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神祕古城

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約20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興建於元明清時期的古城牆保存完好,被眾多遊客稱為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廣府古城四面環水,具有北方罕見的秀美水鄉風光。圍繞古城的是一條順暢貫通的護城河,護城河外是面積達4.6萬畝的永年窪,地勢北高南低,水能自流,窪澱常年積水。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古城現存城牆為明代時重修,高12米、寬8米,城內面積1.5平方公里。城牆保存基本完整,總周長有九里十三步之說。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明代時的古城有四甕城和四城門,每道城門上都建有城門樓,四個角有角樓。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城牆側面的馬道是戰時運送軍需物資登城的快道,將領亦可策馬直登城頭。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古城的四角均建有角樓,它的功能與城樓相仿。角樓在文獻中最早見於周代之《周禮·考工記》,文中稱之為“隅”,實例則首見於漢代邊城。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古時,為了避免城門不直接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下,常在城門外側添築城牆一道,以形成一面積不大的防禦性城郭,這就是所謂的甕城。甕城者,顧名思義,一旦敵人進入此處,就會遭到四面圍攻,猶如甕中之鱉。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廣府古城地處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南部,由於其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因此成了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戰火烽煙連續不斷,古城牆也歷盡滄桑。

被遺忘的神秘古城

永年廣府老城有四萬六千多畝窪澱,"九里十三步"的永年古城就坐落在窪澱的中央。水圓城方、萬畝葦塘,是中國北方少有的江南式小城。

廣府古城原為土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廣平府知府陳俎調集九縣民工,歷時十三年,將土城砌為磚城。美麗的古城,歷史上曾吸引了無數的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流連忘返。清中葉直隸總督方觀承治蝗放糧路過此地,食宿蓮亭眺望古城,即興賦詩一首:“稻引千畦葦岸通,行來襟袖滿荷風。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樓邊水近東。擬放扁舟塵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氣全消處,清興鷗魚得暫同。”這首詩便是當年古城景色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