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要不要開穴和封穴?有什麼依據嗎?

疑義同析


艾灸有完善的技術體系。那麼封穴和開穴,是在整個艾灸過程一部分!它能直接影響到艾灸的效果。

現在談一下開穴的動作。

我們在艾灸時先要告訴被艾灸的人,在他那個穴位上面進行點壓。


我現在要在你這裡艾灸了,

那麼被艾灸的人就會有一種心理暗示。精神注意力就會聚集在這個穴位上,那麼這就調了他們的神,調了他的氣!

而且通過按摩手法對穴位進行按摩。刺激相關的穴位,鬆解這個穴位的經絡。便於更好的吸收艾灸的熱能量。

那麼這是一種按摩手法的開穴動作。

那麼還有艾灸手法的開穴動作。

先用定點懸灸,刺激穴位給它一定的能量。然後再用迴旋灸強制打開穴位。

當穴位打開之後,再用定點懸灸。持續的給熱溫通經絡。給身體艾灸純陽之氣,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把身體的寒邪之氣排出體外。

那麼在艾灸的過程中還會有其他的艾灸手法。

比如說,循經絡往返交。他主要是用艾灸手法治療一條筋絡的痠麻痛,

有的人他頸椎不能往,一邊轉側。那麼它從脖子的風池穴到肩井穴,繃得很緊,有東西拉扯。

這個時候就可以艾灸風池穴肩井穴。或者在這兩個穴位做巡經絡往返灸!

艾灸封穴!

第1個就是按摩手法封穴


用手部的大魚際,或者勞宮穴。在艾灸的部位按壓15~20秒鐘。

讓已經打開或者微微出汗的毛孔。進行關閉抵抗,外面的風寒邪氣。不讓外面的風寒邪氣進入體內。這就是關閉穴位和封閉穴位意義!

還有通過艾灸手法進行來封閉穴位。

我們可以用雀著灸,這種交變的刺激量。溫度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提示身體,外界氣溫發生了變化。穴位應該關閉抵抗外面的,變化的氣溫適應外界的氣候。

如果沒有關閉穴位,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有的人會覺得身體滋滋滋的冒風。

我覺得外界自然界的風寒邪氣往身體裡灌。

這種感覺很多人都有,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麼。

有的人艾灸完了,因為沒有做封穴的動作,還出現一些相反的動作。

風寒邪氣倒灌身體。

所以艾灸必須要做封穴和開穴的動作。

只有合適的封穴動作和開穴動作。才能提高艾灸技術,提高艾灸效果。為我們的身體健康,艾灸作出應有的效果。

回答完畢,我是老吳和蘄艾,專注蘄艾種植加工,致力艾灸文化公益傳播!


老吳和蘄艾


艾灸是需要開穴和封穴的。開穴即是對穴位的喚醒和激發,封穴即是對穴位的按揉和閉合。

開穴時可以選擇先在要施灸的穴位進行點按,用食指和中指按壓在穴位周邊一寸位置,然後開始懸灸,並不停微調,直至施灸者兩指感受不到艾熱,或者被灸者感受熱量源源不斷進入體內,則說明熱量已完全進入穴位,能量無外洩。當然,這要求施灸者和被灸者都很有經驗,感覺靈敏,且精力專注,否則可能感受不到;對於初學者來講,可以對穴位周圍進行預熱,也就是迴旋灸,灸3-5分鐘左右,開始對穴位進行定位懸灸。這同樣也是代表著開穴,起到對穴位的喚醒和激發的作用。

封穴時一般多采用按揉、拍打或用衣物遮蓋的方式,封閉穴位、收緊皮膚,起到防止能量外洩和寒邪入侵的目的。很多人自己在家時不懂開穴封穴,只是對準穴位熱灸,卻不懂施灸的正確方法,無開穴則艾灸無效果或效果不明顯,無封穴則艾灸後更易受風邪入侵,越灸問題越多。所以艾灸的開穴和封穴是非常關鍵的,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隨意和簡單。

我們進家時需要開門,離家時需要關門;同樣的,我們艾灸就相當於進入我們身體的大門,我們身體像我們的家一樣是個相對獨立的能量體,平時能保證我們的能量不易外洩,並對外界的細菌病毒進行抵抗。當我們需要補充身體的能量,需要清理身體的垃圾的時候,同樣需要開穴和封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