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帶一路”威海大有可為

10月24日至25日,首屆“一帶一路”中小企業綠色發展論壇舉行,來自中國、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東盟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相聚威海,圍繞農業、醫療、服裝紡織等領域,發佈新成果、尋找新商機、洽談新項目,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論壇期間,來自不同國家的4位嘉賓接受記者專訪,暢談他們對此次論壇的感受,表達對威海中小企業締結友誼、洽談合作的期許,對如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更深層領域實現共贏發展

——越南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 範紅燕

“百聞不如一見。威海的美聽上千百遍,都不如親自踏上這片沃土感受來的實在。”越南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範紅燕說,從飛機落地威海機場,到換乘大巴前往市中心,再到前往企業實地觀摩,滿滿當當的行程中,讓威海的美由內而外展現在大家面前。

融入“一带一路”威海大有可为

“雖然是第一次來威海,但短暫幾天的相處,已經被威海優美的環境、優越的產業基礎及優良的營商環境深深吸引。”範紅燕表示,特別是威海在醫療器械產業、休閒旅遊度假產業等方面的發展,讓她看到了廣闊的前景與無限合作的機遇。

範紅燕表示,醫療、旅遊兩大產業對於越南而言,前者急需破題發展,後者則需更深層次的合作。而這兩個產業在威海恰是主導產業,且發展根基深厚,擁有先天優勢,若雙方能夠深入合作,互相借鑑、取長補短,將開闢雙贏新局面。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節點城市,範紅燕認為,威海應緊抓區位優勢,加強內聯外通,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將更好的優勢資源引進來,將更多區域龍頭產業、項目推出去,把自身的優勢、與客商合作的共贏點明確出來,拓寬市場,推動城市發展再上新臺階。

談及本次論壇的舉辦,範紅燕坦言,這將成為強化互動交流的開端。作為威海的“宣傳使者”,今後將對威海環境、經濟發展等情況進行集中推介,加大越南企業與威海企業的往來交流與合作,開啟“一帶一路”建設新徵程,為實現共同繁榮不斷努力。

威海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將大有作為

——泰國工業聯合會中小企業產業研究院副主席 索拉吉特·孟帕

“威海空氣清新,環境非常好,不僅是一個休閒養生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工業蓬勃發展的城市。”因為是第一次來到威海,泰國工業聯合會中小企業產業研究院副主席索拉吉特·孟帕做足了功課。

融入“一带一路”威海大有可为

“威海經濟發展相對側重於綠色、環保、健康理念,這與論壇強調綠色發展的主題十分契合,我們所探討的內容應該對威海明確、調整發展方向能產生一定作用。”他說。

在威海期間,索拉吉特·孟帕感受到了威海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在24日的觀摩中,威海蓬勃發展的工業產業更讓他驚喜。“威高集團等一批企業都以自身優勢活躍在全球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同時,索拉吉特·孟帕認為,企業要在繼承好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加強自主創新,打造自己的品牌,醫藥和醫療器械、時尚創業等方面的龍頭企業也要充分了解世界其他企業的發展情況,在知己知彼中找到自己的強項,並以此為突破點,強勢發展,在世界市場中站穩腳跟。

當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威海同歐亞眾多國家的合作愈加密切,城市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對此,索拉吉特·孟帕表示:“威海三面臨海,毗鄰日韓,區位優勢明顯。威海必須要明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發揮起作為重要交通樞紐的作用,相信威海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將大有作為。”

威海的開放意識令人欽佩

——馬來西亞NanoPacMalaysia公司項目經理 陳韋富

10月25日上午的洽談環節,馬來西亞NanoPacMalaysia公司項目經理陳韋富與一家威海模具企業的代表熱情交流。令他很意外的是,許多威海企業對他帶來的納米光電板移動廁所技術都表現出極大興趣。

融入“一带一路”威海大有可为

第一次來威海,陳韋富希望能把納米光電板移動廁所技術項目推介給威海,同光電、汙水處理、納米技術相關的企業展開技術合作。

實地參觀威高、迪尚、聯橋等企業後,陳韋富感慨道:“威海企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業規模大、規劃好、發展方向明晰。”在他看來,在威海這座城市慢慢成長起來的企業所蘊含的實力不容小覷,眾多工業園區也令他大開眼界。

首趟威海之行,所見所聞不斷刷新著陳韋富對威海的認識,政府的商業政策和助力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的思路,讓他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他說:“威海是一個利落大方的城市,它所具備的開放意識令人欽佩。”

陳韋富建議,威海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兩個路徑獲得更多的發展。一方面可以尋求海外發展途徑,和外國企業特別是東南亞企業展開合作;另一方面還可以將國外頂尖技術引進來,通過合資發展一同開拓中國市場。

論壇臨近結束時,陳韋富仍意猶未盡。他期待,威海政府能多辦幾次這樣的論壇,為企業牽線搭橋,促成實際項目落地。

合作共贏,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

——緬甸HydroPlant有限公司總監 田桑達

談及威海的印象,緬甸HydroPlant有限公司總監田桑達用“欣喜”來概括。田桑達所在的企業是一家農業科技企業,因此她格外注意威海的科技元素,特別是在威海企業考察期間,一項項前沿的科技成果令她大開眼界。

融入“一带一路”威海大有可为

在她看來,威海海洋資源豐富、盛產多種高質量農產品,雙方在農業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巨大,同時,隨處可見的智能化科技設施,也讓她“嗅”到了合作發展的新商機。

作為一家從事農業科技研發的企業,田桑達此行特別帶來了公司的新項目——智能精準農業系統。論壇期間,田桑達饒有興致地向威海企業推介了她們公司的智能監控體系。她說:“通過遙感器對農業種植進行監控,可以時時監測氣溫、溼度、光、二氧化碳等元素含量,系統內還加入了氣溫分析、天氣分析軟件傳感器,大大節省了人工監測成本,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

針對未來的合作,田桑達表示,雙方的合作不能只限於科技項目的推介上,更需要雙方在政策、人員上的幫助。她建議威海能夠向更多企業介紹緬甸企業,引進相應的資源,並在人員培訓、經驗分享、技術經濟等方面互相支持,促進雙方的合作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