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李國慶摔杯子:人生如戲,全看演技

這個事情出來很久了,網上的解讀可以說把能聊的都聊過了。

無論是李國慶為了老婆不給自己洗襪子當眾埋怨,或者噹噹夫妻店股權鬥爭的那點事。

我今天聊的,和這些都無關,我給你們展現另一個維度,從我們讀者的一個故事講起。

我們有位讀者朋友給我講了自己當下遇到的一件事,想讓我表達下自己的看法。

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他是一枚工程師,俗稱碼農,身處某個集團,負責軟件項目,最近遇見了這麼一起糟心事兒。

他們集團下屬有個子公司上市了,他的上司也就是部門經理這一級的,分了股票,目前還沒有解禁,當然,他沒分到,他分到的是另一個子公司,目前距離上市遙遙無期。

他上司的上司,也就是公司的項目總監,自己在公司外面開小公司,把自家公司的事交給自己下屬的部門,也就是他所在的部門去做。

這些項目名義是掛在他們集團裡的,實際上呢,乾的是總監的私活。這就是所謂的做黑項目。

這件事東窗事發了,這位總監被開了。

很顯然,他的上司也就是這位部門經理,不太可能不知道,因為要配合,這一點,其實他們公司高層心知肚明。

但這裡面有一個權衡的問題,皮包公司畢竟是這個總監名下的,這件事畢竟是他主導的,他的下屬,那幾個部門經理,即便參與了,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迫。

很現實,你的上司讓你這麼幹,你能怎麼辦,告他?萬一告不倒自己就掛了,這就是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

所以我相信即便他們集團高層們猜到了這名總監的下屬們都配合過,但不見得會立刻就動手。

有句話叫法不治眾,現在動手把幾個部門經理都換掉,影響面太大,公司的運營就亂了。

據他說上面怎麼處理的呢?派了這名被開掉的總監昔日的冤家對頭,另一名總監,把他名下幾個部門一股腦接收了。

這種局面下,你懂的。

從他們這些具體工程師的角度看,有兩個損失。

一、自己曾經的功勞沒了,幹了很多年,其實幹的不是公司的事而是總監的私事,雖然自己是執行者,被騙了,但很顯然,公司不可能把你被騙乾的那些私活給你計入公司的功勞簿裡。

二、自己曾經賣給上司的人情沒了,幹了很多年,其實就是站隊伍,站在昔日總監的隊伍裡,為了他的紅頂子加了很多年班,但是他的頂戴被摘了,那賣給他的人情,也就打水漂了。

那麼從他們的上司,也就是這位跟錯了總監的部門經理的角度看,問題更嚴重。

你想嘛,昔日肯定幫著自己的上司與這位對頭總監作對過無數次,很多時候做下屬的還得主動當槍使,得罪人的事情得自己先幹,給上司留有餘地。

人家首先從情緒上就不會待見你,這只是其一。

其二呢,昔日你的頂頭上司讓你安排了那麼多黑項目,你怎麼可能不知情呢,所以於公司其它高管的心裡,大家也只是不揭破而已。

不揭破是因為你暫時還有用,還要用你來完成過渡。

可是站在這位部門經理的角度,他必須得熬呀,熬到股票解禁,如果在這之前被掃地出門,私企裡你懂的,很可能讓你啥都沒有。

所以,這是一場博弈。

站在這名部門經理的角度,他要做的就是極力要求屬下與自己同心同德,結成小團體。

只有自己手裡的兵都只聽自己的,是私兵,自己才能讓上面投鼠忌器,才有希望熬到股票解禁。

那你反過來,站在那位接收大員,那位新總監的角度,他要做的,就是極力打破你這種企圖,儘快把你掃地出門。

我們這位讀者現在遇見的就是這麼一個處境,據他說。

新總監極其頻繁的找他,要求他交出項目,交出代碼,跟他混,而且新總監成立了和他們項目一模一樣的軟件小組,做的事情都一樣。

新總監的意思很清楚,我的資源比你們這個小部門大無數倍,取代你只是時間問題,你現在帶著代碼投靠我,還能趕上最後一班車,你要是拒絕,跟你原來的部門經理一條道走到黑,那隻能是風吹落葉。

那麼他的直接上司,這位部門經理,要做的,正在做的,只能是帶著小團隊拼命的加班,企圖以少勝多,企圖把自己的項目做大,並且有客戶,讓新總監無法取代自己。

我們這位讀者夾在裡面很難受,問我怎麼看。

我理解他的處境,他當下的選項有這麼幾種。

一、背叛舊主,帶著代碼投靠新總監。

好處是有限的,具體多少要談,但我相信不會大於一個項目負責人。

這道理很簡單,發股票不是這個層面的事情,別說總監,他上面的高管也沒權限,最多能寫報告把某些重要的技術人員羅列上去,等著整體股票分配方案下來,看是否能給你多分一點。

給位置,那最大不過是個項目負責人,這就是這位讀者目前的位置,相當於他保住了自己在公司的作用。

壞處也是有限的,他得罪了自己的直接上司,短期內,必然穿小鞋,但小鞋也是有限的。最多考評給低點,年終獎少拿點,也就到此為止了。畢竟,從前景看,自己的上司在這家公司裡沒什麼未來,那也自然也沒什麼威力。

二、幫著上司對抗新總監。

壞處是明顯的,一個小部門對抗一個擁有十多個部門的總監,人數上就打不贏,何況人家有市場的信息面,你沒有,人家有道義的制高點,你沒有。人家做什麼都可以說是出於節省公司成本的目的,收編你們,你是無法反抗的,說到董事會都說不通。

好處也是明顯的,你賣給上司一個人情。畢竟,你拖的越久,他就越有可能熬到股票解禁的那一天,他就越有可能財務自由。

但站在我們這位讀者的角度,自己花幾年的時間,拼死了加班,與公司對抗,為的只是讓自己上司財務自由,那自己能得到什麼呢?

很顯然,除了人情,你得不到什麼。而這個人情的意義有多大,你得自己評估下,一個部門經理,即使財務自由了,那點錢,吃飯夠,創業也不夠,他也無法僱傭你。

何況你能在大公司裡混的如魚得水,也不見得看得上創業小公司。更重要的是,將來他記不記你這份人情,還是個未知數。

選項只有這麼幾種麼?如果這麼看,那就不是我了。

在我看來,這位讀者的大方向都是錯的,你把自己攪和在這些無聊的鬥爭中,你的目的是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

我曾經說過一個重要的觀點,水只有在沙漠裡才能賣錢,放到湖邊,誰會掏錢買水喝?

同樣,一個技術人員,要把技術賣給市場,賣給有權而無技術的人才會值錢,你把技術賣給這些部門經理,項目總監,這些底層指揮者,這些本身就是以技術起家的人那裡,除了被他們當槍使,用你的加班顯示他們指揮有力,用你的光陰染紅他們的頂子,還能如何呢?

這個話題我們後面還會找機會展開,一個人投身私企與投身體制內,策略是完全不一樣的。

投身私企,你的職業是不穩定的,而且很短,退休金幾乎可以不考慮,所以你必然從一開始就要想清楚,你不是來打工的,你是來為自己打工的。

你的航船要去哪裡,你要想清楚,如何解決退休後的問題,你要想清楚,你來任何團隊,都只是搭乘人家的船向自己的目的地靠近一步而已。

而不是真把自己當水手了,成天和一條船上的原有水手們死磕,攪來攪去。時間可是不等人的,分分鐘你就老了。

這就是我的思路,跳出當下的侷限,想想自己十年後如何退休,五年內要做到什麼,然後把與自己目標無關的都捨去。

有人說,每天忙公司裡的事都忙不過來,怎麼捨去?捨去了怎麼保現有的位置?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一個人會有很多角色,需要你同時在演。

過去的十三年裡,我是某工,我是某總,我是某董,很多時候,我同時是某工某總某董。

這就好比早上讓你演拉黃包車的,中午讓你演商人,晚上讓你演九五之尊,你要切換自如。

十三年,我不僅角色不同,甚至行業都不同,又是計算機,又是互聯網,又是金融,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讀了一箇中戲,都該去拿奧斯卡。

每個行業的人不見得知道我在其它行業裡的身份,每個人朋友圈的人不見得知道我在其它朋友圈的身份,我每天都有警匪片裡臥底的感覺。

十三年來,我演過水手,演過大副,演過船長,演過海盜,演過巡警。每條船上的人都不知道我要幹嘛,但是我很清楚,自己從未偏離航線一分。

沒什麼當下的浮雲是演戲不能解決的,演一場戲解決不了就演兩場。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想一想,自己要幹嘛?自己在幹嘛?

所有的戲都是為了護著你這真身求取正果,千萬別演著演著忘了目的,分不清戲裡戲外,忘了取經才是正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