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呂梁山護工"在青突發腦梗獲關注 醫院為其減免醫療費

張愛生(左)病情有所好轉。

文/圖 半島記者 李珍 實習生韓雨潔

10月13日,“2018年度最美呂梁山護工”張愛生在醫院上崗時突發腦梗,牽動著晉魯兩地的關注,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捐款。山西省呂梁市委副書記張廣勇帶頭捐款1000元。呂梁市總工會的相關領導和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趕到青島看望慰問。10月25日,記者瞭解到,張愛生在神經內科的治療已經結束,目前進入康復治療階段。呂梁市總工會為感謝青島市中心醫院對張愛生的救治送來了錦旗。院方表示,將減免其部分醫療費用。

張愛生10月13日在青島971醫院上崗時突發腦梗,由於發病時恰好在醫院走廊,被護士及時發現進行了溶栓治療。青島紫荊護理公司總經理魏毅和項目經理王延紅也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為家屬不在身邊的張愛生辦理住院手續。發病第二天,張愛生轉院到青島市中心醫院治療。

魏毅說,她在幫張愛生墊付了醫藥費之後,把這個情況在朋友圈發佈出去。青島紫荊護理以及兄弟單位青島美邦醫藥、青島美康連鎖聯合發起內部捐款,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就業訓練中心主任王長城號召青島家庭服務業捐款,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捐款。

張愛生是“呂梁山護工”的代表,呂梁當地的領導和護工群體也紛紛為其捐款。呂梁市委副書記張廣勇捐款1000元,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辦公室主任劉智平捐款500元,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梁向南捐款500元,呂梁衛校校長李豔峰通過微信捐款500元。

山西呂梁總工會派員專程趕到青島看望慰問張愛生。為了感謝青島市中心醫院對張愛生的妥善救治和減免醫療費的善舉,呂梁市總工會副主席李新田代表山西省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給醫院送來了錦旗。該院院長蘭克濤表示將繼續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本質,為社會愛心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

病情好轉正在康復期

10月25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青島市中心醫院瞭解張愛生的治療情況。10時許,張愛生和妻子正在醫院康復科治療中心做康復。這裡有各種康復治療器械,之前還只能臥床休息的張愛生經過治療後,病情已經好轉。

“藉助輔助帶,張愛生可以雙腿站立,右腿能夠抬高30釐米。”青島紫荊護理公司總經理魏毅介紹,目前張愛生的右手臂已經有痛感,但手還不能自由活動。

張愛生面帶微笑,氣色很好,但一說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愛心,他又忍不住流下激動的淚水。“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護工,沒想到能得到大家這麼多的關注,很感謝,很感謝!”張愛生停了一下說,“我會努力恢復,等康復了之後,加倍回報社會,我會加油!”

張愛生的女兒小張告訴記者,父親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生病之後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經常沮喪、焦慮,“他很積極地治療,想盡快好起來。”

父親患病兒子又住院

記者瞭解到,張愛生的妻子沒有工作,兒子的工作也不穩定。“他兒子前兩天又突發闌尾炎住院動了手術。”魏毅說,接踵而至的難題令這個家庭風雨飄搖,多虧了這麼多好心人捐款,幫助他們渡過這個難關。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張愛生的妻子和兒女來到青島之後沒有地方落腳,目前都住在青島紫荊護理公司的宿舍裡。張愛生的兒子術後也在逐漸恢復。

“捐款已經超過六萬元,但是愛心還在持續。”魏毅告訴記者,10月25日上午,就在記者採訪過程中,還有一位病人家屬通過微信紅包轉來50元捐款。“病人家屬的善舉也是對我們護工工作的認可,很感謝他們。”魏毅說,在這十幾天時間裡,感人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都知道,護工這個群體的經濟狀況一般不太好,但很多護工朋友都無私捐助。”魏毅說,前幾天,“呂梁山護工”微信群裡一位不知名的大姐轉了20元錢,捐給張愛生。“我問她叫什麼名字,她回覆說,就寫呂梁山護工這五個字吧,我們都是一家人。”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護工的需求倍增。結合貧困戶脫貧需要和老年人實際需求的“呂梁山護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山西省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梁向南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呂梁市共培訓26期“呂梁山護工”47832人,其中貧困人口20909人,實現就業25266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業10019人,人均月收入超過4000元,就業地輻射全國8省20多個城市。培訓10萬名“呂梁山護工”,“十三五”期間完成6萬人培訓任務,實現就業3萬人,是呂梁市定下的目標。當前,全國各地100餘家家政服務企業都與呂梁市政府建立了合作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