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同一緯度的有的地方下雪有的地方不下?

lanssrode


為什麼中國同一緯度有的地方下雪,有的地方不下?這主要是與南下寒潮路徑有關,這就好象是刮颱風一樣,有的地方颱風危害非常嚴重,如海貝思颱風重創日本,而我們國家沒有什麼反應,有的地方一點兒感覺也沒有。而寒潮南下路徑也是如此,經過的地區就可能產生降雪,周邊地方可能就沒有雪。其次還與當地氣象要素、地形等因素有關。

為什麼會產生降雪?簡單地說,就是冷暖空氣交匯引發大氣中的水汽凝結,降落到地面上沒有融化就形成的雪,一般情況下寒潮南下時,當地氣溫在0°C以下,就容易產生降雪了。而寒潮多發生在霜降以後,由於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接收的太陽輻射能量逐漸減少,西伯利亞地區地面輻射強烈降溫,導致地面空氣收縮,形成冷高壓,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空氣也是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引發的空氣流動,這些冷空氣相比較中低緯地區氣溫低,在0°C以下,遇冷後就容易凝結產生雪,所以說寒潮是產生降雪主要條件之一。

寒潮南下經過我國主要有三條,一條是西部從新疆進入,影響甘肅、陝西等地,中部是從內蒙古南下,進入華北平原地區。東部是東北進入,再南下,有時會影響日本、朝鮮等國家,寒潮南下時,所經過的地區就有了降溫致雪的條件,沒有經過的地帶水汽沒有凝結,降雪的機會就沒有了。

有時候即使寒潮南下,也沒有產生降雪,這還要與大氣中水汽含量有關,有些地方暖溼氣流活躍,空氣溼度大,水汽充足,各種氣象要素適宜,寒潮來了,降雪就發生了,

初冬或冬往春過渡季節,我們媒體上經常上看到北疆、青海、甘肅或東北地區降雪比較多,這主要是東北和北疆地區,處於高緯度,寒潮來得早,暖溼氣流還沒有完全退縮,冷暖空氣相遇就產生降雪了,我們國家第一場雪往往發生在東北或新疆北部地區。而同緯度的外蒙,空氣乾燥,就少雪了就是這個原因。

青海和甘肅地區處於青藏高原的外緣,處於寒潮從新疆南下或內蒙古南下的交叉地帶,寒潮光顧頻繁,加之地形影響,氣流受地形阻礙,冷空氣堆集,與四川北上的暖溼氣流有了充分交換機會,降雪的機會比同緯度的華北平原多了。

同一緯度,氣象要素不同,地形又有差異,寒潮路徑不同,有的地方出現降雪,有的地方卻一粒雪花都沒有飄過,就是這個原因。


地理縱橫


說道下雪,大家的腦海裡估計都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銀裝素裹,份外妖嬈的美景吧,確實下雪很美,我國很多地方都形成了以雪主的旅遊近點。

您這是一個物理問題了,所以這個問題不單單在我國,在其他國家一樣,同一緯度的地方為啥有的地方下雪,有的地方不下?總的來說還是要滿足其物理條件。

一、充足的水汽

雪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水,如果充足的水汽那麼根本就沒辦法形成降雪的天氣,甚至於下雨都 不可能,所以水汽是前提,而且還要足量,有些地方冬天很難下雪,因為沒有足夠的季風帶來水分,比如北京,如果沒有東南風帶來海上的水汽,基本上就很難下雪,所以水汽很重要。

二、上升氣流

光有水汽還不夠,還要遇到上升氣流將其送到高空之中,從而形成雲或者其他的物理結構,在這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積累結合,才有可能形成雨雪的前提條件。有些地形沒形成上升氣流,導致下雪的這個條件不成熟。

三、凝結核

有了足夠的水汽有了上升氣流的幫助,然後送到天空,遇到凝結核它才能凝結,這個凝結核可以是塵埃,可以是無機鹽,也可以是其他顆粒物質,總的來說,水蒸氣在高空達到這些條件才有可能落下來。所以有些地方空氣質量好,有些地空氣質量差,也有可能導致下雪的條件具不具備。

具備以上三個條件,至少可以形成雨了,要下雪,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

四、近地面氣溫足夠低

如果近地面的氣溫不夠低,那麼形成冰晶的雪花落在地面上也形成不了雪,直接在一定程度就融化了,還是雨,所以在不同的經度,有可能海拔也不一樣,也有可能溫度不一樣,所以這也是形成雪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總的來說,要下雪必須具備以上的四個條件,才可以形成雪花,飄落在地面並且不停的積攢,形成千裡冰粉萬里雪飄的美景。


大大的木頭疙瘩


降雪形成條件是大氣中的水蒸汽直接凝華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說是雲中的溫度過低,小水滴結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時,就是下雪了。

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溫度越低越容易形成降雪。而同一緯度,海拔越高,溫度一般越低。原理如下

1 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海拔高的地區的大氣保溫較差,導致熱量大量散失2 海拔高的地方,雲層少,晚上對地面的逆輻射作用弱,溫度低

3由於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輻射少,因為,隨海拔的升高溫度越低, 3 大氣的溫度主要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氣稀薄,白天,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就少,溫度低;晚上,大氣的保溫作用差,溫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在對流層內,,在高原地區較為常見,一般是海拔每升高1000m氣溫下降大約6°C.

通俗來說,大氣的受熱,主要是受地面放出來的熱量的影響,而不是直接來自太陽。,太陽光線透過大氣時,大氣的溫度並沒有升高。就好像太陽光透過玻璃窗時,玻璃並沒有增溫。而是來源於大地上空的空氣,地表吸收太陽光線溫度升高後,又把熱量傳給近地面空氣,使地面上的空氣受熱,溫度也就增高了。受熱的空氣,因膨脹而變輕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距地面越遠,空氣受到的熱量也越少,空氣的溫度逐漸降低。


向陽簡


海陸位置:如深居大陸內部、地處沿海地帶

海拔因素:隨海拔升高氣候改變

洋流因素:大陸東岸多暖流,西岸則多寒流,暖流增溫增溼,寒流反之

大氣環流因素

此外還有一些非地帶性因素也可導致同緯度氣候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