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府吃飯時到底有哪些規矩?為什麼賈府那麼愛吃飯呢?

十一話紅樓


賈府是四大家族之首,賈府從老榮國公建府開始歷經三代,賈府早已沉澱了上百年的文化積澱,是鐘鳴鼎食之家,亦是詩書簪纓之族。不是賈府真的很愛吃飯,而是飲食文化的基本,也是生活中極為重要的存在,它對於賈府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賈府的每餐飯也有著很多的規矩和講究。

<strong>第一,媳婦要服侍婆婆和小姑子們吃飯,媳婦不到不能開飯

禮儀和孝道自來為人看中,這也無形中造就了賈府的一個規矩,賈府的媳婦們要服侍婆婆和小姑們子吃飯,相應的媳婦們不到也就不能開飯。這種規矩看似不通情理,可是卻是賈府歷來都遵從的做法。其實《紅樓夢》就有很明顯的體現。

於是,進入後房門,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見王夫人來了,方安設桌椅。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

黛玉初入賈府時,到了賈母要吃飯的時候,王夫人本和黛玉在閒談可是也要馬上去為賈母開飯,眾人都等著王夫人到了才可以佈置桌椅和上菜。還有一次就是賈母帶著眾人到大觀園玩耍,王熙鳳要為賈母安排飯事,也要先回稟王夫人,王夫人說一切都按照賈母的意思來辦,王熙鳳才可行事。

媳婦嫁到婆家,她的責任之一就是服侍公婆,那麼照顧母親吃飯理所應當。而且在女子“七出和三不休”條例中就有規定,如果女子“不順公婆”可以休妻,但是如果“與更三年喪”不得休,就是說公婆死後,曾經與丈夫共同守孝三年的不能休。可知孝順對於女子而言有著很重要的分量,甚至決定著她們會否被休妻。

媳婦們也要照顧小姑子們吃飯,這也是規矩的。未出嫁的姑娘是很金貴的,因為她們會是將來家族聯姻的幫手,而且因為女子出嫁到了婆家就要相夫教子、伺候公婆,這樣的生活會很辛苦,因此在孃家就會讓她們過很暢意的生活。她們的地位也就比較高,所以媳婦們也要伺候小姑子們吃飯。

賈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們不在這裡吃飯。你是客,原應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黛玉到賈府第一次同賈母吃飯,王熙鳳讓黛玉上座,黛玉一直不肯,直到賈母說王夫人等人不在一屋吃飯,且黛玉遠來是客黛玉才勉強坐了。然後王熙鳳、李紈等媳婦等人便在為賈母和眾姑娘們佈菜。

而且湘雲開設螃蟹宴的時候,王熙鳳和李紈的座位都是虛設的,因為整場她們二人都是不能坐下吃飯的,她們要一直照顧眾人先吃飯。

第二,賈府吃完飯要喝兩道茶,一道為漱口,另一道為助消化

賈府吃飯很講究,吃完飯也很講究。賈府吃完飯要喝兩道茶,第一次端上來的茶並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於漱口,因為當時還牙刷和牙膏之類可以清潔口腔的物品,她們在吃飯後還用用茶要漱口以便清潔口腔。第二道茶才是喝的茶,這是為助消化。

黛玉是林家的大小姐,當時林家也並沒有這樣的規矩,而且按照保養之法飯後半個時辰內不易飲茶,所有有些看似很講究的做法未必是健康的。

第三,賈府飯食有規定,賈母的飯菜可以隨心所欲,其他人都是大鍋飯

賈府每個人吃的飯菜都有相應的份例和規定。賈母的飯菜可以隨心所欲,廚房裡每天都準備所有好所有的菜蔬,賈母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月底一起算錢。除了賈母的飯菜是私房菜,其他人的飯菜就都是大鍋飯,由廚房按照規定統一安排和準備。

掌管大觀園小廚房的柳嫂子就曾經說過,小廚房所有的菜蔬都是按照每位小姐的份例來準備的,並不是誰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的。寶釵和探春想要吃一個“油鹽炒枸杞芽兒”,都要拿500錢來給她當做另做,這不此時來替司棋傳話想要吃一碗蒸雞蛋的小丫頭就被柳嫂子嘲諷。

所以賈府的飯食都是有時間控制的,如果錯過了時辰可能就沒有飯吃了。不過各房都可以自備一個小爐子,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吃食,不過也很侷限。

第四,不同身份的人不能一起吃飯,主子和僕人不能同桌

賈府的家大業大規矩也大,不同身份的人是不能夠坐在一起吃飯的。除去前面提到了的媳婦不能和婆婆同桌吃飯,主子和僕人也不能夠同桌吃飯。比如王熙鳳和平兒,尤氏和她的丫頭,以及鴛鴦等。

王熙鳳和平兒的關係很特別,她們即使主僕但是又很親近,按理王熙鳳和平兒是不能夠同桌吃飯的,可是因為王熙鳳的批准也是可以破例的。不過雖然同桌吃,但還是各自吃各自的飯菜,而且平兒也不敢全部坐在炕上,半邊都是側在外邊的。

賈璉的奶媽知道修建大觀園需要很多人手,便親自來請賈璉給她的兩個兒子找點活幹。她正巧碰上賈璉和王熙鳳在吃晚飯,賈璉和王熙鳳再三請她上桌吃飯她都不敢,後來還是給她找了一個小桌子另外放在地上她才和他們一起吃飯。

這兩個例子就是規矩,即便主子可以讓下人們同他們一起吃飯,但是尊卑有別他們都是不敢的也不能照做的。

第五,飯菜不浪費,未吃完的飯菜需要分賞下去,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

賈府還有一個很好的規矩,就是飯菜不浪費,未吃飯的飯菜需要需要分賞下去給別人吃。這恐怕不是因為想要節省,因為賈府本身做的這些菜就很名貴和難得,而且每餐飯都有很多的菜,賈母等人吃飯也就是吃個新鮮,根本就吃不了多少。把好吃的菜送給別人,也是在表達送菜著對此人的看中。

賈母因問:“有稀飯吃些罷了。” 尤氏早捧過一碗來,說是紅稻米粥,賈母接來吃了半碗,便吩咐:“將這粥送給鳳哥兒吃去,” 又指著這一碗筍和這一盤風醃果子狸給顰兒寶玉兩個吃去,那一碗肉給蘭小子吃去。”

賈母送菜想到的四個人,王熙鳳、寶玉和黛玉、還有賈蘭,可知他們四人就是賈母很在於和看中的人。對於大的這三個是真喜歡,賈蘭是出於愧疚,因為平日沒有太過關照。

除了賈母親自賞菜之外,其實很多人都這樣做過。賈母帶著劉姥姥遊覽大觀園那次吃飯時很剩下了很多菜,鴛鴦就讓送兩盤菜給平兒,王熙鳳又提議給襲人也送一些;寶玉到寧國府去吃酒,他記得晴雯愛吃豆腐皮包子於是就特意請尤氏飯後打包然後帶給晴雯吃;王夫人也讓人給襲人送過兩盤菜。

吃不完的菜分送下去在賈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過也算是一個好習慣。

第六,吃飯時間都很安靜,遵行“食不言”

賈府吃飯時的另一項鬼就是“食不言”,這個規矩自古有之,但是在賈府一直都保留著,除了宴會的時候大家可以歡聲笑語,平日裡還是安靜為主。賈府吃飯不似平常家庭一般,大家可以說說笑笑,整個過著還是比較嚴肅和安靜的。

旁邊丫鬟執著拂塵,漱盂,巾帕。李,鳳二人立於案旁佈讓。外間伺候之媳婦丫鬟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

賈府的一餐飯會有很多的人服侍,首先是賈母屋裡的丫頭和嬤嬤,其次是跟著各位小姐的人,王夫人、李紈等媳婦們的下人們,滿屋子的人還可以保持吃飯的安靜,這就是規矩使然,大家都要特別的注意和小心。

不過這樣吃一餐飯也會很累吧,還是喜歡眾姊妹在蘆雪庵大家說說笑笑,喝酒吃烤肉的暢快,不想正規飯的拘束。

第七,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餐具

賈府對於飲食的精細程度可見一斑,除了吃飯的規矩,不同的場合還要使用不同的餐具。因為賈府吃飯的時候也分家宴和請客,也分過節和日常,不同的時候會使用不同的餐具,劉姥姥到大觀園時王熙鳳為了捉弄劉姥姥讓眾人開心,就故意給劉姥姥不同於常人的餐具。


原是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單拿一雙老年四楞像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說的眾人都笑起來。賈母又說:“這會子又把那個筷子拿了出來,又不請客擺大筵席。都是鳳丫頭支使的,還不換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預備這牙箸,本是鳳姐和鴛鴦拿了來的,聽如此說,忙收了過去,也照樣換上一雙烏木鑲銀的。

其實只是單純的一雙筷子,可是就能夠看出賈府對於飲食的看重。“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也就是筷子頭是四個稜角,象牙筷子上鑲上金子。象牙本已非常名貴,且沉重,又鑲上金子,可見其貴重,真的是又“貴”又“重”。這樣的筷子是請大宴會的時候所用,賈府富貴非比尋常。

且看平常所用的筷子“烏木鑲銀”,自然是用烏木鑲嵌銀子做的筷子。烏木也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材料,被稱為“東方神木”, 色黑,質硬而細膩。平常的筷子都如此名貴,賈府對於飲食真的做到方方面面都很考究的地步。

總之,賈府吃飯的時候有七個規矩,這些規矩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不如飯後立刻飲茶就不好,不說話也很累,但是其中不浪費飯菜吃不完的可以分賞給眾人就很好。對於餐具、吃飯的禮儀和講究,這都是賈府歷代傳下來的規矩,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賈府的得飲食文化。細看《紅樓夢》中賈府的每一餐飯其中都蘊藏著很多的有意思的事情。



小說紅樓


規矩多著呢,要不然怎麼叫鐘鳴鼎食之家?熬了三代及以上才配叫做貴族。

一,賈母和姑娘們一起吃飯,王熙鳳和王夫人大多時候都只有在旁邊伺候的份兒。

二,吃飯無聲。

三,每個人根據地位有不同的飯菜份例。

四,飯後先漱口再喝茶。

五,賈母賞菜給晚輩是晚輩的榮幸。

六,客人不同餐具不同。

七,極重養生,比如冬天喝溫酒。

.......

《紅樓夢》全書大多數場景還是在賈府內,衣食住行當然是重點了。而且曹公寫賈府吃飯並不是重複的寫,每一場吃飯都是串聯了不同的情節。比如黛玉入府第一頓飯,通過黛玉眼介紹了賈府規矩多。

比如劉姥姥到大觀園吃飯為了介紹大觀園,體現劉姥姥的機敏等,毫無贅筆。


何田田愛美文


最大的規矩,最明顯的與今天的不同,就是祖母帶著孫兒孫女吃飯,兒媳婦、孫媳婦都只能站著伺候了吧?

其他的還有,叔叔與侄媳婦、公公與兒媳婦,不可以同桌共食。像賈政元宵節設宴請賈母,就提到“李宮裁與王熙鳳在裡屋又一桌”,不僅不同桌,而且要分裡外屋。

再有就是,賈母的每頓飯,除了自己常備的菜之外,還有晚輩孝敬贈送的。比如抄檢大觀園之後這頓飯,就有“外面老爺”“大老爺”和王夫人敬送的菜餚。而這麼多菜,賈母當然吃不了,就是選一部分分賜心愛的晚輩。剩下的,會分發給丫鬟婆子們吃。


至於說賈府為什麼那麼愛吃飯,恐怕不是賈府,而是中國特色。中國人的習慣,有事在飯桌上商量,沒事在飯桌上交際。就是至今天,如果小別的朋友要“聚一聚”,不用特別說明,總是要吃一餐飯的。

在以寫家庭生活為主的《紅樓夢》中,很多情節的背景,都是發生在吃飯之時。所以展示的吃飯場景特別多。


棲鴻看紅樓


吃飯與《紅樓夢》的“皴染法”

《紅樓夢》是曹雪芹的大手筆,作品號稱“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不僅僅包含禮儀、服飾與美食等相關內容。作品安排各種各樣的飯局,主要為了情節推進,進而把各種各樣的配角,甚至平時很難進入情節的處所,進行描寫,著名的飯局主要有:

林黛玉進賈府的第一頓飯 從別人眼中看待林黛玉,從林黛玉眼中展示賈府的排場,尤其通過賈母吃飯時候的端飯、捧飯和安箸,含蓄交代了賈母和賈政一家過的事實。從排場比較,顯示了林黛玉家境卑微,賈府驕奢淫逸的反差。

<strong>

賈母招待劉姥姥 拿象牙筷子取笑,說茄子的複雜做法顯擺,除了逗趣,也

說明了賈母生活的無聊,是賈府由盛轉衰的標誌。帶劉姥姥去大觀園轉轉,是進一步展示大觀園的龐大,也交代了妙玉是出身與性情,對安排惜春做鋪墊。通過劉姥姥誤進寶玉臥室,比那次對怡紅院的交代都特多。

由於《紅樓夢》的人物太多,地點太大,人際關係也非常複雜,所以把主要內容反覆補充交代,“紅學”把這種借鑑國畫的手法叫“皴染法”。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