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培養閱讀興趣與認字認拼音中取捨,謝謝?

寂夜蕭泠


我是維尼媽媽沐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根本談不到什麼取捨的問題,先培養興趣。

因為興趣代表著孩子的內驅力,一個孩子有著滿滿的閱讀內驅力,讀書是她發自內心的事兒,還愁認字和認拼音嗎?

那些都是在閱讀中潛移默化的事了!

我的女兒就是如此,儘管她還沒有上小學,但是基於興趣和閱讀基礎,她已經能夠獨立閱讀完一本橋樑書,讀圖、讀字都不在話下了,因為還沒有涉及到學拼音的問題,我暫時不考慮拼音。


所以我覺得您糾結的這兩點並不矛盾,可以通過你給她選的書目和閱讀方式上簡單做以調整,先培養起興趣來。


從您的提問中我看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根據老師建議的書目買的繪本,而且上邊帶拼音的,我覺得那不是“繪本”,只能算是普通的注音兒童讀物,很有中國特色,嚴格意義上也不屬於橋樑書。(繪本真的很少很少有注音版的,包括橋樑書,大多都是非注音版的)

在我看來注音讀物最大的作用就是讓孩子通過閱讀文字熟悉拼音的使用。



我和一個小學語文老師交流過關於孩子學拼音的問題,她的建議是,沒有太多竅門,想要熟悉,那麼就得練。

怎麼練?通過注音讀物中拼讀,進階地通過拼音打字法熟悉。


首先如何培養起一個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想建立一個小學生的閱讀習慣,要比嬰幼兒和學齡前孩子稍有些難度。但也不是說完全建立不起來,也還來得及。


建議爸爸或者媽媽,每天晚上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先從10分鐘開始帶著孩子讀書,讀她喜歡的類型的書。

考慮到一年級孩子的識字量畢竟有限,先是家長讀給孩子聽,家長讀的時候孩子同步看文字看圖畫,逐漸轉變成家長和孩子一起讀。


我和女兒在閱讀的時候是分角色朗讀。

例如我們讀《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故事,有人物有情節的,我和女兒分,誰讀哪一部分,誰扮演什麼角色,然後分著把一本書讀完了。

孩子也覺得很有趣,在讀的時候她也會遇到不認識的字,做以簡單的糾正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千萬不要把書扔給孩子自己看,然後家長啥都不管了!


家長要麼起到陪伴的作用,就像我上文中的舉例,要麼起到榜樣的作用,就是我拿著一本書看,你同樣也拿著一本書來看,我們全家建立起閱讀的氛圍。


其次,在建立起閱讀習慣的基礎之上選不同的書有所側重


上邊已經說過,通過您的隻言片語的介紹,我的判斷,您給孩子讀的帶注音的讀物不是繪本。

建立閱讀習慣,不適宜用注音讀物來完成,可以選用這個年齡段適讀的真正的繪本及橋樑書。


例如:

1、繪本,側重讀圖(看圖說話),這個年齡段兼顧讀文字



推薦閱讀《愛心樹》、《吃書的狐狸》、《公主的月亮》等……

更多的可以參考我這一份書單:

https://www.toutiao.com/i6724579875581067789/

(這裡有繪本和橋樑書兩類)

因為孩子在小學一年級依舊處在形象思維階段,具體的圖形圖像更利於孩子學習和認知,孩子還沒有完全脫離讀圖。

而讀圖也更能夠培養起孩子的興趣。

甚至還有無字繪本《不可思議的旅程》、《瘋狂星期二》、《雪人》、《海底的秘密》……

既然孩子喜歡自由發揮,那麼可以讓她在看無字繪本中充分地自由發揮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這對與她在看圖說話寫作上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2、橋樑書類,側重識字讀文字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從純讀圖逐漸過渡到讀文字,所以橋樑書起到了搭橋的作用。

文字閱讀量不是很大,圖片又再佔據主導,可以讓孩子作為過渡到純文字閱讀的這個階段的主要讀物。

推薦閱讀《青蛙與蟾蜍》、《小森林童話》、《安房直子的橋樑書》等。

這些橋樑書都不是注音讀物,帶孩子閱讀的時候,識字是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完成。而且現在語文教改也尊重了認知規律,先識字再學拼音,所以,拼音迴歸到了作為文字的輔助工具的位置。


可以根據孩子的識字量來側重,識字量逐漸增加了,橋樑書就要讀得更多些。

但是在讀的時候,就要糾正她讀的字,可以用指讀的方式,孩子自己指自己讀,手指到哪讀到哪,要求讀得準確。


第三、興趣培養起來、習慣建立起來後,安排注音讀物閱讀時長


等孩子習慣建立起來了,每天都要拿書看了,覺得讀書這件事很有趣了,可以逐漸介入注音讀物。

舉個例子,可以把每天固定30分鐘的閱讀時間安排一下:

讀10分鐘繪本、15分鐘橋樑書、5分鐘注音讀物;或者讀5分鐘繪本、15分鐘橋樑書、10分鐘注音讀物。


同理,既然是讀注音讀物,那麼拼音就要嚴格按照書裡拼音來讓孩子閱讀,可以用手指指讀,不能瞎讀。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有想法


我有倆個孩子,培養孩子愛閱讀、好學習,有點自己的一些見解。以我培養孩子學習的經驗來說,我認為一年級的小朋友首先應該培養他的閱讀興趣,讓他養成愛閱讀、會閱讀、主動去閱讀的習慣。有了這個好習慣,對於他接下來學習拼音、認字來說,太簡單了,他會很好的應付的。小孩子學習拼音不難的,老師用他的方法教育,正常情況下一個學期內基本上全掌握了,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只要配合好老師的工作,督促孩子的學習和作業就好了。不必去操心這方面的問題。反而是培養孩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卻是我們家長應該做的,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對於孩子,我從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必須要有多好,必須要達到班上前三名之類的,因為我認為,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閱讀習慣、好的生活習慣,比什麼都重要。我的兒子剛上小學二年級,按我所認知的方法去教育和培養他,他的各方面成績都突出,尤其是閱讀能力。比如國學部分:《聲律啟蒙》、《三字經》、《詩經》已能背誦,注音版的四大名著看完一遍,其他讀物也很多,要求每天讀至少三千字的書,並做好讀書登記。他所讀的書恐怕小學階段的很多孩子都不及他。我女兒現在上初中二年級,弟弟只是延續姐姐當時的路走下來的,他們倆現在的學習成績都很好,在班上排三至七名之間,關鍵是他們現在已經習慣了閱讀和學習習慣,你都不用管他們,他們能獨立自主的學習。

低年級孩子的各種學習活動、興趣都是對學習效果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終身與閱讀為伴,就要注意實施“悅”讀——讀好玩的書,玩一樣地讀書。好玩的書中,繪本首選,它是這個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兒童趣味讀本。

繪本的畫面視覺衝擊效果,閱讀時的親子互動形式,內容中蘊含的人一生成長所需的大真,大善,大美,大愛,這些都要儘早地在兒童幼小的心靈中佔據重要位置。可以想象:小時候你為兒童填充的是什麼,就好比你種下的種子,將來就收穫什麼。讀的時候要有玩的心態,要注意兒童伴隨閱讀能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可以伴隨著音樂,有舒服的姿勢,有家長親切的講解,有讀後的對話,最關鍵的是有閱讀後的獎勵措施,一顆糖,一個吻,一句表揚,一次展示……這些都成為兒童快樂的源泉,都會轉化為兒童後續閱讀的延續力。

這一階段還要允許兒童“躍”讀,“躍”就是動,兒童閱讀要鼓勵兒童動起來。例如一邊讀一邊說,朱光潛先生也說自己喜歡“現學現用”,一邊讀一邊模仿書中情節,模擬文中臺詞等。“躍”還有跳躍讀的意思。所謂跳躍讀,就是允許兒童有選擇地閱讀書本中的部分內容,不一定要求兒童像成年人那樣按部就班,逐字逐句,從頭到尾地讀,跳躍式的閱讀是兒童閱讀的特點,他們受興趣支配和指引,自覺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來閱讀,這就是兒童特色。

我們不要過早地讓孩子讀得深沉,讀出文字中的滋味。特別有趣的是,這個時候孩子會選擇跳躍地重複讀某些書或是同一本書的某些部分,這樣特別的“重複式”閱讀源於孩子對這部分內容的認可,興趣,理解,模仿需要等,此時的重複讀是有效的,至少這些內容能為孩子接受,甚至成為一生的記憶,我們應該接受並鼓勵這些不同形式的“躍”讀。

培養小孩子的閱讀興趣很重要,怎麼培養小孩子的閱讀興趣呢?我們具體的聊聊這個話題吧。

1、家裡有藏書,最好是繪本書,圖文並茂的那種。

2、多帶孩子進圖書館,翻閱小兒科的書籍:小孩子看的書一般都是圖文並茂,利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3、每天早晨抽出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與孩子共同讀書,共同交流。在孩子不明白的地方要認真解釋,不可打擊孩子的信心。

4、和孩子共同學習,把書中的知識提出來和孩子分享,適當的時候可以比賽誰記得多,不可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5、讓孩子的小夥伴到家裡和孩子一塊閱讀:這樣有利於激發孩子的閱讀的積極性。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是一個過程,要有耐心,需堅持。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其實已經無意識認識了許多字,進入小學,閱讀簡單的兒歌、識字比學漢語拼音難度反而要低,有利於減緩學習壓力,實現幼小銜接。其次,利用簡單識字期間,老師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從而為漢語拼音學習提供針對性的幫助,並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所以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專家一致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的前期階段,先認字後學拼音。

一年級只要達到保底的要求,準確拼讀,正確書寫;二年級至中年級在運用中鞏固、熟練;高年級逐漸滿足信息社會對拼音程度的要求。不必要一步到位,更不要拔高苦了師生。拼音學習用時兩個月,學生不是要成為拼音的能手,拼音只是識字和學習的普通工具,要讓孩子在拼音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學習的情感體驗,利用拼音實現識字和閱讀的成就感。

拼音教學以模仿正確的發音為主,而不是發音部位或方法的指導(主要用於發音的辨別)。語文老師也不會教的過度,避免不當的教學活動,如學校評價測試中避免出現類似判斷不正確的音節。孩子只要會拼讀正確的音節即可。

我的這些經驗希望能對你有參考價值。好的學習方法也都可以相互交流和學習。


向左向右看gx


現在對於一年級和學前的孩子來說,識字簡直是個必過的大難關。

最近親戚家裡小朋友上學前班,老師讓每天讀識字課本,拍視頻發到群裡。課本是純識字,很多詞比較抽象,小朋友每天一讀就開始著急,哭哭啼啼,哈欠連天,小小年紀甚至開始懷疑人生,覺得自己數學好,就是不擅長識字。

回想我們小時候讀小說、讀童話,很多古文字根本不認識,但是為了不打斷精彩情節,從來也不肯停下來查個字典,都是連猜帶蒙地瞎讀,或者直接跳過去。倒也知道個大概意思,很多書是百看不厭,經常一遍遍地看,時間久了也就認得多了。

人生讀書識字始,如果孩子從一開始就對讀書喪失了信心和樂趣,一看書就頭疼緊張,將來怎麼能如飢似渴地閱讀呢?

所以我覺得,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還是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第一。

課外讀物比課內閱讀肯定要拓展開來,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呢?

一、老師佈置的閱讀材料,只要不是硬性規定,可以選擇跳一跳能夠到的難度。

比如一本書有大部分字都不認識,對孩子肯定是太難了。有5%-10%的字不認識,孩子讀起來就輕鬆了。

二、用猜測的方法理解

孩子還可以讀個大概,能根據字形、上下文猜測出來句子的意思,那麼就不必要中間打斷。這對於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是提升。

三、如何在課外閱讀中擴大識字量

實在不認識的字,可以先用筆記下來,有必要的話回頭媽媽教給孩子。一年級孩子也學了查字典了,孩子自己就可以查一下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樣能保證孩子連貫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保證孩子的閱讀速度。

如果老師推薦的內容對孩子來說的確很難,也希望孩子不要著急,不要喪失信心,閱讀也是需要練習的,每天進步一點點,慢慢就會有大改變。


檸檬茶親子共讀


葉聖陶先生說過:

“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

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會受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影響,其中習慣佔有重要的位置。

小學一、二年級是學習習慣的養成期,家長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往往一不小心就走進了教育的誤區,這很容易會影響孩子三年級之後的發展,從此和其他孩子拉開了差距。


提高識字量,會增強孩子閱讀的興趣

識字量,不僅是語文學習入門的重點,也是開啟其它課程學習的基礎。識字更是孩子開啟獨立閱讀的基石,認字有限,會影響孩子獨立閱讀的流暢性。


用好方法,即使識字量有限也不會影響流暢閱讀

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教育部舉辦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使用培訓會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了“學生三年級後要自主閱讀”,以及小學生掌握不同閱讀方法的重要性,他提到:

希望當下的學生也能找到這種 “自由閱讀”的狀態,擁有個性化的語文生活,而語文教材就是關鍵的“讀書種子”。

部編版語文教材對讀書方法也給了更加清晰的指導,精讀、快讀、猜讀、跳讀,閱讀速度快一點,閱讀量大一些,懂得不同類型書的讀法,又懂得信息的選擇與過濾,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

閱讀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默讀、瀏覽、快讀、跳讀、猜讀、互文閱讀,以及如何讀一本書,如何進行檢索閱讀,等等,各有各的技巧路數。

默讀
是常見而又實用的讀書方法,是基本的閱讀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有閱讀的速度,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也才談得上讀書的習慣與興趣。

跳讀

是瀏覽、快讀時必須要有的方法之一,可以跳過與閱讀目的無關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跳過某些不那麼精彩的章節,這樣,讀起來就會很快,也很有興趣。

猜讀

也是很常用的方法。小學生認字還不多時,要讀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不能碰到生字生詞就查字典,而是可以根據前後文意思猜著那些生字生詞讀下去,只要大致能讀,就不要中斷,最好一鼓作氣讀下去。這樣才有讀書的興趣,也才讀得快,讀得多。

瀏覽

就要把默讀、快讀、跳讀等多種閱讀方式結合起來,儘量在“一瞥”之間掌握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段落,眼睛最好看文章的中軸線,不要逗留。


總結回答這位家長的問題:幼兒識字量不夠是正常的,但即使這樣,你的孩子仍然有閱讀的興趣,並且已經在用“猜讀”“跳讀”的方法享受閱讀,這時候,你只要做好沉浸式的陪伴就好,而不是一定要帶著“多認幾個字”“哪裡讀錯了”的目標焦慮,把每一次閱讀都當做學習任務去完成。


小小蘋果頻道


你好!你的問題:如何在培養閱讀興趣與認字認拼音中取捨?

其實,兩者並不衝突,反而可以互相促進。學習對孩子來說,應該是件愉快和有趣的事情,所以,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學?怎麼學?

我指的“誰來學”意識是,所學的東西要符合孩子的年齡;“怎麼學”指的是教授的方法。


所以,不存在取捨的問題。關於拼音的學習,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簡單,有時候是父母想得太多太難了。如果方法得當,閱讀、識字、拼音,對孩子來說都不難,但是,一味地著急求成,方法枯燥乏味,反而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壓力,這是不可取的。

為什麼不用取捨呢?有三個理由:

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因為喜歡閱讀的孩子,不用刻意教,他也能不知不覺地會識字,只是識字量的多少問題

  • 閱讀成為了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父母堅持每天陪孩子一起閱讀,一旦形成習慣後,你會驚喜地發現,很多字你沒刻意教過,但孩子也會認了。我們別低估了孩子,特別是12歲前的孩子,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起來比成年人快得多。前提是,孩子真的喜歡閱讀,或者父母每天會給孩子大聲朗讀。

  • 先愛上閱讀,然後才會不知不覺地認識常見的漢子

例如,每週看2本繪本,一個月就是8本繪本,每本繪本都有一個書名,讓孩子自己識別你一本是《大衛不可以》,哪一本是《我愛爸爸》或《我愛媽媽》等等。

孩子認識了不同的書名,在讀的過程中,無形中字和圖畫都會通過無意識進入孩子的大腦裡形成印象,這就是我們說的照相機功能。

在我從事教育的這些年裡,有無數的父母告訴過我,喜歡看書的孩子,不用刻意教認字,他們的識字量也不會少。



其次,瞭解孩子年齡的特點,為孩子選對書,別讓閱讀成為了孩子的壓力

  • 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是否瞭解不同孩子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書籍?

2)是否有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地點,爸爸或媽媽陪孩子一起閱讀?

3)是否經常有讓孩子自己去圖書館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


  • 關於不同年齡,書的選擇:

0-1歲孩子:常見的水果、動物、蔬菜、交通工具等卡片、以大的圖畫書、布書、撕不破的書為主。

1-3歲孩子:可以選擇圖佔比80-95%,文字5%-20%的繪本故事。每一頁幾乎是一句話,一本繪本一個故事情節,畫面逼真的彩圖會本。也可以選擇一些立體的繪本,孩子可以捏、抽、拉、摳、摸,刺激孩子觸覺的書。

3-4歲孩子:選擇立體的繪本,不同主題類型,例如:關於情緒的繪本,關於習慣養成的繪本,關於自理能力的繪本等等。

4-6歲:選擇故事情節豐富的繪本故事,安徒生童話故事,365夜故事等等。例如《彩虹魚》、《11只貓》、《你把水桶裡的水加滿了嗎》等等。

6歲後,就可以選擇黑白圖,或者部分彩圖,圖文比例為各為50%左右的短故事書。儘量選擇帶有拼音的書籍,如果孩子識字量已經很大,可以選擇不帶拼音的書籍。


錯誤的做法:

  • 只關注孩子的識字量,忽略孩子的閱讀體會;

  • 拿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總覺得別人家孩子更厲害,別人認識的字多,自己孩子認識的字少。從來不關注方法是否有趣,如何讓孩子喜歡認字。

如果你經常注重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書籍,那麼,孩子就會更容易建立起對書的喜好。閱讀過程中的方法排在首位,而不是一本書讀完了就不再讀了。


最後,用有趣的方式讓孩子愛上閱讀,從而通過閱讀提升識字量,學會看拼音認字的能力

❶、重複,重複,再重複。孩子喜歡重複,因為可以足夠地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建立安全感,對故事內容越熟悉,就越能夠發展孩子的語言,從而提升詞彙量。


❷、你一句,我一句。一本繪本讀了好幾遍,孩子差不多對書中的故事情節比較瞭解,試試你讀一句,我讀一句,或者用情景對話的方式進行。一個人扮演一個角色,例如粗聲音就像是爸爸,溫柔的聲音就像是媽媽,可愛的聲音就像是孩子的角色等等。


❸、你讀我聽,或者我讀你聽。建議給孩子用手機錄音,或者買一個小話筒,真正地體驗一把“朗讀者”的感覺。有些小話筒是帶擴音功能的,可以給孩子買一個。一方面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二方面豐富了詞彙量,最重要的是培養了閱讀的興趣。這是受益一生的能力。


❹、圖文找朋友。例如準備三張動物圖,三個相應的漢子(大、小、多),讓孩子進行找朋友多遊戲。也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句話和圖配對:一隻大公雞、一隻小黃雞、一群小小雞等等。


❺、一起摘蘋果。父母用綠色卡紙剪成一棵果樹,上面貼滿寫了各種漢子的水果,一起玩摘蘋果的遊戲。生字和已經認識的字比例2:8,慢慢過渡到4:6,5:5等等。



❻、玩拼音識字遊戲。如果說真的要讓孩子認識拼音,父母只要和孩子一週進行幾次遊戲就可以輕鬆地讓孩子學會拼讀識字。鼓勵為主,興趣為主,只關注方法是否有趣,不苛求結果。

例如,今天讀的繪本是《母雞蘿絲去旅行》,你把這7個字的中文和拼音單獨打印成字卡片和拼音卡片。第一步:把7個字打亂順序,讓孩子排成正確的順序,如果能做到,說明孩子能識別這幾個字了。第二步:7個字站一排,先出示一張拼音卡,讓孩子找朋友,看看是誰的拼音寶寶。依次類推,直到全部找對。



有的父母會說,孩子不願意怎麼辦?一旦孩子不願意,那一定就是父母方法沒有趣。試試讓孩子當老師,你扮演學生,故意不認識,讓他來教你。總之,方法有很多,父母需要開動腦筋,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靈動育兒


家裡的孩子正好也上一年級,所以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1.關於取捨,我同意前面答主的意見,無所謂取捨,什麼都要先培養興趣。

首先表明態度,我認為閱讀是很重要的事,最好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並且能夠將這個習慣貫穿一生。所以,這個習慣應該儘早培養。如何培養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

掌握拼音可以幫助閱讀,但是我覺得不必非等到學會了拼音才讓孩子接觸閱讀。閱讀是可以儘早開始的,但方式可以多樣,講故事、聽故事、看(動畫)故事,在我看來都算是廣義的閱讀。在孩子還不怎麼認識字的時候,就可以看繪本了。自己看圖說話也行啊,繪本上的字能認多少就認多少,不強求完全認識和讀懂。如果非要嚴格要求,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畏難抗拒的情緒,要再培養興趣就難了。

到了孩子會拼音以後呢,事情就好辦了。只要之前孩子對閱讀有興趣,這時應該是會迫切想要用學會的拼音去一試身手,去閱讀之前因為不懂拼音、不會認字而讀不懂的書的。

題主的問題是,那在孩子正在學拼音的階段,該怎麼解決孩子用一知半解的拼音讀繪本時出現錯誤的問題呢?我的觀點是,順其自然,不要強求。不要強求孩子非要同步閱讀繪本或者非要學完拼音再來閱讀,不要強求孩子非要讀正確讀音或者非要不管正確不正確都得讀下去,只要孩子保持興趣,她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想不讀也可以。

關鍵是不打擊她的積極性,保持她的興趣,同時創造一種“浸泡式”的學習氛圍,等孩子真正掌握拼音之後,現在的問題自然會解決。

以下分別說明。

2.關於拼音。個人認為,可以短時間內用“浸泡式”氛圍促進孩子的學習進度。

孩子在上學前沒有學過拼音,完全零基礎。剛開始學aoe時,能明顯聽出發音不對,老是把o讀成英文字母o的發音。開始學聲母時,她完全無法將聲母與韻母連接拼出我們覺得很自然能拼出來的音,為此我也曾忍不住而在深夜發火。

但也就那麼一次,因為我很快意識到自己的不對,畢竟忍不住情緒只會起反作用。我決定調整自己的態度。

首先是告訴孩子,拼音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掌握這個工具,就能自己學習很多新的字,能夠自己讀書,不用在大人沒空的時候去煩大人讀書了,自己就可以從書裡看到很多好玩的故事。但是呢,說到底它就是一個工具而已,就算不大會用,也沒關係的。

其實,我是很希望孩子學好拼音的。因為我自己當年就是老老實實先學了拼音再認字的,所以自認為拼音基礎還算紮實,自然就覺得孩子也應該掌握。但為了不讓孩子產生畏難抗拒的情緒,我還是得先解除孩子的心理負擔,不讓她覺得學不好拼音是多麼嚴重的事情。

其次,我改變了逼迫式的監督方法,而是任孩子自己去發掘拼音的樂趣。按照現在的教學要求,拼音的課程大概在一個月內就要求學完,所以那段時間孩子每天語文課的內容都是拼音,回家說今天學了什麼,也全是拼音。我就藉機營造隨時隨地講拼音的氛圍,讓孩子“主講”,我來配合。很快,我就發現孩子的興趣上來了。

比如,吃飯時,孩子端起碗:今天吃什麼?chi,整體認讀音節chi,f-an,飯,吃飯。

我就配合著說:今天沒有飯,喝粥。zh-ou,粥。捲舌的。

孩子跟著讀:zh-ou,粥。

我:對,舌頭頂住上面,zhi,chi——趁機糾正孩子剛才的發音。

又比如,洗澡時,孩子自言自語:m-ao-mao,j-in-jin,毛巾。s,sh,sh-ei-shei,水,shei,水……

我路過,不批評她動作拖拉,反而幫她糾正:不是ei,是ui,sh-ui-shui,水。

孩子興致更高了:sh-ui-shui,水;l-ong-long,t-ou-tou,龍頭……

就這樣,趁著孩子有興趣,時刻幫著孩子說拼音。很快,孩子就有了很多“我發現”:

我發現我可以用字的讀音拼出沒學過的拼音呢,是不是有ong這個韻母啊?

我發現g和e好配啊,g-e-ge。

我發現o的肚子好大呀,在哪裡都會碰到別人。

……

我就順著她的思路加以擴展:

對呀,j和i也很配,b和o也很配對不對?

對呀,b的肚子也一定會對著別人對不對?

……

效果很明顯,在這樣的“浸泡式”拼音氛圍中,孩子後期的學習進度很神奇地追上了,不但發音變準,拼讀速度也明顯加快。有一次在學校見到老師,老師也對我說,本來以為零基礎的孩子會趕不上,沒想到孩子表現還挺不錯,而且還能積極舉手回答。

我想,這就是用鼓勵代替打擊的效果。當孩子自己編出許多和拼音發音、形狀有關的小故事時,就說明孩子對拼音產生興趣了。不要忽略,也沒有必要糾正孩子一時改不過來的細節,比如現在很多人爭論的bpmf新發音變得短促而不再是我們熟悉的“波坡摸佛”,比如作為南方人,孩子現在還是不能很好地發出標準捲舌音……沒關係呀,知道問題所在就行,畢竟我們的目標不是當播音員呀。只要配合孩子整天“玩拼音”,孩子的信心就樹立起來了。再進一步,她就找到了自己的學習方法。

現在拼音全部學完了,這幾天老師佈置的任務是鞏固熟練。當我發現老師在開始要求“最好”能夠默寫韻母表之前,孩子就已經把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全部默寫了出來,在老師要求用拼讀的方法預習拼音課後的第一篇課文之前,孩子卻已經把後面好多篇課文都流利地讀了出來時,我確實是很有些欣慰的。

這說明“浸泡式”的學習方法很有用,孩子在短時間內就掌握了該掌握的拼音。而且看這勁頭,後面的學習多半也比較讓人省心的吧。

3.關於閱讀。個人認為,應該給予更多耐心,從一生長遠的角度來看,不必拔苗助長。

學習拼音說到底是為了閱讀。如何讓孩子學會閱讀呢?我覺得來來去去還是那個道理,不打擊她的積極性,暗地裡創造“浸泡式”氛圍配合她,讓她自己對閱讀產生欲罷不能的興趣。當她自己喜歡上閱讀時,家長就事半功倍了。

這裡跟學習拼音時有一點不同的是,畢竟拼音的教學有時間限制,孩子趕不上學校進度的話,多少會有一些自信心的挫敗。所以那段時間不要著急讓孩子閱讀,“浸泡”的內容就以拼音為主好了。等到孩子學完拼音之後,再把“浸泡”內容轉到閱讀。

我就是在孩子學拼音學到一半的時候,強迫她自己讀了一本繪本。結果她說看不懂,也不知道是不是鬧情緒。但我沒再讓她繼續讀。現在她學完拼音了,至少對拼音後面的課文是很有興趣,會自己主動去讀。我想可以接下來再讓她讀繪本,也不急,不必強迫她每天讀,可以先從每週一兩本開始。讀的時候可以陪著她,就像學拼音時跟她一起“玩拼音”一樣,跟她一起讀,一起討論繪本里的故事。慢慢地,孩子應該就會喜歡自己去讀了。

我是主張在閱讀這件事上可以比學習拼音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等待孩子自己產生閱讀的興趣和動力。因為拼音只是工具,短時間促成就算了。閱讀是長期習慣,要讓孩子真心喜歡上,不妨多給些時間去培養。

只要保持一種“浸泡式”的氛圍,再加上足夠的耐心,我想總會水到渠成的。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學習拼音的目的在於幫助孩子更好地識字,但並不意味著孩子學習每一個漢字都要通過拼讀拼音的方式進行。因為,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對常用漢字“熟能生巧”。如果每一個字都要使用拼音拼讀,那無異於讀英文書籍使用詞典查閱每一個單詞。這樣的閱讀幾乎無法繼續,更無樂趣可言。

建議家長這樣做:

01在閱讀活動初期,以家長給孩子講讀為主。

因為是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偏少,孩子獨自閱讀一定是困難重重。這樣不僅閱讀效果差,而且會帶給孩子挫敗感。


家長每天可以抽固定的時間進行親子閱讀。孩子和家長共看一本書,主要由家長講給孩子聽。孩子遇到感興趣的可以提問,可以和家長交流;家長也可以不時停下來問孩子一個小問題,一方面看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一方面也可以和孩子及時交流,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02在短時間內,以熟讀一本書為主。

這個裡的短時間,可以是一週或兩週。在這個時間段裡,選一本孩子喜歡的,每一天的閱讀時間都會讀這本書。然後再讀其他的書。每一天都讀的這本書,孩子很熟悉,慢慢的孩子會跟讀,會和家長接讀,再往後即使個別字不認識,他也會“讀”出來了。這裡的讀不是讀,而是背——就是“熟讀成誦”。最終達到孩子自己真的會認讀書裡的每一個字。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再選一本書作為每日閱讀的必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個別字忘記的,可以採用拼音拼讀的方法識字。


03在熟讀的書目裡,進行測試。

孩子熟讀一本書,就要讓它成為孩子的驕傲。一是孩子可以熟練地讀給家人聽,展示一下自己的收穫,體驗閱讀的喜悅;二是家長可以隨意指出書上的詞語,讓孩子認一認。既鞏固了所學,又讓孩子有了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家長一定不要讓孩子以為讀書就是在教他認字,而是家長在和他做遊戲不是在學習。如果家長也認為是在孩子進行一種遊戲,就不會有功利心,跟那個不會焦慮孩子還有這麼多的漢字不認識。因為飯是要慢慢吃的,孩子是要慢慢教的。


春風綠夢田


我覺得還是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更重要,認字和拼音以後還可以糾錯,但是閱讀興趣如果弄沒了,以後就很難辦了。其實培養孩子一定不要急,有些事情孩子可能立馬做不好,還是要拉長時間的維度看長遠。之前看過一個故事,對我啟發很大。


一個高知媽媽,打算給孩子報個鋼琴班,她兒子個性比較強,對自己要求很高,於是媽媽沒有按照一般家長的選擇,給孩子孩子報那種學習進度很快很嚴厲的班,而是選擇了一個和善的當地的加拿大老太太,由她教兒子上鋼琴課。

可是這個老太太,性格實在太好了,不管孩子彈琴成什麼樣子也從不發火,即使孩子跳下琴凳滿屋亂跑,老太太也能面帶微笑,所以她兒子的鋼琴進度一直很慢。這中間這位媽媽也委婉提出過讓老太太加快進度,但是都被老師微笑地拒絕了。


在學期末,老師召集她所有的學生開了一場演奏會,來參加的學生很多已經上了初中和高中,甚至還有上大學了的;這些孩子基本都是由這個老太太從小教到大的。正是這場演奏會,讓這位媽媽見識了這個老師的能力,原來這位老師根本不是拖拖拉拉多賺學費,只不過比起教學進度來,保護孩子的興趣被她放在第一位!

後來,隨著年級的升高,兒子的同齡人很多輕易選怎了放棄學鋼琴,這些孩子都是那些曾經很敢進度學習的孩子,放棄鋼琴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解脫;而她兒子則不同,當她鄭重其事地問兒“年級升高了,你可以選擇不學鋼琴了”;但是她兒子堅定地選擇了繼續,因為在她兒子心裡“學鋼琴是美好的!不曾伴隨被逼著練琴的苦澀記憶”,從這個故事看出,保留孩子的興趣真的是太重要了!

不管是學習樂器,還是培養孩子得閱讀,道理都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我們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簡單的道理,但是到了孩子身上就忘得乾乾淨淨!尤其在陪孩子閱讀、輔導作業等等這些時候,我們總會很急,甚至希望一分耕耘三分收穫,回想我們自己小時候學習拼音、識字是不是也沒有這麼快呢,所以一定要給孩子時間,不要對孩子不耐煩,孩子一念錯就著急吼孩子,這樣的話,孩子肯定會慢慢失去興趣。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的頭條號@格格鬥愛bab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