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失去的領土

1800年以來許多國家失去了領土,這就導致許多國家存在“領土變動”。

“大國”失去的領土

中國: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先後失去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東、巴爾喀什湖以東帕米爾高原以西大片失地,外蒙古“獨立”、藏南地區被印度軍事佔領。不過,臺灣、香港、澳門分別被日本、英國、葡萄牙割佔後收復,但是臺灣諸島因為國共內戰而“軍事分離”。長期以來,中國雖然失去了大片領土,但是漢唐州郡基本保存。作為衰弱的半獨立國家,贏得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中國躋身“大國俱樂部”難能可貴。

俄國:俄國通過從彼得一世、葉卡特琳娜二世、到斯大林的軍事擴張,建立了一個從波羅的海、黑海到北冰洋、太平洋的軍事帝國,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美國共同分享著世界霸權。不過,隨著1991年蘇聯帝國的崩潰,俄國幾乎恢復到彼得一世時期的版圖,從中先後分離出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16個國家,甚至烏克蘭也“分家”。俄國從中國奪取了大片領土,造成中國北方防線從外興安嶺退到黑龍江。

印度:印度通過英國的殖民統治完成國家統一,然後被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按照宗教信仰肢解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後來巴基斯坦又分出孟加拉。印度雖然武力控制了大半個克什米爾、吞併了錫金和中國藏南,但是相對於近代印度而言,印度失去了今天的整個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小部分克什米爾。

“大國”失去的領土

英國:英國是從英格蘭發展而成,先後兼併了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名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1年天主教徒佔多數的南部愛爾蘭獨立建國,英國失去了愛爾蘭南部26郡(北部6郡保留在聯合王國內)。

德國:德國通過王朝戰爭完成國家統一,挑起兩次世界大戰先後失去石勒蘇益格、東普魯士、波蘭走廊等地,從從歐洲頭號強國淪為政治侏儒。

意大利:意大利通過王朝戰爭完成國家統一,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收復了傳統領土的裡雅斯特地區。意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戰敗國,失去了的裡雅斯特地區的半數領土(劃給了當時的南斯拉夫)。

日本:日本通過“倒幕運動”完成國家統一,後來發動侵略戰爭奪去了朝鮮、中國、東南亞大片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退出了全部佔據的領土,而且被蘇聯控制了北方四島。

“大國”失去的領土

強大的奧地利先是被普魯士擊敗退出德意志聯邦,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慘敗分離出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二戰後完全淪為瑞士聯邦那樣的小國,失去了大國地位;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則在俄國、英國肢解下,失去絕大部分領土成為單一民族國家,激進的“凱末爾革命”雖然使土耳其避免了滅亡,但是喪失信仰卻使土耳其成為歐洲基督教世界和中東伊斯蘭世界之間的“孤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