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路過湛河橋的時候,被一同齡人叫住幫忙拍照,他的同伴告訴我他來自上海,想拍張照片做留念,我欣然應允。

拍完照片,我突然就有了去河濱公園看看的想法,為什麼?因為河濱公園於我已經是十幾年沒再見面的老朋友了。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東門進,沿路左轉,先是不期而遇了一條“二十四孝” 道,雕刻著孝文的青石板鉗在路面上,瞬間就被這樣的文化氛圍攫了魂。為此,寫本文的時候還特意查閱了古代二十四孝的內容,卻原來是改良版的現代孝文。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過亭臺的時候,有人在引吭高歌,有人在激情舞蹈,更多的人在閒聊,掠過熙攘的

他們,眼光落在了一棵綴滿黃色小果果的大樹,好奇心驅使走近看了標牌,曰絲綿木(別名金紅樹),反覆咀嚼“絲綿”二字,感覺很溫柔很美好。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其實,這一路前行的目的地是公園南門的那片小湖塘,因為那裡曾經留下了我和先生戀愛時頻繁的腳步。近前,湖還是那個湖,只是多了亭臺樓閣廊橋等微景觀;塘邊的丘還是那個土丘,只是上面的綠植換了新顏;環湖的欄籬上五步一詩、十步一詞的展板佈設,很文化的感覺。當然,環湖的那些大樹一定是當年的小樹,依稀里記得他們的模樣,尤其那棵禿了頂卻依然努力秀髮飄飄的柳樹,像極了現在的我們,一邊承載著歲月的無情,一邊又納新著與時俱進的音符。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湖的西岸增設了百米花廊,秋的蕭條擋不住藤蔓植物的努力,站在廊下百感交集。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再移步便是公園西門了,法國梧桐搭起的通往公園外的林蔭大道是再熟悉不過的風景,因為走出去右轉就是我成家後的第一個住所所在地,往事堪回首,卻被時日隔空阻斷了二十多年。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站在路口遲疑了十幾分鍾,回憶湧上心頭,瞬間填滿了有意迴避的二十多年來的空白(一時就有了寫個長篇回憶錄的衝動)。有香暗動,打斷了回憶,卻原來是正對著門口的花圃裡栽種的大花六道木在舉花送香,一簇簇潔白的小花在深秋時節格外耀眼。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過西門往前,便是北門方向了,遍尋記憶中的哪片松樹林不見,卻原來地面被硬化,樹林被分割成小塊休閒場地,場地外那株雙生樹還在。

平頂山河濱公園掠影:故地重遊,感慨萬千

場景置換,我看見了二十歲時的自己,雪天、綠襖、紅彤彤的臉,雙手抱著雪團在拍照(寫到此就有了翻看舊照片的衝動,猶記得後來曾經掃描保存在QQ空間裡,不知道還能找到否)。

故地重遊,感慨不何止萬千,走出北門的那一刻,被今日的大風冷靜了頭腦。

回望也好,展望也罷,風風雨雨大半生(真的可以寫成一部長篇紀實錄),拮据貧困過,也小福小貴過,千帆過盡,其實最享用的還目前這種平平淡淡安安靜靜的小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