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縣,看略陽縣70年來的變化!

從一個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縣,看略陽縣70年來的變化!

關注

我們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走過那故道,才知歲月有多漫長。讀過郙閣頌,有份真情在心底滾燙。趟過嘉陵江,才知兩岸有多漂亮。你會愛上這地方,略陽就是我家鄉。”2019年,央視音樂頻道的一首歌唱火了山城略陽。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秋風正爽,秋葉最紅的季節,有著2100多年建縣歷史的略陽,也迎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滄海桑田,1345千米的嘉陵江在出陝入川交界處,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造就出一片美麗又神奇的土地。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陽縣城全景今夕對比

從一個嘉陵江畔的小山村,到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縣;從氐羌遊牧民族遷居的“世外桃源”到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從刀耕火種的農耕地到陝西第一爐鋼水澆灌的工業強縣,古老與新生、貧苦與甘飴交融共生之下,70年的積累與沉澱,讓略陽成為千里嘉陵江上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從“羊腸道”到“高速路”

70年基礎改善,激活發展“一盤棋”

略陽正北,白水江鎮域內的青泥嶺峻拔疊翠。提到它,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詩仙李白《蜀道難》裡描繪的“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的奇麗驚險和“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嗟嘆。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作為秦嶺支脈,看似浪漫而豪邁的青泥嶺下,卻是一片千溝萬壑。不論是古代嘉陵江上重要水陸碼頭和蜀道陝甘川交通中轉的中繼站,白水江鎮都是必經之地。雖是“官道”,其實只是借江水之利和馬幫之力互易茶馬的一條羊腸道。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徒步遠遊的李白流連山水不問歸期,但對於祖輩都生活在這裡的當地人來說,惡劣的自然條件卻是幸福生活的“攔路虎”。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1956年寶成鐵路略陽至廣元段通車情景

至1956年,伴隨一聲火車轟鳴,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建成通車橫穿略陽南北,一舉結束了蜀道千百年來“行路難”的歷史。55年後,2011年12月橫跨陝、甘、鄂三省的十(湖北十堰)天(甘肅天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為略陽再添一條東西走向的大動脈。火車通了、高速公路也修到了家門口,白水江鎮近萬名群眾至此走上通途。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如今的略陽交通一瞥

70年間,略陽全縣公路總里程從1957年的39公里增加至2019年的1717.6公里,增長44倍;縣城面積從新中國成立初的2.74平方公里拓展至2019年的12平方公里,增長4.3倍;城鎮人口從1949年0.42萬人增加至2019年6.9萬人,增長16.4倍。略陽也由此躋身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城市、省級生態園林城市行列。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郭潔、郭淨是白水江鎮的一對雙胞胎姐妹花。小時候隨父母搭火車進城,高中後乘火車通勤上學,今年6月姐妹倆分別收到了中國礦業大學和延安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郭潔說,是這條鐵路把自己帶到了更遠的地方,實現了走出大山的夢想。

除了路,影響姐妹倆的教育及民生事業也在全縣逐步改善。70年間。全縣公立學校從1949年的1所增加到2019年的83所,專任教師1461人較1949年翻了28倍。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向右滑動查看下一張

堅持基礎先行、堅持民生事業優先。70年來,略陽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務體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支撐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力量。僅最近十年,全縣已實施衛生建設項目189個,建設各類醫療機構21所,創建“星級”敬老院7所,學齡兒童入學率100%,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輟學,城鄉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從“制於山”到“有靠山”

70年奮進爭先,打出產業“組合拳”

時空流轉,縣城向西20裡,接官亭鎮是過去略陽進出的門戶。用時下流行的航拍空中俯瞰,一片新綠中亮馬臺村光伏農場格外顯著,整齊劃一的太陽能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起點點星光,像波光裡的豔影格外耀眼。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村民楊志剛是這個光伏農場的受益者之一,談起家門口的變化,他說:“以前,我家種植油菜、黃豆等傳統農作物,收益不高,銷路也不好。現在,村裡建了光伏農場,不僅每年有8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還能在太陽能光伏板下套種艾草,湖北一家公司承諾收購,銷路不愁。”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陽自然風光一瞥

青山環繞、綠水養人,對楊志剛來說,如今“躺贏”的日子過去還是奢望。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作為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略陽地上地下資源豐富,60年代就被地質學家李四光譽為“中國的烏拉爾”,陝西第一爐鋼水、陝南唯一的火電廠等一批奠基全省工業的企業都誕生在這裡,以鋼鐵、電力、建材化工及食品醫藥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形成了略陽完善的工業經濟體系。到2018年底,全縣工業總產值實現74億元,是1957年的4327倍。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俯瞰略陽鋼鐵廠

一業興、百業旺。70年間,略陽工業經濟成績亮眼,但略陽人並沒有止步。2016年9月,略陽縣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在謀劃十三五工作時,新班子提出既不放棄優勢,也不盲目跟風,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縣戰略,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在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提質量上做靚文章。

亮馬臺村不遠,煎茶嶺村村民李青山正在悄悄“轉身”。由於村子正處在略陽資源富集的核心區域,過去李青山“沾光”做過採礦生意,但這兩年他有了一個新身份,“惠福鼎”烏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

“過去靠山吃山,現在青山養人”,李青山算了一筆賬,去年他的養殖場共養殖略陽烏雞1萬餘隻,春節前後銷售5000只,純收入達15萬元,不比過去差多少。

至去年底,全市11個地理標誌產品中略陽獨佔4個,以烏雞、杜仲、天麻、豬苓為核心支撐起的特色農業總產值達14.9億元,是1949年的373倍。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陽三產結構今夕對比

大力發展旅遊業、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6億元,網上交易額1.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33.92億元,是1957年的1696倍。全縣一、二、三產業比例由1957年的66.7∶11.1∶22.2調整為2018年的11.7:41.4:46.9,二產、三產已然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從“窮山窩”到“幸福窩”,

70年潤澤民生,啃下脫貧“硬骨頭”

作為全市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區域,到2016年初,略陽全縣20.1萬人中識別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仍然高達13255戶42997人,佔農村人口的30.7%。在同步夠格邁向小康的進程中,貧困一度是制約當地群眾發展的最大障礙。

自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白馬氐族聚居始建沮縣,略陽建縣歷史可以追溯至2130年前。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初,略陽經濟仍然一窮二白,農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現象十分普遍,解決溫飽問題是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首要任務。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經過八七扶貧攻堅,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精準扶貧全面推進,全縣幹群盡銳出戰,將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補齊小康短板、改善民生福祉的最大機遇,和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來抓,截止2018年底,全縣累計脫貧4.8萬人,退出25個貧困村(深度貧困村5個),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30.7%下降至2018年末10.98%。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陽黨員幹部扶貧入戶場景

“望山跑死馬”,橫現河街道辦事處跑馬村是過去全縣出名的深度貧困村,全村3個村民小組165戶548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8戶238人,貧困發生率達43%。在省市縣黨組織和各級包扶部門的支持下,跑馬村按照“產業強村、環境靚村、文明興村”總體規劃,強基礎、抓產業、富腦袋,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於2018年底率先甩掉了貧困帽子,成為全縣最早脫貧摘帽的深度貧困村之一。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航拍五龍洞鎮金池院村食用菌大棚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縣持續改善鎮村基礎設施和環境面貌,建成集中安置點39個,實施陝南移民搬遷5000餘戶,農民自來水普及率達99%,全縣公路總里程超過1700公里,實現了鎮鎮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戶戶通電通訊。今年底,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略陽正向整縣脫貧摘帽發起總攻。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略陽縣五龍洞鎮金池院移民安置點

70載榮光、70年奮進。略陽已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上。目光向前,決勝在即,略陽正向著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監製:楊建平審核:阮濤

記者:任芳通訊員:王偉

編輯:李陽 魏丹 任悅 王玉恆技術:魯克良

點下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从一个嘉陵江畔小山村到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看略阳县70年来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