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國產良心都不火,也太難了

有一種節目,總愛跟時代死磕。

我們越快,它越沉穩;

我們越輕浮,它越厚重;

你越是忽視它。

得。

它偏要以更強的姿態迴歸,打你臉。

今年還是一樣。

按照約定,它回來了——

《一本好書 第二季》

開播就超越第一季的高分,豆瓣9.5

但看評分人數,大幅下降——

從2w(第一季),到800(第二季)。

不得不說,它太難了。

從一開始,《一本好書》就是反潮流的。

在大家紛紛拿起手機、IPad、遊戲機的時代,它要重新打開書本,激活文字。

不僅如此。

它還很“貪”

導演關正文,他製作出第一個文化類爆款綜藝《見字如面》。

但後來我們發現,這只是在為《一本好書》鋪路。

關正文沒有滿足於前者片段式的簡單複述、誦讀。

上來就是大製作——

360度全景舞臺,用舞臺劇的形式,演繹一整本書

將書中的精氣神和價值觀傳遞給觀眾,一滴不漏。

為的,是成為大眾讀書的“試衣間”。

節目唯一心願——“帶動大眾去讀一本好書”。

逆勢而上,難題太多。

編劇難。

每一期,要搬上舞臺的都是知名度極高的文學作品。


9.5國產良心都不火,也太難了


△ 第一季第3期《三體》

既要留存精華,又要適應舞臺話劇的特定演出方式和節目時長,還要儘可能契合原著氣質。

演員難。

面對現場觀眾同時又面對攝影機。

到底是要話劇式的誇張演繹,還是影視劇的細膩精確?

不好拿捏。

製作難。

每期只有兩天的拍攝時間。

佈景、燈光、道化服、排練調整……


9.5國產良心都不火,也太難了


所有人,幾乎都像在打仗一樣不眠不休,生怕傳達不出一本好書的深刻和美妙。

第一期,第一本書,是經典鉅著《紅巖》

出版於1961年,作者羅廣斌、楊益言。

講述的,是1949年重慶,國共兩大陣營最後的殊死對抗。

許雲峰、江姐、雙槍老太婆、小蘿蔔頭……

一系列廣為人知的英雄形象,都誕生自這本小說。

你想打哈欠了?

Sir懂,節目組更懂。

現在花大心思去介紹一本紅色長篇小說,吃力不討好。

別說爆不爆款了。

現場幾百個觀眾,有幾個人看過原著?

導演說幾百個聽眾

只有幾個人看過《紅巖》

這個我覺得很震驚

讀書人覺得震驚,但這就是不可忽視的現狀。

正因此,才更有必要讓大家重新認識並記住《紅巖》。

因為它關乎一段所有人都不該忘記的歷史。

關乎一種換來我們今天安定生活的鮮豔顏色——

紅色。

地下黨,以秘密方式進行諜戰的黨組織。

當時,重慶地下黨的最大對手,是軍統。

對手多強大?

許雲峰(於震 飾)走出書頁,三言兩語描述出該組織的恐怖——

這是一個不受任何法紀約束的組織

可以隨意地調動軍隊 警察

憲兵 特工等一切力量

可以隨意使用監視偵察

刑訊逼供

綁架暗殺等一切手段


9.5國產良心都不火,也太難了


相比之下,地下黨的散兵如何周旋?

諜戰片的刺激,被舞臺煥發新生——

地下黨的秘密工作,要依靠聯絡站作為情報交換的場所。

為了躲避追蹤,必須不斷建設備用聯絡點。

沙坪壩書店,就是聯絡站點之一。

故事從這裡開始。

沙坪壩的負責人,是為秘密書店提供經費的甫志高(荊俊威 飾),也是日後出賣了所有人的叛徒。

但此時,他雄心勃勃,一心想利用書店在重慶開拓文化戰線,真誠地想為革命事業作貢獻。

這不。

書店裡常有進步青年往來,坐在一塊闊論政事,抨擊時弊。

為了給雛鳥輸送“養分”,店內還偷偷販賣違禁書籍。

不僅如此,對於因為辦激進報刊而遭退學的年輕人,陳松林也一併接納,讓對方在書店打工吃住。

革命事業欣欣向榮?

許雲峰當即給觀眾指出了他們的錯誤。

大家注意看一下上面這一段

已經暴露了我們的同志

缺乏秘密諜戰工作經驗的漏洞


9.5國產良心都不火,也太難了


錯在哪?

地下工作,必須保持灰色。

作為秘密聯絡站,理應隱蔽、低調,絕不能這樣大張旗鼓。

沒有核查外來人的身份,也沒有向組織報備,就貿然讓對方入住聯絡站,更是錯中之錯。

果然,舞臺一轉,剛才還在書店裡義憤填膺的“進步青年”,已換上陰鷙的面孔,向軍統上級彙報情況——

他是個間諜。

經驗豐富的許雲峰憑靠直覺,下達了“馬上撤離”的命令。

當他們前腳剛離開沙坪壩,軍統特務們後腳就圍住了聯絡站。

許雲峰一行人能不能躲過軍統的追捕?

甫志高又為什麼叛變?

穿插在讓人神經緊繃的演出中的,是兩位專業嘉賓的點評。

《一本好書》沒有停留在對沖突的沉迷之中。

書本、文字的魅力,遠不止在劇情。

嘉賓以現代的視角和獨到的見地,帶觀眾從緊張的劇情中抽離,從而對這本書有更為客觀、深入的理解。

比如,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的許子東這樣反擊《紅巖》“黑”——

他們只看到《紅巖》神化

就是那個超人的部分

他們沒看到

它的超人有人性 常人的部分

信仰問題是超越人性

但超越人性是從人性的基礎上去的

短短90分鐘的舞臺表演,《紅巖》的人性部分被完好地體現了出來。

它甚至不吝於給叛徒甫志高一次獨白的機會,向觀眾細細展示他叛變前後的掙扎。

如果是你

你不會考慮

在革命勝利之後

自己的功績 地位和發展嗎?

一番講述後,甫志高黯然地撐起傘,回到戲中。

等待他的,是被軍統逮捕監禁,繼而為保全性命出賣同伴,為後人所不齒的命運。

或許,今天站在甫志高的立場,我們很難責怪他的選擇。

畢竟“命沒了,可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但隨後,許雲峰等共產黨員在獄中的表現,又讓人驚詫於信仰給予他們的力量。

面對軍統頭子徐鵬飛的軟硬兼施,48種刑具輪番伺候,和條件優厚的誘降。

許雲峰沒有動搖。

只有在看到夥伴一個個因為他受酷刑,甚至喪命時,他才難以抑制地流下眼淚。

明明按地下黨規定,凡是被捕就相當於即刻脫離黨組織,且不會再受到信任和重用。

他們早已沒有赴死的必要。

明明一句話,許雲峰就可以救下所有人的命,為什麼不?

因為“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自由,不能用另一種奴役來交換。

因為他們今天的犧牲,是為了以後千千萬萬人不再經歷這樣的犧牲。

這是我們的理想

你們不會懂的

就像許雲峰指著徐鵬飛鼻子說的,“將來,我們的子孫,和你們的子孫,都會記住我們。”

用血肉和靈魂淬鍊的,是那一輩人堅定不移的革命信仰。

《紅巖》的主題,正是一代人精神信仰的堅守。

第一本書,是激情歲月,人性掙扎。

第二期,馬上換了風格——

這次你們熟悉,老舍的《駱駝祥子》

我們都聽過,但多少人真正理解?

看完節目,你會詫異。

李成儒老師一身長衫,一口地道的京腔一出,就把所有人拉回了百年前的老北平。

這一場,李成儒大量的旁白貫穿全劇,語氣冷峻又夾雜戲謔。

彷彿在旁註視祥子命運的你我——一個個不動聲色的看客。

一百多年前,北京,街上有了汽車。

但多數富裕點的人家出門,還是習慣叫人力拉的洋車。

祥子,就是一個從農村進城拉洋車的車伕。

他年輕,手腳有使不完的勁。

祥子沒別的大盼頭,就想攢個100塊,能有一輛自己的新洋車,不再給車行打工。

戰爭打起來,祥子倒還慶幸。

他們這些專賣手腳的哥們兒,因為戰爭,一律貴了起來。

祥子拼了命地拉活,攢錢,終於圓夢。

老舍對那輛夢想之車的形容,字字生動——

弓子軟得顫悠顫悠的

連車把都微微地動彈

那車箱漂亮

墊子是那麼幹淨

喇叭是嘎嘣兒地響

祥子飄了。

覺得北京城就是好,能讓愛奮鬥的人,都滿足自己的“小確幸”。

只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戰火在擴大,祥子寶貝的洋車,在一次紛亂中,給軍隊劫了。

他懊喪極了,又看到路邊有幾頭駱駝,便牽了回城裡去。

路上,遇見一養駱駝的大爺,祥子想把駱駝賣給他。

大爺無奈地答道——

誰買得起呀?

這年頭,不是養駱駝的年頭咯。

祥子沒有醒悟,一心想的,還是他的洋車。

他還是起早貪黑,辛勞得像一隻傻駱駝。

只為再攢夠一輛洋車的錢,自己做自己的買賣。

然而,就像點評嘉賓史航所說的,“整個世界是個順勢的大滑坡,讓你只能目送。”

沒有人能夠倖免。

祥子戰戰兢兢地把一枚枚血汗錢都存在葫蘆瓦罐裡,寶貝似地護著。

也還是免不了給靠出賣“亂黨”賺外快的特務搶奪了過去,砸碎在地。

卑微到塵土裡的願望,終究一場空。

結局,祥子顫聲說道——

怎麼那麼冷啊

什麼XX世道啊

可能他一輩子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等待他的,總是無盡的悲慘和破敗。

但我們終究懂了——

老舍是用一個小人物信仰的破滅,映照一個時代的搖搖欲墜。

演出結束後,還有參演演員採訪。

Sir記得最清楚,是李成儒老師解釋自己參加《一本好書》,出演《駱駝祥子》的理由——

我年輕的時候

一九七八年在東城區話劇隊

演過《駱駝祥子》這個話劇

然後我的老師董行佶先生

又朗讀過這本書

六十年代年人藝把它搬上舞臺

凌子風先生

又在改革開放之初把它搬上了銀幕

傳承。

名著經典,必須有人來傳承。

但看看這些節目裡主創、嘉賓、演員的年齡表,Sir不禁心酸:

李誠儒,65歲;

關正文,59歲;

許子東,65歲;

王勁松,51歲……

唯一還算年輕的演員,只有週一圍。

為什麼他們會在臺上,為什麼他們仍在臺上?

他們知道,自己已是“過時”的人了。

但他們更知道,即使這是娛樂氾濫,人心浮躁的時代,也必須有人守住清醒的底線。

就像每期結束,節目都會留下那句話——

去讀這本書吧。

《一本好書》,不是一場故作深沉的文化秀。

它不是為了再給過去添註腳,或者為你提供一次炫耀性質的打卡。

好書,和好電影一樣,像鏡子。

每個人都能從中看見自己。

不要走太快,不要丟掉「一本好書」。

因為那樣,你很可能會丟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