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民間人生禮儀習俗,年輕人都要好好看看


商城縣民間人生禮儀習俗,年輕人都要好好看看

1、生育

鄉村到娘娘廟燒紙叩頭求子許願。有兒有女滿門親,有兒無女半門親。特別在農村,大多數(90%以上)農民重男輕女,渴望生男孩傳宗接代,有墮女胎、棄女嬰現象;懷孕到出生孕婦不幹重活,注意身體保養,時常作B超檢查胎位。胎衣偷偷掩埋或扔到廁所,不讓他人知道,怕別人拾去補身體,自己孩子生災害病。臍帶七天自動脫落,有自個保管也有扔掉的。民間產婆在山區也有少量的,接女孩收費50至60元,接男孩100至120元;產婦的護理頭星期在醫院,後接回家休息。月子裡每日六餐,家時有人專門侍候產婦;嬰兒出生,有“洗三”打發娘娘,燒娘娘紙。十天姥姥家來賀禮,小孩到百天照“百日像”,週歲“抓周”,抓周時請客,親友祝賀送賀禮錢。有祈福免災活動,大多是燒娘娘紙和許願。

商城縣民間人生禮儀習俗,年輕人都要好好看看

2、冠禮

有過12歲的習俗。十八歲成年,無成年活動。只有上高中,學校集體舉行成年宣誓活動。

商城縣民間人生禮儀習俗,年輕人都要好好看看

3、婚禮

訂婚、結婚的年齡鄉下大都男22歲,女20歲。在城市,男25歲,女23歲。選擇配偶的方式方法和標準,自共和國成立後,男女青年崇尚自由戀愛,戀愛期間,男女各稱對方“男朋友”、“女朋友”,經雙方家長同意後,男方領女友到家與父母見面,設便宴接待,給見面禮(一百到數百元),再由女方領著男友到家與其父母見面,亦設便宴接待,給見面禮錢(可少於男方)。到了21世紀初期,自由戀愛、自主擇偶更是風靡一時,只是見面禮錢高達1千至5千不等。訂婚,舊時講究“門當戶對”,青年男女無權處理婚事,有指腹婚(未出世前)、娃娃親(隨姑走,舅之女婚配外甥,姨之女婚配姨之子,即近親做親)和摯友世親等。男女長至十幾歲訂婚叫“大媒”,由男女央請媒人向女方家長提出求婚(女方不託媒向男方求婚,叫“羞男不羞女”之說),雙方訪查、相親,同意後,再喝“準媒酒”,下書子(下庚貼),日期由男方定。訂婚程序為媒人早晨在男家,攜庚貼、彩禮去女方家,女方寫了回貼,媒人攜貼再到男家,即完成訂婚手續。如今到了新世紀的今天,訂婚程序依然沒有太大變化,特別在農村,95%以上還是採取這種模式。只是城市訂婚方式發生變化,一般選擇常規節日完婚(如“五一”、“十一”、“元旦”)。婚期由男方決定。新娘嫁妝趨向現代傢俱、電器、婚禮服裝講時尚穿婚衫。鄉村新娘選大紅衣服以示吉利。一般新娘選住男家,也有少數選住女家。新房裝修方面,條件好的吊頂、鋪地板磚、掛窗簾,做牆裙。條件差的打水泥地平,白灰粉牆。婚禮歌謠仍延用老歌謠,如《撒轎頭》、《賀團圓酒》、《撒床歌》等。城鎮要簡單的多,多數鬧會兒洞房便就完結。

商城縣民間人生禮儀習俗,年輕人都要好好看看

4、壽誕禮

兒童時做12歲,成年人做36歲生日,老年人做60、70、80等。整年壽誕,講究在電視上點歌、點電視劇、買生日蛋糕,隆重熱烈。生日食品吃生日蛋糕,長壽麵、壽桃、大擺宴席。

5、喪禮

人死後入棺。通知親友前來弔唁,以示哀悼。直系親屬披長孝、戴孝帽,旁系男的是孝帽,女的是孝手巾,重孫戴紅帽。弔唁儀式,請道士先生超度,喪祭形式有:拾念(做三朝事):敬酒、上香、叩首。

小賑祭:召請亡人,送亡。

大賑祭:召請亡人(祖先亡人),辦三朝事,請菩薩(靈寶大法師),跪五朝(上香,請王,趙二帥,水、火祭),散花做調治(沐浴、扇亡、勸亡、換衣、戴帽、穿鞋襪),賑孤、交包袱、送亡。

破九獄:(男)請亡。

破血湖: (女)拉船唱十月懷胎。

(以上都是道士敲唱,超度亡靈的)

做齋:分1、3、5、7天四種,1、3、5天不豎大幡,只掛各種神像。設金壇、亡案,請道人敲唱,素席招待,親朋祭弔亦素席招待。7天齋豎大幡、採8卦、採28宿星斗。

唸經:請和尚敲唱,設素席招待。

開祭:分堂祭、路祭、墳祭3種,有4個禮賓先生,1個領祭人。祭文內容一般以亡者的生、死、吊、慰4部分來寫。

主持人,農村叫“支客的”,幫助料理整個喪事過程。

火葬後,二次再葬,重新超度,入棺時放衣被再封棺。

墓地選擇,根據風水先生的定向,墓地墓本上講究乾燥向陽,講究來龍去脈,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山管人丁水管財等。

城市請樂隊、鄉村敲鑼鼓送棺。喪禮用具依舊,沒啥變化。城鄉大都立碑。在鄉村,未成年小孩死去不擇日不擇地,隨便扔在荒坡地。16歲後死去才入棺。服喪期規定:服喪期3年不貼門畫,寡婦3年不準嫁。“五七”內孝子不理髮,滿“五七”收穗線,後裔剪髮燒掉,農村“五七”後到家謝孝,城裡3天后謝孝,送“謝孝單”到家。農村“五七”內不串門,城裡三年內不拜年。送棺禁忌女兒到墳地,“封三”後方可到墳地叩拜。春節不貼“門神”、“對聯”。

6、祭禮

講究“封三”、“五七”、“週年”,此間除“封三”外,還請道士做祭禮、超度。(緣在商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