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科學家錢煦:千古家訓我們至今聆聽

美籍華人科學家錢煦:千古家訓我們至今聆聽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錢煦近日現身母校北京大學醫學部,與師生學者們分享自己的學術生涯與生活哲學。 李亞南 攝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錢煦近日現身母校北京大學醫學部,與師生學者們分享自己的學術生涯與生活哲學。 李亞南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題:美籍華人科學家錢煦:千古家訓我們至今聆聽

中新網記者 李亞南

“我將家族祠堂中古樸的家訓翻譯成英文講給身邊的女兒,她驚訝地說,這就是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們的方式。”年近九旬的美籍華人科學家錢煦說。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錢煦近日現身母校北京大學醫學部,與師生學者們分享自己的學術生涯與生活哲學。

錢煦於上世紀30年代出生於北京。上世紀50年代,錢煦赴美深造,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隨後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任教。再次踏上祖籍國的土地,時間已經過了快半個世紀。

世紀之交的故土,令錢煦感到新奇又眷戀。他來到位於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錢王祠,尋根拜祖,聆聽家訓,參加錢氏宗親會的祭典,其父錢思亮也被列入名人堂。

錢思亮是錢武肅王第三十五世孫,曾任北京大學教授,1951年起,擔任臺灣大學校長十餘年。

“我從家庭教育中受益極多。我曾寫過一篇紀念文《爸爸,您是完人》。父親很少對我們說教,但是,我們做人做事都以他為榜樣。”錢煦說,母親則十分熱忱外向,自己的性格和行為方式都受到了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因此,錢煦坦言,自己也是個非常重視家庭的人。近年來,他又多次回到故鄉尋根拜祖,並帶著自己的家人一道,他希望後代都能瞭解、記住祖宗,記住錢氏精神的傳承。

令周圍人佩服的是,集美國四院院士於一身的錢煦,不僅是位“跨界奇才”——將生物學、工程學和醫學等完美融合,在跨國學術交流中也充當著重要角色,對中國生理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其本人也被人稱作“謙沖的醫學泰斗,和藹的學術領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韓啟德感慨說,自己有很多頭銜,但放在心中首位的永遠是“錢先生的學生”。在他心中,錢先生身上不僅融匯著跨學科前沿的學術思想,崇尚科學追求學術的精神,更有一種中華民族先賢遺留下來的“和合”的包容氣質。

經歷過變動的年代,不同文化的衝擊,學術探索的艱難險阻,錢煦依然輕鬆地說:“我可是一個樂活的人。”“順應環境”“快樂生活”是他掛在口頭的話。

“懂得與人合作,為團體服務是非常重要的。”錢煦幽默地說:“什麼功勞與人五五分就沒意思了,至少也要四六分嘛!”

“一朝中國人,永為中國人。”現在系在他心頭的,是在中國多所高校開設的錢煦班上的莘莘學子。除了專業知識,他講到最多的是怎樣找尋方向、持之以恆、樂於給予和誠實守信。

回憶近九十載人生歷程,錢煦說,幸運的是,不管身在何方,他都能適應環境,抓住機會,享受科學探索帶來的樂趣。更幸運的是,現在的他得以經常回到中國,在這裡講學,又“多了一點點意味”,他說,“一點難以言傳的美好意味”。(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