒這般表現,也是鬆了口氣,甚至在1933年正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因為他認為希特勒很怕他,自己有能力將希特勒這位盜獵者訓成守林人。

不過軍人還是玩不過政治家,希特勒借助興登堡成為總理。在已87歲的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本性畢露,宣佈取消總統和總理,自己就任元首,開始獨裁統治。



希特勒對於興登堡前期是帶有敬仰的害怕,後期則是出於政治目的的裝作害怕。


夏目歷史君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這位當時世界上最具權勢的帝國領導人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在德國更是權勢滔天,然而這樣的一位野心家其實也有一位非常害怕的人物,希特勒在他面前始終畢恭畢敬,握手時也都是始終低著頭。

這位讓希特勒如此恐懼的人就是時任德國總統興登堡,興登堡在世時如果希特勒得罪了他,那麼希特勒所有一切努力都將白費,興登堡擁有那樣的威望和權力。保羅·馮·興登堡是德國名將,參加過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56歲的興登堡晉升為上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興登堡因為在坦能堡會戰中擊敗俄羅斯軍隊晉升為陸軍元帥,未來的第三帝國元帥阿道夫希特勒還只是個“波西米亞下士”,在陸軍元帥面前,希特勒必須放低身段。

後來78歲興登堡成為德國總統,他巨大的聲望和軍功讓他在德國國內擁有巨大的聲望。在尚武的德國,普魯士軍官團的等級森嚴是一種傳統,在沒有完全掌握德國之前希特勒必須向興登堡面前低頭。興登堡1918年作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隊總司令,曾經迫使德皇退位,但興登堡卻由此在當時的德國“神話一樣的存在”,不僅得到了許多右翼勢力的力挺,還得到民主黨派的支持,總統任期居然是一屆七年。

雖然那時的納粹黨已經崛起,但對興登堡卻完成無法構成威脅,希特勒曾經嘗試著和興登堡競爭總統職務,但卻在選舉中完敗。這也讓希特勒認識到興登堡是無法戰勝的,幸好興登堡年事已高,對於希特勒來說熬死這位老元帥是早晚的事情。最初興登堡根本看不上希特勒,他曾經在會見希特勒後說希特勒只配做一個郵政部長,根本不可能成為總理。

他很不喜歡這個留著分頭的奧地利人,然而希特勒的低眉順目讓興登堡很很受用,這位掌握德國10萬國防軍的德國總統最後還是將希特勒任命為政府總理。因為當時希特勒已經掌握了德國議會,興登堡任命的短命內閣根本無法有所作為,雖然興登堡妥協了,將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總理,但他對希特勒還是很警惕的。

希特勒掌握權力後始終不敢武力推翻興登堡,而是隱忍不發,一直等到興登堡病逝才就任德國總統,然後把集總統和總理於一身的職務修改為“元首”,從此結束“共合國”的政體,開始了他的獨裁政治,把德國逐漸帶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興登堡原本是唯一一位能阻止希特勒野心的人,但由於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陳舊的思想和狹隘的觀察力最終還是將德國和全世界拖入了戰爭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