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意大利的海軍實力如何?

戰武奇兵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二戰意大利海軍實力很強,應該是排行世界第五的海軍,但是它沒有航母。

它僅僅排列在英美日法四國之後。

隨著法國海軍被英國摧毀大半,意大利海軍可以提升到第四位。

截止1941年6月,意大利在地中海上的海軍至少有7艘戰列艦,17艘輕、重巡洋艦,108艘驅逐艦,93艘潛艇。

意大利海軍分散在地中海在熱那亞、塔蘭託、那不勒斯、西西里島的基地。

意大利海軍的實力很強,但缺陷也是明顯的。

它沒有航母!


所以,意大利海軍是一支傳統的海軍,必須在空軍的掩護下作戰。

為什麼這樣規劃?

這也許是意大利海軍主要是保護地中海的港口。而地中海的面積不大,島嶼眾多,意大利又位於中部,依靠陸地飛機可以有效掩護艦隊了。

然而,實際上意大利空軍卻很爛,經常不能給予空中掩護,空戰也不是英國戰機的對手。

不過,意大利的戰艦性能也很強。


如利托里奧號戰列艦,裝有9門381毫米主炮,12門152毫米副炮,12座90毫米單管高炮,火力非常強,排水量高達4萬多噸。

讓人吃驚的是,它的航速高達30節以上。

這個級別的戰列艦,意大利有3艘。

可以說,“利托里奧”號在二戰的戰列艦中是相當牛逼的。



我們再看看塔蘭託級重型巡洋艦,也是很強。

它有203毫米雙聯裝主炮4座,雙聯裝100毫米高平兩用炮8座,40毫米炮4門,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座,排水量1萬噸,速度高達35.6節。

這種配置,也是非常優秀的重型巡洋艦。



單單就戰列艦和重型巡洋艦來說,屬於世界一流。

然而,意大利海軍作戰不行,海空軍配合非常爛,戰艦性能也有缺陷。

比如馬塔潘角海戰中,意大利損失重巡洋艦3艘、驅逐艦2艘,有1艘新型戰列艦受到重傷,有3041名艦員戰死;而英軍僅損失魚雷飛機1架,傷戰列艦2艘。

原因很簡單,意大利沒有航母,被英國航母炸的無法還手。



除了缺乏航母以外,意大利的軍艦技術也有缺陷。

而夜戰中,意大利缺乏雷達,僅3分鐘的夜間炮戰,意艦隊就有兩艘重巡洋艦蘇拿號及波河號中彈起火,並很快沉入了海底。2分鐘後,兩艘驅逐艦也被英戰列艦擊沉,另外2艘逃走。


薩沙


二戰意大利海軍的實力還是不錯的,而且雖然因為實際條件的限制,表現並不是很理想,不過基本還是完成了主要作戰任務。

意大利三面環海,也是老牌的海上強國。1940年的意大利海軍共有6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驅逐艦和魚雷艇120艘、潛艇上百艘。這個實力也可以說是非常可觀了,僅次於美國、英國、日本和法國,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五大海軍強國。而在地中海地區,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海軍。

然而意大利海軍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燃料儲備嚴重不足。1940年6月,意大利海軍燃料儲備有180萬噸,但是在戰時每月就需要耗費燃料20萬噸,這點儲備根本不夠。而且由於戰爭影響,意大利當時全國都燃料緊張,因此海軍的儲備還被調走了30萬噸。

為了節省燃料,意大利海軍只能嚴格限制日常訓練和軍艦的使用,這無疑對海軍的戰鬥力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因為北非戰役所需的物資都是從意大利運到利比亞,大量的護航任務又不可避免,所以到了1942年9月時,意大利海軍的總燃料儲備只有1.4萬噸。

因此為了滿足北非戰事所需,意大利海軍不得不從戰列艦和巡洋艦上抽出燃料給運輸船隊使用,這無疑又大大影響了海軍艦船的出航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海軍最後在制訂作戰計劃時,已經不考慮需要派遣哪些軍艦,而是改為看哪些軍艦還有燃料可以出航。

在這種困境下,加上意大利海軍沒有自己的飛機,和意大利空軍之間的配合也有問題,它們的戰績並不是很理想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在北非戰役期間,從意大利運送到利比亞的物資損失僅有15%,人員損失8.5%,應該說意大利海軍還是比較圓滿的完成了護航任務。

此外意大利海軍的特種部隊表現也很出色,多次秘密潛入英國海軍基地,炸燬了包括戰列艦在內的大批軍艦、商船。相比意大利陸軍來說,意大利海軍的總體表現可以說很出色了。


不沉的經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還是擁有一支強大海軍的,讓它能夠在二戰的初期有效統治地中海。後來,由於缺乏燃料和完全錯誤的作戰指揮導致了失敗,當然它的對手過於強大也有主要原因。提起意大利海軍可能最先令人想到的就是它與英國較少的海空力量“笨手笨腳”爭奪馬耳他島,後來希特勒一看這位隊友果然扶不上臺面,才派出了自己的部隊幫忙。然而實際上意大利海軍可不是像陸軍那樣一無是處,他們的出現經常讓老牌海上強國英國的皇家海軍都頭疼(當然主要是牽制作用)。

意大利海軍羅馬號戰列艦

二戰中的意大利皇家海軍是世界第五大海軍,僅次於英、美、日、法,算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海上作戰力量,它存在的宗旨便是發動侵略和進攻。意大利海軍對領土的防禦也非常重要,如果盟軍試圖進行兩棲登陸,意大利海軍可以對其造成嚴重威脅,意大利大陸以及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大島都會得到海軍保護。此外,意大利在北非的領土也能得到照看。然而,由於幾個原因,它註定要在盟軍手中遭受失敗。墨索里尼打算用它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不過幾個因素結合在一起使得意大利皇家海軍始終無法在地中海為他取得勝利。

總的來說,意大利軍艦比較先進,速度也比同時代的國外海軍快,但是為了遵守《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必須犧牲一些其他方面來提升武器和速度。特別是巡洋艦,裝甲很薄,而且射程很短。墨索里尼認為,既然意大利船隻將在相對平靜的地中海水域作業,那麼火力和速度將是人們所追求的品質。這些特性使這些軍艦非常適合打了就跑式的攻擊模式,但也使它們容易受到集中鎖定和長時間的水面打擊。

墨索里尼和他的海軍參謀人員建造了許多不同種類的軍艦並投入使用。意大利海軍最強大的戰艦是戰列艦。在戰爭開始之前,四艘一戰時期的舊戰列艦被控制住並完全恢復了火力和重建。他們分別是:卡沃爾孔戴、塞薩爾、多里亞和杜里奧。他們裝備了新的大炮,新的發動機,新的上層建築,新的損害控制和火控系統,以及可以用用彈射器發射偵察飛機。完成後,他們比當時服役的幾艘法國戰列艦更有優勢,但他們的火炮性能仍然落後於更大的英國戰列艦。意大利參戰時,立托里奧級和維托里奧·維內託兩艘3.5萬噸新戰列艦剛剛完工,第三艘羅姆戰列艦於1943年完工,利托里奧級更是被高度評價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它們算是在意大利設計和建造的最強大的戰艦。(七艘戰列艦中有六艘在戰爭中倖存下來,除了卡沃爾伯爵號外,其他都被盟軍繳械投降了。當時,卡沃爾伯爵號正在維修,無法使用。)

二戰前,意大利總共建造了七艘重型巡洋艦,他們主武器裝備的都是8門8英寸口徑的大炮。然而這些重型巡洋艦在海戰中受到殘酷的攻擊,遭受了重大損失,其中五艘被擊沉或摧毀。另外兩艘,戈裡齊亞號和波爾扎諾號,在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時已經嚴重損壞,正在修復,他們被德國軍隊俘獲,後來被摧毀。

意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這位身材矮小的國王是意大利軍隊名義上的總司令。然而,自從20世紀20年代早期允許墨索里尼建立獨裁政權以來,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在他自己的王國裡只不過是一個無能的傀儡。國王只有名義上的權力,對軍事事務幾乎沒有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海軍和其他武裝力量的實際控制者是·墨索里尼。他被國王允許在意大利建立獨裁政權,這個職位使他能夠在所有軍事問題上行使決定權力。墨索里尼曾打算將自己的海軍用於對英國和法國海軍的攻擊行動。在意大利於1940年6月參戰後不到一個月,法國的崩潰消除了來自法國海軍的所有威脅,那麼現在敵人只剩下一個,這就是英國皇家海軍了。當時的大英帝國,包括地中海戰區,只受到分散的英國海軍力量保護。但是儘管如此,意大利海軍從未能夠有效地威脅和挑戰英國軍隊。

塔蘭託級重巡洋艦

1940年07月09日,英國與意大利海軍之間爆發斯蒂洛角遭遇海戰,在1940年,馬耳他島的英國陸軍很少,幾乎沒有空軍,海軍的實力也較弱,島上也缺乏高射炮等防控設備。意大利海空軍攻擊一支由馬耳他島英軍轉運的實力很弱的英國艦隊護送的運輸船隊,結果英國艦船毫髮無損,而意大利海軍卻有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被擊中。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出動以“光輝”號航母為主的編隊襲擊了意大利駐塔蘭託的意大利海軍,造成 1艘戰列艦被擊沉, 3艘戰列艦和1艘巡洋艦、1艘驅逐艦被重創。在此次奇襲中,意大利海軍主力艦隻幾乎損失了一半,可謂元氣大傷。這次海戰,充分表明了馬耳他島的威脅。然而,墨索里尼卻還沒有意識到奪取馬耳他島的必要性,當然這對於在北非作戰的德軍來說更是災難性的。

英國海軍經過了一年多的戰鬥,有效的對了抗意大利和德國的軍隊。然而英軍的勝利還是靠一些意大利沒有的武器和裝備獲取的,比如雷達和航空母艦上的海軍空軍力量,這些裝備對英軍來說是最大的價值,但意軍則是兩眼一抹黑。經過幾次海戰,意大利發現他們無法對付英國海軍。最後,意大利海軍的存在轉換成其他用途,用來牽制盟軍其他地方急需的英國海軍部隊。雖然這不是墨索里尼計劃中的意大利海軍目標,但海軍艦隊仍然存在的現實卻達到了它的新用途。英國不得不在該地區始終必須保持足夠的海上力量,以防意大利人隨時用他們的海軍搞一次突襲。

二戰意大利自始至終都沒有一艘航母服役,對於制海空權更加重要的二戰來說,這是致命的。唯一的鷲座號航母建造接近完工的時候,意大利投降了。

不管怎麼說從1940年6月到1943年9月,意大利皇家海軍在每一次戰鬥中至少都表現得英勇無畏。他們遭受重創,但也給英國海軍造成了不小損失。當意大利宣佈向盟軍投降時,海軍艦隊奉命出擊,向英國的馬耳他島進發。意大利人試圖使他們的德國盟友相信,這支艦隊正在向盟軍的登陸部隊發起進攻。但德軍懷疑有詐,組織了一次對意大利空軍中隊的空襲。在大批意大利艦隊從拉斯佩齊亞出發後,遭到了德國空軍的空襲。海軍上將貝加米尼的旗艦“羅馬”號被無線電控制的滑翔機炸彈擊中,被炸成兩半,隨後沉沒,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意大利號戰列艦也被擊中,但損壞不嚴重,它繼續前進。維托里奧·維內託號完好無損。

第二支意大利艦隊,包括安德里亞·多利亞和卡奧·杜里奧戰艦,從意大利南部塔蘭託的大型海軍基地出發。這支艦隊平安無事地到達了馬耳他。朱里奧·塞薩爾號戰列艦和一名看守船員停泊在波蘭,遇到一些困難後離開,也安全抵達馬耳他。最後一艘戰列艦“卡沃爾孔蒂”號仍在修理中,動彈不得,無法逃跑,最終被德國軍隊俘虜。對於意大利皇家海軍來說,此時戰爭基本上已經結束了,意大利最終作為協約國重新加入了戰爭。


戰武奇兵


作為自詡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墨索里尼一直在做著他的帝國白日夢,比如在先後在非洲和希臘入侵的作戰行動。力圖恢復他的古羅馬帝國的版圖。在北非侵佔過的地方都要豎立起一個個古羅馬式的仿古門來炫耀他的業績。海軍就是他的重要侵略工具之一。

(經常夢想恢復古羅馬帝國的墨索里尼)

地理上亞平寧半島如同一隻皮靴伸入地中海。歷史上地中海給羅馬帝國帶來了無數的榮耀和財富。正因如此,地中海的制海權在意大利人眼中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同法國競爭,意大利在二戰期間用不富裕的國力維持了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新造的維內託級戰列艦成為意大利海軍的實力象徵。然而有強大的新軍艦並不等於擁有制海權。開戰以後,意大利海軍遇見的是實力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儘管有德國空軍幫忙。但是意大利海軍在勇氣,戰略,經驗和技術方面處處下風。塔蘭託,馬耳他,愛琴海等一次次失利,加上制空權和燃料的缺乏,維內託級戰艦隻能變成犧牲品。

(亞平寧半島具有戰略性地位,所以地中海的海軍和制海權非常重要)

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大大地限制了意大利的戰列艦發展,但是美英法等國卻自己繞開條約限制建造了大型戰艦。這讓意大利非常憤怒。1933年開始,意大利就設計了幾個方案。1937年開始維內託級戰艦就陸續建造完畢,建成以後的戰艦排水量40000噸,火炮主力是381毫米三聯裝三座大炮,航速最高30節。該級艦總共有4艘。

我們主要講一下這級軍艦的2號艦和3號艦的故事。

(維內託級首艦,維內託號戰列艦)

2號艦利托里奧號1940年完工。剛開始服役的幾個月,這艘軍艦躲在塔蘭託港口,1940年11月11日趕上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夜襲塔蘭託戰役,中了三條魚雷,擱淺了。到了1941年3月修好傷口以後,利托里奧號作為意大利海軍上將伊亞金諾的第一分艦隊旗艦出征。

(維內託級的381MM主炮細節)

1941年12月第一次錫爾特灣海戰爆發,利托里奧號和道里亞號、“愷撒”號戰列艦夥同兩艘重巡洋艦,10艘驅逐艦為從那不勒斯港口出發的運輸隊護航。由於意大利人的兵力佔優勢,海軍上將不顧意大利軍艦沒有雷達的優勢全速逼近英國艦隊。下午17時,利托里奧號首先在32千米的距離上開火,其他意大利軍艦也紛紛開火。18時初,英國人見勢不妙,趕緊釋放煙霧從戰場上逃跑。由於夜幕已經降臨,意大利人也不敢追擊。12月19日,護航隊安全到達的黎波里港口,意大利人終於在地中海取得一次完全的勝利。1942年3月21日,意大利潛艇在東地中海發現了一支英國護航隊,只有巡洋艦和驅逐艦護航。意大利參謀部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立刻命令利托里奧號和3艘重巡洋艦出擊。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人和英國人遭遇了,由於意大利人佔優勢,所以英國運輸船隊先跑了。英國的驅逐艦在己方的巡洋艦和利托里奧號的大炮之間勇敢地發射魚雷來爭取時間。18時,意大利艦隊的序列別打亂,而且已經不能有組織地消滅英國艦隊。伊亞金諾上將命令停止追擊,第二次錫爾特灣戰鬥就結束了。在這場戰鬥中,利托里奧號消耗了181發的381毫米炮彈,卻一艘英國船隻都沒有打沉。但是拖延了英國運輸船到達馬耳他港口的時間。德國第二航空軍隨後對馬耳他港口進行了猛烈的空襲。4艘貨船被擊沉,英國人只有5千噸物資被轉移到岸上。1942年6月一架美國B24轟炸機用一顆炸彈炸壞了利托里奧號的1號炮塔。當天晚上馬耳他起飛的一架英國惠靈頓轟炸機用一條魚雷炸傷了戰列艦。雖然8月份修好了傷口,但是一直沒有油料,戰列艦隻好從此龜縮在港口。

(羅馬號戰列艦)

3號艦是羅馬號,1942年6月完工。這艘軍艦運氣太差,剛服役的時候就遇上意大利的油荒。1943年6月在港口錨泊的羅馬號被兩顆盟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炸傷。當月底又被盟軍飛機空襲,兩個炸彈又炸中了它,只好送到熱那亞維修,8月份再返回拉斯佩齊亞。

(墨索里尼自封為偉大人物,注意元首的表情,他如果有得選擇肯定不會選這個腦滿腸肥豬隊友)

1943年6月到8月,意大利西西里島的盟軍登陸造成墨索里尼政權的垮臺,這位所謂的國家領袖被國王軟禁在一個秘密地方,同時還和盟軍協商秘密投降事宜。這個事情被德國人洞察,他們立刻翻臉佔領意大利。意大利海軍此時開始和昔日的盟友保持距離,並做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自保。

1943年9月9日,維內託級三艘軍艦同時出海,謊稱對盟軍 進行迎擊。但是實際上是開向撒丁島在那裡建立一個不受德國控制的意大利政府。但是德軍早有準備,提早佔領了撒丁島,這樣一來,軍艦隻好開向馬耳他,向那裡的盟軍投降。

(羅馬號戰艦被擊沉)

(德國弗裡茨導彈,穿過裝甲能把戰列艦炸出一個大窟窿,這是世界首種空對艦導彈)

(投擲空對艦導彈的德國DO217轟炸機)

最新的羅馬號戰列艦是意大利艦隊伯剛明尼上將的旗艦。當天中午剛過,一架德國偵察機就跟蹤在意大利艦隊附近,不斷地把艦隊的航向航速報告給基地。艦隊也沒有開火,一直等到德國DO217轟炸機攻擊以後,意大利人才紛紛開火射擊。德國轟炸機帶來的可不是普通的炸彈,而是秘密武器,無線電指導的FX1400X滑翔炸彈。這種對艦導彈對戰列艦一類的目標威脅很大。當天15時37分,第一次攻擊沒有效果,但是15分鐘以後第二攻擊波一枚炸彈擊中羅馬號。炸彈把鍋爐房燒燬了,艦內停電,而且進水嚴重,羅馬號逐漸脫離編隊。半小時以後,第二枚導彈又命中羅馬號,這次炸中了炮塔的彈藥庫 ,直接把軍艦劈成兩半。16時18分沉沒,全艦隻有596人生還,艦隊司令遇難。按照意大利水兵的想法,普通航彈能避開就行,就算命中也沒多大損失,結果這幾顆炸彈簡直是長了眼睛一樣炸中軍艦要害。這就是世界歷史上空對艦導彈的首次作戰。這次戰鬥中堅盔厚甲的新式戰列艦在航空力量面前變的越來越弱小,尤其是加上空對艦導彈這種致命的武器。

利托里奧號在墨索里尼下臺以後改名字叫意大利號。它和羅馬號在這次行動中一起航行,也被德國空軍命中兩枚導彈,受傷嚴重。但是命好,意大利號最終逃亡到盟軍地盤,剩餘的幾年它一直呆在蘇伊士運河地區。戰後作為賠償它被送給美國人,蘇聯人這時候開始盯上了意大利軍艦,堅持要1到2艘維內託級戰列艦作為賠償。美國人不肯,他們讓意大利人自己拆了軍艦,於是1948年這艘軍艦被拆除。

雖然意大利人在二戰中的表現非常差勁。人們經常用懦弱,無能來形容意大利的武裝力量,無論如何,這些字眼還不至於能用到這兩艘軍艦身上。參考資料:《地中海上的堡壘》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二戰中的意大利海軍並非一無是處,只是被德國U艇和日本航母的戰績光環所遮蓋了!人們只注意岡瑟普里恩擊沉皇家橡樹號,、“格奈森諾”號擊沉光榮號,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三川軍一的快速巡洋艦戰隊.....其實那支地中海海軍還是有著不錯的實力的。 

意大利的戰列艦部隊雖然不能和日本海軍相比,但是和德國製作精良的兩艘俾斯麥級相比,至少數量上就有優勢(不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這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保存的老式戰列艦,可惜德國未建成H級戰列艦,不然它就會成為大西洋霸主),維托里奧維內託級與大和比不了(其實連依阿華級都很難單艦對付大和),但至少和英國的喬治5世級,納爾遜級有的一拼,再加上老而發揮餘熱的加富爾伯爵級,安德烈亞多里亞級,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艦隊戰力上不會輸給德國人,應該看到德國人有3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是意大利沒有的,但是那些是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破交作戰的主力(包括象“鸕鷀”號在內那些輔助巡洋艦),這和別國海軍使用巡洋艦破交作戰是有些區別的,所以個人認為那些艦叫襲擊艦更合適(包括未建成的P級袖珍戰列艦,O級戰列巡洋艦)!其實英國人也知道意大利戰列艦對他們的威脅,於是就有了夜襲塔蘭託戰役(擁有航母是多麼使用順手啊!哪怕裝備的是老式的劍魚雙翼魚雷機)。 

至於輕重巡洋艦,意大利在數量上全面超過德國,德國只有3艘希佩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而意大利擁有包括了特蘭託級,扎拉級,波爾薩諾級在內的7艘重巡,雖說在火炮射擊精度上不如德國貨,但在全部火力密集度上可不吃虧,但是比起連美國人都頭疼的高雄級,古鷹級,青葉級,利根級,妙高級,最上級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意大利重巡洋艦部隊和法國倒是很接近!意大利輕巡洋艦在設計上還是很有特色的,這點和法國也很像,朱桑諾級,卡多納級,道斯塔級,阿布魯齊級,羅馬尼級在數量上還是要比德國的埃姆登號,5艘柯尼斯堡級佔有優勢!質量上也不輸給德國人,不過比起太平洋作戰的日本輕巡有些差距! 

意大利驅逐艦部隊和德國人的相比,可謂難兄難弟,生活在英國驅逐艦的陰影下,德國人戰爭後期只能用大型魚雷艇,掃雷艦來充當驅逐艦的角色,比起在大西洋上屢屢獵殺U艇的英國那些艦隊驅逐艦來說,意大利驅逐艦無論是在與敵驅逐艦隊戰鬥中還是執行護航任務,都是非常平庸!比起裝備致命的長矛魚雷,雷擊準確兇狠的日本驅逐艦更是差很遠! 

意大利的潛艇部隊和德國可沒法比,這也用不著多說什麼了,比起日本潛艇有著擊沉航母的戰績也不如,即便如此優秀的戰績還是有的,比如馬爾切洛級“丹多諾”號1943年7月16日擊沉英國巡洋艦“埃及女王”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6艘馬可尼級潛艇就一共擊沉了38艘艦船,總噸位達216227噸,擊傷17艘,總噸位116686噸。以6艘數量取得這樣的戰績也可以和VIIC比比了! 

意大利的天鷹級航空母艦和德國“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一樣,都未完工,所以在大西洋上,地中海上就看不到象太平洋上那樣的海空大角逐! 

最後說說意大利海軍的精英--人操魚雷,1941年12月,意潛艇“斯基爾”號攜帶3枚人操魚雷,對英地中海艦隊大本營亞歷山大港進行突襲,在不到3分鐘時間內,3枚魚雷分別重創了戰列艦 “勇士”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以及巨型油輪“薩岡納”號,兩艘戰列艦後來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進行修理,“勇士”號到南非德班進行大修,一直修了三個月,而“伊麗莎白女王”號損傷還大,最後到美國諾福克船廠進行大修,一直到43年6月1日才結束,花了9個月的時間,而喪失戰鬥力則達到17個月。這一行動的直接後果可想而知,地中海艦隊的實力大大削弱,再加上其它的損失,這也算是42年上半年隆美爾在北非勝利的因素之一吧。儘管所有的6名成員後來都被抓住關進戰俘營,但的確算上英雄人物,也成為二戰中意大利海軍不多的亮點之一。這點要比德國的“黑人”和日本的“迴天”做的要好! 

總的來說,撇開訓練水平,戰術指揮能力和戰鬥意志,意大利海軍在意大利參戰的時候,僅從數量看,雖然不如日本海軍,但超過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也比德國海軍要強大一些,制約他的是沒有航空母艦和雷達。不幸的是英國人二者全都有,而且儘管意大利人艦艇數目不少,不過大多數艦艇已經老舊,甚至新建的戰列艦都缺乏夜戰能力,這是硬件條件,軟件條件可能更要命,意大利海軍人員長期疏於戰陣,缺乏嚴格訓練,沒有什麼作戰經驗。這不僅表現在水兵上, 在高級軍官同樣明顯。糟糕的海空協同更限制了戰鬥力。最主要的是他選錯了對手--經驗豐富的老牌海上霸主,英國皇家海軍! 


芒果開火車


在二戰中,意大利海軍硬件條件不錯,裝備實力可以排世界前五。

但戰鬥意志不行,“塔蘭託”一戰,讓英國人偷襲,損失不小。意大利海軍整個二戰沒什麼像樣的戰績。


嚴紅


二戰時期的各大國海軍實力狀況排名

第一名:二戰時美國海軍

第二名:二戰時期日本海軍

第三名:二戰時期英國海軍

第四名:二戰時期法國海軍

第五名:二戰時期意大利海軍

第六名:二戰時期德國海軍

第七名:二戰時期蘇聯海軍


智帝輝煌


海軍大而無用。

杜黑,制空權的作者,就是意大利人。

被踢出了軍隊,踢出了,出了,了……

意大利人有著不同於法國人的浪漫和熱情,表現在軍事上,就是猴子派來逗你玩的。

和古代羅馬軍團赫赫威名不一樣了。

後來吃了虧,又把杜黑拉回軍隊了。還給錢幫杜黑出版書。

要不要這麼搞笑啊……


燒鍋爐的魚43426494


意大利的海軍稍微比陸軍強一點,給盟軍能造成一點威脅。他的裝備在當時也還算先進,有好幾條戰列艦,甚至還有航母。只不過在作戰中幾乎沒有什麼戰績,搞笑的是,意大利的海軍防空兵把自己的大元帥做的飛機給擊落了。這是他們二戰期間最高的戰績。


翻滾吧翔寶寶


二戰意大利軍隊的靈魂是海軍,海軍的精銳是蛙人小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