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北京面對限行,外地車應該怎麼辦?

平平淡淡才是真60748397


如果是真正的外地人,進京辦事。

一年每個月可以進京一次,一次可以有一週的時間,加上延長就有兩週的時間。

就沒有問題。

相信有什麼麻煩事一年進京十二次,一次半個月也就夠時間解決了。

況且,北京市政府還已經搬到五環外了,如果是上北京市政府辦事,就簡單的多了。

那麼,如果是外地人在北京定居的怎麼辦?

這個情況其實和北京人買外地牌照的車是一個類型。

我看,完全可以按著能辦進京證的時間安排自己的事情。

如果是想上班通勤,就可以半個月開車,半個月坐公交。

其實,個人認為,開車上班,尤其是在中央區上班的那些人,可能就是因為公交地鐵比較擠。

所以,使他們畏懼乘坐。

但是,我們想一想,你限號那一天,乘坐公交地鐵的時候,雖然有一絲的無奈。

心裡想,我又要和這些人一起擠著了。

但內心裡是不是有另一種愉悅感。

反正我每次限號的時候,都有。

就是我不用去單位那裡擠停車位了。

每一次都被那個傢伙佔了先,搶在我前面,停在離公司近的車位上。

而我每次都搶不過,停的很遠,從地下停車場走到電梯口,就跟一站地似的。

這種開車上班的體驗,就好似是另一種擁擠。

還有路上的那種擁擠,也是很無奈的。

東三環,好似一個噩夢。

只有在春節的那七天那裡才是北京人的東三環。

平常的路況,基本是一步一挪的走,多少次在東三環的輔路到單位,一個個的紅綠燈。

一個紅燈可以反覆的變換綠燈達到七八次,才能走出這個路口。

擁堵得都可以化妝。

就這樣的開車條件,你真的享受嗎?

我看呀,如果是在北京買了外地牌照的車,不管你是北京人還是外地人。

有了這個政策,都是幫助你下了一個決心。

就轉坐公交地鐵吧。

雖然擁擠一點,但是,省卻了路上的煩惱,停車的煩惱。

反正,有一利必有一弊。

不是嗎?

有什麼不同見解,期待您的交流。


九門吏部尚殳


我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的外地人,覺得有必要把這些年對於買車及限行的看法跟各位網友分享一下。我特別理解一個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多年,積累了一些財富,買房買車是他們認為最基礎的生活條件。過年過節可以開車帶著家人風風光光的回老家,表示自己在外混的還可以或者開車去旅遊,出行更自由方便一些。

首先限行是為了什麼,並不是對外地人有偏見或者不公平,而是這個城市的交通確實不堪重負,需要疏解及限制出行方式。不止北京,目前有好幾個一線城市都在實行限行。我住的地方離上班有近30公里,起初是也開車上班,後來實在忍受不了擁堵的路況改成了地鐵通勤。習慣了地鐵出行,反而覺得開車上班其實真的是遭罪。在路上看看新聞、看看書,不知不覺就到了單位,也避免了因為堵車產生易怒的情緒。

從明年11月開始,北京對外地車管制更加嚴格。所有外地車一年進京證允許辦理12次,一次可使用7天。面對更加嚴格的政府措施,我們倒不如看開一些。你的任何不滿情緒對於限行的決定都起不到任何效果,不妨試著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平時上班以公共交通方式出行,週末開車出去遊玩一番;或者一月坐三週地鐵,一週開車,不僅為綠色北京低碳出行,還可以節省開車養車的費用。我覺得可做的方式有很多,就看你自己如何對待。

有句話說的好:既然不能改變,那就嘗試著用用另一種方式接受。


段冰


真正的外地人,開車來北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網上辦進京證,特別方便。如果在進京的公路檢查站辦,也很方便。都是免費的。從2019年11月起,外地車進京有次數的限制,每臺車每年只可以辦12次進京證。每次最多是7天。總共是84天。可以分次辦,也可以連續辦,次數用完為止。實事求是地說,12次,84天,是完全夠用的。誰沒事總上北京呢?所以說,實際上,外地車來北京是更方便了。一年84天,連旅遊都夠用了!


新規定,其實對真正外地車來北京沒有什麼影響,是一個利好。但對以下兩部分人的車輛在北京行駛有很大的影響:一是外地人的外地車。他們長住北京,在北京生活工作或學習經商等等。雖然不是北京人,但他們“漂在北京”,又離不開車輛,新規定,不能長年辦證了,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困難。二是一部分真正的北京人,他們長期搖不到北京的牌照,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了買臺車,掛外地牌照的辦法。因為非要用車,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上的附近河北省城市的牌照,以廊坊,保定,承德的為多。面對新規定,我看不到能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為了大局嗎,也是不得以而為之。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從長遠看,北京人只有靠搖號一條路。還有,就是新能源車,也就是電動車,開始不限號,現在想買的人太多了,也要排隊,排好久,要等一年多吧!上海的方法是競價拍賣號牌,用錢來平衡需求。相比之下,北京的方式更好。至於外地人外地車,能不“漂”,就不要“漂”了。因為“漂”的成本越來越高!北京的生活居住成本也是水漲船高。


盛廣學雜家雜論


解決方式有多種,區分不通情形:1.對於五環外工作、生活的人來說,可以買輛皮卡或者廂式貨車,直接上京牌(貨車牌照),排量雖然大了點,油耗雖然高了點,車雖然醜了點,但是可解決工作生活均在郊區的剛需族通勤問題。2.生活在六環外,工作在六環內,可以買4輛外地車,基本能覆蓋全年,缺點是要買4輛車的保險,另外還得解決車輛存放問題……當然,郊區有好多地方的路邊停車位是免費的……另外每輛車一年大多數時間閒置,也是種巨大的資源浪費,所以如果資金不充裕,可買二手的……3.同上述情形,如果外地有親友,可以和外地的親友換車開……4.對於工作,生活均在城區的,可以租車開、可以打車,可以和有車牌的人結婚把車牌過過來然後離婚,可以收購有車牌的公司……這對有錢人都不叫事兒……對沒錢的呢?別矯情了,公交地鐵吧……雖然早晚高峰要麼半天等不到車,要不等到了擠不上去……5.對所有人,都可以通過選擇拼車方式,當然問題也很多……6.離開北京。對於受夠了各種限制,又無力改變這座城市的人來說,也可以選擇改變自己……或許挪一挪海闊天空……


搗小蛋188029477


首先,建議把有京牌未在北京繳納社保的外地人員車牌收回(不在北京長期居住你要什麼京牌),回收車牌可給予一定經濟補償,其次,按照北京市人口進行按戶進行搖號,(最起碼保障一戶一個京牌),限制一戶兩輛車以上人員進行搖號或者單獨分類出來每年給予5%,(您家車那麼多了買了當祖傳寶貝嗎?),然後實行車牌報廢制,30年油車報廢可優先購買電車,(為新能源汽車轉型),以後提高京牌車輛購買准入門檻,20萬以上汽車,在車輛違章上只有戶主及其家人可進行消分處理,(這樣大部分出租車牌就要難受了,違章沒法處理看你還開不開),家庭車輛兩臺以上的,第一輛車保險正常,第二輛車保險按較貴車價值5%進行繳納,(出險進行上浮10%),最後整合北京的出租車輛,按找一定比例進行減少,電車進行彌補,將一部分號牌回收進行搖號,(出租車比例你們瞭解過嗎?數量相當不錯),最後可出行新政,比如上班族在本區或者跨區的,可以申報上下班線路或者一個星期內的行程大概,電腦進行智能分析規劃,解決擁堵問題,北京交通還可以,就是扎堆太嚴重


嘿嘿好嗨呦


2019年車輛開始限行了,而那些外地車要怎麼辦?看完明白了!

外地車牌大量地出現在北京是北京車牌搖號的直接後果。解決外地車牌限行的根本是要解決在北京城內增長用車需求的問題。

目前由於北京的公交車管理系統還不夠發達,乘客等車時間長,乘車擁擠,導致很多人不願坐公交車。如果公交車能像地鐵一樣高峰期等車不超過5分鐘,很多人會放棄購車,改乘公交車。第二,公交車線路網絡需要細化,特別是偏僻,偏遠地方更需要公交車,要通過手段和方法吸引大家坐公交車。

第三清理在冊北京牌子車輛有多少是在北京使用,有多少常年不在北京使用且車主也非北人,將這部分車輛轉出,指標重新分配,同時放開二手車交易,夠搖號資格的可以選購二手車,這樣能緩解北京汽車總量增加。很多外地人想擁有北京車牌的好處是之前北京和外地沒有聯網,所以北京車牌在外地違章不需要處理也可過年檢(現在不知是否聯網)。

第四,加大對違章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北京城市用車的成本。這樣很多人就會放棄私家用車,出行改乘公交,那時就不用限制,自然而然的用車梳理就會得到緩解。


娛樂6頻道


城市化發展的通病,目前開看,基本無解。但是確實有能提升的地方。

1.針對北京本地人。一個家庭確實應該保證人家有一輛車。但同時,之前不限號的時候,一個人名下有很多車的應該取消其特權和號牌,或者一個家庭有很多車的,都應該銷戶。別問為什麼,也別說不公平,因為現在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你們有很多車標的享受著福利,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同時應該清理死戶,佔著茅坑不拉屎的。

2.針對外地人。外地人這個概念,其實不應該存在了。別說北京這個城市,整個中國,也都是中國人努力工作來支撐的。在北京工作多年,所謂的外地人,在北京工作,在北京納稅,在北京付出,早就和這個城市融為一體了。新北京人應該也要按照納稅年限,家庭情況,給予適度放寬政策。

3.已經不在北京工作的,號牌要收回,要註銷,要清理!

4.居住和工作地離地鐵近的,有方便交通的,應該堅持綠色出行。天天跟大爺似的,不開車出門走一步都難受的,有錢就覺得自己擁有全世界的人,真的是沒素質的表現。公共資源有限,人心貪念無限。什麼事都得適可而止


七天大聖59594035


沒有辦法,只能執行。

不過發表一點個人意見,對於北京推出這種政策,能理解但很反對。

為什麼能理解呢?因為北京的擁堵確實很嚴重,最近幾年的限行、限購,效果有限。地方領導面對城市問題壓力很大,而且北京也面臨大氣汙染防治的壓力。

那麼為什麼又說反對呢?首先,這些年但凡遇到城市管理問題,管理者都喜歡用“限”字來解決,買房限購、汽車搖號、外地車限行,簡單粗暴,既不科學也不文明。其次,地域限制有違公平原則,如果所有地區都搞限外,將來必定寸步難行,出城就像出國一樣難。

那麼,如果不限該怎麼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答案也許感覺並不複雜,一句話就是:鼓勵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同時提高自駕出行的成本,而不是一味限制,即使非限不可,也應該本地外地一起限制,比如特殊時期執行過的單雙號。

如果我們的城市做好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保障工作,提高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適性,那麼自然而然就會有更多人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城市裡完全解決道路擁堵問題不太可能,但是緩解還是能做到的。


追光者667


2019年,北京將對外地車採取新的限行措施,目的是限制外地車輛頻繁的進入北京,以緩解交通擁堵狀況,對降低北京大氣汙染也有良好幫助。 作為外地人,應該理解北京的措施,我們常說,北京是祖國的心臟、北京是全國人民的首都,既然如此,我們就要象愛護自己的心臟一樣愛護首都,理解並支持北京的各項政策,按照新的限行措施,進出北京,如果實在是需要在北京用車,那就去租賃公司租北京牌照的車使用。決不能違返限行規定,以錯誤的方式進出北京。


旅人210108670


其實網上有好多人說,買幾輛車或租個北京車牌一年一萬多。

這些辦法都可以但都成本高,

現實中不少在北京開的車,車牌都是北京周邊河北的,車牌也不限購,北京限行只認車牌你可以夫妻之間過戶,變一下車牌號碼,就解決了,成本幾百元,一村4-5次估計要1000多元,加上油錢等成本估計也就2-3千元。

向比買幾輛車和租北京車牌的方法要省很多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