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年,李安為何拍一部動作電影?《雙子殺手》是否淪為失敗之作?

年華258


題主問了兩個問題。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時隔三年,李安導演為什麼拍一部動作電影?

用李安導演自己的話來說,“其實我也可以頤養天年,好好享受生活。但我覺得電影還有很多疑問需要我去解答。我希望這種嘗試能給年輕的電影人,創造更多拍電影的可能。”

個人理解作為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李安已經不需要用獎項、票房來證明自己了,他現在考慮的是如何在電影史上留下自己的名聲。唯一的方法就是創新,推動整個電影工業的進步。從《喜宴》第一次挑戰同性電影,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完全用技術手段創造一隻老虎,到《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嘗試用4K+120幀的新技術,李安導演不斷地創新,希望能夠用新技術來推動電影工業的進步。至於拍動作還是別的什麼類型,包括劇本什麼的,已經不是導演考慮的第一要務了。

第二個問題,《雙子殺手》是否淪為失敗之作?

1.從票房和口碑上來說,《雙子殺手》確實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故事老套、場面不夠宏大、節奏拖沓等等,國內外媒體對於此片的評價以及觀眾的感受來說,也說明了只一點。

2.從新技術的使用上來說,4k+120幀的技術確實要比之前所有的電影都要進步,同時相對於李安導演的上一部作品《比利》來說,本片的應用嫻熟很多,不再是為了高清而高清,技術的使用還是為了電影本身。同時cg真人技術創造出一個年輕的威爾史密斯,也是一大亮點,再此之前也沒有人做到過如此逼真。當然,這個假的史密斯比真的要貴很多。

3.從影片表達的內涵來說,李安導演一貫喜歡探討人性的困惑,當壓抑的李慕白遇到了活潑的玉嬌龍,冷酷的易先生遇到了單純的王佳芝,善良的少年派遇到了一望無盡的絕望,《雙子殺手》中,是51歲的亨利,遇到了年輕時的自己。我理解的故事背後真正的深意是,假如給你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你要怎麼選擇過人生?從這一點上來說,《雙子殺手》也是上乘之作。

綜上,個人理解李安導演是在為電影行業探索著未來。從這一點上來看,我認為《雙子殺手》是成功的!





龍哥說電影


《雙子殺手》從票房上來看,有大導演李安、大明星威爾·史密斯的加持,國內上映7天票房1.89億,相當不好了。豆瓣評分也不算高7.1分,後續評價增多不知會不會再降。這部作品被人吐槽大多的是故事相對簡單和老套,這也是這部作品的最大問題。現代電影只有精細的畫面和高水平的製作是遠遠不夠的,劇情對一部戲太重要了。

所以綜合票房和評分,這部《雙子殺手》對於李安這樣的大導演來說是一部失敗之作!




Tom說事


蟄伏三年,李安新作上映了。不是2016年就傳開拍的《馬尼拉之戰》,而是一部科幻動作片——《雙子殺手》。

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北美票房破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過往的成績奠定了李安在好萊塢的口碑和地位。作為最值得尊敬的華人導演之一,他的新片也備受關注。

但這一次的《雙子殺手》,其實是個“擱淺”22年的“舊片”。

《雙子殺手》的誕生要追溯到1997年。1996年,克隆羊多莉誕生,成為全世界第一隻通過克隆培育的動物。第二年,英國《自然》雜誌向公眾披露了這一消息。一時間,“克隆”這一新事物被各國媒體大肆報道,美國《科學》雜誌也將其列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

轟動全球的克隆技術跨生物界、醫學界,在文藝領域引起了創作者的遐思。《克隆人》《千鈞一髮》《異形4》都是1997年誕生的探討基因、克隆的影片。

也是在那一年,編劇達倫·萊姆克構思了一個老殺手凱恩被克隆凱恩追殺滅口的故事,起名為《Gemini Man》。

被迪士尼相中的《Gemini Man》本該在1997年就影視化了,然而由於當時技術不成熟等種種原因,這個項目被擱置了近20年。

直到2016年,天舞影業(Skydance)又從迪士尼手中買下了這部作品的版權,重啟電影項目,並由李安擔任導演,完成這個“命題作文”。

20年前堪稱石破天驚的克隆技術,如今已掀不起多少波瀾。

儘管有著名導演李安和個人票房號召力極強的威爾·史密斯攜手,耗資1.38億美元的《雙子殺手》還是遇冷了,全球首周票房僅有5950萬美元,毫無疑問將面臨鉅虧的境地。

口碑方面,各條影評對於故事內容老套的批評,多多少少也與過時的劇本有關。

當然,在最終呈現效果上,李安在影片中所探討的人的存在意義、超出傳統意義上的父子關係等議題的細膩,和科幻動作片所追求的刺激和大場面,也有所斷裂。

技術,是內容表達的載體

除了命題作文帶來的困境,《雙子殺手》主打的科幻、動作類型正在降溫,也是其北美上映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