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水口山工人運動 感受革命年代熱血青春

“走近”水口山工人運動 感受革命年代熱血青春

水口山工人運動歷史研討會現場。

紅網時刻記者 蔣楠 通訊員 常森 郭華 尹維龍 衡陽報道

10月24—25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湖南省總工會、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主辦,常寧市委、市政府承辦的水口山工人運動歷史研討會在衡陽市舉辦。25日下午,與會領導、專家、學者、革命後代,分別就“水口山工人運動的歷史地位與貢獻”“毛澤東等人物與水口山工人運動”“水口山工人運動與武裝鬥爭及農民運動”三大主題展開研討。

“走近”水口山工人运动 感受革命年代热血青春

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共同研討三大主題。

“研究水口山工人運動歷史應該把它與井岡山起義、湘南起義等緊密結合起來,深入挖掘,確立它在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定位。”

“水口山工人運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工人運動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範。”

“水口山工人運動迅猛發展,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的輝煌一頁。”

……

研討會上,大家直抒胸臆,在理論與思想的碰撞中,那段上世紀初轟動全國的水口山工人運動歷史畫面逐漸清晰。

不畏艱險勇革命 工人運動見初心

常寧水口山以有色金屬礦而聞名,採礦歷史綿延900多年。20世紀初,中國還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內憂外患,這裡的工人飽受軍閥壓迫和礦主的剝削。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黨的主要領導同志在湖南組織工人階級開展工人運動,並多次指示衡陽的黨組織以水口山礦為重點,加速傳播馬克思主義,把工人組織起來開展革命運動。隨後,原中共湘區委員會派人到水口山,在這裡辦識字班、工人夜校,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併成立了“湖南省水口山工人俱樂部”,吸引了3000多名工人加入,掀起了水口山工人運動的序幕。

1922年11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水口山工人組織吸取安源路礦工人罷工勝利的經驗後,在康家戲臺成立“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並隨即向礦當局提出“承認俱樂部、津貼費用、增加工資、均分紅餉”四項條件。面對礦當局毫無誠意的態度,12月5日,水口山採礦機器全停,礦區一片靜寂。俱樂部發布罷工宣言,並通電全國,向礦局提出了爭取工人自由、維護工人利益、改善工人生活待遇等18條要求,水口山工人大罷工在群情激憤中爆發了。

“走近”水口山工人运动 感受革命年代热血青春

水口山工人運動發生地——康家戲臺舊址。

中共湘區委員會在水口山工人大罷工勝利以後,特派專人來水口山詳細收集水口山工人成立俱樂部及罷工的情況,寫成《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紀實》上報黨中央,發表在工人運動刊物上。

水口山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在建黨初期所領導的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工人鬥爭,掀起了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在這座革命的大熔爐裡,錘鍊出了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先鋒戰士,引領一大批衡陽熱血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黨的領導下,水口山工人運動蓬勃發展。1928年1月26日,水口山礦黨組織為響應湘南起義,發動水口山800多名工人進行了一次武裝起義。水口山工人起義,是這一時期發生在湖南境內一次聲勢較大的工人獨立武裝起義,對後來工人武裝鬥爭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次工人起義也充分體現了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具體內涵。

歷時五年多的水口山工人運動,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裡,不僅有“八百礦工上井岡”的革命往事,還有工農聯盟反抗壓迫的紅色事蹟,熊熊燃燒的革命烈火,已經成為這一方熱土最為厚重的記憶之一。

傳承工人運動精神 紅色沃土煥新顏

24日下午,三臺旅遊大巴同時抵達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參加研討會的領導與專家學者共同參觀考察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及水口山工人運動發生地。

“走近”水口山工人运动 感受革命年代热血青春

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

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創建於1969年,由序廳和4個陳列室組成。在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內,一幅幅黑白的照片,記載著一個個英烈的歷史功勳,大家回望著水口山工人運動的歷史足跡,深入探討毛澤東、夏明翰、蔣先雲、謝懷德、毛澤覃、耿飈、宋喬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生平思想和崇高風範。

當天,由中共常寧市委黨史研究室蒐集、整理的《湖南水口山工人運動資料彙編》和由湖南中共黨史學會徵集的《水口山工人運動論文集》正式呈現,沉甸甸的書籍中記載著厚重而又輝煌的歷史。研討會後,書籍公開出版。同時,常寧市委、市政府對水口山工人運動遺址進行了妥善修繕和保護。

出版書籍、修繕遺址、承辦研討會……近年來,常寧市深入挖掘、研究、宣傳水口山工人運動的鬥爭歷程、光榮歷史和偉大精神,不斷在經濟建設與民生髮展中傳承、發揚水口山工人運動精神,為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竭紅色動力。

相關鏈接:回顧歷史 繼續前進 水口山工人運動歷史研討會在衡陽市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