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當看到這座石制路牌時,你會想起什麼?哪裡發現的?是在合肥嗎?延安路是哪裡?合肥有延安路嗎?今天,包河區還真有一條延安路,徽州大道至新疆路(目前包河大道—遼寧路段通車)。

不過,今天延安路和石牌子毫無關係。想必一些年長的讀者開頭就明白了,咱也就不賣關子了——即今天的蕪湖路。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2018年,蕪湖路(來源 | 《合肥城圖志》)

南門口與南郊大路

大南門(德勝)—小南門(南薰)

如果談起蕪湖路的歷史,僅僅是“延安路”肯定不夠的,是不充分的。因為街道的興起,總是需要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或者特殊時期的契機,蕪湖路的發源則來源於前者。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明代,合肥縣邑城郭圖(來源 | 《合肥城市規劃志》)

自明初(一說南宋,又一說元末)重修合肥城,六百五十年(一說850年,又一說近700年)城池規模未有較大改變。同時,七座城門的名字也是那個時期定下來的。其中,就包括了今天我們常說的大南門和小南門,它們正式的名字叫做德勝門和南薰門。有人就要說了,到底原址在哪兒呢?據相關資料考證,分別位於今金寨路、徽州大道與環城馬路交叉口附近。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德勝門(來源 | 《合肥城圖志》)

以前,城郊鄉下的農民常常要跑到城內進行售賣。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多是步行多少公里,挎著小籃子,或著肩挑著兩擔貨物;好一點的呢,拉著板車,或者駕著驢車、馬車。時間上,至少也得花費小半天。一來一回,中途到了飯點兒總得找個地方歇腳覓食。城裡酒樓客棧花錢可不少,農民哪敢上那兒去?於是就有一些人在城門口附近搭一些草房,經營小飯館生意。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拉著板車的商販(來源 | 《合肥城圖志》)

久而久之,人們又把一些專業市場也搬到了城門口,形成了新的商圈。諸如城西二里街、城東壩上街和木灘街、城北雙崗老街等,城南商圈較其他稍小一些,主要集中在德勝門外,即今天的武警醫院至蕪湖路與金寨路交叉口附近區域。熊態《合肥老城志略》是這樣記載:“(南門口)北從城門口至大路,當年多小飯店,為南來北往進城下鄉、肩挑叫賣的在此歇腳打尖的地方”。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曾經的居民區(來源 | 《合肥市城市規劃進程圖集》)

那麼“大路”是啥?翻閱民國時期合肥地圖可以發現,自小東門外格物街向西引出一條道路,穿過大南門、小南門外通南鄉道路後,弧形向西北到達西門外二里街(向東過南淝河弧形向東北到崇德街)。這條路部分路段走向與蕪湖路大徑相同,《合肥市志》記載:“(南郊公路)基寬7米,面寬3.5米,泥結碎石路面,晴天可勉強通汽車。”

延安路的記憶

南郊公路→巢湖路→蕪湖路→延安路

解放以後,這條路的名稱發生了幾次改變。在第一次改變以前,1952年為方便車輛向興建中的佛子嶺水庫運送基建材料,省公路局整修了公路,並將此路每間隔300米增加一段長20米、寬25米的泥結碎石錯車道(《合肥市志》)。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上世紀50年代,蕪湖路(來源 | 資料圖片)

1955年2月19日,合肥市人民政府佈告改為“巢湖路”。不久,改名為“蕪湖路”。“文革”期間至1982年,一度命名為“延安路”。1982年至今一直名為“蕪湖路”。今天,蕪湖路自金寨路起,向東至明光路止。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蕪湖路路牌(攝影 | 束文傑)

延安路,這個極富有時代特色的名稱,至今仍然留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還記得當年的延安路橋、延安路小學、延安中學都在哪裡嗎?

  • 延安路橋:即孝肅橋。《合肥老城志略》記載“民間又稱大洋橋,因與我國傳統石拱橋結構不一樣故名。《縣誌》稱‘通津橋’”。
  • 延安路小學:創辦於1957年,時名蕪湖路小學。1968年,更名為延安路小學。1975年,正式定名為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
  • 延安中學:創辦於1958年,曾先後命名為合肥五中、合肥二十中、延安中學等,今名合肥市第十一中學。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孝肅橋(攝影 | 束文傑)

老延安路有沒有留下老物件?筆者起初在蕪湖路上準備尋找殘留下的“延安路”門牌,苦尋無果後求助身邊好友。朋友告訴我,在包公園浮莊景區入口處對面的樹林裡有一座石制路牌,也就是開篇那一位。找到它時,正面的字跡有些模糊,僅僅可見一個左箭頭、一個“延”字和半個“安”字(首圖系復原圖);路牌整體略呈長方形,上下向外側呈弧形,中間有兩道裂紋。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延安路路牌(攝影 | 束文傑)

時光還藏在建築裡

蕪湖路:三處省保單位 六處歷史建築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建築總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見證了城市的過去,也不斷影響著今日城市魅力。青島德/日式建築,哈爾濱俄式建築,大連俄/日式建築,武漢歐式建築,上海及天津萬國建築……那些都是殖民時期遺留的產物。那麼咱們合肥呢?蘇式或者仿蘇建築是現存老建築的主要風格,不過這一風格則源自於解放以後的特殊時期。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天津日式建築(攝影 | 束文傑)

蕪湖路上的建築大多數便始建於那時。一位在五大公司宿舍居住的老人告訴筆者,上世紀五十年代,這條馬路上除了省商業廳(今五大公司宿舍)、省體委(今省體育局)、省糧食廳(今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幾大省直機關為磚木結構建築外,其他均為茅草房屋。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曾經的蕪湖路(來源 | 安徽文化網)

兩百米內,三處省保單位。蕪湖路一大神奇之處是,自與寧國路交叉口向東不到二百米的路段內,街道兩側分佈有三處省保單位:省圖書館主樓、省地質博物館大樓、包公祠。前兩位雖然是現代建築,但與同時期其他建築不同的是,它們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的、極具有民族特色的風格並與現代元素相融合。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安徽省圖書館(攝影 | 束文傑)

兩批歷史建築,蕪湖路上入選六處。蕪湖路上另一大神奇之處就是保留了多座蘇式/仿蘇建築:省體委辦公樓、省氣象局辦公樓、五大公司宿舍、省電力公司老辦公樓。其他兩處則是合肥標誌性建築——大鐘樓、安徽大劇院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大鐘樓(來源 | 安徽老照片館)

由於篇幅的限制,其他八處不作詳述,說一說五大公司宿舍。具體地點在蕪湖路與宣城路交叉口以西、市少年宮斜對面,一條“齊雲巷”由蕪湖路引入該區域內。據相關資料記載,該建築群於1958年(一說1952年)由蘇聯專家參與援建,系原省商業廳下屬的五大公司(省鹽業、百貨、水產、紡織、專賣公司,另一說省百貨、石油、五交化、五金、儲運公司)辦公樓,上世紀70年代以後成為職工住宿樓。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五大公司宿舍一角(攝影 | 束文傑)

建築群由一棟主樓(百貨公司)和四棟二層副樓(北副樓因建齊雲山莊拆除)組成,整體呈中軸對稱形式,平面為內廊式佈局,入口為典型的“石庫門”形制。外牆以灰磚飾面,屋面為坡屋頂形式。建築內部,還有標語和五角星等時代痕跡。一層至二層由木製樓梯銜接,上下樓時“噠噠”腳步聲在走廊中迴旋;二層與屋頂之間,則由木條鋪設隔開。如今,建築整體保存較為完好,尚有部分退休職工居住於此。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木製樓梯(攝影 | 束文傑)

結語

蕪湖路上光陰的故事還有很多。諸如,我在萬達廣場西側馬路對面採訪,發現了老冰箱廠的宿舍,在此居住的老人告訴我,原來萬達廣場就是他們的廠址,現在搬南邊去了。說起來,老冰箱廠今天的牌子大家應該都知道——“美菱”。所以,蕪湖路上可說的、可寫的角度非常豐富,而不僅僅只是梧桐、包公祠、省圖書館或者大鐘樓。每代人有每代不同的“蕪湖路”印象,而你的印象是什麼?

今日話題:你的蕪湖路印象?

安徽合肥:百年南門口吆喝聲長,回望“延安路”建築風光

(出外龍舒人: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 網易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 作者:束文傑
  • 參考:《合肥市志》、《合肥通史》、《合肥城圖志》、《合肥老城志略》、《合肥城市規劃志》、安徽文化網、安徽老照片館、合肥市規劃局、網絡等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