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年過50功名未立,拔出寶刀寫下千古名句,豪氣縱橫了1000餘年

陸游是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南宋在我心裡是一個略顯弱懦的朝代,那時候的大部分人都願意偏安一隅,都願意苟活一時。朝廷和貴族們更是日日飲歌縱酒,紙醉金迷,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或許著眼當前的珍饈放縱,就能忘記北方失卻的大好江山了吧。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陸游的疾呼,卻得不到多少天下人的應和,那一代的豪放詞有陸游和辛棄疾為代表,兩人武能籌措軍備,騎射訓精兵,文又能筆走龍蛇,一吐胸中抑鬱之氣。只可惜國家大勢如此,非二人之力所能扭轉,與絕大多數的貴族們唱反調的人,仕途自然不會如意。

陸游年過50功名未立,拔出寶刀寫下千古名句,豪氣縱橫了1000餘年

辛棄疾總是賦閒在家,國家有難或是有志於一時的時候就調出來用用,還沒等發光發熱就又被下放務農了。陸游雖然也有軍事才能,但也沒有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已經是沉痼,再難施為,積貧積弱的局面也已經是積重難返。縱然有愛國志士的熱血,也已經叫不醒貴族和平民的清夢了。

所以南宋的愛國者,他們所有的努力掙扎都已經註定了是一場悲劇。但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其壯烈不悔只求心中無愧的豪情,奔走四方只願光復故土的堅韌,也足以讓他們的名字被人銘記,被歷史銘記。

陸游年過50功名未立,拔出寶刀寫下千古名句,豪氣縱橫了1000餘年

今天我們先來看陸游,這首詩作於陸遊四十八歲的時候,詩人受人之邀去幫助整頓軍備,一路所見所感,帶上前半生的不得意,在見到了屋中這一把寶刀的時候如山崩般爆發了出來,提筆寫下的詩篇,讀來卻全是凝結的痛切與希望。

金錯刀行

宋代:陸游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陸游年過50功名未立,拔出寶刀寫下千古名句,豪氣縱橫了1000餘年

這首詩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這一把白玉綴飾的黃金寶刀,在本詩中只是起了一個帶起詩人感情的作用,詩人對此著墨並不多,只有第一句描寫它繁複精麗,夜間發出的光芒能夠穿透窗扉。李白的詩中寫“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衝。”可知凡是名物,自有其不凡之處,陸游所賞的金錯刀,並非凡物。

而有刀如此,自己於快要知天命的年紀卻還是一事無成,故土的收復遙遙無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遊牧民族的鐵騎在華夏的河山上肆意踐踏,看著北方的遺民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引出了下一句“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這一句除了豪情,更是深深的無奈。四下望去,誰能助我成此大業呢?

陸游年過50功名未立,拔出寶刀寫下千古名句,豪氣縱橫了1000餘年

我在京城結交的都是奇士人傑,我們意氣相投,相約同生共死,為國效力。以不能在這段史書上留名為恥,一顆熱切的丹心,願報答天子的恩重,光復故里河山!只是這願望遲遲不能達成,詩人的心中的鬱氣壓抑不住,化成了詩的最後一句。

這裡化用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更是字字動人心魄!只是這凝聚了詩人心血的呼聲也未能驚醒世人紙醉金迷的夢。令我放翁空空留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叮囑,可嘆的是啊,北定中原的日子,陸游的後輩也終於沒有等到。

陸游年過50功名未立,拔出寶刀寫下千古名句,豪氣縱橫了1000餘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