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買太平洋保險,說年固定利率8%外加不確定分紅,10年後利率3%,該怎麼辦?能告它嗎?

用戶聲聲慢


告倒是能告,但不一定有勝算。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投保之後是按照保險合同執行,就算在一開始宣傳給出的明確答覆都可以不做算數。

一切執行標準以保險合同約定為準。合同中包含的的部分算數,不包含的則不作數。

10年後才發現3%的結果很明顯就是銷售誤導。但是10年前購買的,應該也沒有保留任何當時銷售人員的話語。

其實不僅僅只是太平洋會有誤導銷售的情況,很多保險公司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如果自己微信上的朋友有添加過一些代理人,就可以看到非常多這樣的宣傳:

其中裡面不乏各種誇張,甚至誤導的宣傳:

如果對保險不瞭解,估計是個普通人都坐不住,面對這麼高的收益誘惑。

這些產品一般都是年金險、壽險外加一個萬能賬戶/分紅賬戶。

主險責任都很簡單,繳費XX年,然後滿期XX年,每年返還的錢進入萬能賬戶生息。

真實的收益一般是3%左右,好的可以去到4%,差的則可能就只有百分之1.6幾。

每個保險公司的保底利率都會有差別,比如X安的1.75%,X泰的3%等等。

除此以外,如果附加的是萬能賬戶,這些賬戶還有初始費用,賬戶管理費等等。

賬戶管理費,有的會有,有的沒有。存取賬戶中金額的手續費用也會不一樣。

所以很多時候如果聽到代理人解釋說“隨取隨用”就要注意看合同的約定了。

一切以合同表明為準。


多多說錢


我是野豬,我來回答。

10年前買太平洋保險,說年固定利率8%外加不確定分紅,10年後利率3%,該怎麼辦?能告它嗎?

答案是肯定可以告,但是大概率無法告贏。

第一,您是否有證據?

  • 保險的收益都是以條款為準。據我所知,除了96年中國人壽江西省分公司推出的“99鴻福”曾經在最早的一部分保單上打上8%的複利之外,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在合同上打上8%的收益。(中國人壽當年賠本賺吆喝,因為這一批保單帶來的利差損可真是頭大如鬥。最後是在2000年左右,由國家財政部撥款400億,才填上這個窟窿。)


  • 當年幫您辦理保險業務的保險代理人,在向您介紹條款的時候,是否留下了證據?可以證明他向您承諾過保單有8%的固定收益。例如紙質的的利益說明,或者他的錄音錄像啥的?如果有的話,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或者去法院上訴。不過,我認為很大概率,您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第二,您是否在利益演示上有理解上的偏差

  • 保險公司在理財險的介紹方式上,喜歡以高中低三個預估利率來為客戶做利益演示。事實上,到現在也上如此。不過一定會有一行很不起眼的小字,告訴客戶,每年的分紅利益以實際經營結果為準。保險公司每年會向客戶提供分紅年報,告知每年的紅利事項。

  • 因為人的趨利性,很多客戶在看紅利的利益演示的時候,很容易被預估的高利率吸引並一廂情願的認為這就是保單的回報率。而業務員也可能在介紹的時候,有意無意的把利益以實際經營結果為準,一筆帶過,沒有去故意強調。

如果問題出在您自己的理解偏差上,而且您也無法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保單的固定收益為8%,那麼您去打這樣的官司,大概率會輸。


千萬不要認為理財保險是一種可以帶來高回報的投資方式。它只是一種理財方式,其目的主要是:

  • 抵禦通貨膨脹,保證現有的資金的購買力,

  • 可以做到專款專用抵禦養老風險,

  • 可以規避因為婚姻風險帶來的個人資產損失,

  • 免稅的家庭資產精準傳承。

我是野豬,希望回答可以幫到你!

險道求生的野豬


千萬不要相信保險理財收益率!

我之前買過一個平安的理財產品,平安金通,宣傳如下:

年化4.3%,收益率曲線也很完美,但是我其實還是不太相信的,就買了1萬塊。

結果過了46天,現在收益如何呢?

昨天還是負收益,之前也有過,把我給驚呆了,我還沒買過還有負收益的理財產品呢,而這收益率4.3%,也不高啊!46天收益不到40塊,還沒有我買的其他收益率不到4%的產品收益高!這說明這個產品宣傳的收益完全達不到,肯定沒有4%。

這就是保險產品銷售的伎倆。都是講過往收益,說的很高,但實際上呢,到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雖然我知道保險理財沒幾個靠譜,我也親自實測了下,就用1萬塊,發現真心不靠譜,以後再也不買保險理財產品了。

保險理財是所有理財產品裡收益最不靠譜的產品了,保險,就要回歸它的本質,保障,而非理財。既想保障,又想理財,是不靠譜的。

所以,要理財,還是找銀行吧,銀行理財收益率雖然低點,但是基本還是靠譜的。


趙冰峰財經


看到好多回答有點兒亂,還有情緒性答題的,幫題主理一下:

1.分紅險,十年前的話,產品設計的固定利率是2.5,費改後的產品,設計利率可以達到3.5,至於給到客戶的分紅利率,每年是不一定的,一般各家保險公司會根據分紅賬戶的投資情況、分紅特儲的結餘情況以及市場上其他公司的分紅政策,確定自己的分紅政策,這兩年大部分公司一般都在4—5%。

2.能不能告的問題。題主先要確定,告是去監管部門投訴還是去法院打官司。去投訴,如果題主10年前買保險的時候留了證據,能證明營銷員確實告訴過你保底收益8%加不確定分紅,趕緊去銀保監會投訴銷售誤導,肯定沒問題。如果沒證據,這一般屬於合同糾紛,不予受理。再說去打官司的問題,法院會受理,但是題主有沒有精力去呢?並且不一定會贏,法院是講證據的。

3.最後強調一點,買保險,一定要看合同條款,一定要看合同條款,一定要看合同條款,不要聽營銷員說什麼就是什麼。

關注阿布談金融,破解各種金融套路。


阿布談金融


上面的問題,就是人們對保險產品一直心懷疑慮的主要原因。

一是因為保險產品合同的條款多,一般人根本沒有時間認真看

二是保險合同的很多條款即使你認真看了,也不一定看得懂

三是保險合同裡有很多前後對沖條款,前面看起來是十分有利的,後面卻有很多免責的條款

至於你說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是出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在合同中對8%的固定收益有沒有限制性條件或者免責條款?

如果有限制性條件或者免責條款,那麼保險公司在兌付時達不到原來說的合同約定的收益率,那麼根據合同的約定,因為有免責條款,所以無法達到開始時說的收益率也就有據可依,

第二個方面的問題是,這個8%的固定收益率是口頭說的還是已經寫在合同的條款呢?

如果是口頭說的,那麼你就只能是被經辦人員給忽悠了,沒有在合同裡,說了也沒有用,因為你現在可能連當時給你經辦的業務員都找不到了。

如果是寫在了合同裡,那要看看合同 的具體條款是怎麼約定的。

第三個問題,如果都做了約定,也沒有相應的免責條款,那麼就出在了不確定分紅上?

因為是8%的固定收益加油確定性分紅,那麼你就不要理解為分紅一定是正的,最差也是零,還能確保8%。但是如果保險公司的這筆業務的分紅是負5%呢?固定收益是8%,然後加上負的不確定收益5%,最後仍然是3%。

所以,一個不確定收益讓你的收益從固定的8%降到了3%,是不是很驚喜?是不是很意外?是不是很心寒?但事實可能就是這樣。你去告它,可能盈的概率還不到3%。汲取教訓吧。


財經文化評論


大家好!我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分紅險指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結束後,將上一會計該類分紅保險的可分配盈餘,按一定的比例、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方式,分配給客戶的一種人壽保險。

分紅保險的主要特徵在於:投保人除了可以得到保單規定的保障責任外,還可以享受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即參加保險公司投資和經營管理活動所得到的盈餘分配。中國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至少應將分紅保險可分配盈餘的70%分配給客戶。

由於分紅保險的推出時間不長,投保者很容易受到保險辦理人員不專業的說明,而掉入分紅險陷阱。

分紅險兩部分收益:

1.固定收益,這是按合同領取的。

2.浮動分紅,保險公司至少拿70%利潤來分紅,理論上是可以為零的,但實際上每個公司都有的,比較低的水平就是3%。

你所說的固定利率8%我想多半應該是保險代理人員給你的口頭承諾,這一點肯定不會體現在保險的責任條款中,你去起訴也是無濟於事。

我們在購買分紅保險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擇較強實力的保險公司

大型的保險公司往往實力雄厚,賠付能力充足。因為分紅險的分紅是不固定的,是根據投保公司的經營利潤來分紅的。所以,我們在購買分紅險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保險公司的品牌形象、經營情況和管理能力等情況來綜合考慮。

二、根據自身情況購買分紅保險

保險姓保,我們購買保險首要考慮的是保障。在完善了健康、醫療的保障情況下,我們才應該選擇保險的分紅。切記盲目跟風購買,分紅保險一定是在不影響日常生活條件的情況下購買的,是一筆長期的投資,如果中途退保,將得不償失,甚至連本金都會虧損。

三、購買時應以保險公司官方的信息為準,業務員的承諾不一定正確

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分紅險,分紅都是不確定的,業務員給你看的計劃書的演示,都是按公司現在的情況,以中檔利率來給你演示的。有時候業務員也可能給你承諾高的回報率,你一定要準確的辨別,不要盲目聽信,掉入高收益的陷阱。


財者說


朋友們好!

說的是不算的,關鍵是合同裡面是如何約定的。如果白紙黑字寫著8%年利率,那麼10年後利率為3%,無疑你是可以去告他的。但是如果合同裡面只寫著保底利率3%,那麼白紙黑字,你也只能是忍受了,沒法告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保險理財一切以合同為準的

投資保險理財一切都是以合同為準的。你聽著保險理財推銷人員說的很熱鬧,但是實際上還是要落實到簽訂的合同上面,只要合同裡面沒有的東西,可以說一切承諾都是不算數的。

投資保險理財產品的時候,還是要研究好合同,如果合同裡面沒有寫上推銷人員說的年利率的話,那麼到了10年後,你還能夠找到誰呢?再說了,即使你找到人了,那也是以合同為準的,推銷員可能也不會承認的了。

因此,在投資保險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對合同認真研究,特別是保險理財合同裡面的保底收益率到底是多少,這個可能非常大概率就是最後的實際收益率了。

好多保險理財推銷員說的收益率比這個保底收益率要高的多,但是最後能夠實現的保障也就是這個保險理財合同裡面規定的保底收益率。

原則上來說,只要保險理財最後兌現的是合同裡面的保底收益率,你可能非常氣憤,但是實際上也無話可說了。畢竟白紙黑字的合同寫著的就是這個收益率,並不是保險推銷人員說的那個利率。

保險理財是以合同為準的,對於合同一定要研究透徹才能夠投資,只要合同裡面沒有寫明保險理財推銷人員說的利率,那麼最後可能就是按照合同裡面寫明的保底收益率作為兌現利率的。

因此,你還是先看一下合同裡面規定的收益率是多少。如果合同裡面約定是8%收益率,你可以去告,但是如果合同裡面約定的是3%的收益率,那麼你是沒法告的。

投資保險理財一定要謹慎

投資保險理財一定要謹慎。保險理財產品一般時間會比較長,而且保險理財產品如果提前支取的話,可能要付出較高的違約金。

對於保險理財產品,好多保險理財銷售人員都會給你說的天花亂墜,年利率多高多高,而且還可能會有分紅,但是這些說的話一般都是沒有寫在保險合同裡面的。

這些話只要沒有寫在合同裡面,可以說也就是聽聽而已,也當不了真的。畢竟保險理財都是以合同為準的,一般來說,保險理財兌現的收益率一般都是合同裡面規定的保底收益率。

而且投資保險理財還要注意的是,保險理財產品對於提前支取是有限制條件的,而且如果要提前支取的話,可能會付出較多的違約金。

因此,如果真想投資保險理財產品的話,一定要認真看清楚合同規定然後再簽字,一定要謹慎投資。


綜上所述,如果合同裡面約定是8%收益率,你可以去告。如果合同裡面寫的保底收益率就是3%,因此兌現3%收益率也是正常的,你就只能忍受了,沒法告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十年前的銀行利率

十年前即2009年,2009年我國尚未實行存款利率的改革(2012年開始),當時各家銀行執行的存款利率都是央行直接發佈的基準利率(沒有現在的上浮比例),因此所有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是相一致的。

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在2009年時,央行的基準利率最長的五年期利率為3.6%(2009年沒有調整過基準利率,執行的是2008年12月23日調整後的利率)。

雖然你購買的保險是十年期的,但是按照銀行利率的期限增長幅度來說(2008年時一年期的利率為2.25%,五年期的為3.6%),因此就算當時推出十年期的利率估計也不會超過6%。

作為一款分紅型的保險其本身就是保險與收益兩者相結合的產品,在給你保險的時候,還承諾8%的固定利率+不確定性的分紅,你認為其中的真實性有幾分?如果真的執行這個固定利率及分紅,那麼這款分紅型保險的收益率豈不得達到10%左右,還附帶著保險功能,天上會掉餡餅嗎?保險公司會良心發現做慈善嗎?顯然不可能,所以這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件。

能否告它?

當然可以,告它是你的權利,但是失敗的概率基本是100%,除非當時你的保險合同上有白紙黑字的寫下8%的固定利率+不確定的分紅,否則妥妥的敗訴。至於說銷售人員的話,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沒用。現在很多銷售人員為了業績,各種亂忽悠,不說保險,以房地產的置業人員為例,很多其口頭上承諾說有的,最後到交房時卻都沒有。

當然有一種機會或許有一定的成功率,就是你當時購買時,有進行了錄音+錄像,單純的錄音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對方根本不承認錄音中人員是其工作人員,再不濟還會以已經離職為由,推脫責任,最終能獲賠的概率極低。

總結

購買任何一款產品,都要有一定的自我判斷能力,最少要學會去與市場上同類型的產品對比,考慮該類產品平均的收益水平,遠不符合實際的收益率的產品,無論銷售人員如何忽悠,都不要輕信,除非其肯以白紙黑字寫上,並加蓋銷售單位的公章(還有預防是否為蘿蔔章)。

PS:最後在說一點,目前市場的分紅型保險,預期的收益率一般都寫在4%-5%之間,現實中最後到期的實際收益率普遍在2%-3%之間,更差點2%以下的也有不少。如果銷售人員報出過高的收益率大家就要小心了。一款產品你要它兼顧保險功能,收益率還高於市面上的普通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


鯉行者


買保險,然後銀行說固定利率為8%加上不確定的分紅,很明顯,這樣的保險就是騙局,那麼這個8%到底是什麼利率呢?


8%是預期收益率,也就是說在你買這款保險作為自己的理財的時候,保險推銷人員會說這款保險的收益率是8%,注意,保險是沒有固定收益率的,只有預期收益率,如果行情不好,那麼預期收益率就會低很多,也就出現了“10年之後利率是3%”的情況。

解決辦法

買了這樣的保險,結果利率是3%,極大損害了理財投資者的利益,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向相關的部門舉報,比如銀保監會,還有就是銀行方面,但是如果是本人親自簽了風險承諾書,那麼就需要自己承擔這個風險,簽署了風險承諾書,表明了個人知道和了解這款理財產品的風險和對應的收益情況。


理財小提示

這樣的事件大多發生和出現在一些中老年人手裡,他們對於理財的意識淡泊,不明白理財背後的風險,只是聽到了保險推銷員描述的高額收益率。所以在理財的時候千萬不要被高額的收益率誘惑力,要仔細想想,正常情況下,理財的收益率只要超過了6%,這樣的理財產品就需要注意一下了,收益率超過了8%的理財產品不適合投資,虧損本金的風險大,對於收益率超過10%的理財產品,理財者可以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了。

另外就是一定要看清楚理財產品的相關文件,比如風險承諾書,無論理財推銷員宣傳收益多麼高,真實的理財產品情況都寫著呢。

如果認同,點個贊吧,歡迎關注我,學習更多的理財知識吧,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理財日記哥


你這買的是太平洋的分紅兩全險或者萬能險吧?10年了,很多事兒都成了往事了,當年即使留的證據估計也已經找不到了,即使找到,估計業務員也改行了。這10年變化太大了,所以維權基本上可以放棄了。

只要涉及到保險分紅和理財,那麼說的所有都是預期回報率。因為在法律上是不容許承諾保險回報的(除了年金類保險和部分萬能險),那麼當時講的預期回報率即使是寫在保險合同上,只要沒有保證條款,也是告不贏的。

而且我推測,很有可能當初在保險合同中寫了“保底收益3%,上不封頂”條款,那麼更不可能維權成功了。

只要是“理財+保險”產品,都存在著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資金使用,一部分要撥與保險的理賠,那需要保持極大流動性,不能產生高收益。一部分才能用於真正的投資回報。

這樣的結果就是從純的投資理財方面,收益比不過銀行系和證券公司系的理財產品,如果存存的保險方面,那價格又比純保險產品高。這就由於天生存在理財和保險的矛盾所導致的。

如果持有到現在,利率回報還有3%,再加上適當分紅,總體可能能達到4%左右呢,那還應該說不錯的。因為現在的保險收益測算,一般就是按照回報2、4、6來測算。回報達到4%的標準就基本上屬於中等可接受回報了。現在的保底保險,一般只寫“保底2%+不確定分紅”,越來越少了。

同時保險合同持有10年,保險保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高了,同時保險現金價值就越來越高啊。未來如果急需錢時,拿保單去做質押借款,利率相對也比較低,能借到的錢也越來越多,也不錯的。

所以這事兒就這麼樣吧。未來再買保險或其他理財產品時,要記得分清楚預期收益率和保證收益率。同時如果是保證收益率,那必須在保險合同裡面有明文寫下來。古話說口說無憑,落字為證,就這個道理。

保險還是應該每個家庭需要配置的,但是購買前還是要仔細研究合同條款,以合同文本為準。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如果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