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皇帝御題,專門為皇親國演戲的戲臺

皇城街的戲臺子建於明代桂王時代,是王府一景原來是專為皇親國演戲的地方,名曰“演真樓”。後來代王府毀於兵火,只留下這個遺物從清初到民國一直為民間藝入活動的場所。

名字皇帝御題,專門為皇親國演戲的戲臺

這個戲臺子高一米五,大青石墊臺基,青磚鋪面。樓頂是兩出水的瓦頂,

上有山脊獸頭鴟吻,四根大紅木柱支撐,斗拱托起,飛簷掛鈴,四角木雕龍

頭,十分精巧逼真,正面有一大匾,上寫“演真樓”三字,傳說是正德皇帝御

題。

名字皇帝御題,專門為皇親國演戲的戲臺

臺上內有二門,左門越“出將”,右門曰“入相”,是演員出入的地方,正

壁窗格精巧,雕刻漂亮,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藝術品,並書寫一大“福”字。

這裡傳說很多,有的說李自成攻佔大同後還在此講過話。這裡除民間藝術演出外,還有專業劇團在此演戲。在清末民初多演晉劇,有時也演“座腔”。“座腔”是一種多人合演的地方曲藝,並配有一些樂器。

50年代大同民間藝人“夏哈巴”曾在此說過唱過。一些業餘的民間劇團

名字皇帝御題,專門為皇親國演戲的戲臺

也演出過,如“雲路街劇團”等。當時著名的現代戲,如“小女婿”、“二黑結婚”等均登上此臺,這些劇的名演員是李小妹、張秀梅,此二女演員,無師自通、演技不凡,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另外,還有大同市著名晉劇演員筱金枝也曾在此演出。每到演戲,臺下就人山人海,賣小吃、賣玩具的也十分活躍,猶如過節一般。

文革中此臺被一街辦工廠所佔。現已轉移到鼓樓東街,並且被有關部門修復,正對著關帝廟,重現了它昔日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