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怎麼從親美,走向反美的呢?

幸福地帶2


土耳其,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作為北約的成員之一和北約空中力量第二強的國家,美國在之前一直將土耳其視為親密兄弟。可以說,美國和土耳其的關係剛開始還是不錯的,但隨著最後的發展兩國的關係已經大不如前,甚至有直接撕破臉的危險。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和其戰略目標決定了土耳其絕對不會完全成為美國或者俄羅斯的一枚棋子。至少在埃爾多安那裡,土耳其是要做地區有影響力大國的,所以土耳其非常不希望美國或者俄羅斯中的任何一個在該地形成實力存在。美國與土耳其的關係走下坡路,最早應該是從伊拉克戰爭開始的。伊拉克與土耳其關係一般,沒有太好也沒有太差,但在土耳其眼中,美國動自己的鄰居也會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在美國政府請求土耳其幫忙的時候,土耳其拒絕了。可能是出於震懾土耳其,美國人在隨後的幾年中陸續撤離了部署在土耳其的防空導彈,這讓土耳其的防空開始面臨巨大問題。最後大家也都知道的,土耳其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采購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

由於土耳其採購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老美直接不給原本土耳其採購的F-35了,並且對土耳其對進行經濟制裁,短短几十天內讓土耳其的國內GDP蒸發了將近一半。那段時間,美國與土耳其的關係降低到了歷史上的冰點。被逼到這份上,埃爾多安只能向俄羅斯求救,與俄羅斯互相拋媚眼。特朗普見狀也不能對土耳其逼的太緊,否則真的徹底逼到俄羅斯一方去就得不償失了。畢竟美國人制裁土耳其的目的也就是想讓土耳其乖一些,要聽美國的話。除了在經濟和軍事上對土耳其制裁之外,美國人鑑於埃爾多安的不聽話,也策劃過顛覆埃爾多安政權的軍事政變,這是埃爾多安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和原諒的。

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部分軍方發動了旨在推翻總統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希望達到中斷土耳其伊斯蘭化的目的。不過最後這場旨在掀翻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也沒有成功,只是造成了265人死亡和數千名群眾受傷。後來據土耳其政府調查,這場軍事政變的幕後策劃者是居倫,但他卻被美國政府直接保護起來了。這就不由得讓人想到美國政府在那次土耳其軍事政變中發揮的作用,就是為了推翻已經不再那麼聽話的埃爾多安。經過這件事,埃爾多安強化了對軍方領導,不過也再次疏遠了和美國的距離。

除了與美國不和之外,大多數北約成員國也不太待見土耳其。在大多數歐洲國家眼中,土耳其是異化的國家,與歐洲主流思想文化不同,這也是土耳其一直想加入歐盟卻不能如願的一個原因。通過以上原因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埃爾多安從親美走向反美完全是美國等國家逼的。


科羅廖夫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從親美到反美的過程,最明顯的改變應從2016年算起。


一、未遂政變初現美土裂痕。

2o16年,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俄羅斯不計戰機被土擊落前嫌,將掌握的信息通報給正在休假的埃爾多安。埃爾多安逃過一劫後,迅速對政變軍人進行鎮壓、清洗。經調查,埃爾多安認為美國是這起未遂政變的黑手,並迅速關押軟禁了美國牧師居倫。這一事件使埃爾多安與美國結下“樑子",使美土關係轉入速凍期。

二、敘利亞攪局,美土關係再次惡化。

美國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政策,一開始土耳其是贊同和配合的。土耳其在支持“恐怖"勢力方面也沒少支持美國。隨著ISIS的壯大,美國完全失去對其的控制,轉而開始打擊ISIS,扶持庫爾德武裝,這嚴重侵犯土耳其的底線,土耳其害怕敘境內庫爾德人的座大,影響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毅然發動“橄欖枝"行動,徹底攪黃了美國的“敘利亞戰略",使美土關係進入冰河期。

三、土與伊朗、俄羅斯交好,美土關係交惡加深。

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冷落土耳其,使埃耳多安逐漸向伊朗丶俄羅斯靠攏,尋找新的朋友。土俄伊敘利亞問題多次峰會,撇開美國;土耳其採購俄S_400防導系統,惹怒美國;土耳其處處與美國作對,美製裁伊朗,土力挺伊朗(美製裁馬杜羅,土力挺馬杜馬,這是後話),美力挺以色列,土反對以色列;美力挺沙特,土打壓沙特。處處與美國作對,美國與土耳其的關係,迅速進入冰山期。

四、美對土的經濟制裁,兩者對立無法排解。

土耳其對美國的漸行漸遠,讓美國失望致極,忍無可忍。美國以美國牧師居倫被土耳其軟禁為名,命令埃爾多安立即放人,埃爾多安拒不執行。於是,美國對土耳其展開經濟制裁。使土耳其的“美元美貸"經濟,不堪重負,國民經濟崩潰,物價飛漲,里拉狂跌,埃爾多安統治受到挑戰。埃爾多安感到了美國的真正壓力,不得不向美國屈服,向美國政府交回居倫,美國政府出於對土耳其是北約成員的考慮,土耳其還有利用價值,才慢慢放鬆對土耳其的經濟制裁。


美土交惡,都是因為利益所致。特朗普政府的驕橫跋扈,撩起了埃爾多安的桀驁不馴。美土關係進入互懟期,美國出於對北約整體利益的考量,對土耳其對美國的不敬,也只有打落牙齒往肚裡吞。


老狼48440790


如果把2016年7月的土耳其未遂政變看做是美土關係惡化的起點話,那麼埃爾多安以後針對美國的種種言行與其說反美,不如說藉助站在美國的對立面來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埃爾多安懂得,以土耳其目前的綜合實力,要想實現奧斯曼帝國的夢想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藉助於某種勢力才有可能實現。

按理說,土耳其軍事政變時期美國是奧巴馬執政,以特朗普上臺後廢除奧巴馬所有政治遺產以及與民主黨的矛盾,埃爾多安應該與美國關係轉而向好,可是卻越來越惡化,就是埃爾多安己經看明白了特朗普在敘利亞甚至在中東的動機:撤出而又猶豫不決,所以埃爾多安在這時不步步緊逼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等待何時?
如果埃爾多安真心反美,為什麼不退出北約?為什麼在美英法襲擊敘利亞時又給美國提供空軍基地?為什麼藉助伊德利卜局勢釋放布倫森來換取美國取消制裁?說白了,就是身處北約,一面牽制俄羅斯,一面牽制美國,以其特殊的地緣政治為依託來提高土耳其的國際地位。

這一切都應該從土耳其擊落俄羅斯一架戰機說起:

2015年11月土耳其悍然擊落了俄羅斯執行任務的一架蘇-24戰機,舉世震驚,接照當時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架式,無論哪國對俄羅斯開火,就意味著戰爭,可能遭到俄羅斯的猛烈報復。埃爾多安認為土耳其有美國和歐盟做為後盾,俄羅斯對土耳其報復也不必害怕。然而,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後,美國非但沒有指責俄羅斯,居然指責土耳其製造緊張局勢,然後逐步撤出了部署在土耳其境內的愛國者-3導彈防禦系統。埃爾多安看明白了,美國是想把土耳其置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埃爾多安兩次與普京通電話,遭到普京拒絕,並且俄羅斯在研究針對土耳其的措施包括一攬子制裁手段,於是2016年6月埃爾多安向俄羅斯道歉,並承擔賠償責任。然而7月15日土耳其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軍事政變事件,加速了土耳其倒向俄羅斯和美國惡化的步伐。


2017年12月特朗普單方面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埃爾多安緊急召集57個伊斯蘭合作組織大會高調反美,2018年1月20日土耳其悍然發動了針對庫爾德武裝的阿夫林軍事行動,進而威逼曼比季地區的美軍。可以說,埃爾多安成功地抓住了美俄的弱點,實現了出兵敘利亞的戰略意圖。

其實,在敘利亞把土耳其當做美俄的棋子似乎是不正確的。埃爾多安成功地制約了美俄和歐盟,成為了敘利亞局勢的主要一方,國際地位劇增,而這一地位的取得就是在敘利亞局勢中堅持反美。做為北約的盟友,美俄博弈越激烈,越令美國對土耳其絲毫沒有辦法。儘管美國曾制裁土耳其,但是美國在土耳其釋放布倫森的時候不得不解除對其的制裁。因為美國絕不會用制裁手段使土耳其徹底地走向與俄羅斯和伊朗聯盟站在反美的陣線上。
至此,埃爾多安從敘利亞走向世界,在世界重大事件上都有埃爾多安的影子,在哈蘇吉被害事件、聯大會上攻擊“五常”、刻赤海峽俄烏衝突積極充當調停人、委內瑞拉局勢力挺馬杜羅等等國際事件中,埃爾多安總是走在前面來顯示土耳其的影響力。

總之,埃爾多安使土耳其在國際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而這一地位的取得是埃爾多安充分藉助了反美提高了土耳其的影響力。這正是埃爾多安的目的,至於埃爾多安反美到什麼程度,那就值得商榷了。而美國以特朗普的性格對土耳其的忍耐程度也讓人不解,在土耳其對待庫爾德武裝上,美國在,土耳其就要打,當美國宣佈撤出敘利亞這一段時間,土耳其對庫爾德武裝並沒有什麼過激言行,當看到美國沒有撤離的意思,近日土耳其又揚言要採取軍事行動。美國對土耳其是真的毫無辦法和另有所圖呢?


適情雅趣


不是埃爾多安親美.而是土耳其親美.埃爾多安親俄.不是土耳其親俄.

土耳其的國父凱未爾把土耳其的國體.政體在二戰後確定西式民主體制.即是議會代議制.總理是政府首腦掌握實權.總統是國家元首.代表國家是虛職.就像意大利.德國一樣.都是總理掌握實權.總攬全局.

在埃爾多安當總理前的半亇世紀土耳其的政治人物不管是誰都一直尊守這亇規矩.從來沒有破壞過.在伊斯蘭世界中.土耳其的世俗化.民主政治體制也是獨一份的.這與所謂的西方的價值體系與價值觀是趨同的.這也是土耳其加入北約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重要基礎.

埃爾多安當了二屆總理按照土耳其憲法與法律的規定應該不能再執政了.那曉得埃爾多安利用政績不錯.手裡有權.加上穆斯林民眾民主意識淡薄.修改憲法與相關法律.把總理制改為總統制.使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而且還掌握實權.使總理只是行政執行機關首腦沒有實權.所以造成埃爾多安當總理時總理是實權.當總統時總統是實權.同時還規避了只能當二屆的法律規定.雖然在土耳其的憲法修改上埃爾多安文章是做足的.西方國家也很難說三道四.但是與西方的民主政治體制總是有那麼一些不合拍.使西方國家鹹到非常彆扭.再加上埃爾多安想把土耳其重新伊斯蘭化.收緊一些原先世俗化的規定.也出臺一些伊斯蘭的標配.使土耳其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

雖然埃爾多安大權在握.但是在土耳其畢竟已經世俗化了半亇多世紀.在軍隊裡.在知識份子中.還是有一些開明人士對埃爾多安的所作所為是不満的.甚至是非常不滿的.這就是2016年那次土耳其政變的社會基礎與政治基礎.當然由於某些偶然因素的作用政變失敗了.這也正常.因為伊斯蘭國家的政治人物容易走極端.考慮不周是常有的事.

由於普京的情報.埃爾多安挫敗了軍事政變.出於感激埃爾多安後來去莫斯科向普京道謙.道謝也屬正常的.也是應該的.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埃爾多安與普京是同道中人.一亇玩二人轉達到長期執政.一亇改總理製為總統制達到長期執政.異曲同工.同病相憐.惺惺相惜.

前一些時間歐盟終止與土耳其的入盟談判.除了奧斯曼帝國的歷史原因外.埃爾多安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是其根本原因.

綜合的看.埃爾多安從來沒有親美過.是土耳其親美.埃爾多安親俄.也是權宜之計.也是不長久的.也不是土耳其親俄.歷史上土耳其與俄羅斯還是世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將歸於平靜.土耳其還是那亇土耳其.還是會慢慢的融入所謂的西方陣營的.


茅茅35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從親美到反美,他的這種轉變,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一,因為反對埃爾多安的居倫,策劃了土耳其軍人的政變,那時土耳其總統正在外國訪問,差不多就成了有國不能回的流亡總統,情報顯示是美國人在背後支持居侖運動,背後下黑手,土耳其抓捕了居倫。

這就引起了美國的制裁,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告訴埃爾多安,立即釋放居倫,否則將制裁土耳其,讓土耳其經濟崩潰,土耳其的經濟真是受到了重創,在重壓之下埃爾多安只好服軟,釋放了居倫。



第二,在打擊is伊斯蘭國的過程中,原本美國和土耳其是互相配合的,但is在敘利亞在伊拉克不斷做強做大,這時美國卻支持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假庫爾德工人武裝之手去打擊is伊斯蘭國,而庫爾德工人武裝是土耳其政府的死對頭,土耳其反對美國這麼幹,但美國人並不給土耳其面子。

第三,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埃爾多有些桀驁不馴,雖然那時他非常親美,但也經常會和美國的意見相左,所以美國人並不得意埃爾多安,埃爾多安也深知美國人的出爾反爾,仗勢欺人等因素,促使愛爾多安轉變了態度,從親美變成了和美國處於遊離狀態,很多時候是反美的。



但他的這種反美,只是權益之計,其實他的骨子裡並不反美,埃爾多安是政治強人,又是個滾刀肉死的滑頭,他的骨子裡有恢復強盛奧斯曼帝國的想法,擊落俄羅斯戰機,派部隊進入敘利亞,派部隊進入伊拉克,雖然為北:約國家,但有時又不聽北約話,這就是強勢的埃爾多安所為。

埃爾多安骨子裡是要抱美國大腿,但可能是美國的大腿太粗,有時抱起來不舒服,甚至有時被這大腿磕了碰了。


他現在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配合,和土耳其的配合都是為眼前利益算計,是權宜之計,在埃爾多安眼裡應:沒有什麼是非標準,只要是利於他的統治,對土耳其有利他就會有奶便是孃的。


須為


在中東亂局中能夠叱吒風雲的土耳其總統埃耳多安其實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一直在美俄敘利亞問題上走鋼絲,埃爾多安更想在中東亂局中坐上老大的寶座。由於地緣政治的緣故,所以埃爾多安一直在美俄之間遊刃有餘。美土是盟友,但是由於2016年那場未遂軍事政變土耳其徹底改變了對美國的態度和看法。俄土呢,曾經因為俄羅斯戰機被擊落,而結仇,而今近乎盟友,所以,土耳其事實上在美俄之間都是有進退選擇的餘地。但問題是埃爾多安的野心並不止於此,他一直夢想回到奧斯曼帝國時的輝煌。至於那場未遂的軍事政變至今還讓埃爾多安餘恨難消,他認為那場未遂的軍事政變正是美國收留的反對派一手策劃製造的,幸虧有俄羅斯情報部門截獲了這一消息並及時地告訴給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倖免於難。在庫爾德問題上美國的立場也一直與土耳其大相徑庭,這就徹底激怒了埃爾多安並投入了俄羅斯的懷抱,圓滑一點說也算是埃爾多安對普京大帝的一種特殊回報吧。至於以後走向如何,這誰也無法斷定;因為埃爾多安也不是一個好惹兒的主。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與碼字君較真。


鴨綠江畔的濤聲


這是一個假象,不能認為土耳其埃爾多安去買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和俄羅斯的一些合作,或者埃爾多安親近了與普京關係,就確定埃爾多安反美,就算他心裡有這個想法,就現在的這個國際形勢和土耳其本身的體量,埃爾多安沒有膽量去反美。

反美的後果很嚴重,只要美國一發招,土耳其里拉就會輕易暴跌,就在去年裡拉暴跌過,埃爾多安當時苦不堪言,不久前埃爾多安還表示要派軍隊打擊敘利亞的庫爾德人,特朗普就警告過土耳其敢動手就經濟制裁土耳其,土耳其根本頂不住,那敢真實對抗美國:



土耳其偶爾親近一下俄羅斯,偶爾提出一些與美國對立的話題,土耳其就是想利用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地理優勢,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遊走,左右逢源,想撈到更多好處,土耳其也不想被美國完全壓死,只好偶爾擁入俄羅斯懷裡撒撒嬌,制衡美國。


再個土耳其心裡明白美國是個隨時翻臉的主,合作不能全給美國,同時分配給俄羅斯一點,留兩手準備,將來如果其中一個翻臉了,起碼還可以有一條活路,就現在的菲律賓一樣,一邊買點亞太大國的武器,一邊又和美國搞肩並肩的軍事演習。杜特爾與埃爾多安都是非常老道狡猾的人。


牛頭馬面兩鬼


美國是世界霸主,作為世界霸主,最忌諱的就是有另外的國家挑戰他的地位,哪怕你要做地區霸主也不行,除非,你聽話。

埃爾多安偏偏是想做中東地區霸主,領導阿拉伯世界,但又不是太聽美國的話。

作為北約軍事力量第二的國家,老二不聽老大的話,結果可行而知,只有幹掉老二,換個聽話的,不然,老大怎麼發號施令,老大威嚴怎麼維護,臉還是要要的吧。

所以,2016年7月,土耳其就發生了軍事政變,居然還是普京給埃爾多安通報的消息,埃爾多安的飛機作為北約盟友的德國法國都不讓著陸,最後還是伊朗開放領空,讓埃爾多安著陸,埃爾多安才保住一命。這劇本多狗血。

如果說埃爾多安是從親美走向反美是埃爾多久的志向的話,不如說這都是美國逼的。美國硬生生把一個親密的夥伴逼向了地方的陣營。

埃爾多安現在只能跟俄羅斯、伊朗捆在一起,沒有其他選擇,很簡單,埃爾多安想來認為是蝙蝠,多變,如果埃爾多安在背叛俄羅斯背叛伊朗的話,今後,埃爾多安再有什麼情況,只有死路一條,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接收他。


老馬閒評


其實與其研究埃爾多安的成長史並無多大意義,網上百度一下你全都知道,我們不如大膽想像一下,埃爾多安的結局!縱觀美國和中東國家的合作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美國最早扶植阿富汗塔利班,結果最後鬧得不堪回首,又扶持薩達姆進行兩伊戰爭,後來薩達姆腦袋發熱打科威特,再後來美國又將昔日的代理人狗腿子搞死了,利比亞的卡大佐,最衷心的埃及領袖,無一例外成了美國安撫民眾和國際社會的棋子,一個個死的慘不忍睹!埃爾多安(實質上)犯了戰爭罪和反人類罪,這個只要適當的時候就可以拿來清算,這個可能就在國內勢力(庫爾德工人黨)或其它民主勢力或得優勢,迫使埃爾多安下臺,最後難免被清算,又或者美歐挑動,加速國內政權更迭,再除去埃爾多安(幾乎沒人喜歡他),那麼?擺在埃爾多安眼前的問題是什麼?如何能全身而退,不被清算,不會成為美國殺雞儆猴的棋子?第一個辦法:取得絕對權力,上升至國家最高領袖,至少活著時權力不會丟失,這樣至少可以拿土耳其整個國家做籌碼,美歐也不敢要他命,第二:如果不能取得最高權力,也可以和世界上絕對強大的帝國締結友好協議,在自己下野後獲得絕對安全保護(美國肯定沒指望了)並且這個國家信用良好,且有這個實力,

最終,埃爾多安要像這個方向努力,這可是給自己安排後路,所以他要在國內樹立最高權力威望,要達到開國領袖級別,這樣土爾其人民才會保護他(他打敘庫爾德就是這個目的),但這個不容易實現,所以下策還是不要得罪俄羅斯等國,如果現在給俄羅斯等大國面子,甚至幫其達成目的,對方可能會保證他下野之後人生安全也是可以的,所以土俄敘伊中美歐,這場中東遊戲下面的博弈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