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去縣級醫院治過病?你覺得縣級醫院的真實水平怎麼樣?

張之瀛大夫


看到上面這個問題,張大夫在心裡暗暗打鼓。但是,張大夫覺得無論如何,我們生存的環境需要揚正氣、傳播正能量,我面向的和服務的還是絕大部分善良的網友。而張大夫自己,是一個靠譜治療知識的搬運工,張大夫從不認為自己是小編,我希望幫助的是需要這些健康知識的人。

回到題目中來,有沒有被縣醫院坑過?我都理解不了這句話?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去很多的醫療機構,從診所到鄉衛生院到縣醫院到市級及省級的三甲醫院到北京上海等全國知名的醫院。我們去醫院的目的是治病,醫院的職責是治病救人。為什麼會被坑呢?尤其是我們去的都是正規的醫院,不是所謂的莆田系醫院。我們不可否認,鄉級衛生院和縣醫院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存在一定的漏診和誤診,但是這本身就是醫療的一部分,怎麼能說是坑呢?

那麼縣醫院的真實水平是什麼樣子呢?應該說縣級醫院的醫療設備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一些縣醫院現在已經配置了核磁等大型醫療設備,可以說在常用的大型醫療設備上,已經基本達到了日常工作要求的水平。雖然這和省級三甲醫院和國內知名醫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縣醫院可能存在一些科室配置的不足或者分科不細,或者醫療設備不夠齊全等。還有就是縣級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與國內知名醫院之間可能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現在他們總是到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因此這個差距也在變小。當然,縣醫院醫務人員與國內知名醫院的科研水平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最後,張大夫想和大家說的是,鄉衛生院和縣醫院都在各自的位置和崗位上為我國老百姓提供著各自的醫療服務,雖然和國內知名醫院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他們所發揮的作用還是無法取代的,希望大家理解並且信任他們。必要的時候,可以和醫生商量轉診到上級醫院。


張之瀛大夫


現在一般縣級醫院普通病還是可以的,但是畢竟醫院小見的病的種類少,說白了就是見識短!有很多病他們很少見到,你讓他怎麼治?我兒子六七歲時手上長了幾個小疙瘩,也不疼也不癢,一開始也沒注意,後來越長越多,連手臂上也有了,我就帶他去我們縣裡的醫院看看,結果大夫也沒看出什麼原因就給開了點藥回家了,藥有吃的也有外用抹的,結果藥用完了也沒管用,那小疙瘩還越來越多,我就又帶兒子去醫院了,去了後那大夫說這得用激光燒了去,我問他這小疙瘩到底是什麼,他也說不出原因!但是我想這麼多的小疙瘩要是用激光一個一個的都燒了去也夠受罪的,(那時連腿上都有了)我就帶兒子去北京友誼醫院了,我那時在北京友誼醫院附近做生意!在北京友誼醫院花了幾塊錢掛了號,去門診讓大夫一看,那大夫就說這是水疣,很好治癒,然後大夫就用酒精棉球消毒用鑷子把那小疙瘩上面的小尖頭一夾就出來個小白疙瘩,都弄好後連藥都沒給開就讓回來了,總共就花了十幾塊錢就好了!我在我們縣醫院花了好幾百塊都沒看好的病在北京就花了十幾塊,這就是縣醫院和大醫院的區別!這病不大,也很好治,但是我們縣醫院的大夫很少見到這毛病,就不知道怎麼治!後來我兒子又復發了一次,又長了幾個,我自己給他消了消毒用鑷子給他夾出去了,就好了,到現在也沒有復發!


陳宏生813


提到縣醫院,剛好今年七月份帶我爸到我們的縣醫院切了個背部的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主要由於皮脂腺排洩管阻塞,皮脂腺瀦留從而導致囊腫的形成,好發於頭面、頸項和胸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第一次手術的時候也是在縣醫院,手術之後隔了幾年又復發了,由於拖了一段時間、囊腫部位也經常被摩擦刺激,囊腫感染髮炎了,於是再次到縣醫院手術切除。術前抽了點血檢查血糖、血常規等情況,瞭解有無感染、血糖高等情況,還做了個B超,檢查費用300左右;局部麻醉+手術費300左右;由於合併感染,術後需要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費用幾十塊。這些都不算什麼,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手術最後還開了幾種口服中成藥以及中藥粉,都是止血化瘀之類的,費用加起來也有300左右,一個3、4cm的小切口居然要幾種活血化瘀的中藥。最後除了吃幾天抗生素,每天換換藥,其實中藥一點也沒吃,傷口沒幾天就長好了。




其實,縣醫院的醫療水平也是可以的,基本都能處理老百姓大部分的健康問題,但由於自身的侷限性,對於高尖技術、科研等方面跟大醫院還有一些的差距。
技術水平自然是能解決群眾的大部分健康問題,但是,就像我開頭所舉的例子,可能有時候還存在著一些過度醫療的情況。這僅僅是我所看到的一個個例,並沒有否認其它縣醫院哈。我還是很肯定縣醫院的,縣醫院報銷比例高,而且還能解決一個縣區域內居民的絕大部分健康問題,真心希望縣醫院能越來越好。

大家覺得呢,歡迎大家談談您對您所在的縣醫院的看法。


全科吳醫生


有些縣級醫院有經濟指標,我從常州出院,沒有回家,直接去了人民醫院,想去康復一段時間,看到我少了一條腿,拒絕了說沒有這個項目,建議我到骨科病房住下,觀察幾天再說,一住下來就是一連串的檢查,我說我是從常州剛剛出院,並且把常州的檢查單給他看,她說這是我們醫院的規定,如果是手破了也要進行例行檢查,我車禍後送到中醫院,發現我頸椎受傷,第二天就用救護車送到常州,金壇沒有手術能力,在金壇中醫醫院的檢查報告到常州醫院都有用,不再需要重新檢查,在人民醫院,被我拒絕了幾項檢查,半天就是二千多元錢,第二天天一亮我就離開,再也不到人民醫院去看病了,我也關照家裡人以後不要去人民醫院,金壇區的中醫院就比較好。


user2967448950190


論技術當然還是省級醫院,論服務水平差不多少,就我們吉林省東豐縣醫院來說,我老婆做甲狀腺手術,出手術室就送進重症監護室了,簡直就是白花錢還讓病人遭罪,態度惡劣服務不到位,尿頻他們都生氣,只接一次尿,而後來把尿盆往病人床邊一扔讓病人自己接,病人渾身都是管子怎麼尿啊,等病人出重症監護室那天很多病人委屈的號啕大哭!太可恨了!


夢悟8


很差,或者說好的很少,我有過類似經歷,在縣裡出差,發生高血壓危象,打了120,縣城方圓很小,半小時才到,到了找不到位置,醫院救治極其不規範!還好,沒大事!但,我很打觸再出差縣城,留後遺症了!

一.醫院等級水平。縣級醫院一般為二甲醫院,少數為三乙醫院,能評上三甲的就更少了。因此在財政投入和設備人員補充來說是“先天不足”,綜合實力上自然不如省市級三甲醫院。但是省市級普通醫院水平未必有縣級醫院好,很多科室實力甚至還要差一些,因此患者就醫時要清楚醫院和科室的實力情況,而不是盲目的認為省市級醫院就一定好。

二.醫院科室設置情況。相對來說,省市級三甲醫院科室設置全面,專業分組明確,縣級二甲醫院因為就診人數較少相對科室設置並不全面。比如有的縣醫院心內科和神內科混在一起,內分泌、風溼和腎病在一起;但是省市級三甲醫院一般外科要分為心外科、神經外科、頭頸外科等科室。

三.醫院專業水平。目前由於國家向基層醫院投入巨大,縣級醫院發展迅速,有的縣級醫院醫療水平很強,門、急診量過百萬人次,床位數量、職工人數、床位使用率、出院人數、手術量等指標不次於普通三甲醫院,甚至部分科室實力比省市級三甲醫院還要強。

四.醫院教學、科研實力。縣級二甲醫院教學科研實力相對薄弱,但是很多縣醫院與醫科大學醫學院聯合,成為教學醫院或非隸屬附屬醫院,以提高自身教學科研水平。



莊德生


如果把醫院分為這幾個類型、這幾個檔次的話:大型三甲醫院、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那麼,縣級醫院是位於大型三甲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的一箇中間環節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醫療水平的高低,其實也像它的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醫療水平怎樣?得看跟誰比。與全國著名的三甲醫院,與全國一流的大醫院相比,例如協和、例如華西這個類型的,那縣醫院的水平,估計差的就不是一點兒半點兒了。

而如果與鄉鎮衛生院這一級別的小醫院相比,縣醫院,自然又顯示出它的優勢來。

現在,有的縣醫院確實也發展很快,有的從醫院規模、醫療設備、人才梯隊建設、技術水平上,一點兒也不遜色於市級醫院,甚至有的超過了某些市級醫院。

需要提及的是,在當前這個大環境下,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人們獲取健康知識、學習健康知識變得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快捷。下一級醫院的醫生們,如果想更進一步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自己的診療思維,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水平,也比以前變得更容易,渠道更廣泛了。所以,只要肯學習、善於學習,下一級的醫院,超過上一級的醫院,也不是沒有可能。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這是一個大好的時代,賦予了我們更加寬廣的舞臺。

縣級醫院,也不要覺著自己級別低,就自卑,就裹足不前。

砥礪前行、拼搏進取,縣級醫院,也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繡出自己的別樣風采。


殷殷期盼話健康


我出身幹醫生世家雖然現在沒從醫但看出縣級醫院問題很嚴重,縣醫院是進步更是退步,學歷晉遍比過去高擁有紮實技術少而且熱乎於抄襲熱乎於寫論文喜歡引進不成熟方案不安心小地方,花巨資引進設備難有人利用設備反應出設備應有診斷水平,設備引進容易受到傳銷集團干擾這是個大問題。縣級醫院現在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過去縣級醫院上級是地級,雙方能夠協作很好,現在是與誰接上關係幫誰拉客,大醫辦不了小醫不願辦。裙帶關係嚴重,開處置單多,開正規單據少,建議還是地級市醫院直管縣醫院好,縣醫院直管鄉鎮醫院而不是分級診療,是垂直管理把半吊子清除醫療隊伍真好為人民服務


把v


這幅圖能說明問題。



南哥0188


看似兩個問題的問題,實質上是一個問題,那就是生病了是不是能夠勝任縣級及以下醫院?

現實中,衛生院是中國大眾醫療的最基礎的醫療衛生保健機構,除非你一出生就在大城市,否則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是大多數國人一生都要接受醫療服務的機構,是中國人均壽命提高的最重要保證!

說到看病,現在大多數人看病都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都是儘可能擠入更高等級醫療機構的,主要是覺得這樣更可能獲得保障,其實大多數頭疼腦熱的疾患在縣級以下醫院是可以瞧好的,但這些年因為商業運作(主要是科室承包)的原因,縣級以下的正規醫療機構很多都夾雜著資本利益相關人的企圖而忽視了它的基本屬性——治病救人,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讓人民群眾失去了對他們的信任。相反駐守於縣鄉一級的私人診所反而受到當地民眾的親睞,其實這些診所無論從資質與實力上都不能與正規醫療機構相比的,但是由於它們大多是從事醫療服務的醫生所有,注重的是解決患者的實症以期獲得現實的口碑,所以對於一般的疾病通常不會象正規醫療機構一樣小病大檢查,所以醫療費用比正規醫療機構要親民很多,這也是大多數縣鄉級醫院被詬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