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老家

即將消失的老家

即將消失的老家

舅舅是家裡的頂樑柱,在他而立之年,他盡完了屬於自己肩上的所有責任,為二老善終,將兒女養大婚嫁。在工作半輩子退休之後,將家安在了城裡。從此,農村這曾經充滿溫暖,迷漫著愛和親情的幾十年的家,被冷落,被荒蕪,被閒置。

社會發展時代變遷,村子裡的一座座老房被拆掉,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煥然一新的新房,座落整齊。而舅舅家農村的老房子,在風吹雨淋日曬的侵蝕,無人住,無人打理下,成了一座危房,成了新村規劃下村子裡,村民眼中的釘子,在村子裡影響村容貌,被大隊,甚至鄉上領導數次催,讓舅舅趕快回家拆掉,重新修建。不然,被村裡派挖掘機推倒。

別18年之後,回到舅舅家。一進門,一碰面,瞬間被眼前的景所震驚,院子裡,廚房面前的一棵大桃拊不見了,圍它的磚已亂七八糟的在原地仰臥著。這棵桃樹是姥姥姥爺在世時為他的兒孫栽的,由於施肥,澆水到位,五六年的時間,這棵小桃苗就長的高大,繁茂,春天裡,這滿樹的桃花粉紅粉紅,引來蜜蜂的停留採蜜。同時,招來鳥兒的觀賞與嘰嘰喳喳的贊

舅媽在她房間的窗戶上向外可以看見這春的景象。姥姥姥爺在她房間裡,可以看見這桃花盛開季節的絢麗。到姥姥家井上絞水的人,一進門被這一樹鮮豔的桃花所吸引,都讚歎著桃花的美,更誇讚著姥姥姥爺的勤勞。春天裡,舅舅家的每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院子的桃樹前賞景觀花。一樹的

花粉樸樸的紅,絢麗耀眼。

姥姥在世時有一年,我去姥姥家,在大路上老遠就看見,舅舅家院子裡正盛開的桃花,樹的枝條已扯的高過房頂,門外的人都可看見,花香四射,一朵朵,簇簇,惹人喜愛。

等到花期敗落,又是密密的小桃掛在樹上,如綠瑪絡瑙,將桃樹妝點。隨著夏季的到來,一樹的小桃一天一個樣的變化著,由初春從花蕾中米粒的小桃長成拳頭大的大桃,速度之快。這時,桃樹在碩果累累中卸下了身上的重負,將一樹的桃子送於人們。姥姥姥爺將桃子送於鄰里鄉親,誰見誰有份。一棵桃樹的葉花,美化了小院的環境。一樹的桃子,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又讓大家解了口饞。

桃樹下,舅媽還栽了韭菜,春天,韭菜開始生長,嫩嫩,綠綠的,香味誘人,吃時割一茬長一茬。從春天一直吃到秋天,年年割年年長。這個小小的農村小院落裡,舅媽家每年既有桃吃,又有菜吃,而且全無公害,吃在肚裡安全,放心。

再到上房處,房臺階

亂草叢生,一片狼藉的荒涼。院牆在風蝕雨淋矮了一截。抹在院牆上的泥皮掉的沒了型。上房後面的院牆被雨淋塌,坑坑豁豁,看似牆,巳阻隔不了人的翻越。

房間裡的牆上到處是蜘蛛網,灰塵絮絮串串的掛在房間的上空處,我走過時,用手一碰,灰瞬間從上空掉落了下來,房間的東西已雜亂的在炕上,地上亂堆放著,個房間都一樣,巳無進過人的痕跡。腳踩過時,留一個個灰塵印,清晰的如畫上去般。以前牆上貼的家人照片都不見了,只留下幾張畫在房間裡孤零零的掛著,已被灰塵落的模模糊糊。

走近廚房前,門上著鎖,我從窗戶向裡望,鍋頭在,岸板在,只是三個做飯,燒水鍋不在。

我又轉向姥姥姥爺住的屋子,門上的一把鎖緊緊的把門把守著,窗戶上的紙已扭扭斜斜的吊掛在窗上,顯出無人的狼跡。我沒有

向裡看,總之,家的荒涼使我不忍再細看。舅舅的家,以前姥姥,姥爺舅媽都在時,這個小院落時常熱鬧,來串門的,到絞水的,來買小東西,人進進出出。一天裡,這小院都被陽光,人的氣填滿著,溫馨,和,每處都是生機,每都是家的味道

眼前的這景象,就是舅舅的家,如今,隨著姥姥姥爺的去逝,舅媽的進城落戶,以前的家原貌已找不見。周圍其他住戶的院牆或房背上都被村上寫上了各種積極向上,跟時代的標語。牆粉刷的雪白,黑字寫的亮眼。舅舅家的牆上,雨淋的沒法寫字,也不敢寫字,因為,它被定為危房,隨時被拆。要寫時,只能是大“拆"字敢寫。

現在,舅舅的家,在搖搖欲墜中,矗立在村子中央,成了即將倒塌的危房,成了村眼中的釘子戶,影響著村容村貌。

舅舅奮鬥一輩子,後半生把家安在了城裡~咸陽,他的兒子~明明大學畢業後,和媳婦也把房買在了咸陽,家安在了咸陽。他們年紀輕輕有車有房,想必老家這房子在多年無人打理下,已不能住人,想必該不要了。如果上交村上,按面積可賠付一筆錢。

舅舅死活不願意將這危房上交。因為這才是他的家。

這裡,曾經有他的親人留下的足跡;有他父母,兒女團圓時的溫馨畫面;有他歸來時心的安放與停留。有鄉鄰居的問候與相迎。這裡,才是他真正的家。回到裡,他找到了歸屬感。他愛這裡,愛這院落的一點一滴。一物一景,一瓦一椽,一切的一切,都留他的記憶。

儘管房屋殘垣斷壁,搖搖欲墜,隨倒塌,但舅舅還是不捨這老房子。畢竟,這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已融入了他的親情惑情。舍這老房子,就等於他將來成無家可歸者,心無安放之處。

舅舅,被大隊派人一次次的催著,讓他上交拆掉老房子,重新再蓋。舅舅

回家看了多次老房子,就是下不了決心,舍不

人老了,就眷戀家,戀這個看似荒涼,破舊的家。無論走的再遠,官做的再大,家永遠忘不了,這個家,就是老家。在風吹雨淋下,不管再舊,心中永遠離老家最近。

年齡再大,離開家再遠,只要再走近它,老家,便成了不忘的回憶,備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