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奧賽博物館 名畫賞析007

吹笛少年

馬奈 法國 1866年 布面油畫 161×97cm

法國奧賽博物館 名畫賞析007

The Fifer 1866

這幅畫表現的是一個皇家衛隊的年輕輕騎兵正在吹短笛的情形。這個吹笛少年以右腳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傾斜,手指在樂器的孔洞上按壓,悠揚的音符流瀉而出,臉上神情專注,謹慎的演出。

這幅畫中運用三種基本色調--紅色褲子、黑色上衣以及赭石色的背景。紅色褲子兩邊的黑色邊線,與黑色上衣連成一氣,紅、黑兩色間的關係,被馬奈以金黃色的衣釦和吹笛少年肩上的白色披帶突顯出來。赭石色的背景,是既無橫面又無豎面的抽象背景,赭石色的底色,以人物為中心,漸次向外加深,使吹笛少年處於明亮的空間中。

法國奧賽博物館 名畫賞析007

吹笛少年

這幅1866年的作品被官方沙龍拒絕,100年後它的價值達8億人民幣,原由私人收藏,後捐贈給政府。

法國奧賽博物館 名畫賞析007

吹笛少年 局部

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是法國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出身在一個大資產階級的家庭裡,曾受過五年的學院派正規訓練,因不滿意學院的教學而到美術館研究、臨摹前輩大師的作品,畫風上深受委拉斯開茲的影響。1867年舉辦個人畫展,受到青年印象派畫家的好評,是印象派的精神領袖。其革新精神的藝術創作態度,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上。

受到日本浮世繪及西班牙畫風的影響,馬奈大膽採用鮮明色彩,捨棄傳統繪畫的中間色調,將繪畫從追求三元次立體空間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朝二元次的平面創作邁出革命性的一大步。這幅《吹笛少年》在小兵的臉部,可以看到日本繪畫的影響﹝在風格和採用淡色方面﹞,以及委拉斯開茲和戈雅的畫風的影響─不用任何背景和裝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